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化虎哥我为农特产品代言 三分钟介绍一款农特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化虎哥我为农特产品代言 三分钟介绍一款农特产品更新时间:2024-04-12 23:16:02

一.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宁化田鼠干

宁化老鼠干,实为田鼠干,系由人工捕捉的田鼠加工制成。据《辞海》载:“田鼠,哺乳纲,仓鼠科。毛一般为暗灰褐色,有的呈沙黄色。营掘土生活,对农作物有害。”宁化属山区农业县,田野宽广,故田鼠多。

每年冬季,是宁化农民捕鼠的最好时机,特别是立冬后为捕鼠的旺季。

捕鼠方法简便,多数使用“竹筒捕鼠器”。每当傍晚,人们背着捕鼠器,以稻谷或大米作诱饵,在田坎、山边寻找鼠路,凡遇鼠路要道或老鼠洞口,便放上捕鼠器,待翌日清早去收回。捕获率一般在3/10左右,如遇下霜天气,捕获率高达5/10以上。捕鼠季节来到时,青少年还以捕鼠作为一种乐趣,因此,青少年中从事捕鼠者尤多。

田鼠干的加工制作方法首先是去毛,把捕获的老鼠或架于锅内热水蒸,或放入炽热柴灰里焙,只要火候掌握告诫,便可把鼠毛拔得一干二净。其次是剖腹去其肠肚,用水洗干净。最后用谷壳或米糠熏烤,待烤成酱黄色即可。

田鼠干不但美味可口,而且含蛋白质高,营养丰富。尤有补肾之功,对尿频或小孩尿床症具有显著疗效,故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由于当地群众普遍爱吃老鼠干,因此历来就有“老鼠干猪肉价”之说。冬季来到,人们几乎都把吃老鼠干作为一种享受。烹饪方法多数是配以猪肉、冬笋,佐以大蒜、生姜、水酒,炒而食之。尤其是爱喝酒的人,更把它视为配酒之上品。

二.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孔坑茶

孔坑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孔坑茶

延祥茶是客家祖地福建省宁化县的,又称孔坑茶,明代曾为进贡皇帝 的极品,故又称“贡茶”。延祥村西部的孔坑,又称西园,自古以来就是当地优质的茶园,自古以来培育着数十亩碧绿食茶。据《延祥村史志》载:拔贡杨德安,于1506-1521年间(明正德年间)任浙江金华府经略时,因经常赴京,便把家乡孔坑茶带上,供奉皇帝和大臣们品尝,大受赞誉,因此,当地又称它为“贡茶”。

据档案记载,1947年(民国36年)9月间,台湾省为庆祝台湾光复二周年举行名产品展览活动,特设福建馆,并指定宁化延祥孔坑西园茶供展。1955年、1956年曾被选送北京参加全国农业展览会,获得很高评价,也曾赠送给毛泽东主席,作为表达宁化泉上人民心意的礼物。

孔坑茶制作,仍沿用传统的手工做法,鲜叶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十几道工序。鲜叶萎凋适度,是形成香气滋味的基础,做青系乌龙茶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做青时须掌握重萎轻摇,轻萎重摇,多摇少做,先轻后重,先少后多,先短后长、看青做青等十分严格的技术程序。

“孔坑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宁化县辖区内的翠江镇、城郊乡、湖村镇、泉上镇、中沙乡、河龙乡、水茜乡、安远镇等8个乡镇,100个村,东到泉上镇延祥村,西到城郊乡社下村,南到城郊乡李七村,北到安远镇井坑村,地理坐标:,总保护面积1300.18平方公里,年生产面积1333.33公顷,年产量1600吨。

三.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宁化生鱼脍

宁化生鱼脍

福建省宁化的客家人的鱼脍:以约两三斤重的鲜活草鱼为食材,清水漂浸半日,制作时以右手用毛巾裹住鱼头,令鱼不再蹦跳,左手持刀快速除鳞、开膛去内脏,冲洗乾净后不再下水。然后去头尾劈成两片,再去鱼皮、剔骨。擦乾鱼肉的血污后切成透明的薄片。切时师傅要站成弓步,左手指尖轻轻压住鱼肉,右手刀口前倾,走刀飞速而用力均匀,切好后立即拦上麻油上桌。这种鱼脍制作讲究,不但注重卫生,制作时还不能靠近高温、不能使用电扇,保持鱼片洁白无染。佐料有上等酱油、芥末酱和姜汁。

四.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蛋菰

蛋菰

将鸡蛋加少入许食盐和适量温水,用筷子反复打散,然后把猪肠一头用线扎紧,将蛋从另一头灌入,满后用线扎牢。之后握蛋肠一头的线,放在锅中约50度的水内来加摆动,待至水沸时,立即将蛋肠取出,切成半寸长的小段,备用。烧汤时,将肠段投入,佐以香菰、红菰等配料,加少许味精、食盐、葱花等,煮至蛋肠两头呈磨菰形时,起锅即成,清淡爽口,为宴客佳肴。

五.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客源酒娘

客家传统美酒"客源酒娘"、

六.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淮土茶油

淮土茶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淮土茶油是福建省宁化县传统的特色农产品,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原.产于淮土乡百得名。该产品历史悠久,因油茶生长在富含磷钾等微量元素的紫色土壤中,加上淮土光照充足,茶果干物质含量多,榨出的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色泽金黄,品质优良,油色橙黄通透,香味浓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健康安全的绿色食用油。. 2011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淮土茶油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淮土茶油是宁化县传统的特色农产品,该县种植和生产茶油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淮土茶油品质优良,油色澄黄通透,香味浓郁,甘甜无苦涩味,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融食用、保健、治疗为一体的优良天然植物食用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

目前,宁化县淮土油茶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油茶籽5100吨,年产茶油1500吨,年产值1.5亿元。宁化县已被列为全国油茶发展重点县。

淮土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福建省宁化县淮土乡、石壁镇、安远乡、水茜乡、济村乡、方田乡、曹坊乡、治平乡8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七.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宁化伊府面

伊府面,是宁化县清代书法家伊秉绶在扬州任知府时所创。做法:将蛋去壳打匀,拌入面粉,用凉水和好揉匀,制成扁薄面条,用开水煮七成熟,捞起、使凉,放入锅中热油内炸后捞出,然后在锅底内放油,将切好的肉丝、笋丝、白菜丝炒后放入面条,加花椒粉、虾米、姜、葱、酱油,炒后添适量的汤,慢火稍焖即成伊府炒面。如用好汤煮,即为伊府汤面。

八.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宁化牛角椒

宁化牛角椒是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的。宁化牛角椒是全国“八大名椒”之一,它以椒体鲜红,皮薄透明,光滑无皱,油脂含量高,辣度适中等六大特色闻名国内外。

宁化发展牛角椒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温暖的气候和充足的水源特别适合农业生产,为牛角椒的种植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宁化县牛角椒种植历史悠久,农民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宁化牛角椒,主要产地在水茜、安远、河龙、禾口、淮土等乡,为宁化椒干中的上品。宁化牛角椒,福建省宁化县,名列中国八大名椒之一,经加工制成的椒干,以颜色鲜红、皮薄、透明、味香、脂多、辣味适中六大特色闻名中外。

九.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宁化大米

宁化大米地域特色鲜明、历史影响深远。其中,河龙贡米尤为有名。河龙贡米因产自宁化县河龙乡而闻名,米粒长,色泽洁白,透明润泽,清香营养,宋朝时被列为贡米。这次入选的宁化大米,被推荐为生产单位的是宁化县河龙贡米米业有限公司。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