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怀远不光只有石榴是特产 怀远石榴是最好的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怀远不光只有石榴是特产 怀远石榴是最好的嘛更新时间:2024-01-28 02:24:31

一. 河北省 石家庄 鹿泉 “田仙红”石榴

    北薛庄石榴园位于鹿泉市西2公里的抱犊寨山脚下。历史悠久,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有一名仙女在抱犊寨游玩,发现山下这块宝地,于是下凡,换名刘鲜, 与本村农民薛椿结为夫妻,后栽种石榴,品质极佳。早在明、清时北薛庄的石榴就名扬京、 津、 石方园几百里, 并在《石家庄风物志》、《石家庄日报》、《抱犊寨传说》等书和刊物上均有记述。    

北薛庄石榴近几年又有新的发展,栽种面积近千亩,年产石榴5万公斤,品种优良,有“大红袍”、“甜红蛋”、“净皮甜”等,单果平均400克,

最大可达750克,具有果大、色美、汁多、营养丰富、酸甜爽口等特点,常食能生津止渴,帮助消化,降低血脂、胆固醇、防止冠心病、高血压,并有防癌之功效,自古还有“榴孕百籽” 、 “千房同膜”、“百籽如一”之传说。它象征着繁荣昌盛、和睦、团结、寓意子孙满堂, 后继有人。石榴成熟于中秋、国庆两节期间,被称为馈赠亲友的喜庆吉祥之物。( 鹿泉)

二. 福建省 漳州 漳浦县 石榴填鸭

石榴填鸭是清朝漳浦籍宰相蔡新从北京城引入故乡的,既有北京烤鸭的风味,又有闽南咸水鸭的特色,肉质清甜可口,肥而不腻。

肝是填鸭的精华所在,也是填鸭的价值所在,当然。填鸭的肝比普通鸭肝大一倍,大的重达500克以上。由于脂肪增加,填鸭肝特别嫩软,炖熟后仍保持松软状态,石榴当地称之为“粉肝”,可与法国鹅肝相媲美。

填鸭的制作

填鸭首先要选鸭,选的鸭子要符合三个条件,一要身体健康,瘦。健康保证能填到约定的日子,瘦有利于长膘。二要年轻。指养三个月左右的鸭,这样的鸭子生命力强,肉嫩,填成后脆而好吃。三必须是雄性菜鸭子。这样的鸭子比较易填,不会抛食。

鸭选完后就是填鸭,填鸭的饲料要用糙米和木薯树粉或番薯或米糠,加上花生或芝麻,饲料煮熟,让它变温后,搅拌到能捏成团。接着就是用手工把鸭子填饱,每天填一次,一般是在傍晚,还要在鸭棚内放些水,让吃饱的鸭子喝,帮助它们消化。据说这样填的鸭,肉吃起来特别的香。填鸭的周期一般是20天左右,这个天数的鸭子肥瘦刚好,精肉多肥肉少,吃起来香而不油,肥而不腻,脆而不韧。

煮鸭也有讲究,白开水烧煮,火候的控制极为重要。煮的时间过长,鸭油都被挤出来了,不够香软;若火候不够,鸭子没煮熟再回锅,味道就大打折扣。通常煮上约1小时,将筷子插入鸭子翅膀下的部位,抽出时不见血水就可起锅了。将煮熟的鸭子捞起,用盐巴、五香粉、味精混合后抹在鸭肉上。切开后,肉层红白相间,夹一块放入口中,肥而不腻,松软香甜,口有余甘。

三. 安徽省 蚌埠 龙子湖 蚌埠石榴

蚌埠石榴

安徽蚌埠怀远石榴栽培历史悠久,

品质优异久负盛誉,

据传从唐代已有栽植,到了清代怀远石榴已诸正史,怀远县志中记有:“榴,邑中以此果为最,

曹州贡榴所不及也。

红花红实,白花白实,玉籽榴尤佳。”可见,怀远石榴在很久已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并以其艳丽的色彩,端正的果形,晶莹剔透的籽粒,佳美的风味,赢得了中外人士的好评。怀远石榴远销东南亚、英国、罗马尼亚等国,引种到前苏联、保加利亚等国。

怀远石榴色泽艳丽,果皮橙红色,黄白相间,布着红晕,并有青翠光泽,如玉琢脂凝,十分奇观。怀远石榴有驰名中外的玉石籽、玛瑙籽、果大而美的大笨子、二笨子、青皮等,红艳悦目的粉皮、红葫芦、美人蕉等。有白花白籽白实的三白石榴,还有花大艳美的千层花石榴。

怀远石榴品质名列全国各大石榴产区之首,皮薄、粒大、味甘甜,百粒重、可食率、含糖量高是其显著特点。含糖量为15—17%,平均含酸量为0.55%,百粒重45—71克,可食率55—73%,单果重平均250克左右,最大达800克。而玉石籽、玛瑙籽核软可食,籽粒晶莹,若珍珠,似宝石,风味醇厚。清凉甘列,可滋补身体,有益身心,甚称榴中珍品,

曾作为贡品进贡皇宫。

怀远石榴作为名优品,多次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参加展出,

受到各届人士一致好评。

石榴不仅供鲜食,也可加工果汁、果酒,怀远县双龙石榴酒公司生产的石榴酒为世界首创,在1998年国际食品博展会上获得金奖。石榴充可作为工业原料,还可作为中药,有止痢及止肠泻作用,并可补身壮体;根可驱涤虫,花瓣可止血,叶可治眼疾,白石榴对治疗糖尿病有疗效。

怀远石榴适应性强,繁殖容易,在零星、隙地、沙滩、丘陵都可生长,在庭院、四旁栽植亦均相宜。石榴花期较长,春、夏皆可观赏,石榴花已作为怀远的城花。1990年在我国举行的亚运会把怀远石榴作为主要绿化树种之一,1993年国家农业部用怀远石榴绿化“云谷山庄”。

石榴属于稀有树种,小家水果,市场售价较高,经济效益较好,是目前首选水果之一。我县年产优质石榴苗百万株以上,欢迎广大种植户前来选购。

四. 云南省 大理 宾川县 宾川石榴

宾川石榴是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的。宾川石榴以“个大、质优、味美”而深受外地客商青睐。

宾川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区资源优势和宽广肥沃的土地优势,这为石榴种植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生产条件,是石榴种植的最适宜区。

五.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泗水石榴

泗水石榴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泗水石榴是山东济宁泗水县的。

泗水石榴

泗水县泗张镇优质农产品协会

14337397

石榴

六. 四川省 成都市 崇州市 怀远藤编

藤编是怀远镇经济产业的主力军,年产值6800万元,藤编一条街经营商家30余户,其中从事藤编经营和生产的大部分是文井江社区的居民。因为文井江社区居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较少,农活并不繁重,闲暇时间较多,很多农民农闲时间就领取藤编材料在家中编制,编制好后就交给经销商,领取加工费,这种生产模式特别适合在家的妇女,农闲时丈夫外出打工,妇女在家中加工藤编,可以照顾孩子和老人,像这样的家庭,年收入大概有三万多。

怀远藤编起源于三国时期,根据晋代崇州籍的著名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记载,说是三国时期,怀远镇有一个姓马的工匠,心灵手巧,善于手工制作各种器具。有一次他上山打柴,发现山上的野生藤条特别光滑坚韧,很适合编织东西。于是他就砍了很多藤条回家,尝试编织各种各样的器具。经过反复实验,他发现使用晒干的藤条来编织器物效果不佳,于是发明了水泡藤条法。他手工编织成形的第一件产品,是一件龙塌式的座具,里面的支架使用的是高山翠竹,外面则是细密而缠绕有方的藤条。这个座具经过马氏熏蒸,颜色变得金黄透亮,就跟宫廷里皇帝用的黄金制作的龙塌差不多。

地处崇州市西北部的怀远古镇历来被誉为“藤编之乡”,这里位居平坝和山地交界处,有丰富的野生藤条资源,而且由于是都江堰、崇州、大邑三地交通枢纽,自古商贸发达,非常有利于藤编技术的推广和藤编商品的交易。

开始马氏用藤条编织各种器物,纯属个人爱好。除了那只座具,他还编织了篮、筐、篼等生产生活用具,放在家里自我欣赏。后来,他的邻居们发现了这个秘密,都对他的藤编制品赞赏有加,爱不释手。有的邻居还主动出钱买下马氏的藤编产品。一传十,十传百,马氏藤编逐渐在怀远镇出了名,甚至形成了藤编产品的交易市场。首先是要采集野生藤条,再把藤条放进水里浸泡若干时日,然后用竹作为器皿的骨架,再用柔软光洁的藤条进行编织,最后还要使用土法对成形的器物进行熏蒸,使它的颜色变得金黄夺目。

长期以来,当地人继承马氏藤编的技法,把它作为家庭副业。在风景秀丽的怀远镇,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农家小院,时常可以见到藤编艺人坐在小板凳上编织的情景,就像陕北窑洞前随时可以见到剪纸的情景一样。

然而就产品而论,现在怀远镇的藤编产品主要是筐篼、提篮、藤椅等家用小器具,主要满足家庭消费和就近交换,既没有形成产业,也没有形成规模,而且工艺质量也有待提高。

鉴于这种情况,当地政府已把怀远藤编列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目前正在开展或准备开展的工作有:收集和撰写怀远藤编艺人劳动、生活的文字资料,对藤编艺术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为下一步继承和发扬藤编技艺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现有老艺人的编织技艺进行摄像,保留下藤编工艺的第一手材料;建立怀远藤编培训基地,培养一批年轻的艺人,从而让藤编技艺代代相传,不致中断;注册并使用“怀远藤编”商标,在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的同时,使怀远藤编具有更大的知名度、更高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成立怀远藤编协会,团结当地的藤编艺人,研究新产品,发布新信息,组织艺人到其他工艺美术之乡参观学习,让藤编绝技也像其他的民间手工技艺一样走入人们的视野和记忆;打造“藤编一条街”,成立藤编制品展览室,用这种形式来推广和宣传这门独特的民间编织技艺。

通过重点保护、打造、挖掘和扶持,相信怀远藤编这朵民间手工艺奇葩能够盛开得更加绚丽多姿。

七.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怀远刀豆干

刀豆干 可采取制作豆角干的方法置开水锅中汆过,晒至半干成乳白变软时,用刀切一侧成梳状晒干即可。有些怀远女客还在软和时将刀豆捏成荷花、宝塔状晒干,以用作送礼。食用时先用水发胀,加佐料过锅即可,特点是既爽口,又美观。

八. 安徽省 蚌埠 怀远 怀远泥鳅

怀远泥鳅是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的。怀远泥鳅品种主要有大鳞副泥鳅和真泥鳅,行销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泥鳅,俗名泥鳅龙,通常生活在水的底层,食性较杂,体长12至18厘米,体重10至25克,雌性体重大于雄性2至3倍。泥鳅肉质细嫩,清淡鲜美,营养丰富,属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的小型经济鱼类,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可红烧、清炖、油炸,做成多种美味佳肴。《本草纲目》、《本草拾遗》载,泥鳅性甘平无毒、祛湿邪、治消渴、益脾肾,对肝炎、小儿盗汗、皮肤痛痒、跌打损伤、痔疮、疥癣等有一定疗效。

怀远县境内河湖塘达30万亩,可养殖水面20余万亩,是安徽省水产品养殖大县。泥鳅品种主要有大鳞副泥鳅和真泥鳅。大鳞副泥鳅又名黄板鳅、扁鳅,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真泥鳅又叫泥鳅、圆鳅、青鳅,行销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泥鳅环境适应性强,河流、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水域均能生长。进入新世纪以来,怀远县根据国际市场行情,大力推广泥鳅人工养殖技术,利用低洼地、沟塘、稻田,开展泥鳅的人工繁育养殖。建成了马城、魏庄、找郢、淝南、兰桥等多处泥鳅人工养殖基地,人工放养面积达万余亩。其中池塘养殖2000余亩。年产商品泥鳅2400多吨,年出口国外300吨以上。怀远泥鳅名声鹊起,成为继怀远甲鱼、黑鱼、鳜鱼、青虾、黄鳝等水产品之后,特种水产养殖的又一拳头产品。

九. 安徽省 淮北 烈山区 烈山石榴

石榴:性味甘、酸涩、温,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二倍。针状枝,叶呈倒卵形或椭圆形,无毛。夏季开花,多为橙色,亦有黄色和白色。浆果近球形,秋季成熟。外种皮肉质半透明,多汁;内种皮革质。

十. 河北省 石家庄 元氏 元氏石榴

元氏石榴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的。元氏县所产的石榴粒大核软,汁多味甜,清醇爽口,品质优良。元氏县“满天红”石榴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

石榴是元氏县西部半山区的传统种植果树,有千年的种植历史。石榴和大红袍柿子、薄皮核桃、红枣并称“元氏四宝”。元氏石榴粒大核软,汁多味甜,清醇爽口,品质优良,个大的能达到0.75公斤。

元氏石榴基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西南方向45公里的元氏县西部山区,现有石榴栽植面积8万亩,是华北最大的石榴基地,先后获得国家、省“中国石榴之乡”、“名优产品”、“知名产品”等荣誉称号。

“元氏石榴”主栽品种有太行红(单果重最大3斤)、满天红、泰山红,基地年产石榴8万吨,产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新疆、石家庄、邯郸等全国各大城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