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特产煎堆教程 正宗广东煎堆的做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特产煎堆教程 正宗广东煎堆的做法更新时间:2024-05-18 12:01:02

一.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蒜头

蒜头为廉江传统土之一。以廉江市属的吉水、石城和石岭等镇所产为多,质量以吉水的那楼寨、低山以及石岭的下高村一带的最优,具有个大、皮薄、光滑、蒜瓣均匀、辣味适度等特点,历史上曾腌制销往港、澳。现每年逢蒜头收获时节,信宜、江门、广州及本市各县的商客便到廉江订购,近几年来还被县、市外贸部门收购出口,远销港澳、东南亚等地
( 廉江)

二. 广东省 东莞 东丰龙眼

选育单位: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品种来源:储良龙眼/石硖和大乌圆龙眼混合花粉

特征特性:树势中等,树干开张。开花期3~4月,花序较长,成花坐果能力强。果实扁圆形,较大,均匀度好,平均单果重10.2克,果肉乳白色,半透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12%,维生素C含量38.6毫克/100克果肉,可滴定酸含量0.080%,可食率69.4%。

产量表现:东莞12年生石硖龙眼树高接第三年(冠幅1.80米×1.65米)株产12.2公斤,第四年(冠幅2.25米×2.14米)株产17.4公斤,第五年(冠幅2.67米×2.45米)株产24.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⑴采用乌园、储良、石硖或福眼作嫁接砧木,春季或秋季进行嫁接育苗;⑵挖深、长和宽各0.8米大坑种植,株行距5×6米,每亩种植约22株;⑶秋梢生长和幼果发育期喷施0.3%磷酸二氢钾3~5次;⑷选12月份老熟的未次秋梢作为结果母枝,秋梢老熟后采用环割或药物进行控梢促花;⑸花穗主轴长有4~5条一级侧花穗时进行摘心,第一次生理落果后进行疏果;⑹枝梢生长及果实发育期注意防治霜霉病、炭疽病、蝽蟓、蛀蒂虫等病虫害。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东丰龙眼丰产稳产,果实较大、扁圆形,味甜,品质中上。适宜我省龙眼产区种植。

三. 广东省 广州 白云区 广东奶皇包

广东奶皇包

广东特有的一种甜味包子,以蛋黄做馅,是广东甜包子里最负盛名的一种。但是喜好咸口的食客应该不会十分喜欢这种甜腻的包子。

四.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麻鸭

麻鸭为吴川之一。主产于鉴江出海口两岸水质肥沃的黄坡、吴阳、中山等地,以型体丰满、骨软肉嫩、质优味美的特点而深受群众欢迎
( 吴川)

五.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风肠

风肠:别处都叫“腊肠”,为什么东陂却叫“风肠”呢?原来东陂风肠要靠山风来风干。一条自西北方峡谷钻出来的西溪,缓缓地流到东陂镇边,也把习习的山风带到了镇子上。五更天,制风肠的人家便将一篙篙的风肠从凉棚里托出来,晾到露天“打冷风”;中午日头猛,又将一篙篙的风肠托回凉棚里去。

东陂风肠的肥肉瘦肉搭配很有讲究,三成肥肉七成瘦肉的叫“三七肠”;二成肥肉八成瘦肉的,便叫“二八肠”。

六. 河北省 衡水 安平县 芝麻煎堆

材料:

玉米粉100克,糯米粉250克,白糖80克,熟猪油50克,熟沙馅150克,白芝麻、植物油各适量。

特色:

软糯酥脆,香甜可口。

做法:

1.将玉米粉用开水冲烫,拌成糊状,与糯米粉混合,加入白糖、熟猪油,揉匀,稍饧。

2.饧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分切成15个份,逐一按扁,包入少许豆沙馅搓圆,滚满芝麻,即成煎堆生坯。

3.锅内注入植物油,烧至七八成热时,逐一放入煎堆生坯,慢慢炸成表面为金黄色时即成。

制作要领:

1.粉团揉匀饧透;

2.煎堆生坯要制作均匀;

3.油炸时火不宜太旺。

七.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泥丁

泥丁,一种长得像沙虫又比沙虫小一点的东西,生长在吴川靠海附近开岔的咸淡水交界处的泥塘或海边烂泥里,所以还有个别名叫泥虫。这是特有的品种,颜色灰暗,绝对不是未洗净的沙虫。

泥丁,是一种滋阴补肾的健康食品,可腌制、凉拌、滚汤、滚粥、刺身等,滋阴坠火,特别爽甜,滚粥尤其可缓解牙痛。

吴川有一道特色菜叫做腌泥丁,其实就是白灼泥虫,把泥虫通干净之后在水里灼十几秒就得赶紧捞出来,否则味道就老了。生吃也可以,很多人拿它送白酒喝,用高度酒杀一下直接放进嘴里,比灼更清甜,不过出于卫生考虑,还是灼一下比较放心,呵呵。还有一种做法是和白萝卜丝一起炒,清热败火,还可以酱爆。

八. 广东省 中山 禾虫饼

禾虫是中山季节性极强的稀有物种,中山神湾一带的农民有句俗语:“禾虫过造恨唔返。”一年之中能收获的机会只有两造。每年在农历的三、四月和八、九月的初一、十五大潮时才捕获。

三月正当黄瓜盛产期,叫“黄瓜虫”,四月正当荔枝扬花结果期,称为“荔枝虫”,这两种禾虫体型小,吃起来带有点腥味。而到农历八、九月产出的禾虫叫分别叫做“秋分虫”、“禾花虫”,这两个月禾虫不但数量多,而且虫体肥美,特别好吃,是禾虫的极品,中山人最为喜欢。食家称秋季的才是“正造禾虫”,这时的顶级禾虫又美名为“金花虫”。

禾虫样子极之丑陋,幼时如红线,身体分节明显,成虫身体细长稍扁,体节两侧有突出的刚毛疣足,长约一两寸,其色金黄带红杂绿,虫身丰腴,含浆饱满,行动缓慢,形似蚯蚓,样子可怕。有人说它像蚯蚓、像蜈蚣,也有人说它像水蛭,但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觉得它更像乡下厕所里的蛆虫。中山也有句俗语叫“合埋眼,吃禾虫”。早期够胆食用禾虫的,只有中山、斗门、新会等河口地带的居民。禾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珠三角河口人家的餐中美食,懂享受之人一定要在短短的几天内尝个新鲜为快,不然的话,要翘首盼望到来年了。

中山的禾虫名菜有“生炒禾虫”、“禾虫煲莲藕”、“禾虫煲眉豆”等,各具特色,各有故事,而最传统最正宗的吃法是“瓦钵炖禾虫”。鲜活的禾虫漂洗干净后,放到瓦钵内,放入生油、鸡蛋、粉丝等配料,再加入适量生盐、味精、陈皮、蒜蓉、芫茜、榄角、糖以及胡椒粉调味,与禾虫搅匀后,隔水炖熟。以往,没有更多的保鲜技术,一夜之间大量收获的禾虫就这样全部炖好,一钵钵保存起来。到食用时,连同瓦钵再放到炉上去烤一会,直至钵内禾虫冒出白烟为止,这时整个空间都会弥漫着诱人的特有禾虫香味,被烤成外表金黄微焦,内里甘香软滑的禾虫糕就是中山地道的特色佳肴。现今亦有些大酒店将其切成一片片用平底锅做成“香煎禾虫糕”。这种烹制方法,既迎合了禾虫的风味特质,又适合于禾虫季节性强,便于长时间保存,慢慢享用。

由于禾虫的独特风味和地方独有性,常使远离家乡的游子魂牵梦绕。曾有那么一个传说,清朝光绪年间,中山黄圃人何文耀中了进士,被派到四川任职,他极好食禾虫,眼看要远离家乡,难再烹用美味,于是他让人将禾虫先焯熟后晒干,制成一个个“禾虫饼”带到四川。到职后,他将从家乡带去的名贵鲍参翅肚用于给上司送礼。不想,一天上司看到他一人在独享禾虫饼,随即认为他不敬,自己留着好东西,并责问他“为何有金龙仔不送我”。从此,黄圃一带的人就将禾虫称为“金龙仔”。之后,禾虫饼就成了中山人可长年享用的美食,其中,冬天禾虫饼煲仔饭是一绝。

九. 广东省 东莞 东莞大包

很多老莞城或许都有吃过这样的大包,在莞城佐丹奴隔壁的朝阳饼家依旧有卖,馅料有鲜猪肉,鲜鸡肉,鸡蛋,冬菇等,包子大而足料,绝对没有偷工减料的成分,还有十分美味的糯米卷,价格便宜,可以说东莞大包正在渐渐失传,快要找不到正宗的大包了,难得发现,推荐给大家,吃一个也可以饱半天。

这个,确实很不错,有时会买来做早餐。

十. 广东省 东莞 龙舟饼

龙舟饼又名松沙酥或嫁女饼,是传统的手制饼之一,喻意为富贵团圆、幸福连年。每年的龙舟节都以龙舟饼作为犒船的主要物品,而每艘龙舟都会在游龙过程中向沿河两岸群众派发龙舟饼,人们争先恐后,为抢先夺得一块龙舟饼而欢天喜地、笑逐颜开。龙舟饼主要选取面粉、白糖、鸡蛋、花生油等材料,采取人工制作和烘焙两个程序制成,入口爽脆松化,老少咸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