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州罗源滨海特产 福州罗源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州罗源滨海特产 福州罗源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4-01-07 14:58:44

一. 天津市 滨海新区 鲈鱼炖排骨

原料:鲈鱼、猪排骨、净油、料酒、味精、盐、面酱、醋、酱油、花椒、大料、白糖、葱、姜、蒜。

制作:鲈鱼收拾干净切块备用,排骨剁成段氽水后备用。坐锅加底油炝花椒,大料、下鱼块、排骨、糖色翻炒均匀,下调料,炖制熟即可。

特点:

软料鲜香,味道极桂。

二. 江苏省 盐城 滨海 滨海大米

滨海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滨海大米

滨海大米协会

大米(Rice),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清理工序就是利用合适的设备,通过适当的工艺流程和妥善的操作方法,将混入稻谷中的各类杂质除去,以提高大米成品的质量,同时利用磁铁除去稻谷中的铁钉、铁屑等,以保证生产安全。砻谷工序就是用橡胶辊砻谷机或金刚砂砻谷机将稻谷的颖壳脱下,并使颖壳与糙米分离。碾米工序即用碾米机碾削、摩擦糙米使皮层和胚乳分离,然后再进行刷米、去糠、去碎、晾米等处理,这样就可得到所需等级的大米。现代新型大米还应用色选、风选、去菌除尘、灭菌绝虫、抗菌、阻氧、抑酶、仿生包装等加工技术以使大米更卫生安全,鲜香营养,损耗更小。

三. 江苏省 盐城市 滨海 界牌小花生

小花生

界牌镇小花生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年种植面积万亩以上,优质沙壤土使其具有独特的口味,一直远负盛名。

界牌镇地处古老的废黄河南岸,紧临县城北侧,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地势高爽,具有大面积优质沙壤土,是各类蔬菜、旱熟作物最理想的种植之地。

滨海县界牌镇加大界牌小花生种植科技植入力度,大力推广地膜种植技术,提高10000亩小花生的产出效益。

四. 福建省 福州 鼓楼区 福州聚记干肉燕皮

福州聚记干肉燕皮:其制作,系取健壮鲜猪的后腿精肉,剔除筋、膜等杂质,捶打成糜。然后逐渐喷撒茹粉反复碾压、拍打至纸状,晾挂于通风干燥处阴干,即为成品。呈灰白色,薄如纸张,光滑油润,嗅之有肉香,食之滑润爽口,有脆嫩感。如包馅作成肉燕,可蒸或油炸。调清汤煮肉燕称小长春。与鸭蛋配菜则称太平燕,为喜庆宴会必备的吉祥菜。配以美味清汤,为名小吃点心。

五. 福建省 福州 罗源县 七境茶

七境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七境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七境”位于罗源县西部山区西兰乡,平均气温18度,常年雨量充沛,雾气缭绕。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产出了茶中极品“七境堂”,史称“罗源尖子”,又名“元明绿”,简称“七境茶”。最早七境茶见于唐朝陆羽《茶经》一书,明清时代列为宫廷贡品,颇具盛名。近年来西兰乡通过引种黄旦、台茶12号等优良品种,改造茶园160亩,并被省农业厅列为无公害栽培生产示范基地,生产系列产品有七境炒绿、龙井、扁针、乌龙茶等。由于采制精细、工艺考究、毫香突出,具有“香高、口爽、色翠、耐泡”四绝特色。“七境绿茶”1955年连续八年被福建省农业厅评为省名优茶,1999年首次参加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叶评比荣获二等奖挤身中国名优茶列行。2001年通过国家茶叶检测中心检测,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品牌品质不断提升。据权威部门测定,七境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常年饮用,具有清肝胆、利肠胃、消除脂肪、防癌、防治高血压、抗辐射等功效。产品投放市场后,极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地域范围

罗源县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北纬26°23′-26°39′,东经119°7′-119°54′,土地面积1187平方千米,总人口25.4万人。境内三面环山,东面临海,东北部即为内海三都澳,常年偏东风,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显著;鹫峰山脉自北而南纵贯全境;全境东西长78.5千米,南北宽28千米,海拔400~600米,年平均气温15.7℃~19.1℃。地势自西而东,高低起伏,山峦密布,溪谷纵横,地形复杂,茶园与林地交错;境内60%以上的茶园均分布于400~800米海拔高度的丘陵山地,具“山谷郁闭,湿度高,多云雾,漫射光足”特点。保护区域为:由古时的西竹(西兰)境、程洋境、长弯境、施灞境、廷洋境、寿桥境、洪洋境等七个境, 相当于现今的西兰、墩厝、许洋、寿桥和石壁下五个大队的二十一个自然村,辐射至周边乡镇,就是以现在的白塔乡、西兰乡、飞竹镇、霍口乡为核心,涵盖周边的起步镇、洪洋乡、中房镇及凤山镇的南门、松山镇的刘洋、上土港两村,碧里乡的西洋、鉴江镇的呈家洋等11个乡镇,所管辖的152个行政村。生产总面积32000亩,年产量3748吨。

六.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蟹羹

蟹羹

蟹羹平潭俗称“虫戈羹”,选用鲜肥梭子蟹,剥壳后放入沸汤中搅动,待蟹肉脱落,再加入蛋花、肉丁、葱花、香醋、芡薯粉为羹。其色晶莹透亮,五彩纷呈;其味鲜嫩微酸,食后大开胃口,为海岛独特佳肴。

七. 天津市 滨海新区 茶淀葡萄

茶淀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葡萄因“茶淀”而得名,是种植葡萄的上选之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被汉沽人民充分利用,再加上科学的种植技术,茶淀葡萄已经享有盛名,并夺得了众多奖项,最值得骄傲的是成为奥运会果品。

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葡萄之乡”荣誉称号,葡萄酒历史博物馆坐落于汉沽区茶淀镇孟圈村,占地1500平方米,博物馆内建有大型沙盘模型、图片、实物,葡萄深加工技术研究是已启动的汉沽玫瑰香葡萄星火产业带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汉沽区借助这一产业优势,推出的“绿色生态农业游”和“红色酿酒工业游”,已成为该区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也是汉沽区“十一五”期间重点引进的科研项目展示葡萄酒的起源与历史,介绍葡萄酒历史文化、葡萄酒酿制过程,以及如何保存、鉴赏葡萄酒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建有多功能会议厅、品酒大厅,游客可以品尝各种年份的葡萄酒。在葡萄酒历史博物馆周围发展500亩葡萄精品园,种植玫瑰香、红缇等特色葡萄,游客可在葡萄架下采摘、品尝葡萄,感受劳动的快乐。汉沽区玫瑰香葡萄产业带建设项目已获市科委批准立项,并可争取科技扶持资金1000万元。园中将建设占地5亩的自然生态酒吧,设有烤全羊、烤海鲜等特色小吃,游客可来此品酒观光,享受田园乐趣。此外,还将设有占地40亩的垂钓中心,游客可甩杆垂钓。汉沽区葡萄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成为全国玫瑰香葡萄最大连片种植区,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葡萄之乡”荣誉称号。

汉沽区借助这一产业优势,推出的“绿色生态农业游”和“红色酿酒工业游”,已成为该区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为进一步增强这一旅游项目的吸引力,该区投资800多万元,建设了一座葡萄酒历史博物馆。汉沽区葡萄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成为全国玫瑰香葡萄最大连片种植区,为进一步增强这一旅游项目的吸引力,该区投资800多万元,建设了一座葡萄酒历史博物馆。汉沽区是全国最大的玫瑰香葡萄产区,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玫瑰香葡萄之乡”。汉沽区是全国最大的玫瑰香葡萄生产基地。

八. 福建省 福州 鼓楼区民俗文化 中医诊法(福州萧氏外科)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法(福州萧氏外科)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萧氏外科是由福建省福州市名中医萧治安先生及其子孙经过数代人百余年不懈努力而形成的具有福建本土特色的中医外科。

福州萧氏外科擅长中医外科中各种疑难重症的治疗,尤其善于应用草药施治疮疡皮肤病,对于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手段的荨麻疹、湿疹、胎瘀疮、银屑病、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皮肤瘙痒症、妊娠皮肤病、神经性皮炎、周围血管病、乳腺病等疑难杂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萧氏中医注重整体治疗手段,内治阳症重于调理气血,而内治阴症重于滋补肝肾,外治则遵循与内治相同的医理,以热治寒,以寒治热,有风散风,有湿除湿,并根据临床经验加减用量。此外,萧氏中医外科使用的丸、散、丹、膏都源自家族祖传单方,其自制而常用的相关药品有大成散、百草膏、凤凰散、玉红膏、金花散、清毒洗剂等。

萧氏中医外科的创始人萧治安出身于行医的家庭,21岁时从事行医。由于萧治安擅用汤药、精丸、散、丹、膏,对于各种疑难杂症均能从整体治疗着眼、内服外敷,均能奏效,因而其在福州中医外科中享有盛名。萧治安不仅医术高超,还兼具高尚的医德,为病人与同行所称道。中年后,萧治安投资支持创办福州中医学社。新中国成立后还与厦门、汕头的制药厂合作,进行中医外科方剂剂型改革。

萧治安子女中承医业者有6位,而孙、曾孙辈中承继医业的有二十多人,均为福州中医外科的骨干。如今,福州市中心街区鼓楼区东街还设有萧治安中医外科医院,萧氏子孙也以其传承有方的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服务于广大患者,成为福州市中医外科的支柱。

萧治安 (1884~1964)萧治安(1884~1964年),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幼年随父种植、采集草药,制作各种药材,自修医学,探研祖传医疗验方。21岁在福州澳桥附近开诊,名闻一方。治安继续钻研《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等历代医学著述及名家医案,虚心向名医和有一技之长者学习,擅长汤药,精于丸精丹膏,对于外科疑难病症从整体治疗着手,内服外敷,常奏奇效。治安为人爽直,自奉甚俭,常解囊帮助乡邻,对慈善事业更是好施乐为,曾捐...... 详细>>>

九. 天津市 滨海新区 天津风筝

天津民间艺术珍品,与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天津地毯合称“天津四艺”。已有百余年历史,以高级真丝、纯纸、上等毛竹为原料。以冷暖色对比为着色手法,做工精细.造型逼真,飞行平稳。还创制了平板式、弓子式、串式和袖珍式等200余种风筝,曾在1914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被誉称“风筝魏”。继承魏元泰传统的天津工艺美术制作的“敦煌”牌风筝,1914年获国家百花奖风筝最高奖银杯奖。现在的天津风筝品种众多,最大的长达百余米,最小的可装入信封。均为拆叠式,便于旅游携带,既可放飞晴空翱翔,又可摆在室内观赏。

十. 天津市 滨海新区 “翠果“牌冬枣

大港区委、区政府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中,以建立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为目标,发展种植了10万亩冬枣,建立了我国北方最大的冬枣生产基地,同时,组建大港区翠果冬枣开发有限公司,实行定单农业,形成公司联农户,产、运、贮、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作为大港区农业龙头企业的冬枣开发有限公司,正在我区农业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翠果牌"冬枣,大约在公元1560年,由本区崔庄村刘氏家族历经十几年嫁接成功,到现在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翠果牌"冬枣是经过大港区工程技术人员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依据本区崔庄冬枣,培育、优选出的冬枣优良品种。本品属晚熟鲜食水果。果皮赭红光亮,色泽鲜艳,皮薄肉脆,果大核小,酥脆多汁,酸甜适口,品质极佳,平均单果重20克,各种营养指标均优于大部分鲜果,VC含量是金丝小枣2-3倍,是绿色食品中精品,被许多国内外专家誉为"天下奇果"之称。据《本草纲目》记载,冬枣具有"甘甜无毒、主心邪气、安中养脾、平胃通窍、滋补养颜、久服轻身延年"之功效。


为解决冬枣这一稀世珍果的贮藏保鲜问题,大港翠果开发有限公司斥巨资引进了意大利生产气调保鲜设备,兴建了国内一流的冬枣气调保鲜库。冬枣气调保鲜库是冬枣贮藏保鲜、保障冬枣周年供应的高科技示范工程,是冬枣产业化开发的龙头企业,天津市2001年农业产业化重点工程,保鲜库一期工程贮藏量容积5200立方米,贮藏数量700吨,冬枣贮藏保质期可达4个月以上。


      先进精良的恒温保鲜设备,完善系统的贮藏运输销售服务,保证了冬枣的绝佳口味和一流品质;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高效、规范的管理体系将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


"翠果"牌冬枣销售价格

特级:60元/500克
一级:40元/500克
二级:30元/500克
三级:25元/500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