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张掖特产必买 张掖能带走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张掖特产必买 张掖能带走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0 15:21:05

一. 甘肃省 张掖 高台县 张掖红梨

张掖红梨果皮色泽鲜红,是外观精美的梨族新秀,其诱人的外表极大的满足了一部分特殊消费者对产品外观的审美要求,又是当今世界梨类发展的新趋势。由于张掖的气候及地理环境适合红梨生长,不仅可以用较小的成本提高红梨产量,而且还能达到高质量红梨的标准,甚至超过原产地质量。目前,张掖红梨家族已经发展为以新西兰红梨为主,美人酥、满天红、红酥脆等多个红梨品种为辅的发展格局。张掖红梨作为“甘肃省十大名果”之一,曾获得2007年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金奖、2008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并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现在张掖红梨品质和外观在得到专家和消费者认可的同时,不仅又开发出了香甜、酸甜以及哈密瓜等多种口味的红梨,而且还开发出了适合中老年人口味的软红梨,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红利市场。

二. 甘肃省 张掖 张掖葡萄

张掖位于北纬38度的河西走廊“蜂腰”地带,南依祁连山,北靠巴丹吉林沙漠,西汉时设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而得名,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0万亩、森林面积696.2万亩、湿地面积315.6万亩、荒漠沙化土地1700多万亩。全市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一区五县,128万人,有38个民族,其中裕固族是全国唯一集中居住在张掖的一个少数民族。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孕育了张掖这块戈壁沙漠中的绿洲。张掖区域位置独特、自然禀赋优越、资源物产丰富、文化积淀深厚,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绿色生态城市”。独具特色的冷凉气候资源和北纬38度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使张掖获取了“中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和“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殊荣。张掖市葡萄种植历史悠久。据《甘州府志》记载,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葡萄首先在河西走廊种植和传播,随后发展到全国各地。公元609年,隋炀帝在张掖举办了“万国博览会”,张掖当地出产的葡萄美酒成为万众瞩目的稀世珍品。盛唐时期,张掖葡萄种植日益兴起。此后1300多年,葡萄种植在张掖大地兴衰交替,绵延不绝。张掖葡萄种植的历史实践表明,张掖适于种植葡萄的范围较广。经组织专家论证确定,我市适宜葡萄种植的最佳区域范围是:东经98°92′-100°86′,北纬38°60′-39°60′,东至甘州区与山丹县交界、西至肃南明花乡与酒泉金塔县交界、南至甘州区大满镇与花寨乡交界处、北至高台县罗城乡慕少梁,包括甘州区梁家墩、新墩、党寨、长安、碱滩、上秦、甘浚、明永、三闸、乌江、沙井、靖安、大满、小满等18个乡镇,临泽县沙河、板桥、新华、平川、蓼泉、倪家营和鸭暖7个乡镇,高台县南华、骆驼城、巷道、宣化、合黎、黑泉、罗城等8个乡镇,山丹县陈户、位奇、李桥、霍城等8个乡镇,民乐县三堡、-、顺化、南古和北滩等9个乡镇及肃南县白银、榆木桩乡等56个乡镇海拔在1300—2400米大片土地。这些地方,土壤大多以沙质土为主,土壤结构疏松,矿物质含量丰富,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浆果着色和成熟;营养生长期日平均气温在15.2℃—18.2℃,日照时数在8.9小时—10.2小时,昼夜温差大(12.6℃~14.5℃),大于10℃的年活动积温在2200℃~3550℃之间,利于糖分积累和风味保持;干燥清洁的空气、纯洁甘甜的祁连山冰雪融水、仅次于西藏拉萨的太阳辐射强度、加之稀少的降水,为生产有机、绿色优质葡萄提供了优越的气候自然资源基础和条件。至目前,张掖市所辖的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5县1区,根据所在区域自然条件、气候特点和海拔梯度,种植不同品种的各类优质葡萄面积达5.08万亩.(其中:设施葡萄1.05万亩;酿酒葡萄2.34万亩;露地鲜食葡萄1.69万亩,带动种植农户38000多户),产量达6.918万吨,产值达4亿元。近年来,我市立足于“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区域战略定位,突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项重点,以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为目标,用新理念、新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在探索发展以节水、高效、安全为特征的绿洲现代农业上,我们立足实际,找准优势,突出特色,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发展设施葡萄产业,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为背景持续快速发展设施葡萄的路子我市于1995年开始引种红提葡萄,2000年开展设施延后栽培试验并获得成功,2005年进行规模推广。200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设施葡萄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做出加快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把发展设施葡萄产业纳入全市“十大工程”之一的“现代农业示范工程”,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造地、新技术、高效益”的发展思路,围绕沿山冷凉带、荒漠边缘带和城镇郊区圈“两带一圈”,科学规划布局,制定优惠政策,规范标准生产,推广配套技术,带动规模扩展,加速“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开发,培育名优品牌,全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经邀请全国葡萄界知名专家及部分果品营销商,实地考察我市设施葡萄延后栽培基地,专家一致认为:张掖市气候冷凉,阳光充沛,昼夜温差大,是设施葡萄延后栽培的最佳区域,张掖市在设施葡萄延后栽培中,技术成熟、配套,且能生产出元旦至春节成熟上市的高档有机葡萄,市场潜力大,利用不同的海报梯度,可实现鲜食葡萄的周年供应。2008年至今,连续多年,张掖市委、市政府制定各类扶持办法,出台多项优惠扶持政策,各县区也先继配套出台适合了适合本县区实施葡萄产业发展的政策、办法,全力扶持设施葡萄产业发展,在全市海拔1300—2400米的大片土地,大面积连片推广,种植以金张掖红提为主栽品种的设施延后优质红提葡萄。发展设施葡萄栽培技术成熟,农民增收效益明显,实现了当年定植,第二年挂果,第三年丰产的目标,亩均收入达1.8万元左右,单方水产值可达100元以上。经过短短3年,发展设施葡萄1.05万亩,设施延后金张掖红提葡萄种植农户户均年纯收入达1万多元,已逐渐成为我市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根据我市葡萄发展现状,特别是设施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我市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市设施葡萄种植面积将达到2万亩,到2020年,争取达到5万亩左右。

三.地域范围

张掖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地处东经97°12′—102°20′,北纬37°28′—39°57′,东靠武威、金昌,西至嘉玉关、酒泉,南与青海省接壤,北和内蒙古毗邻,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一区五县,有耕地380万亩,人口128万,是甘肃西部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带,更是全国重要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张掖葡萄是张掖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张掖葡萄”生产地域范围处于东经97°12′—102o20′,北纬37o28′—39o57′之间,按行政区划确定,具体包括:甘州区梁家墩镇、新墩镇、党寨镇、长安乡、碱滩镇、上秦镇、甘浚镇、明永乡、三闸镇、乌江镇、沙井镇、靖安乡、大满镇、小满镇、龙渠乡、安阳乡、花寨乡、东大山林场、西城驿林场等19个乡镇、林场,临泽县沙河镇、板桥镇、新华镇、平川镇、蓼泉镇、倪家营乡和鸭暖乡等7个乡镇,高台县南华镇、骆驼城乡、巷道乡、宣化镇、合黎乡、黑泉乡、罗城乡、新坝乡等8个乡镇,山丹县清泉镇、陈户乡、位奇镇、李桥乡、霍城镇、大-乡、东乐乡、机械林场、山丹农场、山丹马场等10个乡镇、农林场,民乐县洪水镇、新天镇、六坝镇、永固镇、三堡镇、-乡、顺化乡、丰乐乡、南古镇、开发区、东滩苗圃等11个乡镇、开发区、苗圃,肃南县红湾寺镇、白银乡、康乐乡等3个乡镇,共计58个乡镇、林(农)场、苗圃,海拔在1350—2450米之间。基地总面积达到3500公顷,年产张掖葡萄5.25万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张掖葡萄”果实色泽艳丽,呈鲜红色或紫红色;果穗松紧适度,平均纵径26厘米,横径18厘米,穗重750-1000g,果粒近圆形、大小均匀,无干缩果、无小青粒,果梗、果蒂鲜绿,平均单果重12g,最大单果重18g,固形物含量15g/100g以上,总糖13g/100g以上,适口性好,富含对人体有益的钙、铁等矿物元素。张掖葡萄感官要求等级划分标准见表(表略)2.采摘的葡萄按感官要求分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由果穗、果粒、色泽、成熟度、采摘期、破碎率与日烧率、病虫果七个指标确定。以果穗为第一判断标准。3.内在品质特性:葡萄理化标准见表2。(表略)(3)卫生要求:葡萄卫生要求等级划分标准见表3和表4。(表略)

三. 甘肃省 张掖 高台县 黑番茄

番茄原产南美洲,因果实颜色而得名。其番茄素含量是普通番茄的7倍,并含有大量的花青素、维c、维e、叶酸、烟酸且有高钙低钠、低糖等特征,是不可多得的营养果品。三年前希腊人用黑番茄提取物制成了希腊神哥而风靡世界。后经美国、德国研究开发,成为高端时尚消费的营养果品而供不应求,售价达到7欧元/斤。

甘肃三鑫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柴在军通过与美国专家的技术合作,历时5年潜心研究培育,于2008年在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积温高的高台县沙嘴墩将黑番茄培育成功,中国从此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第三个标准化生产黑番茄的基地。三鑫农林培育出的黑番茄由祁连山雪融水浇灌,有机标准化栽培,国家有机食品认证。通过检测,无论是果实品质,还是种子质量指标均明显高于美国和德国。特别是它的发芽率达到96%,远远高出德国的58%和美国的62%。

经甘肃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甘肃三鑫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优质樱桃黑番茄新品种大漠骄子1号选育"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7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国际果蔬博览会"优质果品奖";2008年,被评为"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村先进适用技术既高新技术展优秀参展项目奖",并为2008奥运会特供,曾供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

黑番茄茄红素和维生素C含量大于红番茄,并含有大量花青素,药食兼用,营养价值高,医学界专家称经常食用新鲜黑番茄或黑番茄酱,可长期保持身体健康,能减少患前列腺癌和心脏病的机率,对滋阴护肾、美白肌肤、缓解心脑血管和糖尿病等有一定功效。

四. 甘肃省 张掖 临泽 张掖南酒

相传张掖郡建立之后,中原文化相继传入河西,酿酒技术也随之而来。明代诗人刘宽在他所著的《河西赋》中对张掖南酒有这样的赞美:“嘉禾涌曲泉,有酒如混”。张掖南酒系采用白酒为坯制的酒基,加入定量的糯米,以药曲为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它的酿造工艺流程与驰名中外的绍兴黄酒基本相同。在制作过程中加入川乌、陈皮、大芋、砂仁、当归、红花、桃仁、官桂、山甲、五加皮、地骨、何首乌等四十余中草药,但在饮用时没有药味。

五. 甘肃省 张掖 临泽 圣泽牌红枣枸杞汁

圣泽牌红枣枸杞汁

“圣泽”牌红枣枸杞汁饮料,年产5000吨,以临泽优质小枣

、宁夏枸杞等为主要原料,经现代科学配方精制而成。“圣泽”牌红枣枸杞汁富含红枣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C等,特别是小枣中富含的“环磷酸腺苷”对癌细胞有破坏作用,“卢丁”有治疗高血压的功效。加之枸杞的多糖对淋巴细胞有选择-理作用和

免疫调节功能,是目前众多饮品中的佼佼者。常饮“圣泽”牌红枣枸杞汁可安神、养气、平胃...

六.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猫耳子

和面、褂面、切条作法与搓鱼子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将四楞面条切成四方小块,用右手拇指肚(指头肚子)把面块糠成一个耳朵佯的窝窝。味道不同于搓鱼子
( 张掖)

七. 甘肃省 张掖 甘州区 黄参

黄参是生长在张掖市民乐、山丹一带海拔2400-2900米高寒黑土区的多年生野生植物,张掖民间食用黄参由来已久。经国家食品研究部门测试,黄参内含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尽在其内,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尤其是钙、磷、锌、铁含量丰富,是滋补肝肾、益气养血、除风祛湿、通经活络、强筋壮骨,健胃治痛的养生佳品。民乐、山丹开发的黄参制品,加工精细,包装精美,备受中外客商青天睐,使原先名不见经传的黄参名扬四海,身价倍增,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八. 甘肃省 张掖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油糕

色泽金黄,松软酥脆,香甜可口。以上等清油、细白面粉、精糖为原料,先将面粉用开水烫至半熟,用冷水反复搅和,再揉成鸡蛋大的面团,包糖、芝麻、桂花做的馅子,入油锅炸成
( 张掖)

九. 甘肃省 张掖 民乐 臊面

臊面

臊面为面与汤分作。传统的臊面,将和好的面手工薄擀细切,形似韭叶,沸水煮捞。地道的躁面汤用鸡汤,配各种调味品和水粉勾制,使汤汁粘稠。捞面浇汤,佐以肉片、葱花、香菜、豆腐干。臊面是张掖百姓价廉、实惠的早点,遍布街小巷。

十.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炒拨拉

炒拨拉

炒拨拉因动作而得名。支以铸铁鏊子,将切好的羊肝、肺、肚、肠、心等佐以调料葱花蒜苗下锅,以柴禾或煤炭为燃料,用猛火爆炒,待熟即食。

炒拨拉冬季进食最佳,麻辣适度,肥而不腻,烟熏火燎,边炒边吃,美味可口,热热乎乎,实在是一种不可多见的街头小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