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曲靖特产卤水豆腐 云南特产盐水豆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曲靖特产卤水豆腐 云南特产盐水豆腐更新时间:2024-04-19 23:04:00

一. 云南省 曲靖 麒麟区 曲靖烧饵块

曲靖人酷爱米制品,光饵块一样就有很多品种,筒状的,饼状的,丝状的等等。有一种饵块,做得很薄,形状是圆的,盘口般大小。这种饵块是专门拿来烧吃的,所以约定俗成称之为“烧饵块”,独曲靖所有。在昆明等地虽也有烧饵块,不过那是长方形的,吃法上也较曲靖烧饵块不同。

年纪稍大一些的曲靖人都不会忘记,大约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时曲靖街上的早点主要有两个品种:小锅米线和烧饵块。小锅米线属奢侈品,两角钱2两粮票一碗;饵块则只需8分钱2两粮票,非常实惠。每天早能吃一个烧饵块,是那个年代很多孩子的一个梦想。

大炉子里火旺旺的,上面架了一张铁网,白生生的饵块放上去,边烧边翻,不一会就两面焦黄,中间鼓胀。铺在盘子里抹上酱油辣椒时折两次,捏在手中,一嘴咬下去,香美无比。

  

二. 云南省 曲靖 罗平 罗平黄山羊

罗平黄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罗平黄山羊评为云南六大名羊之一

10月12日,云南省农业厅发布2011年第15号公告,由省农业厅联合组织开展的“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评选认定活动结果揭晓,经社会推荐、品种初选、专家评审、公众投票和综合评分,并经“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评审委员会组织评审,认定罗平黄山羊为云南六大名羊之一。

罗平黄山羊

所在地域: 云南

申请人: 罗平县畜禽改良工作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罗平黄山羊产地位于云南省罗平县境内,涉及罗雄镇、板桥镇、钟山乡、长底乡、旧屋基乡、大水井乡、鲁布革乡、九龙镇、马街镇、阿岗镇、富乐镇、老厂乡十二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57′~102°43′,北纬24°33′~25°25′之间,南北长128公里、东西宽68公里,养殖区域范围3018平方公里,年存栏15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 体形:罗平黄山羊体型体形较大,结构匀称,体质结实,近似于桶状,后肢略高于前肢,身体灵活而敏捷。 毛色:体躯被毛80%以上为浅黄色,头顶、鼻梁两侧、背线、腹线、尾尖、四肢下部为黑色。 头:头中等大小,额宽平,眼大有神,鼻梁平直,耳中等大小稍向前向上外倾,角粗呈倒八字微向外旋。 体躯:劲粗长适中,背腰平直,胸部宽深,肌肉丰满,尻稍斜,腹部紧凑,尾短上举。胸宽深、肋微拱起,背腰平直,尻部稍斜,后躯稍高,腹平不下垂。 四肢:粗壮结实,蹄质坚实呈黑色。 2、 内在品质指标:鲜羊肉呈鲜红色,有其自身特有的膻味,膻香而不臭,皮薄而少脂肪,易熟化。肉质鲜香可口,营养丰富。其中,成年羊肉质中蛋白质含量≥16%、粗脂肪含量≥10%、氨基酸总量≥12%、水分含量≤75%。 3、 质量安全规定:罗平黄山羊产品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9961~2001《鲜冻胴体羊肉》执行。

三. 云南省 曲靖 马龙区 曲靖鸡枞

鸡纵:鸡纵俗名鸡盅,又名白蚁菇,鸡肉丝菇。鸡枞是一种美味山珍,称之为菌中之王,其肉肥硕壮实,质细丝白,味鲜甜脆嫩,清香可口,可与鸡肉媲美,故名鸡枞。鸡枞的种类很多,有黑皮鸡枞、青皮鸡枞、白皮鸡枞、草皮鸡枞等。其中以黑皮鸡枞的品质为佳。鸡枞产季为每年的六月至九月,多生长在未受污染的红壤山林的山坡上,或田野丛中的白蚁巢穴边。菌盖刚出土时呈圆锥形,开展后,中央凸起,表面黄褐色或黑褐色,中央色较深,边缘往往呈放射状裂开。菌褶白色,煮熟时色微黄,菌肉白色,细嫩肥厚,清蒸,氽汤清香四溢,鲜甜可口,回味无穷,故为古今中外颇受赞誉的珍贵食用菌。鸡枞的吃法很多,生炒熟煮煲汤皆宜。用鸡枞可以制做多种名菜,成为鸡枞宴席。如凉拌鸡枞、红烧鸡枞、生煎鸡枞,火腿夹鸡枞等。鸡枞经过晾晒,盐渍或植物油煎制而成干鸡枞,腌鸡枞或油鸡枞,可以贮存较长时间,以备常年食用,食之仍有鸡枞的特殊风味。

四. 云南省 曲靖 麒麟区 曲靖白果

白果又称银杏、公孙树子。个如杏核大小色洁白如玉,其味甘、苦、涩,过食易引起腹泄。

落叶乔木,高可达40米。树干直立,树皮灰色。枝有长短两种,叶在短枝上簇生,在长枝上互生或螺旋状散生于长枝,扇形,长4~8厘米,宽5~10厘米,上缘浅波状,先端中间2浅裂或深裂,基部楔形,叶脉平行,脉叉状分歧;叶柄长2.5~7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叶同时开放;雄花呈下垂的短柔荑花序,4~6个生于短枝上的叶腋内或苞腋,有多数雄蕊,花药2室,生于短柄的顶端;雌花每2~3个聚生于短枝上,每花有一长柄,柄端两叉,各生1心皮,胚珠附生于上,通常仅1个胚珠发育成熟。种子核果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2.5~3厘米,淡黄色,被白粉状蜡质;外种皮肉质,有白粉,有臭气,熟时橙黄色;内种皮灰白色,骨质,两侧有棱边;胚乳丰富,子叶2。花期4~5月。果期7~10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本植物的根或根皮(白果根)、树皮(白果树皮)、叶(白果叶)亦供药用。

五. 云南省 曲靖 富源县 则黑酒

“则黑酒”产自云南省富源县营上镇,历史悠久,属地方一名品,素称“迤东一绝”。“则黑酒”以优质玉米为原料,采用山泉水及传统工艺酿造而成,该酒属米香型,酒液清澈,透明净爽,入口甘醇,回味绵长。一九九七年被评为全国消费者信得过产品。 “则黑酒”分38度则黑醇和50度则黑酒,经县工商局注册登记,经有关部门检疫其卫生符合国家标准。“则黑酒”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有厂房和全套设备。

六. 云南省 曲靖 陆良县 曲靖老人头

老人头:菌体肥大,肉质洁白细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钙、铁、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对心脾暴痛有功效。

七. 云南省 曲靖 富源县 富源酸菜

富源酸菜之所以成其为一种地方的代表,在于它独特的口味和与众不同的制作方法。

寻常意义上的酸菜,是将青菜洗净晾晒切碎后和上盐、辣椒、花椒等诸多佐料揉搓,然后置于缸内密封,待微生物自然发酵形成一种爽口的酸味。这样的酸菜属咸菜系列,通常用来开胃或做其他菜的配料,像曲靖人爱吃的酸菜剁肉、酸菜洋芋之类,这种酸菜就必不可少。而从制作到食用的过程,一般也在十天半月左右,并且是经久愈酸,风味愈好。

比较起来,富源酸菜确有独到之处。首先,做法上,地道的富源酸菜是先取上好的萝卜和小油菜为原料,没有小油菜才用青菜替之,就连萝卜缨也不扔掉。先烧一锅开水,加放少量淀粉和面粉,分别将洗净切成细丝和小段的萝卜、菜缨放进去炸一下,捞起装入缸内,然后盖好盖子置于火炉旁,一夜即酸,第二天便可食用。不但制作周期较普通的咸菜短了许多,而且用不着放任何佑料,纯纯的原汁原味。新做的酸菜里通常还要加入少许“引子”,也就是陈酸菜的酸汤,当地人称之为“脚子”的那种。各家做出的酸菜味道又不尽相同,就全是这“脚子”使然。因为“脚子”里各种微生物群落的生成复杂多样,做出来的酸菜自然也就稍有差异,这就像四川人做的卤菜因那陈年老卤的不同而色香味各异一样。所以,初学做富源酸菜的人,一定去那做得好的人家要一碗酸汤作自家的“引子”。

做好后的富源酸菜,观其色,绿白相间:察其形,粘稠滑腻;品其味,则酸纯无比。吃法上就更是与普通酸菜迥异了。这时的富源酸菜,已经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菜”,而非咸菜或佐料。从前最有代表性的吃法是红豆酸菜汤,熬得烂熟的老金豆和着酸菜一起煮,吃时放点糊辣椒面和盐,轻软爽口。现今生活极大丰富了,火腿、猪脚、鸡或鱼加上酸菜一起煮,再打出个“富源”的招牌,又成了独具特色的风味菜。别看香喷喷端上来一大锅,人们净爱拣那酸菜吃,什么鸡呀鱼呀这时倒成点缀了。最妙的还是那汤,酸中带鲜,浓而不腻,不但酸鲜可口,还有开胃健脾之功效。

追根溯源,富源酸菜倒底有多少年的历史恐怕已经没有人能说得清了。那最初的“脚子”又是出自谁家?是否我们今天所吃的酸菜原来都是经同一级微生物发酵而成的呢?

爱吃富源酸菜的人们可不管这些,他们只管寻着正宗富源人做的正宗富源酸菜而去,在老板浓重的富源口音里,熟朋友一般地调侃着:多加顶(点)富银(源泉)酸菜哟!

八. 云南省 曲靖 会泽县 者海醋

者海醋是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者海镇的。滇东北民间广泛流传着“东川酱油者海醋”即“会泽酱油者海醋”的美名。者海醋是指者海周氏醋,素以色鲜、味香、浓度高,久置不生花,不变质等特点驰名。

醋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佳品和保健食品,对人体有溶栓、软化血管、消炎杀菌、降低血压、帮助消化等药用价值。由该县者海老街周氏所创的者海醋,采用祖传秘方传统工艺流程,已传承200多年的历史,驰名东川、会泽及周边县市。会泽县溶铺醋厂位于会泽县者海镇者海村委员会,是者海镇辖区内工艺较为成熟、发展潜力较好的醋厂,2009年经过国家商标局注册“利莲昊”商标,取得商标专用权并先后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且通过市级“质量检验合格”等合法资质,其采用当地山泉水酿制出来的醋,色泽棕黑发亮,酸爽宜人,味美可口。

2011年溶铺醋厂被县科协列为县级科普项目进行实施,在县科协的帮助下,按照生产流程的要求,对原来的硬件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对发酵池、灶台、储存室进行了改造,改善卫生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在县科协的指导下加强产品开发,提升产品质量,先后开发出“利莲昊”老陈醋、“利莲昊”花椒醋、“利莲昊”双料醋、“利莲昊”特级醋以及“利莲昊”陈醋泡制的系列产品大蒜、姜片、小米辣、蒜薹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其利用科普经费开发产品包装,新开发的包装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满足系列产品的包装需求,极大的提升了产品档次,仅2012年就销售礼品盒5000余盒,散装醋160000余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九. 云南省 曲靖 富源县 云腿

云腿,即云南宜威火腿,为南国名产之一,原来与浙江的金华火腿齐名。 这种火腿,味道十分鲜美,工艺也较复杂,既是宴席上的飨客美味,也是居家餐桌上的佐食佳品。每年入冬以后,便是加工火腿的好日子。先选割肥壮的猎后腿,然后用云南的磨黑盐或川盐反复揉搓,进行腌制,半年后就算成了。腌得的火腿,肉板黄润,肉丝鲜艳,蒸烧成菜肴,别有滋味,越嚼越香,回味无穷。如贮存一二年后再吃,其味更佳。

十. 云南省 曲靖 罗平 擦尔瓦

擦尔瓦,彝语,又称“瓦拉旁钵”,汉译“木子毡衣”,是彝族的传统工艺服饰。 1963年在昭通出土的东晋霍承嗣招魂墓壁画中,就已描绘了头挽“英雄结”,身披擦尔瓦,腰悬佩刀的彝族武士的形象,证明在距今1700年前的东晋时期,居住在今昭通地区的彝族人民,就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极具实用功能,又极富审美情趣的民族工艺服饰一擦尔瓦。

擦尔瓦手工制作,多由彝族妇女家庭劳作完成。一般要经过六道工序。一、选料:选用优质羊毛,洗净、晾干。二、抛松:将洗净、晾干的羊毛用弦弓弹松。三、捻线、染色:用家纺“坠子”将羊毛捻成细毛线,再将细毛线三股合一,扭结成细羊毛绳,用土靛染成青色。四、织羊毛布:用土制布机将已浸染着色的羊毛绳织成布;布的幅宽、长度无统一规格,按拟制的擦尔瓦的大小、长短确定。每块羊毛布的上沿要留缝,下沿留16-33厘米长的羊毛毡须。五、缝制:每9块羊毛布沿纵边缝合成一件,从上沿预留的缝中穿缀一股羊毛绳作系带。

绣花:用预染好的各色毛线,在成型的擦尔瓦的胸背处绣制图案:成品擦尔瓦无袖、无领扣,形制与披风相仿。披戴时,上齐肩、下至膝,膝以下是飘拂的毡须,胸背处是彩绣的图案。图案有相对固定的范式:“十”字形花纹边框,边框内是4朵角偶对应的小花,边框上下各有两条波状纹,喻指山脉连绵、峰峦叠起;或作夸张变形处理,象征金沙江水波漫漫。走遍天涯海角,也不忘民族繁衍生息的土地。纯然一色的靛青作底色,图案则五彩缤纷,艳丽夺目。古朴稚拙的图案设计,反差强烈的色彩效果,透露出浓郁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独特信息。擦尔瓦流行于金沙江沿岸彝族聚居区,尤以永善县彝族妇女制作的擦尔瓦为上品,选料精细,制作精致,图案精美,色彩艳丽,不但在大、小凉山彝族中享有盛名,也为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广大群众倾心钟爱。

擦尔瓦防潮、避水、御寒、抗暑、冬暖夏凉,放牧、狩猎、外出旅行,白天当衣服,晚上作被盖,一专多能,是最为方便、适用的行装。一袭擦尔瓦,披戴于男性身上,更显剽悍威武、英俊潇洒、精神焕发;女性身着擦尔瓦,举手投足间,下摆缀饰的毡须轻拂慢扬,仪态端庄又不失炯娜抚媚,别是一种巾帼气慨。婚嫁、节庆、走亲访友,擦尔瓦既是自尊、自信、自爱,展示自身魅力的“时装”,也是“火的民族”追求美好生活、挚爱亲朋好友、维护民族团结的最富热情的表达。男女老少身披擦尔瓦,或举杯畅饮;或忘情地歌舞于青山碧水间;或点燃篝火,狂欢娱乐,通宵达旦,那真是令人目眩神移、心旌摇荡的醉人的民族风情画卷。

在彝族传统婚俗中,擦尔瓦更是不可或缺的增添欢乐喜庆气氛的道具。姑娘要出嫁,对幸福的憧憬是无法掩饰的,甜蜜、陶醉、明明白白地写在脸上,灿然若星辰般在眸子中闪亮。可面对亲友,那独特的、不无羞涩的甜蜜的向往又需要某种掩饰。于是,一袭擦尔瓦顶在头上,便是送亲队伍中新娘特有的装束,与汉族婚俗中"盖头"相似。在迎亲的队伍中,擦尔瓦是抵御“温情攻击”的武器。当迎亲的队伍进入女方家时,无一例外地要遭“泼水”攻击,虽然是礼俗,是默契,但若数九隆冬被劈头盖脑地泼上几盆水,那滋味确实也不太好受。抵御攻击的办法,是把擦尔瓦顶在头上,裹在身上,任你倒海翻江,我自岿然不动。"攻击"演绎出喜庆、演绎出撩人心魄的温馨。

擦尔瓦,彝族人民永远钟情的“时装”。擦尔瓦,民族工艺的奇葩。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