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和田带回家的特产 和田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和田带回家的特产 和田特产有哪些可带走更新时间:2024-05-14 05:52:22

一. 新疆 和田 高山雪菊

高山雪菊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高寒山区的野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和田、喀什、克州部分县的山区、坡地。高山雪菊花期长达三个月,平均每株开花百余朵,作茶饮极佳。2000年在昆仑山北坡海拔3000-3800米处采集野生雪菊种子,试验栽培成功。2011年开始在和田、喀什、克州等地推广种植,种植面积约3000亩,2012年和田地区计划种植13000亩。

二. 新疆 和田 洛浦县 和田羊

和田羊是新疆优良地方品种属半粗毛羊品种。具有适应荒漠生态环境、抗逆性强、耐干旱炎热、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性,羊毛是编制地毯和提花毛毯的优质原料。成年公羊体重50公斤,产毛量1.46公斤,母羊体重35公斤,产毛量1.2公斤。和田羊肉具有低脂肪、高蛋白、低胆固醇等特点。中心产区在和田地区昆仑山区。全疆存栏267万只。

三. 新疆 和田 策勒县 策勒石榴

策勒石榴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石榴自西域传自新疆,策勒是西域石榴的最早种植产地,相传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被列入新疆小学教材广为传授,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石榴种群,策勒也成了一处天然的石榴种质资源库。相传汉武帝时候,张骞出使西域,住在安石国的客栈里,客栈门口一株花红似的小树,张骞非常喜爱,但从没见过,不知道是什么树,园丁告诉他是石榴树,张骞一有空闲就要站在石榴树旁欣赏石榴花,后来石榴树、石榴花叶日渐枯萎,于是张骞就担水浇那棵石榴树,石榴树张骞的灌浇下,叶也返绿了,花也伸展了。张骞回国时,安石国赠金他不要,赠银他不收,单要客栈门口那棵石榴树。他说:“我们中原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石榴树,我想把门口那棵石榴树起回去,移植中原,也好做个纪念。”安石国国王答应了张骞的请求,就派人起出了那棵石榴树,同满朝文武百官给张骞送行。张骞一行人在回来的路上,不幸被匈奴人拦截,当杀出重围时,却把那棵石榴树失落了。人马回到长安,汉武帝率领百官出城迎接。正在此时,忽听后边有一女子在喊:“天朝使臣,叫俺赶得好苦啊!”张骞回头看时,正是在安石国客栈里见到的女子,只见她披头散发,气喘吁吁,白玉般的脸蛋上挂着两行泪水。张骞一陈惊异,忙说道:“你为何不在安石国,要千里迢迢来追我?”那女子垂泪说道:“路途被劫,奴不愿离弃天使,就一路追来,以报昔日浇灌活命之恩。”她说罢“扑“地跪下,立刻不见了。就在她跪下去的地方,出现了一棵石榴树,叶绿欲滴,花红似火。汉武帝和众百官一见无不惊奇,张骞这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就给武帝讲述了在安石国浇灌石榴树的前情。汉武帝一听,非常喜悦,忙命武士刨起出,移植御花园中。从此,中原就有了石榴树。 策勒县位于新疆的最南端,有利于各种林果产品生长,形成了当地林果产品独特上乘的品质,果型正果色艳、籽粒晶莹,个大籽红,口感好品质优,俗称“赛玛瑙” ,每年生产策勒石榴7700吨左右,是策勒特色产品的重要王牌和名片。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策勒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策勒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南与西藏交界,西南与和田接壤,西与洛浦县毗邻,东同于田相连,北与阿克苏市、沙雅县相邻。策勒石榴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策勒镇、策勒乡共2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80°73′—80°88′,北纬36°99′—37°01′,平均海拔3979米。保护总面积1330公顷,年产量77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策勒石榴个大汁多、品质佳,口感爽口,风味甜,鲜食吃榨汁喝均可,商品性能好,俗称“赛玛瑙”。石榴果实呈圆球形, 质感厚重, 果皮亮丽,多数全红,果实心室边缘有5-6条凸起, 最大果重483克,平均单果重237克,纵横径8.17*7.35厘米。籽粒黑红色,可占果实重53.74%,籽粒出汁率80.75%,果汁深玫瑰红色,非常漂亮。 2、内在品质指标:策勒石榴营养丰富,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和医补价值。总糖9-12(g/100g),可溶性固形物14%-16%,还原型VC45-49(mg/100g),蛋白质1.5-2.2(g/100g),脂肪0.002%-0.005%,碳水化合物15%-17%,钙20-25(mg/kg),铁0.5-1.1(mg/kg),钾1900-2200(mg/kg),磷95-110(mg/kg),锌0.8-1.3(mg/kg),镁70-85(mg/kg),铜0.2-1.1(mg/kg),铝0.3-1.1(mg/kg)。 3、质量安全规定:符合(NY5242—2004)《无公害食品 石榴》标准的安全要求。

四. 新疆 和田 洛浦县 杂克尔

杂克尔

“杂克尔”是玉米面制成的馕,和田地区的“杂克尔”把玉米面磨得很细,习惯于用凉水和面,有时还掺些洋葱条、南瓜条、肥羊肉丁等,具有玉米面的天然香味,新疆的其他地区是尝不到这种美味的。

五.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桑皮纸

桑皮纸

作为中华文明的四大发明之一,桑皮造纸据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造纸技术比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早100多年,这本身就是和田一件很了不起的文化成果。这本身就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桑皮造纸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以桑树皮为原料,整个工艺均由手工操作,可用于划画、写字和装饰品。产品可作为特色旅游纪念品收藏。全疆只有和田有桑皮造纸手工艺,此传统手工艺吸引外国游客的参观及购买收藏。然而,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造纸术早已被机器加工所逐步所取代是必然规律,如再不对这种古老的民间制造业进行保护和发扬,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这种传统手工艺必将会被人们所遗弃,因此,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和挖掘其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这项民间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和发扬,必将会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对和田的关注,对提升和田旅游的知名度、推动和田旅游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 新疆 和田 洛浦县 洛浦地毯

洛浦地毯历史悠久,闻名中外,是古老的“和田地毯之乡”,目前,家庭织毯业发展很快,已成为农民重要副业收入来源之一,产品远销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土尔其等20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艾得莱斯”绸,以图案生动古雅,色彩鲜艳和谐,工艺独特,质地优良,历史悠久而驰名中外。如今的洛浦已是昔日古丝道上的明珠,将更加璀璨。

七. 新疆 和田 和田县 和田手工羊毛地毯

和田手工羊毛地毯是新疆和田的。

和田手工羊毛地毯生产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是新疆少数民族尤其是维吾尔族人民的一种的传统文化象征,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精巧的工艺水平。在品种方面,和田羊毛地毯主要品种有360道、400道、450道、540道、720道、900道等。品种十分丰富。

2005年和田地区约有织毯户2.5万户,从业人员5人万左右,织毯产量在60万平方米左右,实现销售2.55亿元。仅手工羊毛地毯一项,全地区人均增收100元以上。在地毯业发展中,涌现一些水平较高、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如和田地毯有限责任公司,是新疆最有影响、生产水平最高的地毯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10000平方米。在和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织毯。和田羊毛地毯销售市场广阔,许多产品远销美、英、法等发达国家。和田曾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怀仁堂设计制作地毯和艺术挂毯,为香港和澳门回归制作赠送了艺术挂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田市、和田县、皮山县、墨玉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共8个市县现辖行政区域

《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关于申请划定和田手工羊毛地毯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函》,和行函〔2015〕108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5/T038-2014《和田手工羊毛地毯》

八. 新疆 和田 墨玉县 吾麻什

“吾麻什”是南疆和田地区维吾尔人常吃的一种粥,用玉米面做成,除了放盐和洋葱外,不再放任何佐料。一般用作早餐。

讲究的“吾麻什”,首先用白面和成很硬的面团,用刀切碎,再用筛子把切碎的面放在筛子上,用手挤压,使面团成小麦大小的面蛋。然后再作汤,汤是用羊肉、西红柿、土豆、卡玛古勒等蔬菜作成的,味道很鲜美,一般多给老年人、小孩或病人食用,但在过“乃孜尔”时也常做这种汤来招待客人。

九. 新疆 和田 洛浦县 和田管花肉苁蓉

和田管花肉苁蓉是新疆和田洛浦县的。

管花肉苁蓉可食用,而且有滋补的药物功能。《神农本草经》称其主治"五劳七伤,补中,除体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妇人症瘕,夕服轻身"。《名医别录》言其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甄权药性本草》中有"益髓,悦颜色,治女人血崩,男人壮阳,大补益,主赤白下"的记载。和田维吾尔医生也将管花肉苁蓉列为滋补药。

管花肉苁蓉,“乃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泄,故有从容之名”。又因肉质肥厚,所以叫肉苁蓉。它还有金笋、地精等高贵的别名。

管花肉苁蓉是贵重而罕见的寄生药材,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男子阳痿、女子不孕、血崩、带下、腰膝冷痛、筋骨无力、血枯便秘等症,有“沙漠人参”之美誉。现代研究表明,它具有提高肾功能、增强记忆力、抗老年痴呆、抗衰老、抗疲劳、调节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作用。历来民间常作食品服用,以作滋补之用。和田维吾尔医生也将大芸列为滋补药

和田管花肉苁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田市、和田县、皮山县、墨玉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共8个市县现辖行政区域

《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关于申请划定和田管花肉苁蓉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函》,和行函〔2015〕109号

新疆和田地区农业地方标准:

DBN6532/T50-2007《和田管花肉苁蓉》

十. 新疆 和田 和田一牧场羊肉

和田一牧场羊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田一牧场羊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位于和田策勒县境内,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的南缘、昆仑山的西北坡,海拔2300-4500米,牧场境内天然草场84406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79346公顷,占草场面积94.01%,属新疆南疆地区少有的优质牧场。山区气候凉爽,属高寒干旱大陆性气候。年积温2792℃,昼夜温差大(20℃左右)。山区草场以荒漠草场、山地荒漠草场、山地草原化荒漠草场、山地荒漠草原草场为主,牧草资源比较丰富。冬、春、秋草场多分布昆仑蒿(维吾尔语:牙不荃)、紫花针茅、昆仑针茅、沙蒿、驼绒藜等富含高蛋白的优质牧草,植被覆盖度在40%,草层高度10-20厘米。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得一牧场所产肉羊肌肉纤维紧密,弹性良好,质地干爽,不粘手,气味新鲜,味美鲜嫩,醇香适口,无腥膻气味,并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尤其富含蛋白质、灰分和磷、铁、铜、锌等微量元素,是畜禽类产品之佳品。为做强、做优畜牧产业,一牧场在发展羊肉的生产中采用“五统一”的管理办法,坚持走“山上放牧与山下育肥相结合、饲草料基地与育肥羊基地相结合”的环保之路, 2007年一牧场羊肉获得有机食品认证证书,目前一牧场是南疆最大的有机羊生产基地。

所在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5个农牧业连队。

地域范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和田一牧场羊肉产区位于和田地区策勒县境内,地处努尔河之旁,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喀喇昆仑山北麓山地区。地理坐标:东经81°03′-81°04′,北纬36°20′-36°36′,地域保护范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有5个农牧业连队,草原面积118.7万亩,牧羊总数10.85万只,年产羊肉16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肉色鲜红匀称,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肉层厚实紧凑;肌肉纤维细致紧密,弹性良好,受压后能复原;外表略干,不粘手,气味新鲜,耐贮运;熟食味美鲜嫩,醇香适口,肥而不腻,无腥膻气味,为优良的肉类品种。2.内在品质指标:和田一牧场羊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灰分和磷、铁、铜、锌等微量元素。经测定每100g羊肉中含蛋白质≥15%、灰分0.8-1.4%、磷≥165mg/100g、锌≥2.5mg/100g、铁≥1.85mg/100g,氨基酸为16.8%,脂肪酸中对人体有益的油酸为33.6%。各项指标符合国家优质肉羊品质标准,因此,一牧场羊肉是畜禽类产品中“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益肾气,助元阳、补精血、益劳损”之佳品。 3.安全要求:在放牧和销售过程中严格按照有机食品质量安全有关规定执行。产品符合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