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传统特产红姜片 正宗湖南特产辣味姜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传统特产红姜片 正宗湖南特产辣味姜片更新时间:2024-04-18 07:20:26

一. 云南省 昆明 寻甸县 传统羊汤锅

基本材料:膘肥羊肉(5斤左右)鸡蛋6个、生姜、洋葱、蒜、孜然、精盐、醋、花椒、少量淀粉为食街


制作过程:
1、将羊肉洗净切片;
2、用盐将羊肉腌制半小时;
3、将鸡蛋打碎加淀粉搅制成糊,加入姜、葱等调料,充分搅拌,再将调制好的蛋液均匀涂抹在羊肉上;
4、把老油(熟过的清油)煎沸后浇淋在羊肉上即可
大厨点睛
这道菜的关键在于刀功,切羊肉时一定要按照羊肉的经络下刀,羊肉要切得薄才易熟易入味。
好吃秘诀
吃完羊肉后,在剩下的汤水中加入少许青菜,味道绝对香浓沁脾,口齿留香。
教你一招
吃羊肉有助于保持健美体形,羊肉是理想的肉碱来源,这种和氨基酸类似的物质能帮助细胞“烧”掉人体多余的脂肪。

二. 宁夏 银川 永宁县 宁夏红瓜子

片大厚实,籽仁肥腴,色泽红润,鲜艳喜人。其富含蛋白质、脂肪及钙、磷和多种维生素,含油率达55%左右,营养极为丰富。经精细加工或咸或甜或五香,乃干货上乘佳品。因其红艳,寓“福星降临”之意;因其籽多,含“人丁兴旺”之喜,是馈宾友的佳品。据国外医学界研究,红瓜子含男性荷尔蒙和抗癌素等,更使红瓜子供不应求。黄河鸽子鱼( 银川)

三. 广西 河池 宜州 龙捧·红豆腐

龙捧(bóng)·红豆腐

在壮乡,不论是猪、牛、羊等家畜以及鸡、鸭、鹅等家畜的鲜血都被视为美味佳肴,备受人们青睐。

宜州人自古以来对血不直呼其名,而称“红”,如牛红、猪红,鸡红、鸭红。民间还有传说:“‘红’可以‘绞灰尘’。从事灰尘作业的人必需经常吃它,帮‘绞’肚里的灰尘。”这种祖传的“食疗法”,更增加了人们对动物血的兴趣,促使了它的身价倍增。

宜州人吃动物血的吃法多种多样。最为常见的有“红豆腐”。杀猪宰牛时,用盆子盛少量水,加入少许食盐,将屠宰的猪、羊之血接入水中搅匀。由于水中有盐,不久鲜血就会凝结,用刀划为手掌大的血块,放入砂眼水里“胆”(宜州方言,借用汉字.即烫一烫)一下,血块即成豆腐般的软块,再用刀划为手指大的小块,用辣椒、番茄、葱、蒜、芹菜加少许酸醋、肉松在锅里翻炒片刻,仅熟过心即可。这样的血块滑嫩柔软,爽嘴好吃;如果炒、煮太久,血块“老”了,硬而粗糙,很难吃,所以要炒到恰到火候即可。冬天,亦可作为下“火锅”的菜,仅用筷条夹着,在汤锅里烫几烫,蘸上酸辣的盐碟汁,酸辣嫩滑,令人胃口大开,其味比豆腐胜十倍。因为它有似豆腐的外形,宜州人除了叫它为牛红、猪红之外,俗称为红豆腐。

壮家人最普遍最爱吃的血制品当数龙捧(“捧”为壮语,译读bóng)。在乡间,不管哪家杀猪,都要灌龙捧:用煮熟的糯饭、葱、蒜、姜丝一起加入生猪血中,拌匀,用漏斗(宜州人叫“灌筒”)把它们一起灌人猪小肠内,用禾草扎紧两头.则得一条直径约一寸多的长“蛇”,盘起放人汤锅里煮熟,即可切为三四寸长小截用手拿吃。龙捧不是桌上菜,只是老人小孩吃玩耍的零食。壮家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论哪家杀猪,要灌龙捧,并将煮好的龙捧分成小段给上门来玩的老人小孩吃,还分发到左邻右舍、亲友的家中。如果谁家不舍得灌龙捧分给亲友邻舍,则被视为“利未”鬼(宜州方言即吝啬鬼),不懂人情世故。一截短短的龙捧,在壮乡里却蕴藏着壮家人朴实的深情厚意。

更有趣的是龙头、拉浪、白土(今属河池)的山里壮家人,喜欢吃“水龙捧”。制作拌猪血的不是糯饭,而是稀稀的米浆,灌人猪小肠后把它截断为一掐长一段,用禾草扎紧两端,煮熟后不是硬心的龙捧,而似一支支软管包装的“血浆饮料”。吃时必须非常小心,咬紧一端,一手抓稳“软管”,另一手细心的解开嘴边的草结,一口气把管中的血浆吸完。否则,血浆就会溢溅嘴脸衣服,异常狼狈,引起哄堂大笑。此“水龙捧”味道比龙捧鲜美,但在别的乡村并不见吃,可能是不便携带,吃时不小心还容易出丑闹笑话。

宜州的壮家人中,还有吃生猪血的习惯。最为常见的是猪毛刮光后,开膛破肚时,人们用锑瓢直接舀取猪心窝处还冒热气的鲜血,趁热喝下。他们都说味道鲜美,很甜。不吃过的人无不瞠目。这是近乎“野蛮”的吃法,较为文明的吃生猪血的制作是:盆里装清水,不加盐,把血接人水里之后,用筷不断地搅动,不让它凝结,一直搅到血浆表面全是泡沫。另外的人把猪肺、气管、舌、肾、油碴、少量肉松放人锅中炒、煮,再加姜丝、蒜白、火麻仁、花生油,炒到全都熟了,装入一只只碗再用瓢子舀生血入碗,拌匀即可吃。菜是熟的.血是生的,食者满嘴鲜红.令人望而生畏,其时,吃者无不赞叹不绝,吃得津津有味。

千百年来,各种动物鲜血与宜州壮家人结下不解之缘,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壮乡饮食文化”。

四. 福建省 三明 尤溪 尤溪红

尤溪红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尤溪地处福建腹地,介于戴云山与武夷山之间,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和海洋性兼并季风气候。据史料记载,从宋朝开始,尤溪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茶叶。

尤溪茶品种多样,在福建省茶叶优势区域中属于多茶类区。据了解,尤溪县适宜种茶的山地面积达二十万亩以上,到2011年,全县拥有二十多个省级以上的茶树良种,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

2008年,尤溪县天顺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五个茶叶加工厂,组成研发团队,用尤溪县面积最多的“福云6号”茶叶进行加工红茶试验,获得成功。尤溪云富茶叶有限公司也于2008年开始发展红茶。2009年6月,尤溪县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县级茶叶综合试验推广站,着力推广“五新”技术,推进无公害茶园和生态茶园建设。

此后,尤溪县委、县政府趁热打铁,出台政策引导扶持茶商、茶农开发新茶园,改造低产茶园,实行标准化生产,引进红茶深加工技术,开发多种茶产品,开拓国内外茶叶市场。目前,已在台溪、坂面、梅仙等绿茶区推广机采茶园面积3.5万亩。在坂面乡光兴茶厂、尤溪绿尔香茶厂、西城镇和平茶厂、碧叶馨茶厂等加工企业进行利用乌龙茶空调做青设备,创新特种红茶加工工艺技术试验,并在86家茶叶加工企业推广。

➡打造“朱子故里”茶品牌

据尤溪茶叶站副站长林兴土表示,为了打响尤溪红的品牌,尤溪县引导广大茶农和茶叶加工企业拓展流通市场,创立、打响自己的优势品牌。

一方面,尤溪县积极引导茶叶加工企业申报“三品”认证和QS认证,鼓励利用“朱子故里”品牌,开拓市场,在打响尤溪绿茶系列产品的同时,集中力量打响“金云富”、“蓬莱”、“碧叶馨”等尤溪红系列产品。另一方面,通过组织或参与省内外茶叶的各种活动,提高尤溪茶叶的知名度,打响品牌。如,近年来,尤溪县组织茶叶企业参加省市举办的茶事活动,足迹遍及泉州、武夷山、宁德、福州、上海、北京等地,有效拓展了茶叶市场。

截至目前,全县有茶叶加工企业258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茶叶专业合作社26家。如今,用于制作红茶的茶青价格每斤卖到了六七十元,价格比上年翻了一番。据统计,今年1至6月,尤溪完成茶叶生产4527吨,产值达到17417万元,其中尤溪红1422吨,产值8666万元。红茶正成为尤溪茶农致富的“香饽饽”。

五. 湖南省 永州市 道县 道县红瓜子

红瓜子在道县已有200余年的栽培历史。从80年代开始,道县种植面积均稳定在2万亩左右,今年栽培面积2.1万亩,总产可望达到500吨,主要集中在清塘、蚣坝、审章塘等地,现价为12元/公斤。

道县红瓜子品种以江西信丰瓜子为主,全生育期约为90天,一般4月下旬播种,7月下旬收获,常与红薯、玉米、大豆套种。道县红瓜子颜色鲜红、扁平、倒卵形,千克重120克左右。因其籽仁色白嫩脆,食味芳香,营养丰富,能生津提神,久食不厌而广受国内外人士喜爱,红瓜子不仅是我国南方地区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的必备佳品,而且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港、澳、台同胞也常用它接待宾客。因此,道县红瓜子又是该县出口创汇商品之一。

六. 福建省 漳州 平和 平和红柚

平和红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和红柚是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的。红肉蜜柚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平和县琯溪蜜柚园中的芽变株系选育而成的。表现为早熟、果肉为淡紫红色,丰产、优质。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平和红柚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红肉蜜柚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平和县琯溪蜜柚园中的芽变株系选育而成的。表现为早熟、果肉为淡紫红色,丰产、优质。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认定证书号:闽认果2006;2007年3月1日获国家农业部授予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20050515.7,2007年8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与平和锦盛琯溪红肉蜜柚场签定红肉蜜柚品种权转让合同,平和锦盛琯溪红肉蜜柚场获得独家育苗经营权。

红肉蜜柚秉承琯溪蜜柚白肉蜜柚果大皮薄,瓤肉无籽,多汁柔软,不留残渣,清甜微酸,味道永携的优良特点外,更即有色泽鲜艳,美丽诱人的特征。

平和近来还出现了柑橘新品种“三红蜜柚”,品质优良,早果丰产,综合性状超过对照品种普通红肉蜜柚。“三红蜜柚”用专用果袋套袋可显淡紫红色,海绵层和囊衣淡紫红色,果肉为紫红色;果肉质地柔软,果汁较丰富,酸甜适口,内含营养物质比较丰富,常规的有糖、酸、维生素C,另外还含较高的胡萝卜素跟茄红素,茄红素是普通红肉蜜柚的1.5倍,是营养价值跟商品价值很高的一个新品种,适宜福建省漳州柚产区种植。目前,“三红蜜柚”已在平和少量出产,货畅价扬,售价高达100元/个,成为广大柚农增产致富的新宠。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平和红柚”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七.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象山红柑桔

象山红柑桔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象山红柑桔品种属橘橙类柑橘,是我县林特总站从引进的国外品种中选育而成的优良单株,树势中等,树冠扩大较缓,幼树稍直立,进入结果期后开张,枝梢较密,叶大小中等。单性结实强,单果重200克左右,大小整齐,果形扁球形,果形指数1.2,肉质柔软多汁,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12%左右,甜适中,连续三年经农业部柑橘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鉴评为:“果形整齐、端装,色泽鲜丽,果皮细薄,肉质细嫩、化渣,果汁多,风味浓郁,品质极优”。 从1998年春推出“象山红”柑橘至今,我县已发展面积15000亩(其中高接换种面积13000亩,种植2000亩),占全县杂柑类柑橘面积45%以上,现已被国内所有柑橘主产区引种,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点推广品种。平均亩产1850公斤,亩产值1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推广速度快,发展前景广阔。 2000年12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果树专业组专家经实地考察,一致认为,该品种表现为结果性能好,丰产、稳产,外观好、品质佳,是一个优良的中晚熟柑橘新品种。通过了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认定。2002年通过省级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2003年获“中华名果”、浙江省名牌产品等称号。

地域范围

使用“象山红柑桔”地理标志的产品生产地域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象山县特定生长区域,该区域位于东经121°34'-122°20',北纬28°45'-29°49',濒临太平洋,其地理位置决定了象山具有非常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特征,即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光照充足,温和湿润,雨量丰沛等,适宜柑橘生产。地理标志登记实施核心区主要在晓塘乡19个村、高塘乡18个村、定塘镇25个村、新桥镇28个村、石浦镇16个村以及鹤浦镇21个村,总生产面积2.65万亩。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 平均单果重200g左右,最大单果重可达350g以上;果呈扁圆形,果型指数(纵径/横径)0.8;皮薄光滑,完全成熟时浓橙红色,外观艳丽诱人。 (2) 内在品质指标 象山红柑桔果肉橙红色,肉质细嫩。一级品可溶性固形物11.5%以上,含糖量10g/100ml以上,总酸0.9%以下,固酸比约12:1;果实出汁率约75%,可食率80%以上;果实营养丰富,含维生素A、C、D、B1、 B2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达42mg/100ml以上。 (3) 安全要求 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无公害食品 柑果类果品》(NY5014-2005)中规定的所有安全性指标。

八. 海南省 屯昌 枫木红茄

枫木红茄以其早中熟,果实长棒形,匀直,果长23—28厘米,横径4.8—5.5厘米,单果重250一300克, 果皮紫红色,有光泽、商品性极好、果肉雪白、生势壮旺,肉质柔软厚实,品质上乘优良、抗病性强、具耐贮运,产品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喜爱,适宜出口,尤其是同类品种难以匹敌,亦是品牌基础。产品种植主要分布在枫木、南吕、乌坡、坡心、屯郊等地,年种植面积900公顷、年收获量35000吨,产品95%北调大陆市场,每公斤销价均在l.8—2.6元。

九. 重庆市 武隆 仙女红高山红茶

仙女红高山红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仙女红”系列有机红茶,产于武隆县世界自然遗产地原生态保护区仙女山、白马山、桐梓山,茶叶生长在海拔1200米——1500米之间,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土地肥沃,昼夜温差较大,地势高峻,高岗锁雾,呈现雨天满山云,晴天遍地雾的特殊小气候。“仙女红”有机红茶无任何污染,从不施用农药、化肥,茶叶纳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具有最甘醇、鲜甜的芬芳。

“仙女红”系列有机红茶的鲜叶原料来自自建茶叶基地,采用人工采摘鲜茶叶,精选一叶一心,经著名制茶师精心制作而成。鲜茶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精选等工序,产出茶叶鲜嫩甜香、醇厚干爽,汤色红艳、回味绵长,产品通过了国家有机茶认证机构认证,“天尺牌”商标被评为重庆市著名商标。

十. 四川省 绵阳 三台 三台红桔

三台县从60年代开始发展优质红桔,70年代开始投产,当时的三台大红袍红桔驰名省内外,年产量在5000吨左右,出口4500吨左右,远销东北、西北、陕西等地。现在全县尚有面积3000亩左右,年产量在2000吨左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