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客家特产盐焗系列 梅州正宗盐焗食品配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客家特产盐焗系列 梅州正宗盐焗食品配方更新时间:2024-01-10 17:47:32

一. 广西 梧州 长洲区 “西华牌”毛巾系列

梧州市西华毛巾厂产品,质量可靠,美观耐用,是出口创汇名优产品
( 梧州)

二. 福建省 龙岩 武平 客家捶圆

又叫波圆,即肉圆,主要有品种有猪肉圆、牛肉圆、牛筋圆、鱼圆、虾圆、鸡圆等。 客家捶圆口味纯正,既有韧性又很爽脆,既有嚼头又不打渣,人们形容捶圆的弹性良好常常会说是“跌落桌上跳三跳”。其中永定的牛肉圆及下洋的牛筋圆以味道鲜美受到赞誉。肉圆既是一道常菜,饮宴也不可缺,主要是取“圆”字寓“团圆”和“圆满”之意。

三. 广东省 梅州市 丰顺县 客家盐焗鸡爪

客家盐焗鸡爪最早源于梅州,由于中原地区和粤东山区都属内陆腹地,因此梅州客家菜用以入馔的副食品都是家养禽畜和山间野味,海产品较少,有“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肘不浓”的说法,日积月累,客家菜慢慢地自成一家,而客家盐焗鸡爪是从客家盐焗鸡中延变出的客家小吃,经过精明的梅州客家人长时间的演变、创新发展,梅州客家盐焗鸡爪越来越有名气,许多梅州人做起了这种投资少,风险小的自制外销的小作坊生意。由于本地市场的饱和,许多梅州人带着手艺到外地去开店,久而久之梅州客家盐焗鸡爪远近驰名,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外地商人到梅州学习制作盐焗鸡爪的方法,然后把客家盐焗鸡爪带到家乡。

一提起盐焗鸡爪,相信许多人都会想起它那香、滑、酥、嫩,高营养,低脂肪,色香味俱佳,食后让人回味无穷的客家盐焗鸡爪。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追究美食越来越精细,客家盐焗鸡爪独特的专业秘制、黄澄澄的颜色备受人们喜爱,食后都交口称赞。它已成为上可以登五星级酒店精美的冷盘,下可以入游走货郎的橱窗,更是喜庆宴席的名菜及早茶和聚会佐酒必不可少的休闲小食。如今,梅州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买到香飘四溢、皮爽骨香的客家盐焗鸡爪。

四. 重庆市 铜梁 毓青碧露高挡系列茶叶

重庆铜梁茶叶公司生产的毓青碧露高档名茶、绿茶、花茶等系列15个品种,系选用生长在海拔1000米毓青山上的优良茶树芽叶为原料,在西南农业大学教授的指导下,采用现代先进设备和先进制茶技术精制而成。该产品香味独特,永恒持久,饮用之心旷神怡,香气超凡,实乃茗茶之佼佼者。荣获重庆市98年“三峡杯”优质名茶奖和“98中国国际名茶”奖。所产绿茶条索紧细,色泽翠绿,香高味醇,汤色黄绿,叶底嫩绿。所产花茶形秀、香高、味醇、汤亮。其系列茶叶均属纯天然饮品,自投入市场以来,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实乃馈赠亲朋贵宾之上乘佳品。重庆铜梁茶叶公司生产的毓青碧露高档名茶、绿茶、花茶等系列15个品种,系选用生长在海拔1000米毓青山上的优良茶树芽叶为原料,在西南农业大学教授的指导下,采用现代先进设备和先进制茶技术精制而成。该产品香味独特,永恒持久,饮用之心旷神怡,香气超凡,实乃茗茶之佼佼者。荣获重庆市98年“三峡杯”优质名茶奖和“98中国国际名茶”奖。所产绿茶条索紧细,色泽翠绿,香高味醇,汤色黄绿,叶底嫩绿。所产花茶形秀、香高、味醇、汤亮。其系列茶叶均属纯天然饮品,自投入市场以来,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实乃馈赠亲朋贵宾之上乘佳品。公司地址:重庆市铜梁县巴川镇中南路445号总 经 理:李运明手 机:1369425595 传 呼:9810542665电 话:(023)45642178 邮 编:402560《铜梁之窗》提供( 铜梁)

五. 福建省 三明 明溪 客家芋饺

客家芋饺(明溪县本地俗称客秋包)它是福建省20个著名地方特色传统美食之一。

客秋包十分耐煮,也耐存放。煮熟的客秋包吃不完,放到第二天,吃起来乃是柔韧有余,有滋有味,而水饺、馄饨之类的东东,别说放到次日,就是稍稍搁置一回儿,面皮也涨得浮泡气肿的。

明溪人的勤劳,对吃的讲究,对生活的热爱,使客秋包这项伟大的发明诞生了。

明溪人厚爱芋子,日常生活离不开芋子,据说明溪人能用芋子烹制多达数十种菜点。其中客秋包皮滑馅香,无论蒸、煮、包、煎都比通常用面粉制作的饺子更可口,可称得上独具风味。

说起客秋包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明溪隶属汀州府。清朝时汀州人官逊锋在兰州做官。山芋在兰州一带稀少,被当地人看作食物中珍味,胃口大开。事后有人背后对官逊锋评头论足,说他宴席间粗鲁贪吃。这话被官逊锋手下的人听见了并转告官逊锋。官逊锋听后,笑着说,芋子在我们家乡是粗粮,多得很,因为多年在外未吃,故而席间多吃些。后来官逊锋返故乡省亲,特意邀请两位兰州乡绅来汀州归化(现明溪县)做客。两位来客看到归化家家户户都储藏许多芋子,才恍然大悟。官逊锋吩咐友人多烧制芋子款待客人,友人不断更新花样,烧制各式可口的菜肴,其中客秋包皮色似玉,形如半月,内包以猪肉、香菇、大葱调制的馅心,别具一格,让来客大饱口福。此后,客秋包便在明溪客家山乡逐渐传开,现在是人们逢年过节和宴客的必备佳肴。

六.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客家肉丸

客家肉丸蒸熟后即可食用,香喷喷、热腾腾的客家肉丸香气扑鼻,味道鲜美可口。山村客家人也常常将客家肉丸晾干存放,食用时可蒸、可煮、可炸、可炒,蒸的脆爽,煮的韧滑,无论哪种方式均可制作成道好菜。

七. 吉林省 白城 通榆 马世牌甘草系列

1、“马世”牌甘草茶:属药食同源,纯天然绿色无糖食品,该茶泡饮时色泽黄亮,口味绵甜,具有解毒防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清除口腔异味等独特功效。

2、“马世”牌甘草片:上等火锅佐料,适用于煮汤、炖菜、泡酒、泡茶、口嚼、中药配方等。

3、“马世”牌草瓜子:味道甘甜可口,回味香甜,系旅游、谈天、喜宴、休闲必备食品。

4、“马世”牌甘草条:具有条直、无须、无杈、甘草酸含量高等特点。

5、“马世”牌甘草粉:绿色食品添加剂,用途广,用量大,具有蓬松剂、甜味剂、防腐剂等功效,替代化学添加剂,是不可多得的换代产品。

八. 广东省 梅州 蕉岭县 客家烧鹅

按照客家人的习惯,春节前几个月,每个客家人会养十多只鹅;春节快到,这些鹅每只长到十多斤。腊月廿八宰好拔毛后,放到大锅用水煮至刚熟,稍微沥干。接下来将生抽煮滚摊凉,适量放些红糖、白酒。然后,将每只鹅切成4大块,全部放到盛满生抽的瓦缸中腌泡。过年时,就取出鹅肉,切成小块,先以豆豉、葱头、姜片爆香,后放入芹菜、蒜苗爆炒。

五桂山是中山客籍人士聚居地,咸鸡乃传统的客家菜。早在2001年,亚古就推出了中山首创的客家风味咸鹅。“传统的客家咸鸡,是将整鸡放入冻水中煮,加盐一平碗,熟后取出,用食油周身抹匀,然后切块、装盘。咸鹅的做法比较复杂,材料非沙田鹅莫属,每只体重2.5至3公斤,太重则肉质粗糙,太轻就没有‘嚼头’;卤水加入了秘制药材,还要控制好火候,才能炮制出肉质鲜甜、回味无穷的客家咸鹅。”

在我的记忆中,烧鹅属广府大菜。但卖烧鹅的是惠州客家人厉害。

广东惠州,历史上又叫鹅城,可能因为这个缘故,城里靠烧鹅吃饭的人特别多。1989年“烧鹅仔”在惠州开业了第一家酒楼,几年后“烧鹅仔”开到了全国近20个大城市。这些酒楼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没有菜谱。几百种粤菜、潮州菜、客家菜统统制成半成品,陈列在大型制冷柜里。菜点全部明码标价,顾客根据自己的口味自选自配。厨房是透明的,可以看到蛇蟹鱼虾的宰杀,自选菜肴的烹制。这种自选式餐饮推出后,很快得到食客认可,并对国内的餐饮业也产生了剧烈冲击和广泛影响。一时被称为中国餐饮业的烧鹅仔现象。几年下来企业资产积累已近四亿元。继而酒楼不断扩大经营,饮誉沪杭火爆京城。

九.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客家凉帽

客家凉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凉帽用薄薄的蔑片或麦杆编成,斗笠的顶部缝着布,帽沿四周除正面外,垂挂着五寸来长的彩布,未婚的姑娘还要在垂布的两端挂五颜六色的彩带。彩带是客家姑娘婚否的标志。凉帽除了有遮阳、防雨、防尘的功能外,亦是客家妇女独特的头饰。

十.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客家油馃子

油馃子,就是油炸的馃子,分甜咸两种,甜的叫麻馃子,咸的叫味馃子。在客家地区,每年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做油馃子,以备待客和馈赠亲友。节后,妇女回娘家总要带上几包自己做的油馃子孝敬娘家。平时,在茶摊酒店也有油馃子摆卖,供顾客喝茶饮酒作佐料。

制作麻馃子的原料:1、纯净糯米;2、红糖或白糖(糯米与糖为10∶3);3、茶籽油或花生油;4、白芝麻。制作方法:把适量的糯米洗净、浸透、滤干后打成糯米粉(以前用石碓踏,现在用粉碎机打)。将糯米粉总量的1/3加入清水搅拌,搓成若干块2厘米厚、直径15厘米左右的圆形粄块,称为“粄钱”。把“粄钱”放入开水中煮熟,捞起凉凉后,放在剩下2/3的糯米粉中,加入红糖或白糖搅拌均匀,反复搓揉成柔韧嫩滑的粄团,接着把粄团碾压成1厘米厚的粄块,再用刀切成横直1厘米的小粄丁。然后将小粄丁投进烧滚的油锅内炸,至色泽金黄、中间鼓起成小圆珠状即可起锅。盛进金属或陶瓷大盆中,趁热淋上适量的糖浆、撒上炒香的白芝麻并慢慢翻动馃子,让芝麻牢牢粘满馃子表面。

炸味馃子则在打糯米粉时加入适量的大蒜苗。方法是:把洗净晾干的蒜苗撕成条切碎,与糯米混匀一起打成粉绿色糯米粉。然后,与做麻馃子差不多。

麻馃子、味馃子脆酥香甜或咸酥香脆,各具独特风味,越嚼越香,令人回味无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