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腊肉腊蹄子四川特产 四川农家猪蹄腊肉怎么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腊肉腊蹄子四川特产 四川农家猪蹄腊肉怎么吃更新时间:2024-01-27 07:20:37

一.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华阳腊肉

华阳腊肉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华阳镇的。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腊肉,又叫熏肉,是陕南秦巴山区一带的地方,是陕南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相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王,兵败南下走陕南,途经汉中红庙塘时,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

洋县秦岭南坡华阳一带山区,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秦巴山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那上好的白条肉,或肥或瘦,买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

陕南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

华阳宰杀的年猪年羊,均供自食,每年旺为淡贮,终年享用。佐餐、下酒、宴客、馈友、逢年过节,都离不开腊肉。因此,一般农家,均以此为家常必备之乡食,遂成乡土美味。特别是深山人家,以家藏腊肉的多寡,来衡量贫富的标志。

二. 四川省 德阳 绵竹 四川腊肉

特点:腊肉色泽金黄、瘦肉酱红。咸度适中,腊香浓而无烟味。制法:(1)将盐炒热、晾凉,加硝和香料拌匀,擦抹在肉上,放一缸内,把剩下的盐和香料,均匀撒在上面,腌制2--3天后翻缸,翻后再腌2--3天出缸,洗净晾干。(2)将腌好的肉放入“烘房”内(房内温度保持在113℃左右),烘1--1天半左右,待皮干硬即成。( 德阳)

三. 江西省 萍乡 芦溪县 萍乡腊芋几

腊芋几是萍乡乡下农村的一种过年熏菜的一个品种,是由新鲜的芋头制作熏制而成,此菜肴味道独特,是萍乡地道的一种家乡风味特色佳肴。

四. 湖南省 怀化 沅陵 沅陵腊肉

沅陵腊肉是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的。沅陵腊肉(在湖南省外也叫做沅陵熏肉),口味麻辣咸香,味美可口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沅陵人特有的一种隔年熏腊肉的习惯。每年临近年关,杀了年猪,将猪肉切成三至五斤一块,擦上盐和各种香料后腌三至五天,待盐及香料浸进肉内,再用竹条或藤条穿串挂到火坑上,以烟火慢慢熏干。熏制得比较好的腊肉一般可保存半年以上。如用桔子皮熏烘,腊肉油中透红,红中透亮,不见烟灰,颜色更显好看。腊肉做菜前须洗净,煮熟、蒸软、再切片,既可直接蘸酸汤辣子食用,也可加佐料翻炒,香味独特,菜色亦佳。

五. 广西 桂林 全州 文桥腊胆肝

文桥人制作和食用腊胆肝始于何年何代,具体时间已无从考究了,但据该地老辈讲,最小有上千年的历史。据该乡文化站站长易著蔚介绍,他曾在上世纪六十年未看到一本家谱,记载着该族先祖在北宋时就有制作和食用胆肝,并把它当作珍馔,是贵客才让其品尝。如按最保守的年代计,文桥人制作和食用胆肝的历史应在千年以上。

制作方法

胆肝一般都是腊月杀年猪时制作的,一般与腊肉同时制作,其方法与制腊肉基本相同。杀猪后将猪肝连胆从猪腔内完整摘下后,用细盐仔细擦遍肝周(注意不要把胆搞破),然后与同样擦了盐的腊肉一同腌制在盆子内,腌约4天后翻动一次(其渍盐水不能倒出),再腌制了3——4天后(一般腌制时间为一周),将胆肝挂于通风处阴3天左右,就可放挂到火堂上,让柴火的烟熏了。象熏腊肉一样,挂位离火堂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一般距离4——5尺为宜。熏约半个月后,肝体已全部渗透了胆汁,这时要根据该肝上胆的大小采取人工排胆汁。制作胆肝的猪胆越小越佳,其胆汁质量也越小越高,这种小胆汁是不用排汁的,如果是大胆囊多胆汁的,在熏了15天左右就要排去一些,排汁的方法就是在胆囊上用锐器扎洞,让胆汁流出,排多排少随主人口味而定,有喜欢苦味的人少排一些,不喜欢苦味的人多排或排尽余汁,在烟熏约一个月后,所有肝汁全被肝吸收,肝呈黑黄色,手触坚硬,捏之成粉状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

将胆肝切片配以香蒜,辣椒粉或炒或蒸均可。烹饪好的腊胆肝清香爽口,余味无穷。且有清胆明目,降火去热,健胃消食的功效。

该食品主要为文桥人制作,庙头等相邻乡镇也有人制作,但食用的人全县均爱。新中国成立以前,胆肝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是难得的奢侈品。如今生活好了,就象熏腊肉一样,一般都要制作,有的家庭还要制作数个用于送礼,外乡人如果能得到一个全胆肝礼品,那是不同凡响的关系了。

六. 湖南省 怀化 溆浦 柴火腊肉

柴火腊肉,是怀化人民最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通常是烟薰而成。每到腊月二十六、七各家各户就开始宰年猪过年,正月间食用之余的肉就把它放在柴火灶上薰烤。数月之后就成了有名的柴火腊肉。

它始于宋代,盛在当代,历代相传。其色泽分明,肉身干爽,皮韧而不硬,切面红艳光亮,腊香浓郁,瘦肥适度。肥肉油而不腻,肉皮嚼味无穷,是一道方便实用的上等好菜。

七. 浙江省 宁波 海曙区 宁波腊鸭

宁波腊鸭是浙江省传统之一,已有五六十年历史。

原料配方:鸭坯100克食盐3~3.5千克花椒100克-25克香料粉30克

制作方法:

1.选料:选肥大的健康活鸭,集中饲养10天,催肥后,选取每只1.5千克以上的活鸭。通过宰割,除去内脏后,斩去足爪和翅膀尖,在颈部开口取出嗉子、喉管。

2.配料:将辅料用8~10千克清水兑匀,倾入腌缸,以浸没鸭坯为度,浸渍3天左右,其间翻缸1~2次。此为湿腌法。也可采用辅料炒热,遍擦鸭体内外,再入缸腌制2~3天,其间翻缸一次。

3.晾晒与烘烤:出缸后用清水洗净,压平挂晾风干。睛朗天气,一般晒4天,便可上竿,在室内晾4~5天便可上市出售。挂竿时不要靠紧在一起。若遇阴雨天也可烘干,温度以50~55℃,每次烤6~7小时,取出晾4~6小时,然后再重烤。烘烤的腊鸭,其香味远逊于晒出来的腊鸭。

产品特点:腊香鲜美,鸭味浓厚,在冬天加工,颇受消费者欢迎。

八. 四川省 泸州市 古蔺县 古蔺腊肉

古蔺腊肉是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的。古蔺腊肉其肉香味浓郁、入口香醇、油而不腻、回味悠长,拥有极佳口碑。

古蔺腊肉是古蔺县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风味之一,沿袭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民间加工技术。

古蔺地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古蔺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

九.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腊排骨

丽江的腊排骨是风干的,只加盐,有一股特别的肉香,原味得就像误入时光隧道,没有任何现代调味的破坏,你的味蕾于是震憾了。放养在雪山高原的纳西族走地猪,腌制风干,时间越长腊香味越浓。食用时清炖无需任何调料,

将当地洗得白白净净的韭菜根铺在砂钵锅底,文火炖开至汤色醇白,排骨软糯而不离骨,浓浓的腊香味就这样飘了出来,直击心底,欢喜感瞬间开花,真的就是这样的啊。欢喜辣味的再来份蘸水,加一勺排骨汤进去,吃到一半不过瘾,再来份丽江酥肉,炖到忘记吃了,偶尔捞上来竟然还是香脆的,心里的感动就这样蔓延,有多久、多久没吃过这样的味道,而还要多久、多久才能再回丽江。

十. 四川省 雅安市 宝兴县 干菜炖腊肉

原料为脱水晒干的豆芽花、蕨基苔、竹笋、香菇等野菜,热水浸泡、漂洗后同备好的肥瘦相间的腊肉块放入沙锅,加入适量开水和作料,微火煨数小时。这道菜的特点是:腊肉肥而不腻,野菜清香爽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