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建特产白色咸粉末 福建特产像泥巴一样的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建特产白色咸粉末 福建特产像泥巴一样的东西更新时间:2024-05-13 05:33:46

一. 福建省 泉州 石狮 甜粿

甜粿

谈起石狮的特长,自然少不了甜粿,而说到石狮的甜粿,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义兴”这一甜粿百年老字号。

在1984年出版的《中国食品工业年鉴》上关于石狮塘头的义兴甜粿厂,是这样描述的:王义兴甜粿,早于清朝咸丰年间已享誉盛名,并畅销东南亚。1981年,王义兴后裔重新在塘头恢复经营。

到达塘头村后,沿着只能容得下一辆摩托车经过的村间小路上转了好几个弯,才到达目的地义兴甜粿厂。从外面看,这只是一幢简单的农家房屋。然而,就是在这里,生产出来的义兴甜粿远销海外,闻名遐迩。石狮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义兴”甜粿这一百年老字号,不少人慕名前来购买。逢年过节,义兴甜粿厂接到的定单不计其数,特别是东南亚一带的华侨,义兴甜粿成为他们去海外必带的礼品。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也是义兴甜粿的真实写照。

关于义兴甜粿有着美丽的传说。据说一年大旱,晋江变成了一条小溪,其他的河流都没有水了,田土龟裂,庄稼眼看着就要枯死。民间集资祭祀神灵,祈风求雨。但是求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没有下一滴雨。这时,有人提醒,祭祀神灵所用的甜粿不对,应该用义兴甜粿。祭祀完毕后,当天就下了一场瓢泼大雨。此后,当地祭祀神灵都用义兴甜粿。

另有一个传说。晋江的一个穷秀才屡试不中后,心灰意冷,于是搭一条货船下南洋谋生。临行前,秀才只带了一袋义兴甜粿上船。船行不久,就在海上遇到-,迷失了方向。漂泊了七天七夜后,船上能吃的东西已所剩无几。因为吃甜粿经得起饿,全船的人最后就靠着秀才带的那一袋子义兴甜粿活了下来,并到达了目的地。此后,义兴甜粿在南洋声名日隆。传说后来下南洋的人都要带上义兴甜粿,才能保证一帆风顺。

二.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龙岩咸酥花生

龙岩咸酥花生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岩咸酥花生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龙岩咸酥花生”系指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生产的咸酥花生。龙 图1 龙岩咸酥花生

[1]岩市新罗区盛产花生,尤其是加工咸酥花生。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新罗地区就开始以精湛的工艺加工花生,有200多年的制作历史。咸酥花生以酥、脆、香而闻名,色泽美观、皮薄易剥、粒大肉满、具有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疟之功效。产品不仅畅销于中国国内市场,在国际上也被视为佳品,市场潜力很大。 [2]

产品特点

福建省龙岩市传统烤制的咸酥花生,也称盐酥花生,较之各地名产,更具独特风格。其花生原料具有双仁果多,荚果均称,网纹清晰,果实饱满,蛋白质含量高等特色,采用7月下旬~8月上旬播种的花生原料,通过湿焙或干焙的加工方法,使产品达到酥、香、脆,咸中略带甘甜的滋味和口感。[2]

相关风俗

自古以来,龙岩人把花生视为吉祥之物,它象征财丁两旺、繁荣昌盛。焙制后的果仁香味浓郁、生津爽口。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必购备花生。龙岩有俗话曰:“两手一拜,红柑一介;屁股一拱(上身弯下,鞠躬),花生一捧。”小孩拜年时,大人不一定给红包,但必须赏给红柑和花生。民间喜庆宴席,第一道菜也必定是花生,主客双方将都因此得到幸运。[2]

质量管理

早在1998年,龙岩咸酥花生就被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入首批农 图2 龙岩咸酥花生标准化生产

[3]业产业化综合标准化示范项目,制定了包括种子、栽培技术规范、原料果、加工工艺、产品标准的《龙岩咸酥花生标准综合体系》,并通过贯彻实施,推动农户按标准栽培和加工咸酥花生,提高了花生产量和质量,促进了花生产业快速发展。此外,龙岩还成立了龙岩咸酥花生加工集团和花生产业协会,实行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经营,走“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销售则由散装销售向包装销售方向发展。[2]

保护范围

龙岩咸酥花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政府《关于龙岩咸酥花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划定产地范围的请示》(龙新政综〔2007〕10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所辖行政区域。[4]

专用标志使用

龙岩咸酥花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4]

技术要求

(一)栽培技术要求。 1、品种:适制加工的珍珠豆型花生品种。 2、立地条件:土壤类型为沙壤土,排灌方便,pH值6至7,有机质含量≥1%。 3、栽培与管理: (1)播种时间:7月下旬至8月上旬。 (2)种植密度:每公顷小于18万穴,中间穴播2粒仁,边行穴播3粒仁。 (3)施肥:施足底肥,适当追肥。如果使用氮肥,每公顷纯氮的施用量不超过60公斤。以农肥为主,每公顷施农家肥15000公斤以上。 (4)病虫害防治:2至3年倒茬轮作。收获前一个月禁止使用农药。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4、收获:11月下旬至12月初,田间花生90%荚果的果壳外表呈现出明显的硬网纹,果壳内壁的柔软组织完全收缩,种皮呈现粉红色,果仁已充灌果壳的内腔时,即可收获。 (二)加工工艺要求。 1、工艺流程: (1)湿烤:鲜秋花生果选料→清洗→蒸煮→烘干→焙烤→筛选→包装。 (2)干烤:干秋花生果选料→浸泡→清洗→蒸煮→烘干→焙烤→筛选→包装。 2、清洗:鲜果花生从地里采收后24小时内清洗;干果花生在盐水中浸泡12小时至24小时后清洗。 3、蒸煮:水开后放入花生煮15分钟。 4、烘干:用竹制花生烤笼盛装煮好的花生置于炉上进行烘干,温度80℃至90℃,时间20小时至24小时。 5、焙烤:把烘干的半成品倒入竹制花生烤笼,置于炉上,用70℃至80℃温度焙烤48小时至60小时。

三.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盏

建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有大量遗址位于今南平市建阳区各地(古时隶建宁府瓯宁县),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建宁府宋时已出产许多贡茶如建瓯北苑贡茶、武夷山御茶,“建盏”又是当时上至至尊、下及士大夫们都认为是斗茶最佳的珍品。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来秒颂它。例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免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

这样有名的宋代建盏,当时已由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们带回国而传到国外。日本古籍亦有青兔毫、黄兔毫、建盏、建州垸等记载。15世纪以后,他们把建盏及黑釉器讹称为天目;今天“天目”已成为黑釉一类陶瓷器的国际通用名词。传世的建盏以日本最多,其中宋代的“曜变”、“油滴”等四只建盏已被定为日本国宝,是稀世之珍,极受重视,免毫盏反居次位。除日本外,美国许多著名博物馆也有建盏的收藏,由于J.M.普鲁玛曾调查过水吉的窑址,故密西根大学有较多的样品收藏。当然,我国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他处也收藏有建盏的宝贵样品,然而目前最大的宝藏之一似乎可以认为是未经多少发掘和清理的建窑古窑址。

水吉原窑

70年代末,福建省博物馆的考古学者和60-70年代厦门大学的师生对建阳芦花坪窑址的一、二次发掘,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确定了“建盏是在龙窑中烧成的”,证明了“建盏的烧造年代创于北宋,盛于南宋及元初,而停烧或废烧于元末以后。特别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批青黄釉器,证明建窑早在晚唐、五代迟至北宋是烧制青瓷的地方。”

推杯换盏

推杯换盏有两种意义:古人不仅指喝酒的意义更深的含义是达官贵人一般都不用杯子用盏,指升官了把杯子换掉可以用盏了;二者是送盏和受盏之人都把对方视为好友知己之人可以交心推心置腹之意义。

建盏产地范围为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现辖行政区域。

四. 福建省 漳州 云霄 福建泥蚶

福建泥蚶:因栖息于浅海软泥滩中而得名。主产于云霄、东山、漳浦、连江、宁德、福鼎等县沿海,尤以云霄县的漳江湾海区,所产泥蚶体大肉肥,鲜美可口。不仅为滋补良品,亦具药用价值。

五.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葱饼

葱饼

平潭葱饼选料和制作均十分考究,是本地很有名气的风味小吃,有“葱饼出炉满街香”这说。用精面粉发酵起酥,制成层皮,以肉丁、虾仁、葱珠、紫菜、香菇末、冬菜等作馅,成扁圆饼状,贴护内烤熟。出炉时香气四溢,色呈金黄,入口酥嫩适中,留齿生香。

六. 河南省 焦作市 沁阳市 咸驴肉

“咸驴肉”是沁阳城久负盛名的风味小吃之一,相传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系城内西大街一名叫胡占鳌的屠户发明的,后将其所居住的胡同改名喊为杀驴胡同。咸驴肉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在选料方面:杀活驴不杀死驴,杀肥驴不杀瘦驴,杀口轻驴不杀老驴。盛暑时间不杀,每年只选八月中旬以后至来年四月中旬以前凉爽时节经营。制作方法:先把要煮的驴肉放在冷水里浸泡,每小时换一次水,直至水清肉白方放入煮锅,浸煮十分钟左右,再换水兑佐料再煮熟。煮熟后,肉汤呈乳白色,香而烂和,肥而不腻,营养丰富,老幼咸宜,堪称佳品。

七.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锅边

锅边

福州风味小吃丰富多样,其中锅边,方言又称“鼎边糊”,已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异国他乡听到“鼎边糊”3字,也会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了家乡的美景。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在铁锅里盛上蛤、香菇、虾米、葱、黄花菜及配料熬成的清汤,点着火,待铁锅上方四周烤热后抹上花生油,再将预先备好的浓米浆均匀泼在铁锅内缘四周,烘干后铲入汤中,稍煮片刻即成。刚出锅的鼎边糊白脆薄润,汤清不糊,食之细腻爽滑,清香可口。

福州人几乎家家都会做鼎边糊,每到中国农历立夏时节,福州市民与郊区的农民都要做鼎边糊过夏。因为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这一天煮鼎边糊,不仅是一家人吃饱吃好然后下田劳动,还要互赠左邻右舍一起品尝。像涮鼎边糊一样,“一纹(涮)就熟”,借以联络感情。

八. 广西 桂林 临桂县 临桂咸粥

用猪骨头、猪尾巴、猪脚、猪内脏、芋苗干、海带、红枣、木耳等制作的“咸粥”,在六塘周边地区,人们有“一家杀猪,八家喝粥”的习俗。村民将肉猪养大之后,到宰杀上市出售之日,都要请近亲好友到家里吃一餐。在杀猪的当天,要用大锅煮上一锅“咸粥”,让客人和左邻右舍吃。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显示自己有能力养出了大猪,请得起亲朋好友吃肉“喝粥”;二是礼尚往来,因家家户户杀猪时都请吃送礼,自己也要争口气。

“咸粥”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猪骨头劈开,砍好猪脚、猪尾巴,切好猪内脏等备用。之后,用大锅烧开水,先放猪骨头、猪脚、猪尾巴、老姜煮开;再投入猪内脏和适量大米、切碎的海带、芋苗干、红枣、香菇、木耳、食盐等煮至粥状,吃的时候撒上葱花和胡椒粉。自古“宰头大猪喝咸粥”的习俗,一直在当地人的生活中代代相传。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规模化走进了乡村。1996年各乡镇开始建立畜宰场,集中宰杀生猪之后,当地农民煮“咸粥”的条件受到限制,“宰头大猪喝咸粥”的习俗也随之消失了。

这“四小名吃”,除了“咸粥”,其它三样小吃在民间依旧流传着。现在,“猪肝夹肥肉”可以通过冷藏实现一年四季均可制作,让更多的人能不分季节地品尝到其独特的风味,“咸粥”也可到市场上买齐配料制作,只是缺少了过去那种与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齐聚一堂的热闹场面罢了。

九. 福建省 南平 建瓯 弓鱼

这是用传统独特工艺处理过的“弓鱼”。鲜鱼经过“弓鱼”处理,冬天可以保活4~5天,夏天可以保活1~2天,还能除去鱼肉的污泥味。鱼农先用网罗下塘捕鱼,当场用“绳索”一端穿过鱼鼻扎牢,另一端绑扎在鱼的肛门下,这叫“初绑”。而后放入鱼堵或水碓活水中吐污,过1~2小时后,再在鱼的肛门上部用草绳绑住,把鱼弯成弓形,这叫“重绑”,然后放到鱼堵或溪河活水中泡养1~2天,就可应市
( 建瓯)

十. 福建省 漳州 南靖 福建龙眼

龙眼又称桂圆。福建是我国龙眼的主要产区,产量占一半以上。福建的同安、晋江、莆田、仙游、南安和泉州等县市所出龙眼最有名。龙眼营养极其丰富,具有开胃益脾、补血安神功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