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阆中特产泡蒜 广西特产小吃泡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阆中特产泡蒜 广西特产小吃泡蒜更新时间:2024-01-29 21:20:23

一.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千佛竹根姜

千佛竹根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千佛竹根姜

阆中生姜种植已有180多年的悠久种植历史,据《保宁府志》记载,阆中千佛古镇自清代起就盛产生姜,每年秋天新姜收获后,都要用车拉船载到成都、重庆、巴中、汉中等地销售,目前主要集中在千佛、老观、方山等十几个老基地乡镇,面积上万亩。

阆中当地人民将千佛生姜作为招待客人和普遍食用的香辛调味品,有“菜中之祖”之称,可作蔬菜炒食,也用来腌成咸菜下饭。烹调蔬菜时,生姜可使菜味清香可口,烧炖鱼肉时能去腥膻,增鲜添香。如今,阆中还把生姜加工制成姜片、姜粉、姜油、糖姜、醋姜、糟姜、酱姜、盐姜、泡姜等,并把生姜作化工提取香精的原料,产品远销省内外各大商场酒店。

四川

阆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阆中市所辖千佛镇、金子乡、望垭镇、鹤峰乡、三庙乡、峰占乡、龙泉镇、西山乡、老观镇、方山乡、石滩镇共11个乡镇122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6°06′~106°24′,北纬31°38′~31°51′

二.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保宁松花皮蛋

阆中的松花皮蛋采用传统的天然原料配方,故不含铅,也无其它有害物质,且含有多种氨基酸和酸钠,呈弱碱近中性。皮蛋透明,松花清晰,富有弹性;蛋黄油润,略带溏心,桔红透亮;味道纯正鲜美,不含碱味。可用刀任意切割,做成各种式样的工艺菜,晶莹美观,宛若五彩缤纷的盆景。

三.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桂花月饼

明月寄相思,月饼传亲情。每当中秋佳节来临的时候,市面上、商场里的月饼堆积如山,而对于生长在阆中古城的居民来说,他们把自己的钟爱放在土产的桂花月饼上。多年来,桂花月饼就伴随着阆中人度过一个又一个中秋佳节。

桂花月饼又叫清真月饼,阆中的桂花月饼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桂花月饼用料讲究、制作工艺也比较复杂。在原料上主要采用面粉、果脯、菜油、白糖、核桃仁、冬瓜糖、花生仁、芝麻、桂花糖。像桂花糖、冬瓜糖、橘饼糖这些原料,聪慧的阆中人都是自己亲手制作,从来不加任何色素、防腐剂等。桂花月饼和面从来不加水,而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已经处理熟的菜油。以前是采用手工打酥,现在有了机器,大大节省了人力。打酥后就开始制作月饼的面皮,接下来的工艺就是装馅,再把月饼放入烤箱进行烘烤。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月饼颜色黄亮,皮酥馅软,甜而不腻,香酥可口。

多年来,桂花月饼风靡阆中,经久不衰,阆中人不光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而且平时也喜欢吃,就是早上吃稀饭,也要吃上一个月饼,那种感觉就是爽。现在阆中市的桂花月饼已经香飘省外,每到中秋佳节的时候,许多市民就开始排队等候购买,场面十分火爆。自从有了特快专递后,阆中桂花月饼便远销北京、上海、广东、宁夏等地,现在每年的产量都在30多万个以上。

中秋节,阆中市民手中、自行车上都经常可以见到桂花月饼,这是阆中市民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

四.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明参粉丝

川明参是四川特有的药食两用产品,在阆中和苍溪尤为盛产。川明参营养价值极高,现主要作为食材出口至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地区,多以煲汤食用。川明参作为药材,收载于《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具有滋阴补肺、健脾养胃之功效,主要用于肺阴虚症,热病伤阴、肺燥咳嗽,脾虚食少,病后体虚等。

明参粉丝是以优质奉国大米和川明参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它以滋补营养、绿色健康为优势,赢得众人的青睐,是人们自食和馈赠亲朋的首选礼品。

明参粉丝食用方法:用温开水浸泡至无硬心,直接经拌、炒、烫等烹饪后食用。

温馨提示:明参粉丝不含任何添加剂,不宜长时间煮烫。

五.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阆中丝绸

阆中丝绸,久负盛名。唐代即为宫廷贡品。《唐书》载:“阆中郡岁贡绫、绢、索殳(hu,有绔纹的丝)等。”《明实录》也载:“当年山西潞安州织进贡绸缎,要采用间丝。”用这种丝织造的保宁水丝花素大绸远近驰名。

建国后,间中蚕桑丝绸发展迅速。先后建立大型丝绸企业阆中丝绸厂、间中绸厂,市属丝绸企业6家,生产绸、缎、绫、罗、绉、纱以及乔其、丝绒等织花、印花、刺绣真丝面料及丝毯,花色品种一千多个,创省级以上优秀产品三十余个,占四川丝绸总产值三分之一强。桑蚕丝绸实物质量1983年已名列全国第一。出口产品54个,销往美国、日本、加拿大、苏联、西欧、瑞士、西德、非洲、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阆中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制丝、丝织、丝绸服装、炼丝、丝毯、丝绸工艺品、纺织机械制造、汽车营运修理等多种管理于一体。生产七种规格的白厂丝、9大类60余个不同规格的丝制品和各类丝绸服装及附属品。梅花牌D4白厂丝连续22年稳定3A级以上,蝉联部、省双优。94年获四川名牌产品称号,在日本誉为“质量信得过”产品。12102双绘、12799时新绉、12798春香缎、13255双宫绸、13257霓裳绸、12011桑乐绉、们103乔其纱、11206电力纺等多个省、部优产品,在港、澳市场有“万能坯绸”美称。翠云牌真丝系列服装,卓尚牌丝毯,在94年四川省名特优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

阆中绸厂为上海内迁厂,国家二级企业,年产丝织品45o万米,印染能力1000万米,砂洗能力100万件以上。除生产军工特品外,生产仿真丝系列,真丝交织及化纤类产品,还生产方巾,刺绣丝织工艺品及以泼染砂洗服装等深加工产品。

出口产品有纺类、绘类、缎类,尤以提花织物著称。已创“省优”26个,“部优”27个,“国优”3个。其中“彩虹”牌软缎被面连续三年获国家丝绸行业最高银质奖章。1994年,该产品又与14370花绉缎双获首届“中国、大西南名牌产品博展会”金奖;14013和14475花绉出口率达98.5%,绦沦仿真丝系列产品获中纺部最佳效果和最佳花色品种奖。1998年又获部级质量管理奖。该厂连续三次获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六.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热卤烧腊

这种吃食是梁定远所创制,他1953年在北街开店,作法是先将鸡、鸭、鹅、兔及猪牛肉及内脏、加调料煮到七分熟,捞起后再放入卤汁锅内卤熟。吃时将各种肉食切成块片,盛在盘子里,再浇上少许热卤汁,饮酒而食,便觉卤食浓郁,百香汇口。

七.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上水大米

“上水大米”产业基地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阆中市老观镇。老观镇因其位置独特、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是盛产优质大米的基地,所产大米食用糯而香甜,富含多种独有的营养成份。曾多次作为宫廷御用产品,在西博会上获得过“金奖”,2013年成功成为中国名优特新农产品。

为顺应市场发展及丰富老观古镇旅游产品,镇农业中心还在农业局指导下于2009年成立上水大米专业合作社,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领全镇农业水稻生产。从2012年起在玉龙村建立基地,合作社社员达1000余户,进行有机大米标准化生产,目前成功通过“有机转换认证”,有望于2015年成功取得“有机认证证书”。

目前“上水大米”已在网上销售,入驻超市6家,开设专营店1家,直营店1家,已远销广东、上海、成都等地,深受客户青睐,特别是有机大米,最高卖达56元/公斤,合作社社员户均增收500余元。产品供不应求。

八.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牛羊杂碎面

牛羊杂碎面

牛羊杂碎面是民国时期才出现的。回民吃牛羊肉,最先是将宰了的牛、羊内脏和鸡或鱼用白水煮熟,然后捞起切成小条片,再放入原汤锅里小火保温。吃时,将杂碎和原汤淋在煮好的鲜面条上,加上芫荽、葱花和焙香的干辣椒面。吃起来清香鲜美。如果不要面,只吃杂碎和汤,叫“净杂”,或单称“牛杂”、“羊杂”。

近年来,牛杂和羊杂面特别受人青睐,做羊杂碎也就不仅是内脏,而是羊肉了。羊肉,肉细味美,营养丰富,特别是冬天,吃了暖和有力。早晨上班、上学的吃碗牛、羊杂面,既强身壮力,又省时省事。

九.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奉皇米豆腐

阆中老观古镇,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这里山清水秀,百姓勤劳朴实,地产奉国大米文明遐迩。奉国大米因产自老观山区(古奉国县)而得名,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的稻米,以其饱满、色泽好、口感佳而成为历代宫廷贡米。解放后曾出口欧美及其东南亚,近年获得西博会"金奖"、"南充知名品牌"、"民为天放心食品"、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等多项殊荣。

奉皇米豆腐是以优质奉国大米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几千年来,一直是阆中百姓逢年过节善待亲朋的必备佳肴,因汉武帝刘彻对其情有独钟而被当地百姓称作“奉皇米豆腐”,它以精致环保、味美价廉、绿色健康的优势代代传承,属于阆中地域传统美食。

汉代有一宰相名曰谯隆,奉国县(今阆中老观镇)人,深受汉武帝刘彻的青睐。奉国县山青水秀,自然生态良好,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的稻米,粒大、饱满、色泽好、口感佳,作为汉代宫廷贡米,故称奉国大米。谯隆进谏,诏著名天文学家落下闳进京修订历法,终采纳其浑天说理论,启用《太初历》,创立春节文化并沿袭至今两千余年。在汉代第一个春节时,谯隆将家乡以奉国大米为原料,用手工方法做成的又糯又香的米豆腐献给汉武帝刘彻,皇上食之大悦,并高度赞赏。此消息很快传遍了家乡,奉国百姓将此米豆腐称为“奉皇米豆腐”,沿用至今。从此逢年过节,奉国百姓以奉皇米豆腐为上等佳肴善待亲朋。奉皇米豆腐,又称作奉皇“米豆福”,取其幸福吉祥之寓,与春节文化融为一体。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