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宜宾十大特产目录 宜宾特产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宜宾十大特产目录 宜宾特产前十名更新时间:2024-04-19 11:37:56

一. 四川省 宜宾市 叙州区 宜宾早茶

宜宾早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宜宾早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国早茶:宜宾最早

宜宾种茶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1022年就有“园有芳茗”和“贡茶”的记载,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同时,宜宾市也是四川省茶叶主产区,也是全国最大的早茶生产基地。

宜宾早茶地理优势

宜宾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拥有最适宜茶叶生长的优越气候和土壤条件,茶叶常年在2月上旬就可开园生产上市,一般比省内和江、浙一带主产茶区早15-30天左右,属名优生态早茶生产的最适宜区。

宜宾市九县一区海拔700米以下的地区均分布有早茶基地,主要分布在翠屏区、宜宾县、高县、筠连县、珙县、江安县等沿金沙江、岷江、长江及支流河谷地带海拔700米以下的区域,总面积15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0万亩。

宜宾茶产业概况

2009年,宜宾市茶园面积达56万亩,茶叶总产量2.5万吨,其中茶叶农业产值7.1亿元,茶业综合产值32.3亿元。

2010年,宜宾市的名优早茶产量达1.02万吨,早茶鲜叶产值5.4亿元,早茶综合产值9.8亿元,达到历史新高,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茶叶出口有了实质性的突破,茶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作用已经凸显,宜宾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早茶产地。

目前,宜宾全市现有早茶加工企业近800家,年加工能力2万吨以上。其中加工能力达50吨以上有241个,1000吨以上有 7个,3000吨以上有2个。现有国家级和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个,市级龙头企业14个,有茶业产值近3亿元企业1家,近1亿元产值企业1家,全市各类大小茶馆、茶坊千个以上。叙府、醒世、金叶和龙湖翠等茶叶企业的31个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8个品牌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品牌获有机茶认证。“川红”工夫红茶、“叙府龙芽”等20多个产品先后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家级金奖。目前全市茶业重点龙头企业拥有 “中国驰名商标”1件(“叙府”牌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4件,“四川省名牌产品”3个,“叙府龙芽”为“四川省十大名茶”。

宜宾早茶荣誉

2009年,中国茶业流通协会授予宜宾“中国早茶之乡”的称号;此外,“宜宾早茶”还获得了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

2010年3月10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的宜宾早茶节品鉴会上,四川省叙府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叙府”牌“叙府龙芽”成为了钓鱼台国宾馆指定用茶。

地域范围

宜宾早茶产于四川省宜宾市辖区内的屏山县、宜宾县、高县、筠连县、江安县、珙县、长宁县、南溪县、兴文县、翠屏区等9县1区的123个乡(镇)991个自然村,在宜宾市600米以下中低海拔高度的茶区,是名优生态早茶生产的最适宜区。宜宾市地处四川省南端,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地带,北纬27°50’—29°16’、东经103°36’—105°20’。宜宾早茶保护面积20000公顷,年产量1万吨。

二. 四川省 宜宾 叙州区 横江眉毛酥

横江古镇眉毛酥已成功入选宜宾县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眉毛酥因手工捏成眉毛状而得名,其制作工艺相当繁琐。

据介绍,制作眉毛酥皮颇为考究,先用开水将一半面粉冲成糊状的熟芡,另一半用熟猪油将面粉揉匀,然后将水发面和油发面搅拌均匀,各分三分之一。将其中两份与赤红和赤绿的色红混合,再将全部混合面粉揉合,形成三种色彩,成条分小团,压扁加馅。馅用炒熟的芝麻、花生米、核桃、苏麻、白糖、少量熟猪油混合。把饼坯用手捏成眉毛状,下入盛有猪油的铁锅里炸,浸炸至起酥、皮硬不浸油、色微黄时捞出,沥净油即成。

刚出锅的眉毛酥色泽淡黄,形态美观,入口酥而香脆,甜而不腻。

眉毛酥的由来

关于眉毛酥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相传,1862年石达开横江大战时,如花似玉的韩宝莹在石城山万松寺病重治疗,清军四川总督骆秉章部追击时,石达开派23名官兵营救,官兵牺牲未果。清军严刑拷问韩姑娘后,韩姑娘流落在李家坝。横江李老幺糕点匠见其惨状为其治病并向其求婚,见她“愁眉不展,长吁短叹”,问后得知:十四岁时战火烧到她的家乡,家人1逃离,途中遭遇土匪被杀,韩宝莹躲在草丛之中也被土匪捉去,后被石达开的军队营救,石达开又令手下将匪首捉来在韩宝莹父母坟前斩杀。韩宝莹以身相许,石达开不许,并求在军中从事记录数年。

在李老幺家治疗期间,听说石达开在成都“凌迟处死”,次年韩宝莹病故,其眼大睁,眉头紧锁。李老幺为其做眉毛状的糕点祭上,口念:“韩姑娘与石达开在世不能成双,在天堂成幸福一对”。一会儿,韩宝莹眼睛紧闭,眉毛舒展,非常好看,老幺认为糕点神奇,后取名“眉毛酥”。“眉毛酥”之名由此而得,其生意也越来越兴隆。

三. 四川省 宜宾 筠连县 筠连挂面

筠连县手工挂面历史悠久,品质上等,具有“下锅不浑水、起锅不腻、口感圆润爽滑”的特点。

张延彬,筠连县筠连镇红权村一家面条作坊老板,说起自己做面条35年的感悟,张延彬笑呵呵告诉记者:不昧良心。

“在以前,筠连当地人有外出经商的习惯,许多离乡在外的人总是习惯把家乡的干面条带到当地去吃,以解思乡之愁。”闲聊中,张延彬告诉记者,筠商在外秉承诚信对人,童叟无欺的做人原则,有重要朋友上门都会煮一大碗面条,久而久之,筠连手工挂面的名气也就通过这群人得到传播。据了解,筠连县手工挂面已经开始销往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

四. 四川省 宜宾 高县 香辣虾

香辣虾

香辣虾原料:活虾(1斤2两左右)土豆、冬笋、西芹、大葱。

调料:蟹酱、蟹油、味精、鸡精、白糖、干辣椒为食街。

制法:

第一步:把土豆去皮切块儿,冬笋切块,西芹切条,大葱切段儿,各少许即可,放一边备用。

第二步:把活虾要清洗干净,然后在每一只虾的背上开一刀,以便后期制作入味儿。

第三步:支炒锅,下适量蟹油,然后加入少许干辣椒段儿,翻炒两下,把虾和土豆块、冬笋块、西芹条、大葱段一起放入锅内,来回翻炒。

第四步:待炒上几番以后,配料差不多熟了,下蟹酱,然后下少许味精、鸡精、白糖,继续翻炒。

第五步:炒至虾身卷曲,颜色变成橙红色,即虾已断生,即可出锅。

此菜酱香味浓,鲜香微辣,虾肉软嫩可口。

五. 四川省 宜宾 珙县 楠桥蚕桑

蚕桑,即养蚕与种桑。是古代农业的重要支柱。相传是嫘祖(黄帝正妻)发明。蚕桑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与稻田文化一起标志着东亚农耕文明的成熟。而就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丝绸文化、瓷器文化则标志着中原文明进入鼎盛阶段。

楠桥村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底洞镇,这里是一片片绿油油、错落有致的桑园,一条条阡陌纵横的水泥路通向各家各户,一栋栋碧瓦红墙镶嵌的小洋楼被掩映在满岭翠绿的桑园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和醒目,一条蜿蜒曲折的已硬化的南风公路横穿全村境内,像一幅山村新画卷,使山村的旧貌换上了新颜。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带动下,全村村民积极试验养蚕新技术,将传统的春、夏、秋和晚秋,4季之间有间隔的方法改进为现在的第一季蚕刚到第二眠的时候,就开始育第二季蚕了,同时实行小蚕共育。这样多批次滚动养蚕,既增加了批次和产量,又减少了桑叶浪费。改变传统的年3-4次养蚕布局为年5-8次。今年,这项新技术已经在全县推广。天然彩色蚕茧试养成功。2009年上半年,楠桥村在去年推广的“工厂化”养蚕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司+协会+农户’的生产模式,引进彩色蚕茧进行试养,村支部书记李跃康成为第一位试养人,并取得成功,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扩大了养殖规模。

六. 四川省 宜宾 兴文县 碎米芽菜

四川—碎米芽菜,是著名的四川“四大名菜”之一,是宜宾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宜宾芽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产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香、甜、脆、嫩、鲜,并得以代代相传成为四川家喻户晓的传统酱腌菜。

文化:据可考资料清嘉庆《叙州府志。物产》中记载:“葱韭蒜......白菜青菜蔓菁.....各厅县志皆有。”说明当时做为芽菜的原料——青菜已经有较为广泛的种植了。

在宜宾芽菜的长期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加工工艺。据资料记载,在清光绪年间,叙州(宜宾旧称)近郊的农户将其青菜去叶剖丝,晾晒适度,拌入食盐、红糖,再加入香料配制装坛腌储而成。

制作:

1. 将鸡脯肉剁细;

2. 辣椒和腌芥菜都切成细粒;

3. 锅内放油烧至七成热时,放肉末炒散,随后放入辣椒和腌芥菜,炒匀。

4.炒匀后; 用盐、白糖、葱花、味精、酱油、花椒粉调味即可。

七. 四川省 宜宾 长宁县 长宁长裙竹荪

长宁长裙竹荪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长宁长裙竹荪是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的。长裙竹荪又名竹荪、竹笙、竹参,竹荪口味鲜美,是著名的珍贵食用菌之一。长宁县把长裙竹荪作为优势特色产业,长裙竹荪的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万亩以上,产值达5亿元以上,长宁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长裙竹荪之乡”。

长宁蜀南竹海有“中国竹子之乡”之称,是世界最大的丛生竹和散生竹生长基地。这里的丘峦山坡、溪河两岸、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到处是葱郁的竹子,遍地都是竹枝、竹叶、竹箨、竹末腐烂后残留的有机物质。不雨而润,不粪而肥,竹荪便在竹乡长宁的大地上悄然生长。竹荪是吸收腐竹的有机质长成的真菌,它的生长定然与竹子有关。每到清明节之后,漫山遍野的竹林里,便弥漫着潮润的空气。农家周围的竹蔸中,时不时冒出几朵竹荪:深绿色的菌帽,雪白网状的菌裙和圆柱状的菌柄,以及粉红色的菌托,恰似一位亭亭玉立的“白裙公主”。

竹荪肉厚质嫩洁白,比白玉更润滑更招人喜爱,自古是“草八珍”之一。银耳、木耳一些菌类,在高温下煮久点儿就会变软。而长宁的竹荪,无论怎么煮,无论怎么烫,永远是那样的嫩脆腴美、清爽可口。竹荪不但是营养佳品,而且还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和保健价值,以及防腐功能,是珍贵的食用和药用兼用菌,有“真菌皇后”的美誉。一批专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竹荪含有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丰富的微量元素,能够抗肿瘤、抑菌、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力。竹荪含有的天然抑菌成分,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繁殖和生长。过去,没有冰箱之类的冷藏设备,长宁人做汤时,放一两朵竹荪,汤就可以放两三天而不变味。如果把竹荪的天然抑菌防腐功效进行广泛的开发应用,将是人类不可估量的福音。

近年来,长宁竹荪价格一路看涨,竹荪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究其缘由,笔者获悉,四川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郭渝南教授在对长宁竹海长裙竹荪的长期专门研究中发现,竹海长裙竹荪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医疗价值和保健价值。天津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的专家也对长裙竹荪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长裙竹荪抑菌研究》认为,竹荪含有天然的抑菌成分,具有广泛的抑菌作用。今年1月份,长宁县长裙竹笋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认证。2010年6月份,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北京邀请赛”上,该县推出的“竹海长裙竹荪”系列菜肴摘得三金一银。该县农业局局长牟汝彬介绍说,“当前,我县大力发展竹荪,打造竹海、生态的品牌,争取使竹海长裙竹荪的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万亩以上,产值就能达5亿元以上,使长宁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长裙竹荪之乡”。”

八. 四川省 宜宾 筠连县 炖鸡面

炖鸡面原料:鸡、面。

制法:将鸡炖好后,拌面吃。

宜宾特色炖鸡面,选料严格,做工精细,色泽奶黄,咸鲜醇香,入口爽滑。

九. 四川省 宜宾 筠连县 筠连粉条

筠连粉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筠连粉条

筠连粉条以筠连红薯为主要原料,按照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具有较易断,无淀粉及原料香味,滋味鲜美。

筠连粉条产地范围为四川省筠连县现辖行政区域。

《筠连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筠连粉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筠府函〔2015〕60号

四川省筠连县地方标B511527/T001-2015《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筠连粉条加工技术规范》(草案)

十. 四川省 宜宾 筠连县 筠连椒麻鸡

筠连椒麻鸡已有400多年历史,它以独创的烹饪技术配上祖传秘制的佐料,其味麻辣爽口,风味独到。筠连椒麻鸡以选三斤左右的乌骨鸡为最佳。宰杀褪毛后,只在肚腹上划一个小口,小心翼翼地剜出鸡肚里的杂碎,当铁锅里的水开始冒鱼眼睛时,便将鸡下到锅里,加盖,每隔两三分钟翻一个面。为了不让锅中的水沸腾,除文火外,还夹以淋冷水的方法。总之,一直让鸡在锅中保持“氽”的温度。大约十分钟左右,熄火,焖一至两分钟,从锅里捞出,马上浸在冷开水中,大约五分钟左右捞出,等温热时切成块状。经这样煮出来的鸡,其肉质细嫩,绵软化口,吃起来也相当的“嫩和”了。

鸡好,蘸水更为讲究。除了蒜泥、老姜汁、油辣椒、花椒面外,还有芝麻面、炒花生细末、麻油、小葱葱花、白糖等,用上等豆油调配而成。单是闻到蘸水的香味,就让你垂涎欲滴了。鸡肉和上蘸水后,拈在一起放入口中,你马上就会感觉到,那味道真的是不摆喽!

筠连城内有几家卖椒麻鸡的老字号如白老幺、雷七点、吴水毛等,筠连椒麻鸡已成为餐馆和接待朋友必上的一道美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