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凉山州宁南的特产 四川凉山州宁南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凉山州宁南的特产 四川凉山州宁南县特产更新时间:2024-01-07 17:29:53

一.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曹街子的萝卜

曹街子的萝卜

蒙城西南,距城四十五华里的曹街子,村子周围附近,约百亩地上,盛产萝卜,远近闻名,妇孺皆知。建国前,乡土教材亦有记载:“曹街子萝卜,坛城的白菜……”。故此,曹街子萝卜,远销南京、蚌埠、淮南、界首;近销蒙城、涡阳、利辛、凤台等地。凡往来经过曹街子的客商行人,总是要买些带回去,有的人还专程来此地购买。

曹街子萝卜,明清时期,就很驰名。它不仅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味道好,颜色正,内瓤白嫩清脆,甜辣适口,而且还富有医药价值,如伤风感冒,咳嗽气闷,吃后感到舒服,似乎病情减轻,所以,萝卜又叫“顺气丸”。人们常说:“吃冬萝卜喝清茶,饿坏大夫算个啥。”所以有些人总时常把萝卜作为客桌上的一种食品,或者当作礼物送人。

曹街子共有一百二十多户人家,曹姓居多,庄中间有一条东西街道,约两千多口人,几乎家家都有萝卜生产园地,亩儿八分不等,大都靠萝卜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因为不论大小集镇市场,一听说是曹街子萝卜,极好出售。曹街子萝卜颜色有两种,即:青、红两种。萝卜的形状亦是两种:一种是圆形,生长在土层上面,显得又大又圆,叫“大顶红”;一种是长形,生长在土层下面,乍看之下,似小而实大,又叫“贼不偷”。这两种类型的萝卜,最大的可长到二至三公斤,一般的一公斤以上。每到秋末冬初,收获季节,异常喜人。

二. 四川省 凉山州 甘洛县 凉山桑蚕茧

凉山桑蚕茧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凉山彝族自治州沟壑纵横,立体气候明显,自海拔360米的金沙江边到1800米的山区都可栽桑养蚕,海拔360米-1600米之间的低山河谷地区及部分中山地区是栽桑养蚕最佳适宜区。生产区内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旱两季分明、日照时数长、冬暖夏凉、雨量集中等气候特征。蚕桑分布区内年平均气温14℃-22℃,年降雨量960mm-1143mm之间,降雨时间多集中在5-9月,雨热同季、夜雨昼晴。年平均日照2200小时-2500小时,≥10℃的年均积温5000-7500℃,全年无霜期290天-360天,有利的生态条件使得凉山种植桑树生长期长达290多天,产叶量高,桑树当年生枝条可达4.5米以上,单株产叶量可达4公斤以上。宁南、会东、德昌、甘洛等地区的桑叶36片即有0.5公斤,较四川内地产叶高一倍以上,且一年可养4-5季蚕。凉山被蚕桑专家誉为“发展蚕桑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

凉山桑蚕茧茧形大且匀整,茧层厚实、茧色洁白、茧衣蓬松、外观无污物,以质量好,品质优而闻名国内外。凉山桑蚕茧是缫5-以上高品位生丝的首选原料。

凉山桑蚕茧

地域范围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北纬26°03′—29°18′,东经100°15′—103°52′之间。南北长370公里,东西宽360公里,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的12.5%。凉山桑蚕茧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凉山州境内的宁南县、会东县、德昌县、西昌市(含西昌农场)、冕宁县、普格县、会理县、金阳县、甘洛县、雷波县、喜德县、盐源县、布拖县等 13个县市的211个乡镇895个行政村,保护面积3.33万公顷,年产桑蚕茧3000万公斤(60万担)。

三. 四川省 凉山州 美姑县 凉山崖鹰鸡

凉山崖鹰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凉山崖鹰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历年来,美姑县非常重视岩鹰鸡这一宝贵资源,1998年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凉山州畜牧局、凉山州畜科所对岩鹰鸡进行了调查和品种整理后命名为“凉山崖鹰鸡”。

近年来,美姑县争取项目资金80余万元,对岩鹰鸡进行规模化养殖。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全县重点扶持规模养鸡户500户,以“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建成两个占地面积分别为450平方米、300平方米,围栏草场面积分别为200亩、30亩的岩鹰鸡选育场,购回两组孵化机,年孵小鸡5万羽。同时大力培训农民,营建“果木林—鸡食果林中的虫草—鸡粪滋树养草—树荫为鸡避风挡日”的生态养鸡圈,推动了岩鹰鸡产业的规模化养殖。

截至2009年底,美姑县岩鹰鸡存栏130多万只,出栏125万多只,产生经济效益3766.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96元。岩鹰鸡远销成都、乐山、西昌等地,成为客商的-货。

特点:身高体大,形像岩鹰,生长繁殖于海拔1800-2800米的高寒多变的气候环境中,抗逆性能好、生长快、易饲养、肉质上乘、口感好、味鲜美,其胆固醇仅为31.78mg/L,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专家认定,岩鹰鸡是我国西南高寒山区发掘出来的稀有鸡种之一,是我国少数未受污染的优良土鸡品种之一,也是品质优良、绿色安全的动物性食品。

美姑岩鹰鸡产于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的36个乡(镇)291个村。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大凉山黄茅埂西麓。县域介于东经102°53′~103°29′,北纬28°02′~28°53′之间。东邻雷波县,西接越西县,南连昭觉县,北毗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与甘洛县连界,东北同马边彝族自治县接壤。县境南北长94.8公里,东西宽46.4公里。县域实辖面积2573平方公里,常耕地面积24.3万亩,农村人平占有耕地1.69亩。全县辖36个乡镇,291个村,1475个村民小组,人口20万。县人民政府驻地巴普镇,位于东经103°07′,北纬28°19′,海拔2082米,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西昌市170公里。美姑岩鹰鸡生产区域集中在侯播乃拖乡、洪溪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区,年总产量2340吨。

四. 四川省 凉山州 西昌市 莲咂菜

这就是有名的莲咂菜,用黄豆面泡水用小火煮、待烧开后加彝族酸菜水点制,有的用石膏水点,但以酸水最佳,最后将洗净的青菜撒面上戴青菜熟后就可实用。我们常用来醒酒解渴。

五. 四川省 凉山州 宁南县 宁南奇石

奇石

宁南地处金沙江中段,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的金沙江奇石十分独特。近年来,随着全国玩石、赏石的队伍不断扩大,宁南的金沙江奇石已走向市场,成为赏石家的收藏品种,越来越多的玩石、赏石爱好者对金沙江奇石追捧有加,因此金沙江奇石的品牌不断攀升,价格持续上扬。2005年1月29日,宁南县奇石协会在宁南县白鹤滩大道举行了奇石协会挂牌、奇石馆开馆仪式。

人类的文明是从石头开始的,虽然今天人们不再用它钻木取火,也很少用它加工食物,但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文化的繁荣发展,奇石文化已成为文化建设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国奇石文化具有悠久历史,从古至今,国人觅石、藏石之风源远流长。

天下奇石形态各异,各具其美,或以形奇、或以色艳、或以质坚、或以纹畅、或以韵胜,不一而足,可谓千姿百态,魅力无穷。宁南奇石象一株奇石大花园中的小花,破土而出,伴随着奇石文化繁荣发展的和煦春风,散发出浓烈的馨香。

宁南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南部东侧,东以金沙江为界,与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南与会东县毗邻,西同德昌县、会理县接壤,北和普格县、布拖县相连。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43.5公里,总面积1666.7平方公里。辖19个乡、6个镇,人口18.7万人。县政府驻地披砂镇,距州府西昌129公里,到云南省会城市昆明310公里。

宁南奇石产于流经县境内的金沙江流域和贯穿县境的黑水河,原始质朴,温润细腻,质地坚硬,摩尔硬度达5至7度。县境内已发现的奇石品种分为金沙彩、画面石、芙蓉石、绿玉石、龟纹石、古生物化石、石英岩图案石、水晶石、玛瑙、梅花玉、青花石、虎皮石、龙凤石、血筋石、黄腊石、黑墨石等几十种,另外,园林石、风景石、盆景石储量也很大。

宁南奇石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但尤以金沙彩、画面石、芙蓉石最为珍贵。

金沙彩:原产地为四川省宁南县、会东县和云南省巧家县沿金沙江两岸仅三十余公里长的江滩上,是2000年以后才被发现的一个新石种。其特点是色彩艳丽,大部分呈黄、白、红、绿、赭五色交帜,小部分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相叠。国内赏石界因其产于金沙江沿岸,且色彩丰富,纹理变化无穷而冠名为“中华金沙彩”, 又有中华奇石熊猫之称。金沙彩因其具有十分罕见的奇特性和观赏性,一经面世,就以她美伦美奂、人见人爱的色彩在赏石界掀起一股收藏热。

画面石:金沙江画面石的主要特点是体形硕大,对比色泽强烈,构图巧妙,古朴厚重,景物表现丰富,人物禽鸟、虫鱼草木图案花纹奇特、线条生动流畅,雄秀相兼,令人称奇。

芙蓉石:具有石质坚硬,质地细润,色泽鲜艳,纹理流畅四大特点。纹理变化丰富,彩纹交织,构图奇妙,色纹交相错落变化莫测,色又以大红为上品,图以牡丹为富贵,纹以龙纹、云纹、水波纹为奇,形成景物为珍品,加之石种稀少,故受到海内外赏石爱好者及收藏家的青睐。

宁南的奇石文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时有极少一些人开始寻觅收藏奇石,随后奇石爱好者人数迅速增多,队伍不断壮大。2002年5月,宁南奇石协会成立,时有会员120余名,数千名奇石爱好者,藏石数万枚。2010年8月,宁南县女子观赏石协会成立,时有会员67人。协会成立后,经常组织会员交流、观摩奇石作品。通过赏石,体味人生,启迪思维,寄托情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宁南奇石协会、宁南县女子观赏石协会自成立以来,每年都组织奇石藏品参加国际、国内的奇石展,先后获得金奖53枚、银奖53枚、铜奖78枚,协会获优秀、最佳组织奖10余次。另外,通过媒体、网络、报刊、书籍等交流奇石藏品上千余枚,对宁南奇石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历次参展中,金沙彩以它的色彩斑斓、形文兼备、构图奇特、雍容华贵和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得到国内赏石界的赞赏。在四川成都奇石博览会上标价达1.8亿元的“锦秀中华”和现收藏于人民大会堂云南厅的“龙腾盛世”金沙彩石,是宁南奇石中的精品。

宁南奇石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但随着国家巨型水电站—白鹤滩电站的建成投产,出产奇石的金沙江及黑水河的大部分沿岸将成为电站库区的一部分,进而使得现有的奇石就更将显得珍贵。

春风化雨春花艳,未来一片艳阳天。在党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指导下,奇石文化这支文化大花园中的奇葩,将会更有生命力,更加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促进奇石文化的繁荣兴旺给力加油!

六. 四川省 凉山州 宁南县 宁南冬季马铃薯

宁南冬季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宁南冬季马铃薯

宁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优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年无霜期321天,日照时间2250小时以上,≥10℃的有效积温达6352℃;昼夜温差大,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也在10℃以上,为冬季马铃薯的生长和高产高效提供了有利条件,是“发展冬季马铃薯的天然宝地”,也是全省为数不多的冬季马铃薯优势产地。

宁南县冬季马铃薯市场优势主要在于品质佳,上市极早。2011年经西昌学院作相关指标检测,宁南县所生产的冬季马铃薯淀粉含量达成12-14%,还原糖极低,有个品种甚至无法检测出还原糖含量,这说明非常有利用于加工生产。而且宁南冬季马铃薯上市期极早,可在春节前上市,较全国冬马铃薯重要产地云南盈江早半个月至一个月,且多作菜用或火锅佐菜,上市期正值马铃薯空档期和消费高峰,市场上不愁销路。

宁南本地无大的工矿企业,土壤、水源纯净无污染,生产冬季马铃薯是绿色无污染农产品,宁南县于2009年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全国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基地”3万亩基地认定证书。(凉山日报)

粮食

地域范围

宁南冬季马铃薯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宁南县披砂镇、景星乡、俱乐乡、华弹镇、葫芦口镇、红星乡、大同乡、白鹤滩镇、骑骡沟乡、松新镇、新村乡、幸福乡、竹寿镇、松林乡、新华乡、石梨乡、西瑶乡等17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22′-103°37′、北纬26°29′-26°47′。保护面积10000公顷,年产量3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品质:宁南冬季马铃薯薯块大、整齐,薯形长椭圆形为主;芽眼浅,表皮光滑;切口不变色,肉色淡黄色;适口性好,具有自然清香。2、内在品质指标:宁南冬季马铃薯干物质≥18.5%,淀粉≥13.5g/100g,还原糖≤0.13%,蛋白质≥2.0%。3、质量安全要求:宁南冬季马铃薯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要求。

七. 四川省 凉山州 德昌县 麻辣凉粉

麻辣凉粉

麻辣凉粉做法:

1,把绿豆粉和水按1:6的比例调开。

2,放到中火上加热,要不停地搅拌,以免糊底.大概5分钟,直到变成着哩状,搅拌起来比较费劲了,就可以拿下来了。

3,先把它放凉了,然后再放进冰箱里冷藏一会。

4,待凉粉凝结好后,拿出来,扣在菜板上。接着就可以切了!我从国内带了凉粉刮子,所以用起来比较方便.没有也没关系,就用刀切成条,只要不太粗就行了。

5,下面就要调调料。花生酱,花椒油,酱油,镇江香醋,麻油,豆酱,贵阳辣椒酱,白糖,姜蒜水,鸡精。调好就可食用。

八. 四川省 凉山州 布拖县 凉山清甜香烤烟

凉山清甜香烤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凉山烤烟自1941年引种成功,清甜香型烤烟种植已有70年左右的历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长期的清甜香型烤烟种植实践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凉山烟叶“清甜香型”风格特征突出,烟叶外观金黄、桔黄、光泽鲜明,组织疏松,油份适中,是烤烟型卷烟制品主配方的原料。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湖北中烟集团、郑州烟草研究院等综合质量评价:“凉山清甜香型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处于适宜的范围之内,烟叶安全性较好”、“凉山清甜香型烤烟香气量较足,烟气状态较好,具有作为主料烟叶的质量特征”、“与进口烟叶进行比较,凉山清甜香型烤烟外观质量符合要求,化学成分协调”。 “十二五”时期,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54.67亿元,年销售收入从65.11亿元增加到110.24亿元,增加45.13亿元,年均增幅14.07%。实现税利163.75亿元,年税利从21.34亿元增加到43亿元,增加21.66亿元,年均增幅19.14%。实现烟农收入155.55亿元,年烟农收入从24.2亿元增加到33.96亿元,增加9.76亿元,年均增幅8.83%,已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

“凉山清甜香烤烟”地理标志保护的获得,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凉山清甜香烤烟”的知名度,提升我州特色优质烟叶又好又快发展的内涵质量。(吴晓彦)

地域范围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东经100°15′-103°52′,北纬26°03′-29°18′之间。南北长370公里,东西宽360公里,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的12.5%。

凉山清甜香烤烟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凉山州会理县、会东县、德昌县、宁南县、冕宁县、普格县、越西县、盐源县、西昌市、金阳县、美姑县、布拖县、昭觉县、喜德县、甘洛县、雷波县16个县市,共计581个乡镇,3639个行政村,保护面积28万公顷。凉山州是国家重要的优质烟叶产区和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地区之一,现已成为全国第二大优质烟叶产区,凉山清甜香烤烟年产量5300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凉山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区域内地貌复杂多样,以层状地貌发育。地貌以山地为主,约占幅员面积的80%,山原次之,丘陵、冲积平原及宽谷和断陷盆地约占10%。凉山州基本烟田布局在河谷、低山、丘陵、低中山、中山山地和平坝五种地貌类型范围,适宜清甜香烤烟生产的海拔高度范围为1300~2200m,主要集中在1500~1800m之间。土壤类型以紫色土、红壤土、黄棕壤、棕壤为主,占总面积的80%,土层深厚,土壤结构好,土质疏松,透气性好,有机质1~3%;碱解氮80~150mg/kg;速效磷5~20mg/kg;速效钾100~200mg/kg;pH值5.0~7.0;0~60cm土层氯离子小于30mg/kg,即土壤微酸,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丰富,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好,耕作层深厚,养分含量较高,这是形成凉山清甜香烤烟“高糖、适烟碱、高钾”特点的必要条件。

(2)水文情况:凉山州境内雨量丰富,河流纵横,山地水系发达,除安宁河谷外,多数为山地河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共160多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有雅龙江等13条河流,其中安宁河是凉山州最大的河流,全长326公里,流经州境内222公里,贯穿冕宁、西昌和德昌3个县市,有大小支流18条,最大支流有孙水何、锦川河、河曲河。

(3)气候情况:凉山州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农业气候条件非常优越。凉山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可划分为三个亚热带气候垂直带和一个温带气候带,年日照时数1627~2600h,年日照辐射总量4300~6100MJ/m2,是我国同纬度地区日照时数和总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年平均气温14~19℃,≥10℃年有效积温5100~6000℃,无霜期220~360d;年降水量838~1176mm,干、雨季分明,雨季从5月至6月初开始,10月中旬结束,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80%~90%,夜雨率占70%~80%。凉山清甜香烤烟种植烟区全年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光合效率高,十分有利于烟叶光合作用的高积累,有利于形成“清甜香”风格特征的优质烤烟。

(4)人文历史情况:凉山彝族自治州有彝、汉、蒙、藏、回等14个世居民族,总人口448.4万人,其中彝族208.29万人,占总人口的46.45%,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1941年,会理王守庸组建华康烤烟股份有限公司,从云南玉溪引进烤烟种子,无偿发给农户种植,在攀莲乡川主庙、丙谷乡各建了10座烤房。次年,全县种植100余公顷,收购烟叶3.5万公斤,均销往云南玉溪烟厂。

1942年,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农艺系教授詹维廉、西昌裕民公司经理徐仲

伟辗转找到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西南联大植物系教授蔡希陶先生,从云南引进烤烟良种“大金元”在西昌县试种成功,但未能推广。同年,美国华盛顿特区政府向中华农业协会寄赠500克“大金元”种子,中华农业协会转交徐仲伟,亦在西昌县试种。该品种流传民间,经自选演变为晾晒烟,俗称“老憨烟”、“大附耳烟”。

1960年,会理、米易、宁南等县引种云南烤烟成功。至1965年,共收购烤烟53.22万公斤。后因种植、烘烤技术不过关,烟叶质量差而停种。1963年,西昌县再次从云南引种,在县委试验田栽培和烘烤均获成功。1975年,会理县从云南省玉溪地区引进烤烟种子,种植353.87公顷,当年收购烤烟67.595万公斤。会东、西昌、德昌、宁南、普格等县相继推广种植。到1985年,凉山烟区烤烟种植面积达7320余公顷,收购烤烟12085吨,成为全国优质烤烟生产基地。1990年,西昌市有22个乡(镇)、82个村、3152家农户种植烤烟,移栽面积713.33公顷。当年因自然灾害,实际种植面积593.53公顷,收干烟76.5万公斤,总产值260万元。

二十世纪90年代,凉山烟区烤烟生产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增长。年种植面积从不足1万公顷增长至3.8万公顷(1997年),年总产量从1万余吨增长至7.9万余吨(1997年)。2000年,凉山烟区烤烟种植面积2.2万余公顷,总产量3.4万余吨,中上等烟比例达63.51%,为四川省烤烟种植面积最集中、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烟区。

凉山清甜香烤烟种植已有70年左右的历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长期的清甜香烤烟种植实践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凉山烟叶“清甜香”风格特征突出,烟叶外观金黄、桔黄、光泽鲜明,组织疏松,油份适中,是烤烟型卷烟制品主配方的原料。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湖北中烟集团、郑州烟草研究院等综合质量评价:“凉山清甜香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处于适宜的范围之内,烟叶安全性较好”、“凉山清甜香烤烟香气量较足,烟气状态较好,具有作为主料烟叶的质量特征”、“与进口烟叶进行比较,凉山清甜香烤烟外观质量符合要求,化学成分协调”。2004年-2008年凉山烟区累积为全国卷烟工业企业生产清甜香烤烟45万吨,烟农累计销售收入达54.18亿元,烟叶税利累计36.33亿元,五年创烟叶税36.33亿元,清甜香烤烟已成为凉山州高二半山区农民增收离不得、财政增收少不得、企业增效垮不得、卷烟工业缺不得的重要经济作物和支柱产业。

九. 四川省 凉山州 喜德县 喜德阉鸡

喜德阉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彝族人民养鸡的历史悠久,在《凉山州喜德县彝族民间文学作品选》中有一段关于养鸡的生动而古老的记述:“母鸡下蛋30个,孵蛋20个,孵鸡21天,孵出小鸡共10个,雌雄各5个。公鸡红彤彤,母鸡圆溜溜,婚事要用鸡,祭祀要用鸡。雄鸡为抗敌之用,母鸡为还魂之用,阉鸡为待客之用”。 据《喜德县畜牧志1949-1985》记载:喜德土鸡的适应性和抗病力较强,个大体重较丰满,腿粗胫长眼有神,耐粗饲和寒冷。其羽色有红、黄、黑、白多种,尾羽和翅羽较发达,活泼好动,善于觅食,肉蛋兼用,偏于肉用,肉质鲜美。其中有一种乌骨鸡(彝语称四鸡瓦),紫冠,皮、骨、肉、眼、喙均为乌黑色,群众常作为药用,易销售。据《喜德县畜牧志1986-2006》记载:喜德阉鸡中心产区为喜德米市、洛哈等相邻乡镇,分布于巴久、洛莫、贺波洛、博洛拉达、两河口、东河、西河等县境内24个乡镇的中、高山村社。 生活在山区的彝族人民,各自依据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用途,生产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因而存在母鸡、公鸡、阉鸡等活鸡产品。在消费市场上人们习惯性地将60-70日龄,体重在0.75-1.25公斤,已有踩踏母鸡行为的喜德本地公鸡,经外科手术摘除-去势后,经育肥供屠宰和食用的鸡称为喜德阉鸡。故将此产品定名为喜德阉鸡。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黑色”食品成为人们的时尚消费,喜德阉鸡产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依靠独特的资源优势、旺盛的市场需求,努力打造喜德阉鸡精品——喜德乌骨阉鸡。 1997年以来在喜德县境内开展了喜德本地乌骨鸡区域布局的调查、划定保种区域、实施保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推广等工作;2004年以来,大力推广喜德阉鸡生产技术,培育养殖大户、实施“一村一品”和养殖小区建设;进行了喜德阉鸡(乌骨阉鸡)生长、产肉、繁殖性能及产品成分测定。并制定了《喜德山地乌骨阉鸡生产技术规程》和《喜德山地乌骨鸡(活鸡)》品种(类群)和产品标准;用彝汉双语注册的“山地牌”畜禽商标已经公示;取得了省级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建立了喜德土鸡良繁场和二级选育户;开展了大规模技术培训,加强了产业宣传力度。喜德县委、县政府提出“一薯一鸡一花椒”的农业发展战略,着力打造阉鸡特色品牌,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典型带动、项目启动、科技牵动,阉鸡产业发展到全县24个乡镇166个村559个组,覆盖面达90%以上,涌现出一大批规模养殖户,成为县域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

以米(市)西(昌)公路为依托的两河口、且拖、沙马拉达、博洛拉达、米市、依洛、洛哈、热柯依达、额尼、东河等乡(镇)作为喜德阉鸡重点养殖示范区,带动喜德阉鸡规模化生产。2012年新建2个喜德阉鸡标准化养殖小区,每年新增标准化养殖户360户、改扩建鸡舍10800平方米,购置脱温阉鸡苗1.8万只,带动全县出栏喜德阉鸡45万只以上,产值达5400万元以上。到2015年,累计新建10个喜德阉鸡标准化养殖小区,带动全县出栏喜德阉鸡50万只以上,产值达6000万元以上。

喜德阉鸡

地域范围

喜德阉鸡产区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境内24个乡镇的中、高山村社,其中米市、洛哈等相邻乡镇为中心产区,保护面积2206平方公里,总人口17.9万人,位于东径102°12′—102°43′,北纬27°53′—28°31′之间。保护区北与越西接壤,西与冕宁县接壤,西南与西昌市接壤,东与昭觉县接壤。喜德阉鸡主产区年存栏22万只,年出栏50余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貌特征:喜德阉鸡鸡冠、肉垂、脸和耳叶的色泽鲜红,喙、脚趾均为黑色;阉鸡的头部清秀、眼大而明、鸡冠、耳叶、肉垂细小,不鸣叫,性情温顺,胆怯。颈羽为红黄色,较细长,色泽光亮;腹部及两侧的羽色为红黑色,背羽以红褐色居多。主尾羽较长,并向后下方自然弯曲,羽色为紫蓝色。颈较粗长,腰背宽平,体格高大,胫骨粗长,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肉用体型较明显。 2、肉质特点: 喜德阉鸡肉质细嫩、香味浓郁、口感良好、营养价值较高、胆固醇含量低的特点。经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检测,鸡肉胆固醇含量73.2mg/100g,较一般鸡肉低11%,脂肪含量4.12%,较一般鸡肉低52%,蛋白质总量22.2%,较一般肉鸡高15%,氨基酸总量16.6%,其中谷氨酸含量2.46%。 3、生产性能: 喜德阉鸡180-210日龄的活重不低于3.2-3.5公斤。成年阉鸡的屠宰率不低于77.8%。无繁殖性能。 4、产品质量标准:按四川省凉山州农业地方标准—《喜德山地乌骨阉鸡生产技术规程》(DB5134/T184—2009)执行(凉山州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11.6发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