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抚顺特产凉菜 抚顺特产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抚顺特产凉菜 抚顺特产美食更新时间:2024-01-14 11:51:40

一. 辽宁省 抚顺市 清原满族自治县 抚顺辽五味子

抚顺辽五味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五味子多生于杂木林中,山沟溪流两岸小乔木及灌木丛间。缠绕溪流两岸的小乔及灌木丛间。缠绕其它树木上。五味子是单性花,但也有两性花的,它是雌、雄同株,但也有异株现象。雌、雄的形在成,与营养条件有关。年老植株或在瘠薄的土地上,生长的植株多为雄花。幼壮生命力强的植株,或人工栽培肥水充足、管理好、修剪适宜的植株,则多为雌花。花是长在上一年的枝条上,雌花又多长在攀援茎的上部。五味子适应性很强,喜肥喜湿润喜光的植物。

抚顺辽五味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抚顺县、顺城区、-区、望花区、经济开发区等7个县区现辖行政区域。

二. 辽宁省 抚顺市 抚顺县 抚顺单片黑木耳

抚顺单片黑木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抚顺单片黑木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单片黑木耳作为抚顺县的特色农产品,生长于大伙房水库上游,属于抚顺县生态农业区,其产地环境优越,水质标准高,森林覆盖率达68.8%,没有任何工业污染企业,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使产品优于其它产地的标准。

这次“抚顺单片黑木耳”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地域保护范围涉及抚顺县的8个乡镇95个行政村,适宜栽种单片黑木耳面积1638平方公里,每年产量达3800吨。

抚顺单片黑木耳

地域范围

抚顺单片黑木耳产于抚顺县后安镇、石文镇、救兵乡、峡河乡、马圈子乡、汤图乡、海浪乡和上马乡8个乡镇。地处辽宁省东部,地处东经123。42'58″-124。27'01″,北纬41。26'49″-41。55'46″。地域南接本溪,北靠抚顺市区,东部与新宾、清原毗邻,西部与沈阳接壤,区域总面积16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6万亩。2010年抚顺单片黑木耳生产栽培面积达9800万袋(1万亩),产量3800吨(干品),成为辽宁省最大的单片黑木耳生产基地;2011年抚顺单片黑木耳计划栽培面积1.5亿袋(1.5万亩),产量5700吨;“十二五”末期,抚顺县计划发展抚顺单片黑木耳3亿袋(3万亩),产量1.14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抚顺单片黑木耳形似“碗”状,背面绒毛短而少,暗灰色;耳面黑褐色,平滑有光感;色鲜、肉厚(耳片厚1.7mm左右)、单鲜耳小(直径一般为45mm左右)。 (2)内在品质指标:抚顺单片黑木耳弹性好,口感润滑。内在养份与检验数据相近。即每百克单片黑木耳含蛋白质13.9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57.8克,粗纤维3.19%,钙710毫克,铁657毫克左右。 (3)安全要求:抚顺黑木耳生产过程执行《无公害食品 黑木耳》NY5098-2002标准。

三. 辽宁省 抚顺市 新宾满族自治县 新宾林蛙

新宾林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林蛙,俗你哈士蟆、黄1、油哈蟆、红肚田鸡,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两栖动物。其雌蛙输卵管干燥物是知名贵的中药材--哈士蟆油,也称田鸡油或1油。林蛙是一种著名的滋补保健食品,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具有明显的润肺养阴、补肾益精、补脑益智等功能。蛙油中含有蛋白质56.3%、脂肪3.5%、矿物质4.7%、无氮有机物27.5%,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18种和多种微量元素。林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干蛙肉中含蛋白质79%,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位于辽宁东部清山绿水间的新宾县,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掀起林蛙养殖的热潮,县政府将其列为优势产业,按照科学养殖、精深加工、规模发展的模式,一手抓千家万户养蛙,一手抓精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并于1995年被授予“中国林蛙之乡”的称号。

如今该县建设了中国第一个种蛙示范基地。率先在全国推广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成为中国第一个开展林蛙养殖精深加工的地区。全县现已建起两座大型种蛙繁育基地,推行半人工养殖、雌性诱变等科技措施,极大提高了养蛙效应,年收入达十万元的农户逐年增加。同时,当地药厂与科研部门连手推出了林蛙油胶囊与口服液、高级活性蛙油、林蛙精肉等系列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以及东南亚地区,使中国林蛙之乡的美名传扬天下。

新宾林蛙

新宾满族自治县土品协会

11082730

林蛙干(中药材);林蛙油(中药材)

四. 辽宁省 抚顺 顺城区 满族八碟八碗

八碟八碗,为原满族饮食习惯,“八大碗”即八样菜,四凉四热,四凉里两荤两素,四热里也是两荤两素。

“八大碗”与满人的豪爽相匹配的,便是饭桌上的八碟八碗。碟是实实在在的大碟,碗是深深大大的高碗,当这高高大大的一齐落满桌,不由得你不举碗痛饮,畅快淋漓。

清朝乾隆期间,正值鼎盛时期。乾隆时期政局稳定,经济发展,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其中以“满汉全席”称雄饮食业,满汉全席分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满族八大碗”为满汉全席之一下八珍,满族地方风味也应运而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八大碗”深受民间欢迎,《满族旗人祭礼考》记载:宴会则用五鼎、八盏,俗称八大碗,年、节、庆典、迎、送、嫁娶,富家多以八大碗宴请,八大碗在当时集中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所有的烹饪手法。

“八大碗”菜名:雪菜炒小豆腐

、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

、小鸡珍蘑粉、年猪烩菜、御府椿鱼、阿玛尊肉

。其中“阿玛尊肉”俗称努尔哈赤金肉,此菜最为代表性,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流传下来的。《满族简史》记载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后建“堂子”,立竿祭天,凡用兵及大事必祭。《竹叶亭杂记》载,祭用必选择其毛纯黑无一杂色者其牲即于神前割之、烹之。

五. 辽宁省 抚顺市 清原满族自治县 红南果梨

红南果梨

红南果梨系南果梨芽变,由抚顺市研究所1989年发现于辽宁清原县构乃甸乡南果梨园。红南果梨果形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11.4克,最大果重180克。果实阳面鲜红色,果面平滑富有光泽。果点较大而密,近圆形。梗洼较浅近于乎坦,有沟纹;萼洼较深,萼片脱落或宿存。果梗短而细,果心较小,果肉乳白色。采收后果肉较硬,甜脆。经10~15天后熟,果肉变黄白色,肉质细,柔软多汁。

六. 辽宁省 抚顺市 顺城区 豆面卷子

饽饽蘸豆面。满族有一传统面食叫豆面卷子,亦称豆面饽饽。祭神时多以此为供品。豆面卷子的作法:将黄米以水浸泡后磨成面,合匀,擀成薄片,入锅蒸熟,再将黄豆炒熟磨成面,均匀撒于其上,卷起后以刀切成1-2寸长的卷子,其色金黄,食之粘且香。豆面卷子的作法来源于饽饽蘸豆面的吃法。而满族人吃饽饽蘸豆面之俗,则有一段佳话。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满族人的祖先都住在黑龙江以北地区,那里天寒地冻,不长五谷,人们都以打猎为生,吃兽肉,穿兽皮,生活极其艰难。有的年轻人不满足于现状,但又不知到哪里去寻找幸福,就问部落里年龄最大的老人。老人告诉他们:我只听我的爷爷说过,要想好向南走,南边有个长白山,那里不仅森林茂密,野兽成群,山下还能种庄稼,到了那里,生活就能好起来,年轻人听了老人的话,很受鼓舞,便带着少量生活用具和干肉,开始了南下长白山的部落迁移。一路上大家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不知趟过多少条大河,越过多少座大山,历尽千辛万苦。这年秋天,大家终于来到了长白山脚下,抬头望去,只见山高林密,半山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密而肃穆的感觉。当时大家又累又饿,带的干肉已经吃完了,因为不知大山的根细,拖着疲惫饥饿的身子是很难上山去打猎的。大家正在发悉时,一个老人指着不远处的两片庄稼说:“那是什么,说不定可以吃呢!”大家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只见一片火红火红的,一片是金黄金黄的。大家找来当地人一打听,才知道火红的叫“苏苏步达”,金黄的叫“突粒”,是非常好吃的。于是他们就按照当地人的说法,把“苏苏步达”。磨成面,做成饽饽,又把“突粒”炒熟后也压成面,大家忙了一整夜。第二天,正在农历的十月初一,大家以“苏苏步达”饽饽当饭,以“突粒”当菜,当时没有桌子,大家都蹲在地上用手拿着饽饽蘸着“突粒”面吃。因为是第一次吃五谷杂粮,所以吃得特别香。为了纪念他们第一次吃五谷,满族中就留下了每年夏历十月初一不放桌子,不吃菜,不用筷子,手拿着饽饽蘸豆面吃的习俗。

七. 辽宁省 抚顺 望花区 抚顺煤精

煤精,是中国抚顺天然,产于抚顺西露天矿,是我国雕刻工艺品特种原料之一。其特点:质地坚硬,结构细腻。煤精雕刻是我国传统工艺品,已有六千多年历史。从装饰品到实用品,品种繁多,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人物、文房四宝、烟具、配饰等,都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美术品,颇受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赏和欢迎

八. 辽宁省 抚顺市 望花区 琥珀

琥珀

天然琥珀,产于抚顺西露天矿,是中国抚顺的天然,久负盛名。据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探测,大约在五千万年以前,茂密森林被烈日曝晒,含油脂树缓慢渗滴出粘稠的树脂,在地壳变迁中被深埋于地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积年而成的一种化石便是琥珀。所形成的琥珀分、黄、褐、黑、白、花等颜色,有透明、半透明之分,含有昆虫的琥珀极为稀少,世上罕见,被视为珍宝。

琥珀雕刻制品的花样有:各种形状的项链、佛珠、佛象、小动物、面、内画,目前80%以上的制品是琥珀项链及佛珠。项链分圆珠形、菱形、八菱形、圆柱形、长方形、扁圆、椭形等。销往东南亚、南韩、日本、台湾、新加坡、香港及欧美地区。

琥珀还具药用价值,具有镇静、避邪、清肺、利肠等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木》上称,琥珀安脏定魂魄,杀精魅邪鬼、消淤血,能配出十余种中成药。

九. 辽宁省 抚顺市 新宾满族自治县 波浪叶饼

波浪叶饼

波浪叶饼是抚顺地区满族居民倍受喜爱的传统时令食品。每逢四、五月份,山青水绿,采摘鲜嫩的水芹菜,用开水炸后切碎,拌以豆叶、粉头为馅,再用高粱米水面做皮,外包嫩柞树(大叶柞)蒸食,这就是人们俗称的“波浪叶饼”既可嗅得柞叶的芳香,又品尝到水芹的清香,更使人们增加了食欲感。

十. 辽宁省 抚顺 顺城区 酸菜炖五花肉

1.将猪五花肉切块,用沸水焯一下,捞出;

2.将冻豆腐用凉水化透,切成方块,用沸水焯一下,挤干水分;

3.将酸菜片薄,再切成细丝,用温水投洗两遍,挤干水分;

4.将锅置于旺火上,倒入植物油烧热,放入白糖熬成糖色;

5.把焯好的猪五花肉块放入锅内急速翻炒上色;

6.在沙锅中添入高汤750克,放入五花肉、葱段、姜片、精盐、花椒水;

7.用大火烧开后转入小火炖至猪五花肉块八成熟时,放入酸菜丝、血肠片、水发粉条、冻豆腐块、海带丝;

8.炖至猪花肉块酥烂、冻豆腐块嫩软入味,加上胡椒粉、味精即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