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溧阳市山野农夫土特产 溧阳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溧阳市山野农夫土特产 溧阳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4-02-02 00:12:23

一. 湖南省 岳阳市 平江 火培鱼

【火培鱼】

洞庭湖畔的岳阳,对于吃鱼有自己独特的味道,火培鱼是平江每个家庭都做的一道家常菜。

以文火焙制而成,半干半湿,外黄内鲜,兼备了活鱼的鲜、干鱼的爽、咸鱼的味,即可小炒又可煮汤。

二. 内蒙古 赤峰 宁城县 黑里河山野菜

在黑里河自然保护区内,生长着各类各样的山野菜。属于纯天然无污染环境中的山野菜,可制作成一道道清新爽口的美味佳肴。

在黑里河自然保护区内,由于土质肥沃气候湿润,生长着供人们食用的三十多种山野菜,他们或花或叶或根茎,均可入菜。尤其是金针菜、蕨菜、猴腿、野鸡膀子、春杨、春柳芽、山芥菜、山白菜、苦乐菜、蒲公英、山茼蒿、山梨花、山槐花、苦菜、榛蘑、白蘑、红蘑等,采摘后进行腌渍、消毒、脱盐等工艺,然后进行真空包装,以备食用,可凉拌可热炒。

这些山野菜来自大自然,属于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含有多种维生素及钙、铁等,不仅美味清香可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有清热解毒、安神和胃、养颜保健之功效。

三. 黑龙江省 鸡西 虎林 山野菜

主要有薇菜、蕨菜、黄瓜香、刺嫩芽、黄花菜、土当归、猴腿等十多个品种。蕨菜、刺嫩芽制作酸渍菜。近山地区生长四叶菜、鸭嘴菜、黄花菜、柳芽蒿、小根蒜、苣卖菜等。目前收购的有薇菜、蕨菜、黄瓜香、刺嫩芽、山花菜、土当归、猴腿等品种,销往国内和国际市场。在山麓地带的四叶芽、鸭咀芽、黄花芽、抑芽蒿、小根蒜、黄菜芽等也开始得到开发利用。( 虎林)

四. 广西 来宾 象州 象州山野百合粉

“山高不过圣堂山,好吃不过百合粉”象州山野百合粉历史悠久,乃象州著名土,县志记载:早在民国时期就远销粤、港、澳及东南亚而驰名中外,本品用种植3年以上的多种野生型百合(颜色分红、黄、白)为原料精制而成,洁白晶莹、颗粒细小、糊状透明、清见碗底、气味纯正,具食用、药用双重功效《本草纲目》已对百合的疗效有详细注解,本产品向社会承诺——在生产过程中全部运用物理过程绝不使用任何化学成份,保持了百合的原汁原味,对体内过热者,特别是吸烟、饮酒者甚佳,同时也是历代医家推崇的排毒出热最佳食品之一。更是外出送礼、孝敬老人、探望病人的首选佳品。

五. 四川省 甘孜 道孚 山野菜、山野果

彭州内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山野菜有藏菜、薇菜、马暗叶、东风菜、人参果、剌嫩芽、橡子等数十种, 分布于峡谷、山原地区 , 蕴藏量大;山野果主要有沙棘、仙桃等等,具有很高的食用、保健功能。

六. 安徽省 黄山市 祁门 山野“豆腐”

山野“豆腐”

在祁门乡间“农家乐”旅游饭店,你可以吃到不是用黄豆做的“豆腐”—苦槠豆腐与楂子豆腐。

苦槠豆腐的原料是苦槠的果实。苦槠是皖南山区常见的乔木,秋天结出的种子如毛栗可食。深秋时,其果实掉落地上,人们将槠栗捡回后晒干去壳,将果肉磨成细粉,如果怕其苦味太浓,可将其粉用冷水浸过24小时,再沥去水、晒干存放。

做苦槠“豆腐”的方法是:放一锅水,待其稍热时(切勿用开水)撒入槠栗粉,边撒边搅拌均匀,稀稠适当为度。直到其变稠凝固,即将锅端出,待其完全冷却后,将锅反扣于刀板上,一大块“豆腐”便做成了,等其彻底摊凉后,再切成块状备用。

楂子“豆腐”的原料为橡树的果实,名叫橡栗、栎实。其制作方法亦相同。

这两种豆腐均呈淡酱褐色,表面光滑而微显透明,祁门人一般用其配以红辣椒、腊肉的碎末和上好的腌菜同炒,并加入生姜、大蒜、香葱等作料。炒的方法很讲究,必须净锅烧热,油老后再下锅慢煎轻翻,就不容易碎。烧热后喷上酱油味精(热汤水)即可起锅,成品真如美玉凝脂、柔嫩细滑、色香味俱全。

七. 河南省 信阳市 固始 苎麻

产于河南信阳。河南是苎麻的原产地,栽培和利用苎麻的历史十分悠久。从出土的一些苎麻织物残片上可以看出,早在新石器时代,气候温和的黄河流域,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苎麻。八十年代,河南苎麻的栽培相当可观。苎麻及其混纺织物,具有挺拔滑爽、通风透气、易洗快干、吸湿排汗、免烫熨等特点。

八. 江苏省 常州 溧阳 果冰

原料:芒果2个、刨冰一碗、果糖半杯

做法:

1.芒果洗净、去皮,片下果肉并切丁,先放

在深碗内,拌入果糖搅匀。

2.刨冰放盘内,放上芒果即成。

注:

1.消除果肉后的芒果核可用铁汤匙再刮出果汁,一同拌在芒果丁内,既不浪费又可增加芒果丁的粘稠度。

2.有的芒果较甜,果糖可少加,果肉酸的可多加,或按各人对酸味的接受程度决定果糖加入的多少。

3.大芒果果肉较厚,但小芒果较香,需要多准备几个才够。

九. 河南省 洛阳市 栾川 栾川板栗

栾川板栗是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的。栾川板栗生产历史悠久,是著名板栗之乡,为秦岭板栗重要产区。其特点是个头大,果皮呈紫红色,外皮薄,栗仁细腻,糖分高,炒熟之后内膜与果仁分开,香醇甘美,齿颊留金。

板栗(Castanea mallissima),属壳斗科(Fagaceae),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良干果,营养丰富。果实含蛋白质7%-10%,脂肪4%-5%,总糖10%-15%,淀粉35%-50%,以及Vb、Vc、Ca、P、Fe、Zn等营养物质。中医认为板栗有益气、补肾等功效。板栗原产我国,据史考,至今至少有2500年。

由于栾川县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交汇地带,光照充足,板栗品质优异,在栾川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栾川县委、政府看准了资源优势,将发展林果业作为全县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提出:“工矿兴县、旅游强县、富县”的主导思想,对板栗生产给予支持,使栾川的板栗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由2003年底的6万亩,年产量40万公斤,达到2009年板栗109275亩,年产板栗635万公斤的良好势头。1985年前0中央总书记1在栾川县视察时吃过用板栗做的窝头后给与很高评价,并亲笔题词:“山区优势发挥好,敢于平原争上游”。

栾川的板栗主要分布在庙子、合峪、大清沟等10多个乡镇,板栗种植农户4.5万户,品种有紫油栗、红油栗等,其中结果树18万亩,幼树12万亩,幼树已陆续进入产果期。经过多年倾心培育,板栗产业已经成为栾川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同时板栗又是重要环境保护的最佳经济树种,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洛宁苹果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良好,平均海拔高度800--1200米,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苹果生长,加之工业经济不发达,环境污染小,1986年被确定为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全县现有苹果面积20.5万亩,主要分布在上戈、罗岭、故县、城郊、东宋等乡(镇),品种主要有红富士、嘎啦、新红星、美国8号。2005年总产量达1亿公斤,其中绿色食品苹果2000万公斤,商品果率85%以上,实现总产值1亿元。上戈镇是“上戈牌”优质苹果的主产区,苹果栽植面积4.6万亩,年苹果总产5000万公斤,人均苹果收入2000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以上。目前,苹果生产在洛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山区农民增收,发展县域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洛宁苹果以个大、色艳、味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耐贮耐运等特点,1986年以来,在全省和省、市同类产品鉴评会中屡屡夺冠,共获得45项次优质产品奖。1998年“上戈牌”红富士苹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2004年“上戈牌”苹果被河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2004年引进了具有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等保健功能的SOD及富硒、富钙、富锌和多微营养苹果生产新技术,优质的品质引起了省内外专家的关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确睐,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县还有一定贮藏、加工能力,现有果品冷库3座、土窑洞2000余孔,年贮藏量440万公斤,果品加工企业2家,年加工消耗残次苹果3000公斤,3个果品批发市场,年交易果品2000万公斤,还有2个果袋厂,几乎达到一年四季都有苹果供应满足市场消费和企业需求。

近几年,立足洛宁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据,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以提高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业,加强新品种及新技术技术引进、推广、应用,严格按照绿色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推广果实套袋,果园种草,四季修剪,配方施肥,铺反光膜,生物农药等先进生产技术,确保了绿色果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争取通过2--3年的努力扩大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规模,使全县苹果面积达到25万亩,年产量达到1.5亿公斤,商品果率达90%以上,实现产值2亿元。其中年产绿色食品苹果4000万公斤,SOD苹果100万公斤,多微功能苹果500万公斤。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健全完善苹果销售体系,实现果品优质优价,真正把苹果产业做大、做强。

洛宁苹果发展潜力很大,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现在在品牌、规模上均有长足的发展。由于缺少销售、加工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化难以形成,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人士都来关心、支持洛宁苹果的发展和开发。

信息来源:洛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