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龙胜红糯米特产 龙胜红糯米粑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龙胜红糯米特产 龙胜红糯米粑粑更新时间:2024-01-07 11:04:52

一.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香艾糯米果

修水商称艾候国,春秋称艾邑,汉时称艾县,现在县西渣津镇龙岗坪尚存古艾都城遗址。古艾之域喜生艾草,田埂、地堪、路旁、水边到处艾草青青,据传说,这就是修水古称艾地的原因。

艾草为常年生草木植物,根茎移植可活,种子落土易生,耐虫耐旱,生命力极强。艾草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生长茂盛,尤以春夏两季最为鲜嫩,其芽叶翠-流,采摘时满手清香。旧时人们多用来充饥度春荒,或割去作猪草,现在人们知道艾叶是做艾果的原料,懂得了这绿色健康食品的价值,于是,城里人下乡去采摘,乡下人采摘到城里卖,市面上有时一斤艾叶相当一斤毛鸡的价钱。

修水的香艾糯米果形状如一个表面光滑的小笼包,色泽翠绿,闻之清香,食之柔软,韧而不腻。不仅能充饥,还能温肺暖脾,散气降湿,有防病保健之功能。

话说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四月末,修水地方遭受特大自然灾害。据县志载:“洪水高州城数尺,舟行市上……乡间田地崩毁。旋复大旱,田地绝收”。灾后闹饥荒,许多百姓外出逃荒要饭;灾后闹瘟疫,不少人死于非命。有一个姓艾的寡妇,人称艾嫂,拖着两个不懂事的孩子,一天都没有讨到一口饭。傍晚时分,两个孩子饿得直哭,艾嫂因又饿又累,晕倒在县城城墙外。正好被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看到,从布袋里取出几个艾果喂之,解救了艾嫂和孩子。神仙告诉艾嫂:“可去采摘野外艾草芽叶洗净,趁滚水置锅中,加食碱煮至烂熟,略滤水捣成艾泥,冷却后配适量谷粉拌匀,做成果,上蒸笼旺火蒸熟,可度饥荒防瘟疫”。老道还指点:“灾后缺粮者甚多,你可多去采摘一些,做成艾果卖,既可维持自家生计,又可解救饥荒灾民”。这艾嫂似乎在哪里见过这老道,但怎么也想不起来。她按照老道的指点,采摘了许多艾叶,做成许多艾果,在县城青云门外搭起了一个凉棚卖艾果和茶水。艾嫂的艾果先是用谷粉做成老道给她吃的那种无馅的艾果,后来改用糯米粉做成现在这种里面包馅子的,又滑嫩、又柔软有韧性的艾果。而且既有用芝麻、花生、桔饼捣成粉末拌上沙糖作馅的素果,又有用五花腊肉、竹笋、菜芯等丁末炒熟作馅的荦果。艾果的形态也做成了修水的饣肖子状:圆圆的矮墩墩的,上面还带个小尖顶。艾嫂的艾果引来路人争相购食,食后都大加赞赏,并很快传开出去。不但城里人来买,乡下人也来品尝,来学习。一日,一儒者闻名前来品尝,吃后赞不绝口,遂问“此物何名”?艾嫂笑对儒者无言可答。儒者看见艾果象绿色的翡翠,圆圆的嫩嫩的,且有艾叶之清香;又见艾嫂热情和蔼,人也矮墩墩的,便风趣地说:“我来替它取个名吧”。艾嫂点头应允。儒者戏说:“这玩艺既是艾叶和糯米粉做成,绿如翡翠,闻有清香,又形似艾嫂,就叫做‘香艾糯米果’吧!”,在座的顾客听后一齐拍手叫好。

一日,艾嫂到城内万寿宫还愿,伏地三拜后,抬头看见神台上供奉的许仙真君塑像就是那天救她们母子的道人,于是回去后逢人就说,是许仙真君救了她一家,救了修水的老百姓。从此“香艾糯米果”这道点心和许仙真君救众生的故事传遍了全县,并一直传至今日。香艾糯米果也成了修水人宴席上一道不可缺的主食。特别是修水“圆生圆”牌香艾糯米果和新开发的香艾糯米汤圆,以鲜绿、清香、柔软、爽口而赢得了市场,成了招待贵宾的健康食品和旅游特色食品。

二. 广西 桂林 龙胜 龙胜椪柑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也是著名的椪柑产地,高山阳光充足。这里采用科学种植的方法,推广使用沼气液肥、沼渣及农家肥,具有果大皮薄,色泽鲜艳、肉质脆嫩、汁多化渣、清甜可口、风味独特等优点。可食率高达68-7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2%以上。据测定:100毫升果汁含糖量11-13克,酸0.5-1克,维生素C25-35毫克,100克果肉含热量171.66焦耳,水分88.6克,富含蛋白质及钙、磷、铁等人体新需的营养物质,经常食用可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含量,排泄体内的有害物质,能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 现栽培面积6万亩,商品量9万吨.龙胜高山椪柑是食用价值非常高的绿色食品。包装精致,价格实惠是过年过节的最佳礼品。

龙胜椪柑是柑桔中的上乘品种,多次获广西优质果品奖,并获中国农业产品博览会银质奖,以外观美、果汁多、肉质脆、口感好、品质优、保鲜期长而着称,年产量2万吨以上,鲜果收获期为11月份,保鲜供货期12月至次年3月份。龙胜县种植的79—2椪柑均按无公害标准生产,果实较大,平均果重118—159克,果皮橙黄色,光泽好,外观美,耐贮运,可溶性固形物达13%,汁多味甜,肉脆化渣,品质优良,其产品于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产品奖,1993年、1994年连续两年获自治区优质果品奖。

信息来源:龙胜旅游网

三.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糯米血肠

糯米血肠是纳西族普遍喜爱的食品,纳西语称为“麻补”。其做法是把蒸到半熟的大米或糯米趁热拌上鲜猪血或蛋清以及各种香料,紧紧灌入洗干净的猪大肠内封好口蒸熟即成。因制作的方法不同,用鲜血的叫黑麻补,用蛋清的叫白麻补。食用时需切成圆片,或用油煎炸,或用甑蒸热,色泽油亮,异香扑鼻,脍炙人口。

每年冬季杀年猪,几乎每户纳西人家都要做一些麻补招待亲友。如果家人在外学习或工作,还要想方设法请人将自家制的麻补捎去。如今,还有人常年加工制作麻补上市出售。

四. 云南省 红河 金平县 紫糯米

紫糯米

紫糯米,又称黑糯米,栽培历史悠久。据《定番州志》记载,从宋代起即为历代地方官府向皇帝进贡的“贡米”,是御餐中的珍品。当地农民传说,这是宋代的一位苗王,名叫黑阳大帝,是他首先发现的。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都要打黑糯米粑以示祭祀,这一习惯,一直流传至今。

五. 广西 桂林 龙胜 蕨根禾花鱼

蕨根禾花鱼是典型的龙胜口味,咸辣重口味。蕨根禾华鱼是把蕨菜做成粉条状,嚼劲十足。将禾华鱼、蕨根粉、生姜、辣椒、葱花一并黄焖。禾花鱼很小,油炸的,无刺,没有腥味,虽然辣味很重却覆盖不了鱼本身的淡淡禾花香气。

六.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增城糯米糍荔枝

增城糯米糍荔枝,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优良品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果肉丰厚,口感嫩滑,味极清甜,核瘦小,自然糖分高,含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具有多种滋补功用,是不可多得的岭南佳果。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熟。民谣称:“趁圩不买荷包饭,拣树先寻糯米糍。”深受市民群众欢迎,尤其是广东省外的市民尤其钟爱。

品质特性:增城糯米糍其枝条柔软下垂,叶披针形、叶缘呈波纹状,先端渐尖;果大,均重25克,扁心形;果皮鲜红色,较薄;龟裂片明显凸起,呈狭长形,纵向排裂,裂片峰平滑,果肩一边显著突起,果顶浑圆;果肉乳白色,多汁,味浓甜,可食率82.86%,含可溶性固形物19.21%,100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20.4.30.8毫克,酸0.2克;种子小,常退化成焦核,偶见饱满的种子。3月下旬至4月中旬开花,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熟。该品种果大、肉厚、味浓甜、核小,风味佳。

增城糯米糍荔枝的种植严格按照由国家农业部发布的《无公害食品荔枝生产技术规程》,在园地选择和建园、定植、土壤管理、施肥管理、水分管理、整形修剪、培养结果母枝、控冬梢促花、壮花保果、病虫害防治、采收等11个方面严格把关增城糯米糍荔枝的种植,保证增城糯米糍荔枝的品种质量。

七. 甘肃省 武威 古浪县 糯米卷糕

古浪的端阳节有吃糯米卷糕的习俗,但糯米卷糕作为一种美食,平日里人们也做吃。其具体做法是:先将面和好饧好,再将面擀成一个个小面饼,待油沸了将小面饼放入油锅中炸成油饼。其次,将洗净的糯米、红枣加入锅中,待水开后用小火焖至米熟,再在里面加适量白糖,同糯米、红枣一起搅拌成糕。然后用锅铲把适量的糯米糕放在油饼中间,折成卷状即可食用。糯米卷糕香甜可口,让人吃一个想两个。

八.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糯米酿豆腐

此菜出自穷山村,民家中之特色菜,六十年代的农村,农民原本买不起肉类,只好用糯米酿豆腐,岂知其味极佳,而留传至今为乡间一美食。
 

九. 云南省 楚雄 姚安县 三角糯米

三角糯米:出产于县内官屯乡三角村,此米品质优良、米粒粗大,室中烹饪,一经煮开即香气四溢,经久不散,食用口感好,营养丰富。过去曾有人将种子带到异地种植,种出后却味道大变,无法与原地相比,故历朝历代只能在该村种植,由于品种稀缺,地域狭小,更使其身价百倍,广受欢迎,近年虽面积有所扩大,但仍远不能满足需要。

十.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糯米香柚

糯米香柚

“金钱”牌糯米香柚生产基地,位于在苗山融江河畔。其独特的环境和气候,为生产绿色食品糯米香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于1992年建园,面积共

900亩,年产优质糯米香柚200万公斤。技术依托于广西大学,广西柑桔研究所,以施有机肥为主,实行科学管理。所生产的金钱牌糯米香柚,果形端正,色泽金黄,皮薄肉嫩,香脆可口,富含多种维生素,是食用保健送礼之佳品,有“南国果王”之称。自投放市场以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产品畅销国内外。二○○三年、二○○四年在广西柳州市柑桔评比中,被评为优质果品一等奖,二○○五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金钱”牌糯米香柚生产基地2006年开始步入有机食品生产,现基地已通过有机食品产品基地转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