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苏杨集特产 江苏特产排行榜前十名品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苏杨集特产 江苏特产排行榜前十名品牌更新时间:2024-01-16 19:22:25

一. 江苏省 扬州市 扬州鹅

培育、产地与分布:由扬州大学、扬州市农林局以太湖鹅为母本选育而成,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5月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

品种特性;遗传性能稳定,繁殖率高,早期生长快,肉质优,耐粗饲,适应性强,仔鹅饲料转化率高,肉质细嫩。据国家家禽生产性能测定站报告,在舍饲条件下,肉用仔鹅 70日龄平均体熏3.52千克;放牧加补饲条件下平均体重 4.05千克,料肉比为2.69 :1公鹅屠宰率89.4%,母鹅屠宰率85.9%;种鹅65周龄人舍母鹅产蛋数为71个,平均蛋重玲139.5克,种蛋受精率92%,出雏率88.5%。鹅270~300日龄开产。公母配种比例1:2~4。种蛋受精率平均为83.1%,受精蛋孵化率为81.9%。有就巢性,每年在春季产蛋结束后就巢一次。

二. 江苏省 徐州 邳州 雪桃

系世上稀有的蔷薇科属变异晚熟品种。其果实在立冬前后成熟,收获时已值下雪季节,故名雪桃。雪桃适应于半潮湿性气侯,要求土壤透气性好,喜肥水。在未进入休眠期前受寒流侵袭易发生冻害,进入休眠期后要求有零下8摄氏度-15摄氏度低温天气50天以上,才能正常开花结果。邳产雪桃果型好,果实大,平均单果重300克,最大单果重610克。果品质量好,水份充足,脆甜爽口,可溶性固性物含量20-24%
( 邳州)

三. 江苏省 苏州 吴江 苏州刺绣

苏州的刺绣工艺以图案秀丽、色彩雅洁、针法多变而蜚声海内外、与粤绣、湘绣、蜀绣并列为全国四大名绣。苏绣能运用各种针法绣制各种不同题材绣品,特别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双面绣、更是刺绣艺术中的瑰宝。

四. 江苏省 宿迁 泗洪 蓝晶石

蓝晶石

沐阳县韩山蓝晶石矿物量718.7万吨,矿石量120830万吨,矿石中蓝晶石含量为18.35%,金红石含量为1.4%。耐火度1830℃,是国内稀有的大型高品质的蓝晶石矿体。该矿蓝晶石矿体田露地表,可露天开采,具备良好的开发利用条件。其广泛应用于陶瓷、玻璃等建材和冶金、航天、航空等行业。

五. 江苏省 徐州 沛县 沛公酒

江苏沛公酒业公司坐落在沛城西关,占地220亩 ,年产曲酒6000吨,是江苏省最大的曲酒生产厂家之一。该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有国家级的白酒评委1人 ,省级评委2人,高级评委4人,技术员66人,设备先进,检测手段齐全,质保体系完整,质量稳定可靠。38度沛公特曲、55度沛公特曲,荣获1987年度两个优良产品证书。在1988年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38度和55度沛公特曲又分别获金银奖。在1990年江苏省薯类白酒评比会上,39度 和50度沛公粮液又分别获第一和第四名。1990年在部优评比会上,38度和52度沛公大曲在全国排在第七名和第九名。沛公酒好,装潢也很独特。音响沛公酒及镀铜紫砂酒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深受消费者欢迎。杨成武同志品 尝沛公酒后,挥毫题词“汉家第一酒”;诗人艾青挥笔写下了“沛公美酒飘万里”。( 沛县)

六. 江苏省 盐城 射阳 秋白梨

秋白梨

射阳秋白梨是江苏省射阳县,栽培历史悠久,可上溯到

2000

多年以前。早在秦汉时代始就被历朝历代选作贡品进贡朝庭。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10万亩,总产5万多吨。

因其果肉洁白如玉,似霜如雪,其果实以个大、体圆

、皮薄、肉厚、色佳、汁多、味香甜,单果重一般400克左右,最大1900克,含糖量12--14%

,最高可达16.5%

秋白梨营养丰富,含有各种有机酸、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等,除鲜食外,也可以加工罐头、梨汁、梨脯、梨酒、梨膏等各具风味的保健食品,还可入药医病,有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医疗功效。

七. 江苏省 苏州 虎丘 苏州花茶

花茶又名“香片”、“熏花茶”、“窨花茶”、我国生产花茶历史悠久,早在七百多年前,南宋赵希鹄《调燮类篇》记载:“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香气全者,量茶叶多少,摘花为伴……”。据苏州虎丘山麓古花神庙碑文记载:苏州生产花茶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苏州是全国香花四大产区之一,由于全年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加之暖房盆栽,故香气更浓郁,更纯正,用此香花窨制的花茶品位也更高。苏州是全国花茶主要产区之一,花茶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苏州茶厂生产的“虎丘牌”一级茉莉花茶还荣获“全国优质食品银质奖”,二级三级茉莉花茶获商业部和江苏省优质产品荣誉称号,茉莉花明豪被评为全国名茶,苏州茶厂的产品还有兰花茶、玳玳花茶。( 苏州)

八. 江苏省 扬州 仪征 大仪风鹅

大仪风鹅是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大仪镇的。“大仪风鹅”色、香味俱全,肥而不腻,酥嫩可口,产品需求已销往扬州、南京、苏南城市安徽、上海及北京等城市。

大仪镇是仪征市古老的集镇之一,地处苏皖二省四县(市)交界处,大仪牛市是历史上三大牛市之一,民间传统加工制品品种繁多。尤其“大仪风鹅”、“大仪卤牛肉”更具特色,口碑甚佳。

大仪镇在传统腌制咸鹅的基础上,吸收我国传统食文化的精华,广采百家之长,创制出“大仪风鹅”这一极具地方特点、色香味俱佳的特色产品,立即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大仪风鹅”的加工技术已走向成熟,产品特色更加明显。“大仪风鹅”色、香味俱全,肥而不腻,酥嫩可口,产品需求已销往扬州、南京、苏南城市安徽、上海及北京等城市,扬州和上海浦东等地客户一次定购几千到几万只。

九. 江苏省 苏州 吴江 八坼皮蛋

吴江“八坼皮蛋”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

相传,在明代泰昌年间,吴江有一家小茶馆,生意兴隆,招待客人很忙,主人就把茶叶渣倒在炉灰堆中。他家的鸭子又常在炉灰堆上生蛋,主人难免漏捡鸭蛋。一次,主人清理炉灰渣时发现了不少鸭蛋,以为不能吃了,谁知剥开一看,里面黝黑光亮,上有带白色松花针花纹,香味扑鼻,尝一尝,鲜嫩爽口。这就是最初的皮蛋。

在制作“八坼皮蛋”时,将新鲜的鸭蛋放入事先配制好的料液缸中,料液配方由一定量的纯碱、生石灰、无机盐和水等组成,封缸浸泡25—35天后出缸,出缸后的鸭蛋成为可食用的松花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