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鼎湖区亮浩居土特产商店 古岘镇卖礼盒芹菜在哪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鼎湖区亮浩居土特产商店 古岘镇卖礼盒芹菜在哪更新时间:2024-01-30 02:58:18

一.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新篁檇李

新篁——檇李的故乡

人们只要一谈起珍稀名果檇李,一谈起美女西施入吴时经嘉兴品尝檇李的故事,便都眉飞色舞,兴奋异常,似乎全都亲眼看到美女用她晶莹如玉的指甲掐破果皮,贪婪地将一颗颗又香又甜的檇李浆液一吮而尽的场景。美果、美女,千年佳话,深深地印在历史的记忆中,印在嘉禾大地上,让人回味品尝,话说千年。

但檇李的原产地在哪里?人们一直众说纷纭。其实,檇李的原产地就在嘉兴市南湖区新篁集镇的乡间。当年,中国古代第一美女西施吃檇李的地方,就在新篁集镇北仅两里之地的李仁桥畔。

西施把吃存的檇李核顺手抛地了一块菜地里,不久便长出了许多棵檇李树苗。奇怪的是这些成熟的果子都在离果柄很近的地方有一个指甲痕。这是原来檇李所没有的,人们突然明白这是因西施掐过而成的。凡有指甲痕的果子,又比别的果子更鲜美。从此,这种果子便被称为“西施檇李”,成为最名贵的品种。

后来“西施檇李”被净相寺僧人种栽于寺内,名果被来寺的高僧带往全国各地,于是净相檇李便名扬海内,让人神望。

大约到了嘉庆年间,官府一到檇李成熟季节,便三天二头派人到净湘寺索取佳果,当地富豪劣绅、地丕流氓也频频来寺索讨果子,弄得和尚们十分烦恼。为了保住寺院的清净,和尚们愤怒地砍断了珍贵的檇李老树。

当时新篁栖柽名医李泉石得知这一消息后,迅速赶往寺内,幸好还有几棵小树没被砍掉。李泉石与寺中住持是要好的朋友,便向住持说明要将几株小树讨去栽种在龙湖边,住持满口答应。就这样,净相寺名种檇李被保存了下来,移种在新篁栖柽村的龙湖之畔。

经过李氏家三代人的精心培育,龙湖檇李已发展到有二百多株大树的一座树园。檇李树形状差,枝干苍劲如千年老梅,每当四月花开,一片晶莹洁白,并溢出淡淡的芳香,引得蜂飞蝶舞,禾城的文人墨客应邀前来赏花,常会诗兴大发,竞作诗词咏叹永。特别是到了果熟时节,人们更是蜂涌而至,纷纷品果吟诗,绘图纪事,并刻印了一本《龙湖檇李词》,广为传诵。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李泉石的曾孙李焕章续刻《龙湖檇李词》,当时的名士俞樾也欣然为此题诗,诗中有“买从僧寺几无价,移到君家信有情”的诗句,盛赞李氏家族为保住净相檇李名种而作出的功劳。“龙湖檇李”名噪杭嘉湖,俞樾一定是品尝了名果之后,被它的美味所陶醉了,才写出了多情的诗句。

抗战时期,不幸发生了,栖柽龙湖檇李园的二百多株檇李树被汪伪军砍伐做取暖煮饭的柴火,这是继净湘寺檇李被和尚们忍痛砍伐之后的又一次大劫,两千余年的名果胜地,几乎被断绝了命脉。幸好李氏的一个亲戚曾经偷偷地从果园里剪去了几个枝条,已培育了十几株小树,才算意外地保留着了这一名果真种。后来这十几株小树散种在新篁乡间,几乎不为人知了。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檇李名果又显生机,竹林、新篁一带又培植了一批檇李树。最近,凤桥三星村果农陆建民经过十年的培育,终于初获成功,其“陆园檇李”品味绝佳,名声已露,极有可能继栖柽“龙湖檇李”之后,又一次让檇李这一嘉兴名果重新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二.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七星雪菜

雪菜又名“雪里蕻、雪里红”,七星雪菜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嘉兴县志都有七星人腌制雪菜的记载,如今“七星雪菜香飘万里”的现实在各省市级刊物上都有述评。七星雪菜以它独特的鲜嫩、香脆博得人们的青睐,更以它丰富的营养在众多的蔬菜中独领风骚。据中国蔬菜杂志记载:雪菜被列为甲类蔬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纤维素及维生素C和钙。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雪菜生产已成为七星镇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全镇种植雪菜面积已达1000公顷,年产雪菜250多万坛,折合鲜雪菜3万多吨,年产值5000多万元。全镇80%的雪菜销往江、浙、沪地区,20%的雪菜运往山东、深圳等地,占领了嘉兴地区周遍省市的各大农贸市场。雪菜,这一传统产业正在向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方向发展。七星雪菜小包系列产品曾先后获得“浙江省首届食品博览会银奖”、“浙江省农副产品新产品奖”、“国际食品精品奖”。

三.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乳腐肉

乳腐肉

乳腐肉是嘉兴传统名菜,数吴震懋饭店出品的为佳。乳腐肉取夹心猪肉为主料,配以冰糖、乳腐卤、红曲粉、黄酒等辅料。先以大锅烧煮,再盛碗放入蒸笼,用文火续蒸。肉质酥糯,香味浓郁。乳腐肉香功独佳,深受群众喜爱。昔日,上海、苏南等地旅客来嘉,自己品味之后,总要带回一些馈送亲朋或全家共享。

1958年以后,因网点迁撤等原因,乳腐肉在饮食业中消失。

四. 广东省 肇庆 鼎湖区 鼎湖山泥煨鸡

走地鸡外包着荷叶,荷叶外裹着经处理的深山矿物泥,泥外再包荷叶,如此一层又一层的严密包裹下才拿去煨约1小时15分钟,拆开荷叶,敲掉矿物泥,才见嫩黄油亮的鸡只大费周章后出炉的走地鸡,吃起来口感自然不同凡响了。特别的是,不仅有鸡杂相伴,鸡只还淋上了用当地土生土长的花生,以传统压榨方法加工而成的鲜榨花生油,令鸡肉有浓郁的花生香味,油润而不寡口。

五. 浙江省 杭州 西湖区 西湖桂花

桂花为杭州市花。杭州西湖栽植桂花盛于隋、唐之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 《忆江南》中有“山寺月中寻桂子”之句。桂花产于西湖的有金桂、丹桂、银桂、四秀桂 多种。西湖桂花,不仅可供观赏,且有经济价值。金桂、银桂香气浓郁,是加工调味品 的天然原料。桂花经加工腌制,胖和白糖,成了杭州市场上常见的“西湖糖桂花”,为西湖风味土产之一种。

六.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二锦馅

二锦馅

民国时期为嘉兴吴震懋传统特色菜肴之一。用肉嵌油面筋一只,豆腐皮包肉五只,香菇一朵,置于陶罐,加鸡汤、火腿片、冬笋、糖、酒等佐料,用棉纸封罐,上蒸笼蒸煮而成。其菜可下酒,汤可下饭。据传此菜曾流行于清末北京嘉兴籍京官中。80年代曾试图恢复,似风味尚未达到历史水平。

柔软细腻的豆粉皮包裹虾仁,晶莹剔透的白花鲢鱼肉皮包裹蟹粉,咬一口虾仁腐衣包,香郁鲜嫩;尝一口蟹粉鱼面筋,鲜嫩、滑润;再喝一口汤,味纯,姜香浓郁。这道菜,名叫新二锦馅。

既有新二锦馅,那肯定还有“旧二锦馅”?对。“旧二锦馅”就是江浙地区俗称的“肉嵌油球”、“油面筋”。

二锦馅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收录进《中国菜谱》。烹饪方法就是用肉嵌油面筋一只,豆腐皮包肉五只,香菇一朵,置于陶罐内,加鸡汤、火腿片、冬笋、糖、酒等佐料,用棉纸封罐,上蒸笼蒸煮而成。据传此菜曾流行于清末北京嘉兴籍京官中。20世纪80年代曾试图恢复,但风味尚未达到原来水准。

2012年,聪明的嘉兴厨师本着更加养生、更加健康的理念,对二锦馅这道菜肴进行了改良,创新出了一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新二锦馅。

其创新之一,是把油球用更加绿色生态的农村饭皮做成皮,成品形色如豆腐衣,比豆腐皮口感更加滑顺;创新之二,是把猪肉馅换成了河虾馅,把河虾剥壳、剁茸,虾仁馅味道更鲜嫩;创新之三,是用白花鲢鱼制成鱼面筋,包裹蟹粉,然后用姜、菜心等辅料去腥。

新二锦馅,蟹肉用的是嘉兴独有的南湖蟹,肉质鲜美细腻;饭皮源自平湖农家灶头,平整滑软、色泽金黄;鱼面筋选用嘉兴七星镇相家荡的白花鲢鱼,肉质滑嫩。蟹清热、散血,接骨止损;虾仁补肾壮阳,化痰开胃;鱼面筋补中益气、补肾;姜解毒散寒,止咳化痰,是一道养生佳品。

原料:大闸蟹250克,清水虾仁150克,花鲢鱼肉100克,里脊肉50克,平湖饭皮250克,水发马蹄75克,绿菜心50克,新丰嫩姜10克,丁香萝卜75克,火腿片50克。

调料:葱10克,精盐7克,鸡精5克,香醋5毫升,生粉10克,清汤1000毫升,鸡油50毫升,绍酒5毫升,田园芥菜75克。

制法:炖

1.将南湖大闸蟹煮熟,剔出蟹粉,与葱末、点醋炒制后搓成球型蟹粉馅心;花鲢鱼肉去皮、骨刺,制成鱼茸,加上姜汁,打上劲挤成鱼圆;清水虾仁、猪里脊肉斩成粒状,水发马蹄拍成粒状,上浆搓打上劲成虾仁里脊馅;

2.绿菜心修削成精致菜心镶嵌丁香萝卜,嫩姜用花刀雕成凤凰花型,火腿片切成长方片;

3.将鱼圆镶嵌蟹粉馅心,将色拉油升温到150℃,用油泡法泡成蟹粉鱼面筋;

4.将平湖饭皮切成方片,放入虾仁里脊馅包成长方型入210℃油锅微炸;

5.将蟹粉鱼面筋、平湖饭皮长方包、精致菜心、火腿片、大刀花姜片,加入清汤、调味料等分盅,上蒸灶隔水炖10分钟即成。

特点:鲜嫩滑润,汤清味纯。

七. 江苏省 盐城市 亭湖区 亚须

用芦柴或水竹纺织的捕黄鳝工具。100多年前,溱东乡罗村仅两家自编自用,以后代代相传,成为普遍的家庭副业。远销浙江、山东、湖北、苏南等地。1985年罗村有584户,年产110万只,产值180万元,人均收入414元,成为副业之一。

八. 陕西省 西安 莲湖区 葫芦头泡馍

"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传统风味佳肴,它以味醇汤浓、馍筋肉嫩、肥尔不腻闻名于国内外。  葫芦头泡馍

"葫芦头"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尚无具体考证。但是,早中唐朝,京城长安就有一种名叫"煎白肠"的食品在出售。据说,这就是用猪肠肚做的。相传,有一天唐代医圣孙思邈来到长安,在一家专卖猪肠、猪肚的小店里吃"杂糕"时,发现肠子腥味大、油腻重,问及店主,方知是制作不得法。孙思邈向店主说道:"肠属金,金生水,故有降火、治消渴之功。肚属土居中,为补中益气、养身之本。物虽好,但调制不当。"于是,从随身携带的葫芦里倒出西大香、上元桂、汉阴椒等芳香健胃之药物,调入锅中。果然,香气四溢、其味大增。这家小店从此生意兴隆、门庭若市。店家不忘医圣指点之恩,将药葫芦悬挂在店门首,并改名为"葫芦头泡馍"。从此,"葫芦头泡馍"作为一种风味食品,流传千余年至今。说起来也有趣,1935年前后,张学良将军的东北军,在西安因水土不服,饮食习惯差异,将士们多有病者。但是,对南院门"春发生"出售的"葫芦头泡馍",大家却始终食欲不减。以致有一段时间,东北军曾将"春发生"的"葫芦头泡馍"列为病号饭。今天的葫芦头泡馍是在唐朝的"葫芦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葫芦头泡馍之所以脍炙人口与它精细的烹制工艺和多种调料的合理使用是分不开的。其烹制工艺主要有处理肠肚、熬汤、泡馍三道程序。肠肚要经过挼、捋、刮、翻、摘、回翻、漂,再捋、煮、晾等十几道工序,才能达到去污、去腥、去腻的要求。  

熬汤是将猪骨洗净、砸断,配肥母鸡下汤锅烧开,撇去浮沫,放入调料包,直熬成乳白色。  春发生葫芦头泡馍

泡馍是由进食者将馍掰成箸头大小块放入碗内,然后由厨师将切成坡刀形的肠肚泡三、四次,使热汤渗透馍块,然后再加少量熟油、调料水、味精、香菜、蒜苗、油泼辣子,最后浇适量沸汤即成。进食时,佐以糖蒜、泡菜,更是清爽利口,使人食欲大增。  

如今,葫芦头泡馍已由单一的品种发展到海参葫芦头、鱿鱼葫芦头、鸡片葫芦头、大肉葫芦头四种。最近又新研制出了砂锅葫芦头、火锅葫芦头,形成了一套葫芦头系列品种。难怪,西安人夸奖葫芦头的美味说:"提起葫芦头,嘴角涎水流"。 

九. 广东省 汕头 龙湖区 芝麻鱼鳔

芝麻鱼鳔

用料:
    油发鱼鳔300克(湿),冬笋100克,虾米10克,水发冬菇50克,芝麻酱25克,料酒10克,味精5克,精盐7克,生油500克(耗50克),湿淀粉30克,上汤350克,葱姜10克。

制法:
    (1)将发好的鱼鳔洗净,切成5厘米长、1厘米宽的块,下开水锅加料酒焯一下捞出,用刀将冬笋剔成笋角,冬菇去蒂,洗净泥沙;肉片放在碗内,加些料酒、盐、味精、湿淀粉拌匀和上浆。
    (2)烧热炒鼎放入生油,待油烧至六成热时,将肉片投入鼎内溜熟捞出;鼎内留少许油,先投入葱姜炒香后,将鱼鳔、笋角、冬菇下锅炒香,烹入料酒、上汤、味精、盐、焖7分钟左右,放入肉片,随即用湿淀粉勾芡,淋入猪油;然后将芝麻酱用水调稀后徐徐倒入拌匀,待烧滚后起鼎装入盘中即成。

特点:
    香鲜味浓,软滑可口。

十. 浙江省 杭州 西湖区 西湖天竺筷

采用杭州天竺山的实心大叶箬竹,故名天竺筷。它可按不同方式分类:按长短分有9寸、9.5寸、10寸和10.5寸四种;按粗细分有粗、中、细三种;按花纹分有佛像、山水、花卉、西湖风景等;按筷头分有银头、珠头、铅头、铁头、骨头等。天地竺筷制作精良,图案清晰,光洁轻便,染色不褪,价廉物美。因筷身饰有云头雕有佛像,每逢香节,灵隐寺的香客游人云集,都争相购买天竺筷,据说从佛地带回的筷子,既能为全家人“增口福”,又可时时保留一份“佛祖心中留”的虔诚。

产品历史:西湖栽培莼天竺筷历史悠久。明代《西湖游览志》即有“西湖第三桥近出莼莱”的记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