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湛江特产椰子点心 湛江特产传统糕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湛江特产椰子点心 湛江特产传统糕点更新时间:2024-05-13 23:17:53

一.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白粥

廉江喜吃白粥,生滚白粥,素以清滑、爽口、解渴著渴。粥用一级精白米,煮至既不夹生又不腩烂时,冲入事前煮沸的凉开水缸里,使粥粒成粒,粥水清沏,不至沾牙糊嘴。夏天专营白粥的食店,一般都备有苦瓜干、黄瓜干、萝卜干、甜蒜头、花生米、熟鸭蛋、辣椒酱和鲜嫩的蕹菜、腌制柠檬仔等;高档的还备有牛肉干、鲜鱼配生榄、红切鱿鱼、白切鸡等
( 廉江)

二.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海边鸭蛋

廉江海边鸭蛋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湛江地区久负盛名,甚至港、澳、台以及海外侨胞亦赞誉不止。其产自廉江市沿海一带,那里自然环境优美,生长着大面积的天然红树林,是咸淡水交汇地带,海上天然生物十分丰富。蛋鸭采用传统的海边自然放养方式,长期觅食天然鱼、虾、蟹、螺、蚬、蟛蜞等海中生物,当中有大量的海洋生物素介入,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一般蛋鸭无可比拟的。

故而,海边鸭蛋不但具有圆大色红,香滑可口,甘润清爽的独特风味,而且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钙、锌、硒、维生素A、D、C以及对大脑有益的卵磷脂、维生素AHD等十多种微量元素。常食海边鸭蛋具有“健脾开胃、去瘀生新、补脑益智、潜阳益阴、养颜抗衰老”等功效。海边鸭蛋是集营养、助餐、保健于一身的绿色天然食品。

三. 广东省 湛江 雷州 雷州珍珠

雷州珍珠

雷州市是全国闻名的“南珠”生产基地,海水养殖珍珠历史悠久。20世纪60年代初,雷州沿海农民从人工海底采珠转向人工养殖,流沙镇人工孵化珍珠贝苗获得成功。现在,全市珍珠养殖遍及西部沿海7个乡镇,养殖场3300多个,养殖面积31000多亩。雷州珍珠产量占全国海水珍珠三分之二,年出口创汇1500多万美元。

四. 广东省 湛江 雷州 剑麻

剑麻产于雷州、徐闻两县,种植总面积10万余亩,年产量近1万吨。由东方红农场引种、繁殖、推广成功,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剑麻快速繁殖奖”,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场主要品种是龙舌兰,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七分之一,占全国龙舌兰纤维产量的四分之一
( 雷州)

五.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牛杂串

牛杂串

为了保持传统牛杂的原汁原味,廉江的牛杂煲采取的是很原始的制作方法。一碗牛杂从内脏变成美食要经过很多复杂的步骤:首先要反复清洗内脏和其他污垢;接着用盐腌制;之后文火煲至九成熟;然后再一次冲洗至最干净;再放酱汁焖熟。一副内脏从制作到出街大概需要4至5个小时。牛杂煲好不好味,关键看煲的配料,经过多方的了解,好不容易打探到牛杂煲的制作配料:以“十三香”为主要的卤水香料,包括茴香、花椒、八角、桂皮、陈皮、沙姜、豆寇等。

牛杂串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小食之一。当北方寒潮南下,天上飘着毛毛细雨时,廉城的横街窄巷便飘起了一阵阵煮牛杂串的香味来。

牛杂串最关键的是那煲滚烫浓香的酱汁,里面除了面酱之外,八角、茴香、花椒、陈皮等各种香料是必不可少的。店主将煮熟了的牛肠、牛筋、牛腩之类用剪刀剪成片片小块,然后用长约20公分的铁线串起来,食客象吃火锅那样自己动手放进正煮得翻滚的酱汁里煮来吃。吃时当然别忘了还要蘸上一点辣椒酱,边吃边喘气,这样才够刺激。吃过了牛杂串,还有腌酸菜或腌酸萝卜,用牙签挑上几片过一过口,这样才过瘾。

六. 广东省 湛江 雷州 西瓜

西瓜主产地雷州和郊区东海岛,尤以雷州龙门所产西瓜最负盛名,且一年四季均可种植。近年来大力发展,产品主要北运
( 雷州)

七. 广东省 湛江 徐闻县 湛江芒果

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量7万吨

主要品种:台农1号、美国金煌、红象牙、爱民、粤西1号、金穗、紫花3号

主要产区:徐闻、雷州、遂溪

集中上市时间:每年6月-7月份

八. 广东省 湛江 雷州 雷州黄牛

雷州黄牛饲养历史悠久,民国时期为重要的出口产品,供应香港市场,现为我国10大良种牛之一。主产于雷州、徐闻、遂溪3县;尤以雷州数量最多,居全省之首,在全国非牧区县也名列前茅
( 雷州)

九. 广东省 湛江 坡头区 湛江狗肉

湛江何时有狗,无法考究,但狗人共存,不可置疑。从雷州半岛星罗棋市的石狗推测,狗的历史渊缘必定很长。“马牛羊,鸡犬东,此六畜,人所饲’,古代启蒙教育,已向孩童灌输狗是家畜。“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们称誉的太平盛世,狗也名列其中。

皮薄呈现金黄色的为之上品狗;而一条狗最好吃的部份是狗腿及附近的肚腩,吃狗肉还必须沾上由十多种配料做成的酱才好吃

远近闻名的白切狗肉吸引了本地和外地的食客。广州的记者也随着游客闻名而来品吃狗肉,赞不绝口,并对这里一间规模最大的阿Q狗肉档进行了报道

可见狗与人息息相关,源远流长。湛江人对狗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图腾崇拜狗,农村乡野,村头巷口,门前塘边,到处都有石狗蹲立,石狗作护神,保佑平安,辟邪避灾,受香拜祭。根据湛江市博物馆统计,湛江遗留的石狗有近万只,林林总总,仪态万千,是湛江独有的一大景观——石狗文化。另一方面,喜欢食狗,蔚然成风。大小乡镇,街头巷尾,狗肉食肆,比比皆是。狗肉档内,光鲜发亮的熟狗,数条挂在显眼之处招徕顾客,尽管狗头狰狞,狗牙列露,并不影响人们食欲。食客三五成群,围在小桌,一盘狗肉,半瓶米酒,慢斟细酌,谈天说地,别有风味。吃得兴起,甚至忘乎所以,蹲到凳上。湛江的狗肉档有多少,谁也计不清,湛江人又建立独具一格的食狗文化。

位于霞山区艺海影剧院附近的白切狗肉一条街。这里聚集了大大小小十多间的白切狗肉档

湛江有句俗语:“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可见狗肉香味何等诱人。湛江人食狗,很独特,喜欢白斩,热制凉食,根据需要而斩食。食狗定要配上蒜蓉辣酱等佐料,浇上香油,这种食法,似乎很原始,全国也较罕见,但原汁原味,清嫩爽口,香而不腻,羊的嫩,兔的香,鸡的鲜都集在其身上,成湛江人的口福,故白斩狗广受欢迎,世代流传,经久不衰,湛江白斩狗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传统名肴。

湛江人食狗,不拘时节,一年四季皆食。三伏暑天吃夏至狗,以热压热:三九寒天食冬令狗,驱寒进补。湛江人食狗也很讲究,“老猫嫩狗”,喜欢食鲜嫩的狗,狗中又以黑狗为佳。白斩狗的制法也很注重功夫手艺,挑选靓狗后,杀狗要放尽血,放入80度热水浸泡数分钟,退毛刮挣,开膛取脏,用洁布抹干血水,风干少许,放入大锅熬煮,水要适中,火要适度,这样的狗肉才细腻可口,芳香袭人,味道特异。四十年前,赤坎有间老友记白斩狗肉档,很有名气,常常座无虚席。改革开放后,养狗、卖狗、运狗专业户相继产生,狗肉食档应运而生,有的地方甚至白斩狗肉一条街,一二十档鳞次栉比,食客如云,川流不息。白斩狗也登上大雅之堂,宾馆茶楼都有出售。一些外地人到湛江也慕名而来,乐于一赏,享受一下湛江的食狗文化。湛江的狗肉也令一些名人伟人青睐。前国家副主席1到湛江,总忘不了品赏湛江狗肉。1960年1、1、1等中央领导视察湛江,离湛告别是狗肉宴,吃得津津有味,大赞其美。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载:“狗肉,可安五脏,补绝伤,轻身益气,补胃气,壮阳道,暖腰膝,填精髓”。现代科学已化验证实,狗肉除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一般营养价值外,还有肌肤、钾、钠、氯等化合物和氨基酸,可产生高热能,看来湛江人对狗肉情有独钟,实在慧眼独具,难怪湛江人贪婪食狗有“卖掉棉胎食狗肉”的口头语。

十. 广东省 湛江 雷州 菠萝罐头

湛江地区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属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及土壤等自然资源非常适合菠萝种植,是全国菠萝最大产区,年产菠萝占全国产量的一半。由于菠萝制成罐头后仍能保持原来鲜果的风味,因而使湛江菠萝罐头成为国际市场的畅销产品。

近年来,湛江检验检疫局积极采取多种举措扶持湛江出口菠萝罐头加工产业的发展。该局严格按食品生产加工的有关标准积极指导企业规划建厂,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质量和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对出口菠萝罐头加工企业实行卫生注册管理,目前湛江地区已有8家出口菠萝罐头加工企业获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卫生注册证。湛江检验检疫局定期派出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深入菠萝罐头加工生产车间进行监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卫生消毒、加工工艺、包装储存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并对生产全过程实施了电子视频监管,从生产各个关键环节确保菠萝罐头的卫生质量安全。湛江检验检疫局还注重从生产源头抓质量,积极引导菠萝罐头加工企业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对菠萝的种植过程进行病虫害防治及药残检测技术指导,加强菠萝鲜果进厂时农药残留的检测监管。

在湛江检验检疫局的积极扶持下,湛江菠萝罐头出口量每年正以50%的速度递增。2001年湛江地区菠萝罐头年出口量仅6千多吨,2007年出口量已达6.34万吨,出口创汇3685万美元,与2006年同比分别增长35.18%和50.86%,出口品种有圆片、长块、扇块、碎块、碎米菠萝罐头等13个品种,产品畅销欧洲、美洲等67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湛江出口菠萝罐头加工产业已发展成为湛江地区继水产品加工产业之后的又一特色的深加工产业,并成为湛江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