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文山特产蔬菜新鲜 云南文山有什么特产水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文山特产蔬菜新鲜 云南文山有什么特产水果更新时间:2024-04-12 07:26:59

一. 云南省 文山州 丘北县 粉红腰豆

粉红腰豆是丘北县腻脚、舍得等高寒山区的。据云南省农科学院测试中心化验分析,粉红腰豆主要的化学成份:每100克含β胡萝卜素5.64克,粗脂肪0.57克,粗蛋白21.1克,总淀粉44.89克,钙0.13克,镁0.03克,每1000克含铁120毫克,锰12.3毫克,锌33.3毫克,铜1.2毫克,磷0.45毫克,钠15.4毫克,硒0.03毫克,钾1.43毫克;每100克含天门冬氨酸1.95克,苏氨0.68克,丝氨酸1.02克,谷氨酸3.35克,辅氨酸3.67克,甘氨酸0.68克,丙氨酸0.69克,胱氨酸0.03克,缬氨酸0.84克,蛋氨酸0.14克,异亮氩酸1.24克,亮氨酸1.24克,酪氨酸0.46克,苯内氨酸0.91克,赖氨酸1.14克,氨0.10克,组氨酸0.45克,粗氨酸0.97克,当地群众把它当做招待亲友的佳肴和馈赠礼品。

近年来,凡到普者黑风景区吃农家饭的客人,均可吃到粉红腰豆煮腊猪脚这道农家菜,其味之可口,不于言表。粉红腰豆除菜食外,还可做糕点、化工原料等,丘北山区的粉红腰豆也随之销售到国内许多省份和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二. 云南省 文山州 丘北县 丘北辣椒

丘北辣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丘北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匣科辣椒属1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原产丘北县。据史料记载已有130多年的种植历史。分枝较多,一般可达6-8枝,每个植株可结果100-400多个。果实指形,老熟后果皮呈紫红色。按果实着生状态可分为吊把椒、朝天椒、芒果椒3个品种。主栽品种为果顶向下的吊把椒。年种植面积3300-4000公顷。经晾晒干制的丘北辣椒是闻名全国的云南之一,具有色泽好、香辣味浓、油脂含量高的特点。1997年文山州产干椒8124吨,产品畅销省内外,并出口到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1983年曾获国家对外贸易部优质产品称号。

云南省邱北县被授予了“中国辣椒之乡”的称号。每100克干椒含脂肪13.1克,蛋白质11.98克,辣椒素0.18克,胡萝卜素3.21克,有机酸0.42克,色度2.87至3.83万度。远销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

邱北县位于云南、广西结合部,有4997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居住着汉、壮、苗、回、瑶、白等42万各施人民,有耕地58万亩。邱北县种植辣椒始于明朝末年,至今已有350年的历史。据1986年12月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检验,邱北辣椒维生素C含量高达98至185毫克、果肉含有多种营养成份,每100克干椒,是茄子的29.6至61.6倍,番茄的11.2至23.2倍。这些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远远高于椒类其他品种。因为邱北辣椒风味独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倍受国风外人们青睐,除占领本省市场外,还远销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等省。1983年12月就荣获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优质出口产品荣誉证书。近几年来,开展邱北小椒提纯复壮、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新产品开发研究。邱北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产业领导小组,加强对邱北辣椒生产的领导,组建了邱北辣椒研究所,目前全县种植超过5万亩,总产量500多万公斤,年产值3000多万元,先后组建了江椒娘、一吃福、世霸辣等10多家辣椒产品开发企业,基本形成“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成为全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25%,年征税100多万元。全县从事辣椒种植、加工、流通的人员达10余万人。

地域范围

丘北辣椒产地涉及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一市(文山市)七县(丘北县、砚山县、广南县、富宁县、马关县、麻栗坡县、西畴县)共102个乡镇,区域范围地处东经103°35ˊ-106°12ˊ、北纬22°40ˊ-24°28ˊ之间,东西横距255公里,南北纵距190公里。种植总面积13.33万公顷,年产量20.78万吨。其中丘北县12个乡镇:树皮乡、天星乡、腻脚乡、双龙营镇、八道哨乡、曰者镇、温浏乡、新店乡、锦屏镇、平寨乡、官寨乡、舍得乡;砚山县11个乡镇:江那镇、干河乡、者腊乡、盘龙乡、阿猛镇、稼依镇、维摩乡、平远镇、阿舍乡、蚌峨乡、八嘎乡;文山市15个乡镇:开化镇、德厚镇、马塘镇、秉烈乡、红甸乡、东山乡、追栗街镇、平坝镇、古木镇、小街乡、柳井乡、薄竹镇、新街乡、喜古乡、坝心乡;广南县有18个乡镇:莲城镇、八宝镇、南屏镇、珠街镇、那洒镇、珠琳镇、坝美镇、董堡乡、旧莫乡、杨柳井乡、板蚌乡、曙光乡、黑支果乡、篆角乡、五珠乡、者兔乡、者太乡、底圩乡;富宁县13个乡镇:新华镇、里达镇、归朝镇、剥隘镇、田蓬镇、花甲乡、那能乡、谷拉乡、者桑乡、洞波瑶族乡、木央镇、阿用乡、板仑乡;马关县13个乡镇:马白镇、八寨镇、仁和镇、木厂镇、夹寒箐镇、小坝子镇、都龙镇、金厂镇、坡脚镇、南捞乡、大栗树乡、篾厂乡、古林箐乡;麻栗坡县11个乡镇:麻栗镇、大坪镇、董干镇、天保镇、猛硐乡、下金厂乡、八布乡、六河乡、杨万乡、铁厂乡、马街乡;西畴县9个乡镇:西洒镇、兴街镇、蚌谷乡、莲花塘乡、新马街乡、柏林乡、法斗乡、董马乡、鸡街乡。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干椒果实细长,呈线形,果皮鲜红色或暗红色,果长5-13cm,果径0.4-1.2 cm,果形微弯,向上微尖,果面油亮光滑,有凹凸,品质香辣,辣而不烈,营养丰富。 (2)内在品质指标:丘北辣椒香辣可口,味道纯正,营养价值丰富,内含蛋白质≥11.4%、维生素C≥23mg/100g、辣椒素≥105 mg/100g、粗纤维≥35%。另外,还含有钙、磷、镁等微量元素。 (3)安全要求:丘北辣椒产地环境质量符合云南省地方标准《丘北辣椒》(DB53/T 183-2006),丘北辣椒生产中严格按照云南省地方标准《丘北辣椒生产技术规程》(DB53/T 185-2006)执行。

三. 云南省 文山州 麻栗坡 玉尔贝矿泉水

玉尔贝矿泉水是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的。玉尔贝矿泉水水源是在麻栗坡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浩瀚的原始森林内,地处老君山山脉南端一座半山上的片麻花岗岩地带。

玉尔贝“矿泉水所用水源水质清冽、甘甜、纯正、无污染,恒温18C,矿化度69.89—83.85mg/L,PH值6.3—7.6,属国际流行的低导热、低电导率、低钠、低矿化偏硅酸型,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用玉尔贝矿泉水,泡茶,茶杯不会起垢圈;煮沸,几十年容具不会起水垢;冰冻数次依然清冽、甘甜、纯正特点。

四. 云南省 文山州 富宁县 米花

米花

神龛上一左一右供着两碗用红纸封好的塔状食物,给打扫得焕然一新的家更添节日喜气。那是在年前选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挑上好的糯米上甑里蒸了,用红色的膏子过一半色,再把红白色的糯饭拌上香油,在太阳下晒至干硬。三十晚上吃过年饭,妈妈就升起碳炉,一锅一锅把它们炒至膨胀蓬松,再熬上一锅糖浆,把炒熟的米倒入锅里和匀和转,倒在簸箕里压平压实,或者就团成团,当了零食不冤枉它,做了主食也不为过。用开水一冲,糖香,米脆,散开时如开了花,于是,我们就叫它米花。

五. 云南省 文山州 广南 广南锑

广南县矿产资源丰富。现探明的矿种中锑矿己探明储量为24.8万金属吨。其中木利锑矿探明储量达16.8万金属吨,属大型矿床,储量居全国策二位。现今木利锑业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为精锑3000吨,锑白为500吨,其中精锑可用于生产氧化锑等,而锑白可用于生产塑料添加剂及许多电器外壳。(广南县)

六.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新鲜猪杂

来到番禺,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家家食肆,都打出"新鲜猪杂"的牌子招睐客人。这时,你会恍然大悟:为什么广州市的酒家会有"吃猪杂不用到番禺"的宣传口号,甚至有酒家干脆以"番禺佬猪杂"自居。原来,新鲜猪杂已成为番禺美食的代表作。

自90年代中开始,番禺的部分食肆开始推出新鲜猪杂系列,盐猪肚、卤水生肠、姜汁、猪肠等应有尽有。不久,这些菜式便在珠三角地区广为流行。

吃猪杂的最佳时间是晚上12时,这时各酒家刚从屠场买回猪杂,烹饪出来的菜式特别鲜美可口。如果你见到不少旅行团晚上12时才出发去宵夜,那他们肯定是奔新鲜猪什而去的。这时酒家往往把桌子摆到户外,人们一边乘凉,一边品尝热气腾腾的猪杂粥、猪杂烩,成为当地一景。

七. 云南省 文山州 马关县 腊科火腿

腊科火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大栗树乡腊科村委会人民自己开发出来的一种传统特色的美味食品。现年产量达4000余只30000余公斤,是马关县境内的一大特色食品,盛名亨誉州内外,产销两旺。

在旧时,腊科火腿仅供逢年过节或宴请接待亲朋好友和贵宾食用,极为稀罕。其制法是以传统的养殖方法饲养的本地肥猪腿子为原料,配以10多味中草药以家传土法腌制,并采用丰富的天然香料精心薰烤一年以上而成。由于是干品,可存放时间一般为三至五年,且味道较好。属绿色食品,富含多种维生素和11种人体所必需的无机化学元素,18种氨基酸,是综合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之一。

腊科火腿的食用方法灵活多样,可炒、可蒸、煮或配以小菜、佐料烹食,香味独特、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飘香四溢、口感宜人。具有“补脾开胃、滋肾生津,益气血、充精髓,治虚劳怔忡、止虚痢泄泻,健腰脚、愈滑疮”的作用。适宜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腰酸无力、心烦不安、脾虚久泻、胃口不开之人食用。

八. 云南省 文山州 马关县 马关茶叶

茶叶喜生长在亚热带及热带地区。马关县气候类型跨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适宜茶叶生长。1981年,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云南茶叶研究所对云南茶树资源进行考察,在老君山、古林箐等地发现不少古茶树,属茶树新品种,经鉴定,命名为“马关茶”。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为1.6万亩,主要分布在南捞乡、八寨镇、篾厂乡、仁和镇等地。为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现全县共建有茶叶初制加工厂9个,年加工能力400吨。

近年来,马关县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出台优惠政策引入茶叶种植大户9户,带动600余户2500余人发展茶叶种植1.62万亩。引导业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投资80余万元对2000余亩老茶园进行改造,引进“云抗—10号”、“福云6号”、“云瑰”等高产优质品种,使现有优质茶园达到0.5万亩;农科部门加强技术培训,指导茶农加强茶园管理,提升种植水平。探索茶叶生产新模式,组建茶叶协会2个,走“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即:由茶叶加工业主出资,农户出土地,出劳力种植管理茶叶,扩大种植规模。鼓励、支持茶叶加工企业走品牌之路,创出“盘古王”等茶叶品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逐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5万亩茶园投产,年可生产茶叶20万千克,实现产值近700万元;茶农实现收入500余万元,茶农户均实现收入8000余元。

九. 云南省 文山州 广南 广南银器

广南银器是全国知名银器!( 文山)

十. 云南省 文山州 西畴县 花糯米饭

花糯米饭是文山壮族的一种传统食品,因花色鲜艳诱人,馨香四溢,沁人心脾,味美可口,一直盛行不衰,当地老百姓称彩色食品。其做法简单,多数是将糯米分别放入一些可食用的黄花草枫叶、红蓝草、紫香藤等植物的浆汁中浸泡,让它染上天然植物的颜色,盛入甑子里蒸出黑、红、黄、蓝、紫等不同花色的米饭,花米饭五彩斑澜、香气扑鼻、软甜可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