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徽特产互寄淮北 合肥特产送人方便邮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徽特产互寄淮北 合肥特产送人方便邮寄更新时间:2024-01-16 00:45:54

一. 安徽省 阜阳 皖北猪

皖北猪产于安徽省的阜阳地区。皖北猪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的阜阳、涡阳、蒙城、颍上等县。淮南、淮北、蚌埠、定远、芜湖、马鞍山等地也有饲养。此外我国广东、江苏、黑龙江等省的部分县也有引进。

生长环境:阜阳地区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安徽省的西北部,是一个以旱粮为主的农业大区。该地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208~222天,粮食作物有小麦、红芋、玉米、大豆、水稻等;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红麻、烟叶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便利的交通,为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丰富的农副产品为养猪提供了物质基础。

外貌特征:皖北猪体型中等大小,被毛全黑色。头轻秀适中,耳较大且下垂,嘴筒长而直、额部有菱形皱纹。体躯较长,背腰平直,腹部较大而不下垂,腿臀部较丰满,体质结实。07对以上,排列整齐。

品种性能:皖北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210公斤,成年母猪为170公斤。皖北猪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瘦肉率高、胴体品质好的特点。但具有皮厚、骨粗的缺点。

二. 安徽省 淮北 杜集区 准北棒棒茶

准北棒棒茶

在临涣南面不足两百里的地方,就有着一个叫做六安的地方,茶叶生产远近闻名。临涣就是借着六安当地一种叫做红茶棒的茶叶,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茶“棒棒茶”。据说常饮这种茶,除有春生津、夏消暑、秋提神、冬生暖的奇特功效外,还能解酒,多饮不撑腹,还可暂解饥渴。临涣镇的人口,现在还不足两千人,可这里数得上名字的古茶馆就有10多家,相传,这还因为临涣古镇有好泉水的缘故。古镇南面有一口泉,叫做回龙泉,相传这口泉水清冽甘甜,现今的茶楼也就大多分布在它的附近。

三.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口子酒

口子酒产于濉溪县,酿造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697年的春秋时代,宋昭公就曾用口子酒与鲁、陈、卫国君“歃血饮酒,会盟于渠(渠:即今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诗经·商颂 烈祖》篇中有云:“既载清酩,责我思成。”酩为古代稀薄之酒,说明此地殷商时期不但有酒,而且有以酒祭祖祈福的习惯。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子曾来此地周游,著有《宋人酩酒》篇:“宋人有酩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其美,旗帜高悬,迎风招展,酒香四溢。卖酒者为招徕顾客,热情周到,四方童叟怀钱提壶,往返不绝……”足见当时此地饮酒已很普遍。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宋元时期,也在渠沟、濉溪口、柳子设“酒监”,以课酒税。明时,酿酒作坊已有10余家,到清末民初,迅速发展到72家,质量也空前提高。民谣说:“团城七十二,居中尽得法。千瓷皆上品,甘美泉水佳。”其时,共有酿酒技师近千名,发酵池600余条,年产量达300多万斤,其中比较有名的酒坊有“周协聚”、“允成”、“福泉”、“广益”、“南豫泰”、“小同聚”等。

濉溪酿酒业绵延千年,长盛不衰,一些文人墨客,达官巨贾,常汇集于此,或泛舟濉水,饮酒赋诗;或纵吟狂歌,留下众多著名的诗篇。魏晋时,“竹林七贤”的嵇康和刘伶,都生于酒乡,酷爱饮酒,常喝得酩酊大醉而后快。刘伶在《酒德颂》中写道:“捧罂承糟,衔杯醇醪,奋鬓箕踞,枕曲藉糟,无忧无虑,其乐陶陶。”嵇康在《秋胡行》中有“旨酒盈樽,莫与交欢”的诗句,至今有的酒店仍在悬帖“嵇康问道谁家好,刘伶答曰此处高”的对联。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春游濉水》诗中写到濉溪酒:“秋灯夜写联句诗,春雪朝倾暖寒酒。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公元1031年,文学家苏轼在《南乡子·宿州上元》词中写道:“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词中“白酒”即口子酒,那时濉溪口属宿州。明万历年间,翰林戴国土曾游濉溪口,夜泊濉水,饮酒赋诗,写下“牯徕疑楚泽,沽酒读《离骚》”的诗句。相山隐士任柔节曾以“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赞美口子酒。

口子酒以优质高粱、小麦、大麦、豌豆为原料,在吸取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用现代技术酿造,长期陈储,精心勾兑而成,被誉为酒中珍品。视觉上,口子酒有“琥珀色”、“喝不净”的特色。嗅觉上,口子酒具有“透瓶香”、“隔宿香”的特色。味觉上,口子酒具有“双重香”、“入口绵”的特色。功能上,口子酒具有“蕴灵气”、 “清神气”的特性。

口子酒享誉千古,名驰华夏,多次在重要评比评选中获奖。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庆,口子酒被列为国宴用酒,并作为礼品赠送也门国王。1979年第三届评酒会评为国家优质酒,1984年获轻工部金杯奖,1988年获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及第五届评酒会优质奖,1991年获北京第二届国际博览会金奖,1992年获巴黎国际名优酒展评会特别金奖和曼谷国际名酒博览会金奖。公司主导产品口子牌口子窖酒于2000年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荣获 “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产品”;2003年,获得“中国白酒典型风格金杯奖”称号;2005年,更是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和“首批三绿工程畅销品牌”称号。被2004年首届中国白酒科学技术大会指定为荣誉产品。口子企业也先后被评为省先进企业、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全国5000家直报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于2003年以后,陆续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即食品安全卫生体系认证。在全国白酒行业中的排名也由2000年的第34为迅速攀升至2003年的第12位,并被评定为2003年度中国白酒行业最佳经济效益十强企业。2006年5月,口子窖酒顺利通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认证。这一认证被业内人士称为高档白酒身份证。2006年公司进入国家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

信息来源:濉溪县人民政府网

四.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淮北煤炭

    淮北矿区地处华东腹地,煤炭资源丰富。矿区总面积9600平方公里,其中含煤面积6912平方公里,包括濉肖、宿县、临涣、涡阳四大矿〖JP3〗区。座座矿山,天轮飞转,条条铁轨,乌金滚滚。踏入百里矿区,到处涌动着激情和活力。50年的创业,已让淮北矿业集团成长为一个拥有253亿元资产、年产原煤2789万吨的大型煤炭企业。名列全国500强企业、全国煤炭工业百强第16位。

    早在清咸丰年间,烈山一带农民利用农闲季节,就土法开采无烟煤。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由地方商人合资经营,创办小环山(现小花山)煤矿。至辛亥革命前夕,烈山矿区已开井8口,日产煤300吨。民国6年(1917年),皖系军阀安武军总办倪嗣冲,出资20万元,地方商人周玉山出资10万元,在烈山官商合股经办“普益公司”,倪道烺任总经理。从山东、山西等地招工2万多人,开掘大井21口、小窑30多处。购置52台卧式锅炉及其它机械设备。同时又从开滦矿招聘10余名采煤技术人员,指导改进采煤技术。日采煤700吨左右。17年,国民政府接收了烈山矿,改官商合办为官办。至抗日战争前夕,日产原煤400吨。27年5月濉溪沦陷,烈山矿被日本人掠夺,继续开采。29年停办。
    1958年5月5日,一个永载矿区史册、标志着淮北矿区诞生的机构—淮北煤矿筹备处正式成立。数万建设大军很快云集淮北平原,在当时被称为“安徽西伯利亚”的盐碱地上开发淮北煤田吹响了新的“淮海战役”的号角。淮北地区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淮北的煤种类齐全,焦煤、1/3焦煤、气煤、肥煤、贫煤、瘦煤、无烟煤和天然焦等煤种一应俱全,为国内少见。其中焦煤、肥煤和瘦煤为国家保护开发的稀少短缺煤种,占矿区总储量85.7%。全矿区煤炭保有储量约80多亿吨,除煤炭资源外,矿区还有丰富的伴生矿资源,已探明-2000米水平面以上煤层赋存煤层气储量达3000多亿立方米及优质高岭土4.8亿吨、天然焦1.5亿吨。
    淮北煤质优良,属低硫、低灰、特低磷、高发热量、粘结性强、结焦性好的“绿色环保型”煤炭。

五.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临涣棒棒茶

临涣当地不产茶,但安徽却盛产茶叶。在临涣南面不足两百里的地方,就有着一个叫做六安的地方,茶叶生产远近闻名。临涣就是借着六安当地一种叫做红茶棒的茶叶,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茶“棒棒茶”。据说常饮这种茶,除有春生津、夏消暑、秋提神、冬生暖的奇特功效外,还能解酒,多饮不撑腹,还可暂解饥渴。临涣镇的人口,现在还不足两千人,可这里数得上名字的古茶馆就有10多家,相传,这还因为临涣古镇有好泉水的缘故。古镇南面有一口泉,叫做回龙泉,相传这口泉水清冽甘甜,现今的茶楼也就大多分布在它的附近。

六.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芦笋

萧县芦笋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量3000吨,年产值1500万元,主要分布在杜楼、王寨、大屯、刘套、杨楼等乡镇,以生产白芦笋为主,兼产绿笋,主要供应县罐头厂加工芦笋罐头、速冻芦笋出口,年创汇400万美元。产品不足本地加工需求,急需扩大基地生产。

七. 安徽省 滁州 来安 大头酥

大头酥其味香甜且酥,由占米、黄豆、白糖和香油等材料制成。

配方:占米一百斤,黄豆二斤半,适量白糖。

制作工序:

第一步先加工成丕。制法,将占米用清水浸泡二十四小时以后机制成粉,把粉用开水和烫做成饼并投入开水锅内煮熟,捞取放搅拌机搅拌,待温度降至三、四十度时,把黄豆沫(黄豆浸泡后磨成糊状)掺入继续搅拌串匀取出,做成长约四公分,宽、厚各月一点五公分的小块,放外晾干(要晒干透)成丕。

正式制作时,备锅四口,一口温油锅,一口空锅,一口开油锅,一口锅将白糖熬成糖稀,先将干丕放入温油锅温软,取出放空锅内,勺开油反复向软丕浇拌起泡,取出再入开油锅炸成黄色,随之放入糖稀锅内翻拌后取出,复以白糖相拌即成。

制丕时,忌沾油、盐、糖。

八. 安徽省 宿州 泗县 芦竹

多年生草本。具粗壮的根状茎。秆直立,有分枝。叶稍无毛;叶舌膜质,截平,顶端具短纤毛;叶片条状披针形,扁平,长30~60cm,宽 2~6cm,边缘粗糙圆锥花序大型,长30~60cm;小穗含花2~4花,小穗轴无毛;颖膜质,披针形;外稃膜质,具3~5脉;第一外稃长8~10mm,上部的渐次变小,脊上无毛;雄蕊3;子房无毛。花果期10~12月。

九. 安徽省 淮北 杜集区 淮北酥糖

酥糖是从花生糖演变而来的,据传花生糖的最早出现时间是在公元前475-221年的战国时候,由于当时各地的都是战火纷纷,人人自危,一些稍为有钱的人家为了生命安全,都纷纷逃避,远离战火。在兵荒马乱的时期,为了携带方便,有钱的人家就将饴糖和花生加在一起熬煮,熬煮过后,再切成不规则的一小块一小块的,这就形成了花生糖的始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花生糖,在12,13世纪,花生糖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十. 安徽省 淮北 烈山区 山羊板皮

阜阳白山羊,属淮北白山羊品系,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产仔多、 繁殖快、出栏率高、肉质鲜美等特点。白山羊板皮具有组织细密,分层 性能好,制成品柔软光泽美观,耐用等优点,因而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 很高的声誉,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客商的热门货。阜阳市广大农民历来有养羊的习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养羊虽受到限制,但年饲养量仍有数万只。三中全会后,特别是近几年,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看到养羊的价值,养羊业迅速发展,年末存栏量均在20-40万只,年产商品山羊板皮量40万张以上,最高达70万张(含外地 流入),在全省屈指可数,是全国山羊板皮生产基地之一,又是山羊板皮 的商品集散地。以往阜阳的山羊板皮,由外贸统一收购后,经上海、武汉港口转运 出口至欧洲各国,每年换取一百多万元的外汇收入。现在,巨大的资源 储量象一块磁石吸引着许多海外客商纷至沓来,目前已有中国和意大利合资的中意坎堤制革厂,以及中港合资的飞龙制革有限公司,年消化山羊板皮20多万张,就地加工使山羊板皮成倍增值,不仅使外商得到良好的效益,也使本地养羊农民受益非浅
( 阜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