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衡水武强县美食特产 河北衡水市武强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衡水武强县美食特产 河北衡水市武强县特产更新时间:2024-04-09 22:21:17

一. 河北省 衡水 冀州 冀州焖饼

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期,焖饼始于冀州。旧时,冀州有一个传统,叫做“幼而读书,长而经商”。一些聪明的冀州餐饮人跟随着经商的热潮,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设立了冀州馆,使“冀州焖饼”落户并逐渐成名。

后来,冀州傅官村人刘立平秉承冀州焖饼的传统工艺,把这一传统食品提升到一个新档次。他做的焖饼色泽黄亮、劲道松软、不粘不连、滋味醇厚、香气扑鼻,并且还有素焖饼、肉焖饼、黄菜(即鸡蛋)焖饼、鸳鸯焖饼(一盘两样)等多个品种。解放后,刘立平的传人杨站长在码头李供销社饭店做厨师,1966年还为视察地震灾区的周总理做过焖饼。杨站长的徒弟马丙树长期主灶冀州湖宾楼饭庄,用冀州焖饼先后招待过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以色列等21个国家的客商,被河北省劳动厅授予“业务技术能手”称号。

冀州焖饼,有着它悠久的历史渊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为人知的故事,至今流传于世。

《冀县志》载:每年二月二,冀州人有吃焖饼的习俗,象征着“烙干大田不生虫”。短短十几个字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冀州人在农耕社会时期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企盼。

据考证焖饼在明朝时源于冀州。到清末,在京津等地经商的冀州人形成了“银行帮”、“五金帮”、“杂货帮”等几大商业群体。在这种背景下,一些由冀州人在京津等地开办的“冀州馆”都有“冀州焖饼”这种地方特色主食,以招揽家乡客人。这样,“冀州焖饼”渐渐地有了名气。

制做传统的冀州焖饼需有一个特制的铁锅,厚5到8cm,头盔状,重20余斤。这种铁锅传热稳定而均匀,汤易吃进去而不粘锅,而一般的炒勺则达不到这种功效。所用饼条也需特殊烙制,俗称“包袱饼”,不超过3层,要擀薄烙熟,手工切条,精细均匀。制作工艺讲究“老汤香油,先炒后焖,盖锅回味,翻勺出锅”。老汤是指在后锅灶上用排骨和鸡骨混合熬制的高汤。汤和饼条的比例也有严格要求。一般是一斤饼,3两汤。火候也挺关键,要大火炒,文火焖。时间过长,则饼条发干;过短,则显得粘软,均影响口味。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冀州焖饼色泽黄亮,筋道松软,不粘不连,滋味香醇。焖饼的种类很多,有素焖、肉焖(肥肉为大炒焖、瘦肉为小炒焖)、黄菜焖饼(即鸡蛋焖饼)、鸳鸯焖饼(一盘中有两个花样)等几种。

冀州焖饼不但有独特的风味,而且在数百年的传承过程中,还演绎出许多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刘立平(1889——1963)是冀州傅官村人,能做拿手的冀州焖饼和满汉全席。民国初年,他在商业重镇码头李的万兴楼掌灶。每年庙会时,京剧名角“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都要到码头李来唱戏。他喜欢吃刘立平做的焖饼和炒菜。一次因天下大雨,伙计没到万兴楼去订饭,就近从一个饭馆订了些端上来。奚啸伯一尝,放下筷子,脸色一变道:“怎么不是那味了?这一定不是万兴楼刘立平做的!”说着就要把饭菜撤下,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才勉强吃了些。由此可见,奚啸伯对传统冀州焖饼的欣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冀州的发展,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以色列等21个国家的客商都吃过冀州焖饼,对这一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食品均赞不绝口。一百多年来,冀州焖饼融入祖国饮食文化大家庭并不断演变,逐渐由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饮食演变为一种流行范围广泛的大众化食品。

二.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宁强黑木耳

宁强黑木耳是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选用优质巴山椴木黑木耳,素以朵大肉厚、色泽好、干湿比率高久负盛名。采食记录始自唐代,畅销国内外市场。具有优质免择、泡发率高、保质期长、无污染等特点,是馈赠亲友上好佳品。

生长在秦岭山脉原始森林中的黑木耳,表面为黑褐色,特别是背面也为黑褐色(白色背面的不是正宗黑木耳,无营养价值),正宗黑木耳色泽黑亮,耳大均匀,肉质肥厚,膨胀率高,口感滑嫩,味道清香鲜美。

三. 山西省 临汾 洪洞 临汾美食霸王别姬

洪洞县靠汾河一带盛产甲鱼。甲鱼即鳖,俗称“王八”,既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品,又是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等病症的良药,具有活血通络、消症化积功效的名贵药材。

当地人用甲鱼作成一道道风味独特的地方名菜。用甲鱼和鸡为原料制作的名菜“霸王别姬”,色鲜味美,营养丰富。

四. 河北省 衡水 枣强 马莲小枣

   马莲小枣分布在衡水枣强县一带,个头介于大枣和小枣中间,呈圆柱型,大小整齐,成熟期一致,平均单果重8.35克。鲜果果肉白绿色,肉质致密酥脆,汁液中等,甜酸适口,含糖量为38.9%。干果深红色,含糖量为68.8%,用手掰开时,可拉出黄色金丝。因其品质好,1992年在全省小枣鉴评会上被评为河北第一名,1997年在全省首届农产品博览会上被评为省优质果品,1999年在全省农博会上获省优质农产品称号。它含有丰富的Vc和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营养元素铁、钙、磷等,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也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对消化系统、脑心血管病、贫血病、癌症等都有良好疗效,是人们保健的极佳食品。马莲小枣除生食外,还可做成许多食品,如枣糕、枣卷、棕子等,另外,还可加工制作枣酒、枣醋、枣酱、枣泥、枣面、蜜枣、乌枣等多种食品。马莲小枣树体稍大,长势偏旺,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耐盐碱、抗涝。结果较早,稳产高产。

五. 安徽省 阜阳 颍泉 瓦店山羊美食

瓦店山羊美食是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瓦店镇的。瓦店山羊美食成为许多食客喜爱之物,烤全羊、凉羊蹄、羊肉汤、羊肝汤、羊心肺汤、红烧羊龙骨、红烧羊排、羊肉水饺等常常让人难忘。

临泉县瓦店镇山羊最近几年声名远扬,随着当地连续三年举办山羊美食文化节,瓦店山羊美食成为许多食客喜爱之物,烤全羊、凉羊蹄、羊肉汤、羊肝汤、羊心肺汤、红烧羊龙骨、红烧羊排、羊肉水饺等常常让人难忘。

瓦店山羊分为两大类,其一为中原地区的优良山羊品种黄淮山羊,其二为黄淮山羊和具有繁殖力强、生长快、体格大、肉质好特点的南非波尔山羊杂交品种,这两种山羊都是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由于山羊以食用野草、红薯秧、麦麸为主,可以说是绿色天然食品,食客大可放心食用。

在瓦店山羊美食中,烤全羊可谓是第一个招牌菜。在2009年之前,瓦店应该还没有烤全羊。在当年七月的山羊美食节里,河南一家商家在这里展示烤全羊设备,就是下面是炭火、上面是用电力或人工带动转动的大夹子,一只宰杀后去掉羊头的整羊在大夹子慢慢烤熟的设备。在烤制的过程中,厨师要不断在羊肉上刷上油料和作料,就像烤羊肉串一样保证烤熟、肉质鲜嫩可口而且不糊。在烤之前,这个羊胴体据说还在作料水中浸泡几个时辰,烤时也需要一个多小时,就这样,美味的烤全羊才被献到来宾面前。烤全羊上来后,只见羊肉呈金黄色、勾人食欲,四溢的香气几乎让人垂涎三尺。烤全羊很好看,吃起来就需要用手或刀分开了,否则用筷子夹肉很是费劲。有豪爽的客人就戴上早已准备好的一次性塑料手套把烤全羊分成许多小块供大家食用,整个宴席充满喜庆气氛,大家都陶醉在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劳动乐趣和品尝烤全羊这种人间美味的幸福之中。烤全羊外焦内酥,最外边吃起来比较有嚼劲,像嚼牛肉干一样,里面的肉质细腻鲜嫩,散发着热气和香气,很容易下肚。一只烤全羊一般二十多斤,每个食客吃上一斤多羊肉不成问题,大肚子的男子汉能吃上两三斤烤全羊,一直吃到不能再吃了为止,美味不是哪个人能抵抗住吸引的!

烤全羊原是新疆少数民族招待外宾和贵客的传统名肴,如今只要花费300多元钱就能一饱口福,实在是当今老百姓的幸事。2009年7月以后,瓦店镇的许记大酒店率先学习并制作了烤全羊,不少食客慕名前去品尝,而且临泉县城的一些饭店也会从许记大酒店定制烤全羊,通过交通工具及时送到县城。临泉人几乎都把吃烤全羊当成自己的一个心愿了。

瓦店山羊美食绝不仅仅是烤全羊,自古以来,瓦店和周边的姜寨、庙岔的羊肉汤就得到群众的喜爱。瓦店羊肉汤分为淡羊肉汤和咸羊肉汤两种,淡羊肉汤不加一点盐,保持了原汁原味,咸羊肉汤加入盐等作料,口味厚重。如今,这两种口味都有自己的爱好者。与吃羊肉相比,喝羊肉汤营养更全面,老少皆宜,尤其是寒冬季节,喝上一大碗热羊肉汤能让你立刻暖意融融、精神抖擞。瓦店当地人朴实,羊肉汤是真材实料,不会掺假,香气浓郁、味道鲜美的羊肉汤常常吸引往返于瓦店一带的商贾,他们每次到瓦店都要喝上几大碗羊肉汤。 瓦店羊肉汤有直接煮羊肉、羊肉经淀粉、面粉勾芡后煎后再煮和羊肉勾芡后直接煮三种,这三种羊肉汤各有风味、各有特点。第一种的特点是保持了羊肉的鲜味,后两种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羊肉的本来味道,一些不喜欢吃羊肉的也能吃上一些。

瓦店镇经过加工的羊蹄有热羊蹄和凉羊蹄两种,凉羊蹄更受人的喜爱。煮熟冷凉的凉羊蹄吃起来十分硬实而且有弹性,享用这样的美食是需要有一口好牙齿和面部肌肉发达,不然咬不掉羊蹄上的肌肉的。有时食客为了吃羊蹄子中间一点肌肉,需要把蜷缩在一起的羊爪子掰开,稍有不慎羊爪子就碰在脸上,留下一点油腻,食客赶紧用手擦去,这恐怕就是享用美食必须付出的代价吧。和猪蹄、驴蹄一样,羊蹄的脂肪很少,都是胶质组织,胶原蛋白丰富,食客不会担心因摄取太多脂肪而发胖。

和瓦店烤全羊、羊肉汤、凉羊蹄一样,瓦店的羊肝汤、羊心肺汤、红烧羊龙骨、红烧羊排、红烧羊肉、羊肉水饺也是样样美食,让人思之口舌生津。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益肾气,如今瓦店山羊美食正凭借其独有特点特点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六. 河北省 衡水 饶阳县 饶阳甜瓜

饶阳甜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饶阳甜瓜是河北衡水饶阳县的。

饶阳甜瓜

河北省饶阳县大官亭镇、大尹村镇、饶阳镇、留楚乡共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饶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饶阳甜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情况说明的函》,饶政字〔2013〕76号

衡水市地方标准:DB1311/T085~86-2014《饶阳甜瓜》

七.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王家核桃烧饼

宁强县传统风味小吃“王记福兴老号核桃烧饼”开业于(清)乾隆年间,多作贡品,其技艺代代相传至今。基本制作工艺是,将面粉蒸熟,加菜籽油拌匀,制成油面;再取面粉加入油面、碱面、醇面,用似开非开的热水和匀,稍饧。把核桃仁在火上焙熟去皮加入精盐捣碎,制成核桃泥。取面块加核桃泥和匀,揪成剂子,用走棰(一空心圆木,在空心中插入小木棒,是擀制小面片的工具)。擀成长条,抹上核桃泥,卷成圆柱形,用刀顺长切成两块,里层向外卷圆,上下抹上核桃泥和菜籽油,用圆木棰从中间向下压成凹形,放入三扇鏊(陕西用来烘烤饼的三层特制烘炉)底鏊中烘烤3分钟,翻转后再烤5分钟,呈金黄色即成。

其特点是:色泽金黄,油酥可口,久贮不变质。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核桃还具有壮腰补肾、润肠通便的食疗作用。

宁强县著名风味小吃“王家核桃馍”,小如瓷盖,色橙黄,味浓郁,人口香酥,尤难得者为放置累日逾旬色味如初。在漫长的岁月里,留下一些有关王家核桃馍的趣闻轶事。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破津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地方官闻讯急奔西安参朝,曾将此馍作贡品进陈御用。此事一经传开,这馍在群众中骤然身价百倍。王家馍铺历史悠久,起初,掌案师傅姓王名培录,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十一二岁就在其父王文选身边学艺。文选的师傅也姓王,清乾嘉间人,开设的铺子叫“福兴老号”,专门精制各种烧饼,兼营满、汉糕点,在本县食品业中,名噪一时,文选于嘉庆年间至“福兴老号”当学徒,其师因无子嗣,平日看轻精干,料定日后必能承业自主,临终前遂将这个铺子的招牌授给文选继续使用。

民国10年至17年之间(1921—1928,),陕南的北洋军阀第七师师长吴新田盘据汉中时,酷嗜此馍成癖。有次派一名心腹护兵到宁羌来购买。这个护兵怕登山涉水,走到半路便在沔县一家馍铺依样画葫芦地定做了若干带回汉中交差。见吴面带喜色,满以为有赏。那知吴一搭牙,便勃然大怒,掷馍于地,说他撒谎,叫了声:“来人啦!”喝令重责20军棍。可那个护兵仍然嘴硬,连1枉,直到吴吩咐人从厨里拿出剩下的1块王家真品命他亲赏,才不敢再吱唔狡辩,终于道出真情。

民国30年(1941)陕西省主席蒋鼎文路过宁羌,县府以核桃馍作招待糕点。蒋一经品赏,大加赞许!返回西安以后,特地给王家馍铺颁发了1张《生产奖状》,以资鼓励!

同年辛亥革命元戎、当代书坛巨星、中央政府1长于右任入蜀途中,曾在宁羌中央银行下榻。据说品赏了此馍,也连声称好。离开时随行人员又买了好几封带往重庆,那时陪都有些高级1,凡尝到者无不点头称赞。溯自“福兴老号”从乾隆时代问世,至1949年解放,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文选、培录父子两代,一脉相承,专门精制各种烧饼及满、汉糕点,独具特色,传至现在,惟“核桃馍”秀中之秀,独放异彩。

相关器具

1、储料桶:用于储存核桃仁、核桃仁的发酵、成料的储存。2、面盆:用于酵面发酵、面团发酵、盛放面团。

3、案板:用于揉制面团、制作面饼等。

4、粉碎机:用于核桃仁的粉碎。

5、擀杖:用于面团加料、面饼擀制。

6、烤箱:用于核桃馍的烘烤。

7、储柜(盘):用于核桃馍的盛放、储存。

工艺特点

王家核桃馍为油面发酵,一年四季的时间、水温各不相同。发酵过程分为三次。第一次的酵面完全发好后,加入一定比例的生面粉,再发酵到一定程度后加入一定比例配制好的食用植物油,再次稍微发酵后加入核桃泥和匀,揪剂,擀成长条,表面再抹上核桃泥,做成圆饼,最后再加上核桃泥和植物油,进炉烘烤。旧时做成的饼呈“龙眼”形,周围有凤凰图案,称“满汉龙凤喜饼”,是慈禧太后的贡品。核桃馍与众不同更主要的是原因是核桃泥的配制,工艺复杂。先要将剥好的核桃仁经过浸泡去皮,然后剁碎,加入盐、花椒等调味品再次浸泡发酵,再捣成泥,加入苦豆子、植物油等浸泡发酵,直到发酵出异香来。

制作工艺

1、核桃仁的浸泡、去皮。将选好的核桃仁放入容器中加入香料浸泡,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浸泡,才能去除上面的薄皮,使其颜色纯正。2、核桃仁的发酵。去皮的核桃仁要放入容器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用油发酵,通过发酵才能有特殊的香味,否则和普通的核桃仁一样。

3、加料发酵。发酵的核桃仁要进行粉碎,然后加入花椒、食盐等调料再次发酵,使其香味浓郁而独特,不同一般。发酵后再次粉碎成糊状,再发酵储存待用。

4、面团发酵和揉制。面团要经过三次发酵,每次发酵时间和程度各不相同,在制作时加入核桃泥的程序也不一样。

5、烘烤。进入烤箱烘烤时的火候至关重要,否则,影响色、香、味。

主要特点

1、宁强核桃馍的流布并受人喜爱,是因为具有独特的本地风味,其中的核桃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其它食物不能取代的香味,其香、味也是现代五花八门的食品所不能匹敌的。

2、独特的发酵过程和制作工艺,使核桃馍的存放时间较长,即使夏天,也能存放20天以上色香味不变,是其它食品不能的。

八. 河北省 衡水 深州 深州猪

深州猪是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的。深州黑猪属于黄淮海黑猪中的一个类群,是河北省著名的黑猪品种,亦是唯一的一个地方猪种。它具有繁殖力高、肉质好、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等优良特质,是不可多得的优良黑猪品种。

深县猪是一古老的地方猪种。它的确切形成史虽然无从稽考,但其饲养历史悠久,确实是经过劳动人民在当地农业生态环境下,经过长期选育而成的。据史书记载,深州曾辖饶阳、安平和武强县。该地域地瘠、民贫、草多,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当地人民为生活计,除种粮外还必须辅以家庭副业,饲养猪只势所必取。因本地出产麦、黍、谷、薯、豆、玉米和花生等,为猪只准备了精饲料。更重要的是地广草丰野菜多,所以又有了充足的青粗饲饲料。日久年长,在这种特定的农业生态环境下,经过选优去劣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深县猪。深县猪肉质细嫩、鲜美可口;耐粗饲,喜青饲(小肠长度为体长的24倍,大肠长度为其体长的7倍);繁殖性能好,产仔率高,抗病力强,适应性广。

深县猪体型较大,耳大、下垂超过鼻端,嘴筒长直,背腰平直狭窄,臀部倾斜,四肢坚实有力,皮、毛黑色,皮厚,毛粗而密,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07~9对。头大小适中,按头型可分为“黄瓜嘴”和“五花头”(又可分为“大五花头”、“小五花头”),还有一种介于“五花头”和“黄瓜嘴”之间的“稀毛白皮”。

1.“黄瓜嘴”:嘴筒长,末端尖,故而得名。鼻直平少毛,额上皱纹较浅,颈细长,前驱较窄,背腰凹而长,腹微垂,臀部倾斜,后肢较弱,尾粗大。

2.“五花头”:头粗糙,毛粗密,额宽皱多折深,故而得名。体粗大,颈粗大,全身皮厚多褶皱;嘴宽而相对偏短,两耳垂至嘴角以下;前躯发育较好,胸部宽,背部略有凹陷;后躯不丰满,尾巴粗大下垂;四肢粗大,系部较软。

3.“稀毛白皮”:介于“黄瓜嘴”和“五花头”之间。体型丰满匀称,不塌腰,背毛相对稀短,嘴筒上翘。

九.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汉中酸饭

宁强有“一天不吃酸,心里就发烦”的谚语。或米或面,或粥或汤,多调入酸浆水。吃杂粮如玉米、洋芋之类的食品,更注重酸味。今酸饭以细粮为主,以浆水或酸泡菜、鲜醋、西红柿致酸。酸浆豆腐稀饭,老少咸宜,营养价值较高。

相传河曲酸粥的由来纯属一种偶然,李自成起义大军进京路过此地,当地老百姓皆大欢喜,家家户户泡米为大军士卒准备饭菜,谁知由于情况有变,大军临时改变路线,绕道而过,可老百姓泡的米太多,一时半会儿吃不完,放的时间长了就发了酸,老百姓也舍不得扔掉,就用发了酸的米煮成粥吃,谁知意外地发现这用发酸了的米煮的粥并没有影响其食用价值,后来人们便故意将米泡酸做粥食用,慢慢地发现这种酸粥能开胃健脾,护肤美容,妙不可言。

材料;大米,卷心菜,黄豆,胡萝卜,腊香肠,盐,鸡精

咸酸饭的做法步骤;

1.大米淘洗干净,涨上一会,放在其他锅里煮开。

2.卷心菜和胡萝卜切碎,香肠切片。

3.热油锅,炸黄豆成金黄色后捞出,再煸炒卷心菜和胡萝卜,最后将炸好的黄豆放入,加盐和鸡精,适当多放一些,炒匀。

4.把半熟的饭倒入铁锅,将菜与饭拌匀,放上香肠片,加盖用小火煮,每隔5分钟用铲子搅拌一次,防止焦糊,约3次以后,饭的香味就会飘满整个屋子了。

5.关火,盖上盖子再闷一会,吃的时候就会有厚厚一层略焦的饭糍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