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洛阳伊川特产烟 河南特产烟有什么牌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洛阳伊川特产烟 河南特产烟有什么牌子更新时间:2024-01-17 18:46:19

一. 河南省 洛阳市 汝阳 擀面皮

擀面皮烹调方法:和、洗、擀、蒸、拌

擀面皮味道:酸辣味、香辣味

传统擀面皮做法:待全部擀成面皮后迅速开大火上蒸笼蒸熟即可。如果相吃口感偏硬更筋道的烙面皮请再擀好面皮后将面皮放入平底锅文火烙熟既成。

二.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金珠果

金珠果是我县选育的特色沙梨新品种,其果实金黄色,外观漂亮、果形奇特,似腰鼓,似弥猴桃,还像芒果。果品内在质量优,可溶性固形物(营养物)含量高达17.6%。具有止咳润肺的功效,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我县金珠果基地1万余亩,年产量2400万公斤,年产值6000万元。

三. 河南省 洛阳 伊川县 伊川铝矾土

铝矾土又称矾土或铝土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系含有杂质的水合氧化铝,是一种土状矿物。白色或灰白色,因含铁而呈褐黄或浅红色。密度3.9—4g/cm3,硬度1—3,不透明,质脆。极难熔化。不溶于水,能溶于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主要用于炼铝,制耐火材料。

矾土矿学名铝土矿、铝矾土。其组成成分异常复杂,是多种地质来源极不相同的含水氧化铝矿石的总称。如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和三水铝石(Al2O3·3H2O);有的是水铝石和高岭石(2SiO2·Al2O3·2H2O)相伴构成;有的以高岭石为主,且随着高岭石含量的增高,构成为一般的铝土岩或高岭石质粘土。铝土矿一般是化学风化或外生作用形成的,很少有纯矿物,总是含有一些杂质矿物,或多或少含有粘土矿物、铁矿物、钛矿物及碎屑重矿物等等。

铝土矿的定义名称还不够统一,这与各个国家的资源情况及工业需求有关。各个时期名称也不一致,但基本上大同小异。在我国一般认为:“铝土矿系指矿石之含铝量较高(40%以上),铝硅比值大于2.5者(A/S≥2.5),其小于此数值者则称为粘土矿或铝土页岩或铝质岩”。在我国已探明的铝土矿储量中,一水铝石型铝土矿占全国总储量的98%左右。

目前,已知赋存铝土矿的国家有49个。我国有丰富的铝矾土资源,约37亿吨,居世界前列,与几内亚、澳大利亚、巴西同属世界铝矾土资源大国。但生产供耐火材料用的高铝矾土的国家只有圭亚那和我国,其他国家的铝矾土含铁量高,多用于炼铝和研磨材料。

我国铝土矿资源比较丰富,在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查明铝土矿产地205处,其中大型产地72处(不包括台湾)。主要分布在山西、山东、河北、河南、贵州、四川、广西、辽宁、湖南等地。

伊川资源富足,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达37种之多,主要有煤、铝矾土、磷矿石、花岗石、铁矿石、石油等。其中煤储量1.8亿吨,铝矾土储量2亿吨。另外,还有丰富的优质矿泉水资源。伊川矿产资源丰富。

四. 河南省 洛阳市 伊川县 清蒸鲂鱼

鲂鱼产于伊水,故有“伊鲂”之说。以其制作简单,香淡味纯而闻名。汉唐时期常以此鱼招待贵宾。相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和“九老会”的诗人们,在饮酒赋诗时,常食此鱼。

五. 河南省 洛阳市 孟津 孟津西瓜

孟津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孟津西瓜以皮薄瓤沙含糖量高口感绵润而闻名。送庄村在蔬菜基地种植精品西瓜100多亩,采用有机肥施肥和深井水灌溉,养殖奶羊40多头,在西瓜生长过程中喷洒羊奶,既杀菌又增加营养成分。

孟津县送庄镇地处邙山岭上,土质好、水好,早在秦王李世民年代,村民种植的西瓜就因品质好被赐为贡品,每年向朝廷进贡,当做御品食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送庄村种植的无籽西瓜更是远近闻名。现在所产的袖珍西瓜以皮薄、沙瓤、含糖量高而远近闻名。为提高西瓜的营养成分,从西瓜坐果到采摘的一个多月里,还要为西瓜瓜秧多次喷洒优质羊奶,羊奶不仅能够提高西瓜品质,还具有杀菌作用,羊奶袖珍西瓜便是由此而得名。

孟津西瓜主要特点是皮薄质优、携带方便、色泽艳丽、成熟期较早。果皮颜色有黄色、绿色以及各种颜色的花皮,瓜瓤有鲜红、红色、粉色、鲜黄、橙黄、米黄等,果实形状分为圆形和椭圆形。孟津西瓜肉质细嫩多汁,一般单果重1.5kg左右,果皮厚度0.4cm,果实中心含糖12.5%,临近果皮部位含糖量9%。果实脆甜、口感极佳,清爽解渴,是一种最富有营养、最纯净、食用最安全的食品。瓜熟季节从省内外买瓜者络绎不绝。

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往北京、上海、山东、山西和河北等地。因其生长过程中没有采用任何嫁接技术和喷施农药、化肥等,这种小西瓜与普通大西瓜相比,具有产量高、糖分大、瓜型适中等优点,小巧玲珑,皮薄质优,甜美爽口,外观艳丽,携带方便,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孟津西瓜主要分布在洛阳市孟津县区域会盟镇 平乐镇 送庄镇、白鹤镇 朝阳镇 城关镇 麻屯镇 横水镇 小浪底镇 常袋乡,总生产面积2500公顷。孟津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区,位居黄河中下游分界地段,东距省会郑州110公里,西距豫西名城三门峡90公里,南与古都洛阳毗邻,北临滔滔黄河,与济源市一桥相连,基本地形地貌概括为“三山六陵一分川”, 全县跨东经112°12′—112°49′,北纬34°43′—34°57′,东西长55.5公里,南北宽26.9公里,面积758.7平方公里。境内交通发达,百里黄河上有5座铁路、公路桥和山西、河北、焦作、济源等省市相通;陇海铁路纵贯全境,焦枝铁路在孟津设有3个车站;被称为欧亚大陆桥的连霍高速公路在我县开设有3个上下道口,太澳高速、洛阳西南绕城高速、310国道、207国道、洛常公路等交通干线在境内纵横交叉;国家二类航空口岸洛阳飞机场坐落在我县的麻屯镇。快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既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又为生产经营提供了强大的运力支撑。孟津西瓜地域保护范围面积2500公顷,年产量8万吨。

六. 河南省 洛阳市 洛龙区 洛阳青铜器

洛阳青铜器制造业历史悠久,始于夏代,盛于西周。自1973年以来,洛阳工艺美术研究所和工艺美术厂,复制了数千件仿古青铜器,主要有马踏飞燕、犀牛、醉邪、方彝、车马俑、人物俑、奔马、各种酒器、刀、剑等。洛阳仿古青铜器的制作成功,不仅再现了历史的风貌,而且还可以做为室内装饰品,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

七. 河南省 洛阳 伊川县 伊川小米

伊川小米是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的。伊川贡小米其口感清香,米色乳黄,煮粥黏糊糊,不回生,香味诱人,是人们居家饮食,老弱病人、儿童、孕产妇必备的营养保健佳品。

伊川得天独厚的丘陵地带,这里气候昼夜温差大,是小米的黄金产区。

伊川县吕店镇自古就有种植谷子的历史。为把谷子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谷子产业,成功打造了“3万亩优质谷子基地”。目前,该镇成立了2个米业农民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50余户;小米加工企业如春笋般凸起,达到18家;年加工销售小米6万吨、小米醋4000吨、小米酱油3000吨,占省内市场份额的60%以上,是全省最大的谷子种植、小米加工基地。吕店小米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其中,‘伊河桥’牌小米已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并远销上海、北京、昆明、郑州等数十个大中城市,已逐步成为吕店镇乃至洛阳市的一张名片。

八.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洛宁烟叶

洛宁有着生产优质烟叶的良好的生态条件,1978年开始种烟,1981年就被国务院区划为烟叶最适宜区。全县130万亩耕地中,有60万亩为优质烟适宜区,海拔均在600--800米,土壤富含钾、少氯。年均降水量606mm,属于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数2258.5小时,历年平均气温为13.7℃,有利于烟叶光合作用和品质的提高。全县共有种烟乡(镇)18个,种烟村218个,种烟户17648户,其中300亩以上种烟村114个。2002年种烟面积7.7万亩,2004年8.1万亩,2005年种烟面积为9.1万亩,种烟面各呈逐年上升趋势。2004年全县收购烟叶16.8万担,2005年收购烟叶206.6万担,投放资金突破亿元,税突破2000万元,是河南省烟叶生产第二大县、洛阳洛阳市第一大县。

全县现有普通炕房15716座,下排湿炕房6432座,半密集炕房13座,烤霸1组,烤皇1座。2006年计划新建密集炕房300座,下排湿炕房800座。近几年,在烟叶生产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可以概括为:政策调动、行政推动、科技牵动、示范带动、投入拉动、利益驱动。

九. 河南省 洛阳市 孟津 孟津葡萄

孟津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孟津葡萄,河南省孟津县。孟津县常袋乡位于孟津西南部,境内多是丘陵地,温差大,日照足,非常适合红提葡萄种植。所产红提葡萄品质优异,深受欢迎。2011年经农业部审核批准,列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孟津属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黄河、金水河及缠河等。黄河为孟津县的最大河流,黄河自新安县从西进境,向东流入巩义市,蜿蜒县境北部,经黄鹿山、小浪底、王良、白鹤、会盟5个乡镇,流程59公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能够人为有效控制其流量。位于其下游的西霞院水利工程正在施工中,建成后对黄河流量人为控制将提高到更高程度。金水河经麻屯镇入洛阳涧河,县境内长6.5公里,流域面积62.7平方公里。充足的水源为该县葡萄种植业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孟津地处豫西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季风环流影响明 图3 洛阳常袋红提葡萄

-显,春季多风常干旱,夏季炎热雨充沛,秋高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雨雪稀。平均气温13.7℃,1月最冷,平均为-0.5℃,7月最热平均为26.2℃。平均降水量为650.2毫米。全县地形复杂,光、热、水等资源差异明显。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70.1小时,6月份日照时数最长,为247.6小时;2月份日照时数最短,为147.5小时。全年平均日照率为51%;在作物生长的4—10月份,日较差5月份最大为12.7℃,8月份最小为8.6℃,积温平均为5046.4℃;平均无霜期为23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650.2毫米,保证率80%的降水量为600毫米。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红提葡萄种植。-

认证荣誉

孟津葡萄,2009年成功注册“洛红”商标,成为洛阳市第一个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商标品牌,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河南省无公害产品产地”。2010年,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委托,河南省质监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孟津县常袋乡千亩红提葡萄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进行了验收。该示范区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验收。

生产情况

孟津县常袋乡是孟津葡萄的主产区,该乡位于孟津西南部,境内多是丘 图4 游客在孟津葡萄园内采摘葡萄

陵地,温差大,日照足,非常适合红提葡萄种植。1999年,该乡部分农户引种美国红提葡萄300亩。2002年进入盛果期,亩产红提1000公斤,总产值达到500万元。尝到甜头之后,该乡农民纷纷发展红提种植,短短几年间,该乡的红提葡萄种植面积就发展到3000多亩。2010年,该园区在往年的基础上又投资50万元,建成新的育苗基地,为红提品种更新优化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常袋红提葡萄园区已成功申报了河南省旅游局“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常袋红提葡萄园按照标准化生产规模,严格生产管理,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无公害生产基地,河南省科普示范基地,中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成为河洛文化亮点之一。每年,依托孟津县常袋红提葡萄采摘节组织的”洛阳常袋红提采摘节”已经成为洛阳的一个知名农业田园旅游品牌。至2010年,洛阳常袋红提采摘节已成功举办四届,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实现经济价值800余万元。每年的采摘节将果农送货上门推销变为吸引游客进园自主采购,年增加收入180余万元。此外还带动农家乐项目的发展,年增加就业岗位200个。

孟津葡萄

地域范围

孟津葡萄主要分布在洛阳市孟津县区域,总生产面积1000公顷。孟津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区,位居黄河中下游分界地段,东距省会郑州110公里,西距三门峡90公里,南与古都洛阳毗邻,北临滔滔黄河,与济源市一桥相连,基本地形地貌概括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境内交通发达,百里黄河上有5座铁路、公路桥和山西、河北、焦作、济源等省市相通;陇海铁路纵贯全境,焦枝铁路在孟津设有3个车站;被称为欧亚大陆桥的连霍高速公路在我县开设有3个上下道口,太澳高速、洛阳西南绕城高速、310国道、207国道、洛常公路等交通干线在境内纵横交叉;国家二类航空口岸洛阳飞机场坐落在我县的麻屯镇。快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既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又为生产经营提供了强大的运力支撑。孟津葡萄种植适宜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2′—112°49′,北纬34°43′—34°57′,东西长55.5公里,南北宽26.9公里,面积758.7平方公里。孟津葡萄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000公顷,涉及常袋乡、麻屯镇、小浪底镇、朝阳镇等四个乡镇,年总产量达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孟津葡萄具有果粒均匀、颗粒饱满、无异味等特点。成长圆锥形,平均重800克,最大可达2500克,果粒着生较紧密,圆形至卵圆形平均粒重12—16克,最大达26克。果刷粗而长,着生极牢固耐拉力强,不易脱料,特耐贮藏运输。所以是优良鲜食葡萄品种。2. 内在品质指标:孟津葡萄果皮中厚,紫红色,果粒肉质,硬而脆,能削成薄片,味甜、每粒果含种子3—4粒,含可溶性固体物达15-30%,总酸含量达到0.15-0.2% 之间,还原糖含量达到3-3.5g/100g,品质极佳。3. 安全要求:孟津葡萄产地环境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果品产地环境要求》标准和《孟津葡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DB410322/T2-2009)》,产品安全执行《无公害食品 落叶浆果类果品》(NY5086-2005)中的卫生要求。整个生产过程均按照无公害果品标准化和无公害葡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管理

十. 河南省 洛阳 老城区 洛阳揪片

揪片:(讹称厥片儿)洛阳为九衢通商之要地,历来商家云集,据传“洛阳揪片”在明清以前就有,承山陕商人所传。经数百年演变、改良流传至今,为外埠移植,洛阳生根的传统小吃,颇受百姓喜爱,以清时南关宋满禄揪片为宗。该小吃食法灵活、多变,可据个人口味喜好,随意变换汤汁、配菜、调料。

揪片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在山西无论城市与农村,揪片是一种家常便饭。将揉好的面团擀成薄片,用力将面一片一片地揪成纽扣大小、中间有凹的小片,甩进锅里,面片飘起即熟。这种揪片嚼起来感觉有劲,面片清利,食之有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