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青海特产品牌建设五大要素 青海省十大特产品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青海特产品牌建设五大要素 青海省十大特产品牌更新时间:2024-01-06 19:04:21

一. 青海省 果洛 甘德县 甲卡

甲卡

“甲卡”又称“喋哇”或“都玛”。碗内放少许炒面、酥油、曲拉,再倒上茶水,喝完茶水后,用指头搅着吃,这种吃法一般用在早餐。由于它营养丰富,热量大,既可充饥又能御寒。

二. 青海省 果洛 久治县 肉肠

肉肠

肉肠,藏语称“尤”。把牛(羊)肉切成碎肉丁,加入食盐、花椒粉等调料拌匀,将洗干净的带油大肠从细端往粗端边装肉馅边翻肠,装好后封口放入锅中煮至五成熟食用。

三. 青海省 海南 鹿胃

鹿胃的主要功用:鹿胃为鹿身上采集的干燥胃。按中医中药“以脏补脏,以脏养脏”学说主要治疗脾胃虚寒症。主治:暧胃、温中、祛寒、健胃。适用于胃脘疼痛时发,攻冲痉挛作痛,或有腹泻,畏寒喜暧,热敷痛减,久治不愈者。

四. 青海省 西宁 湟中县 湟中燕麦

湟中燕麦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湟中燕麦是青海西宁湟中县的。

据民间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为传播中华文明致远吐蕃,将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女从任城召至长安,被封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途经湟中时,曾吃湟中燕麦炒面。燕麦是重要的饲草饲料作物,也是古老的农作物。从栽培地域上看,栽培的燕麦距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湟中燕麦,种植历史悠久。湟中县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形成了适宜种植燕麦的区域,种植的燕麦籽粒饱满,发芽率高,成熟度高、种质优良,当地群众利用因地制宜的优势,充分利用撂荒地和贫瘠地扩大燕麦种植面积。2015年我县燕麦规模种植面积达23.49万亩,生产燕麦良种3000万公斤,覆盖15个乡镇,燕麦良种率达到了100%,每年向省内外提供良种1000万公斤以上,占全省燕麦良种市场的60%。目前在我县主要推广和应用的品种有加燕2号、林纳、白燕7号、青引1号、青海444等。自2003年来通过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农区饲草基地建设及复种饲草项目、国家燕麦体系建设、科技富民强县饲草种植等项目的实施,2006年获得了湟中县良种燕麦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省级成果奖。2013年获得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2015年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所在地域: 青海

申请人: 青海省湟中县草原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湟中燕麦的地域保护范围为青海省湟中县辖行政区域内,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地理坐标为北纬36°13′32〞—37°03′19〞,东经101°09′32〞—101°54′50〞;东与西宁市、平安县毗连,南与化隆、贵德两县交界,西与海晏、湟源两县接壤,北与大通县相邻。全县东西长约68公里,南北宽约91公里,幅员面积为2700平方公里。湟中燕麦主要集中在田家寨镇、土门关乡、上新庄镇、鲁沙尔镇、共和镇、大才乡、汉东乡等地区,是我省主要燕麦生产区之一。

五. 青海省 果洛 久治县 青海枸杞

枸杞属茄科植物,主要产于海西州的德令哈、格尔木、都兰、乌兰,以各农场种植的品质最佳,其他各州及东部农业区亦有野生和种植,年产量约近百吨。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在凉晒时不宜翻动,以免变黑。

驰名中外的青海枸杞,沐塞北之寒露,润天地之精气,鲜果玲珑剔透,红艳欲滴,状似红宝石,干果色泽红润,皮薄肉厚,籽少味甘,营养极为丰富。枸杞性平,味甘,早在汉代就以其滋阴补肾,健脑养血、明目益神、延缓衰老等神奇功效而享誉天下。

经专家鉴定:其中所含锗、锂元素独具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助于开发儿童智力;所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铁、磷、钙等营养成份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具有抗癌、保肝、养颜之奇效,是最佳天然保健物,用于治目昏、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糖尿病等症。

六. 青海省 西宁 城西区 羊蹄筋

羊蹄筋又称羊筋,是羊小腿部的韧带。在宰杀季节,经过剔取、拉直、阴干后,扎成小把,可长期保存,久藏不坏。羊筋分前筋(前小腿的筋)、后筋(后小腿的筋)。后筋比前筋长,质量较高。羊筋是胶质组织,与海参、鱼翅相比价廉味美,是烹制筵席佳肴的重要原料。用羊筋做的菜肴品种很多,是青海回、汉族筵席上常见的地方风味菜肴。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七. 青海省 果洛 久治县 牛奶

牛奶

牛奶是藏族生活的必需品。每年5月底至10月底为产奶季节。牦母牛年平均产奶250公斤,犏母牛年平均产奶431公斤。挤奶时先放牛犊吸吮,诱使奶牛下奶后开始挤奶,一般早、晚挤两次,也有早、中、晚各挤一次。

八. 青海省 黄南 泽库县 泽库牦牛

泽库牦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泽库牦牛

秦汉时期,泽库地区为羌人牧地。先是先零羌的牧地,因先零羌遭受汉朝的军事打击,力量薄弱,烧当羌联合其他各部,将先零羌逐出小榆谷、烧当羌占据大小榆谷,成为强大的部落集团。清代中后期,蒙古势力衰落,泽库地区原有的少数蒙古人逐渐移迁河南县境。随着游牧南迁,泽库县境恢复了隆务囊索独立管辖,成为热贡地区的夏季草地。1949年9月青海解放,今泽库地区属同仁县五、六、七区。1953年12月5日由同仁县析置泽库县,隶属黄南藏族自治州。历史上藏民族的饮食习惯以牛肉、牛奶、酥油、青稞炒面为主食。而作为游牧民族,肉在其食物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藏族食肉的方法有煮、风干、烤、生食、烘等。最平常的食肉法自然是煮。煮肉则强调一个“鲜”字将肉煮至半生不熟,肉的红丝甫尽即可。牛奶和酸奶也是牧民们四季饮用的饮品。牦牛奶经过特制工具的搅合便能打出酥油,是牧民们不可缺少的主食。分离过后的酸水经煮沸、过滤、日晒后成为坚硬的粒状物,俗称乳酪。酸奶和奶茶色泽鲜白,被视为纯洁和善良的象征。泽库牦牛全身都是宝,其肉鲜美无比,杀后可煮、炒红烧、清沌或风干等,其咪独特。肉可食,皮可缝制成衣,靴、袋等。牛头可加工成工艺品,牛尾可制作成弹扫灰尘的扫帚,牛则是一道壮阳药。

对高寒严酷的青海高原生态条件有着杰出的适应能力,是雪山草地不可缺少的特种役畜。

地域范围

泽库县位于东与甘肃省夏河县为邻,南与河南蒙古自治毗连,西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德县相望,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分界,东北与同仁县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0°34′—102°08′,北纬34°45′—35°32′之间。包括泽库县泽曲镇、麦秀镇、和日乡、宁秀乡、王家乡、多禾茂乡、西卜沙乡、巴滩牧场、恰科日社区,辖五个乡两镇一场一社区的64个行政村。东西长142公里,南北宽85公里,总面积6658.06平方公里,覆盖全县范围。

九. 青海省 西宁 城西区 擀面

青海的擀面有四种作法:一是长面,即面擀好后,切成长状,调以臊子叫“臊面”,吃这种面招待客,有“长福长寿”、“长来往”之意
二是凉面,即面擀好后,切成细长条,煮熟拌上青油冷却即食
三是旗花,又叫寸寸子,即将擀好的面(稍厚)切成2寸长条状
四是麻食儿,即将擀好的面切成正方形后,将一对角捏之。( 西宁)

十. 青海省 海北 海晏县 酸奶

酸奶是草原上独特的奶制冷饮。从盛夏到深秋,当牧业区产奶旺季到来时,也是制作清凉鲜嫩的酸奶季节。



在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地区,也有吃酸奶的习惯。特别是回族同胞,他们用小碗装熟牛奶制作酸奶,并特意在碗口滴上几滴菜油,表层奶皮金黄,油渍点点,洁白如脂,芳香扑鼻,鲜嫩质细,清凉微酸,加一勺白糖,酸中带甜,更是凉爽可口。在旅途劳顿时吃上一碗酸奶,能解渴、消热、开胃,一身的疲劳便会荡然消失。



酸奶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饮料,营养胜于牛奶。它能助消化、增食欲,还有抑菌、收敛、镇静和催眠的功能,对轻微腹泻的慢性病人有治疗作用。医学家还发现它能降低胆固醇浓度、预防动脉硬化和肿瘤,避免过早衰老。因此酸奶是饮食、保健二美兼具的风味食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