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平顶山市鲁山特产虫 平顶山鲁山县特产可以送人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平顶山市鲁山特产虫 平顶山鲁山县特产可以送人的更新时间:2024-01-14 18:00:51

一.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平顶香李

肥城平顶香李是肥城市独有的珍贵资源,为国内稀有果树品种之一,栽培历史已有一百多年。由于历史原因,在解放前后的果树生产中,果树专家和技术人员只能在资料中查阅到品种介绍,却从未见到过栽培记录,长期以来,广大技术人员和专家教授都认为平顶香李这一名物品种已经灭绝。在1983年前后全省组织的资源普查中,在安驾庄镇前寨子村发现了几株李子树,当时,广大技术人员和果农都不知这是什么品种。后经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鉴定,正是失传已久的平顶香李。1986年,平顶香李被国家植物园引种保存,并被全国各地引种发展栽培。

平顶香李营养丰富,鲜艳美观,成熟较早,耐贮运,生食、加工俱佳。果实形状平顶扁圆,平均单果重80克以上,最大120克,离核。7月中下旬成熟,完全成熟后果面紫红色,果肉金黄色,香味浓郁。成熟果实含糖量12%、有机酸0.34%、单宁0.15%,每百克果肉含水份90克、蛋白质0.5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9克、胡萝卜素0.16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3毫克、尼克酸0.3毫克、抗坏血酸0.1毫克,此外还含有钙17毫克、磷20毫克、铁0.5毫克。

平顶香李适应性强,耐瘠抗旱,丰产、稳产、早产。由于栽培管理经验较少,历年来平顶香李产量、品质都不理想。1990年,肥城市果树站承担了市科委下达的《平顶香李丰产技术研究》课题,结合平顶香李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合理整形、优化修剪、果园覆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研究,通过改良土壤、合理施肥、优化树体结构、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实现了平顶香李大面积优质丰产和标准化管理。前寨子村500亩的标准化示范园达到了幼树3年结果,5年丰产,8年进入盛果期,亩产达到500~2000千克,好果率95%以上。近年来,肥城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平顶山李开发规则”,到2000年种植面积达2000亩,总产量100万千克,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二. 广西 来宾 合山市 黑凉粉

广西合山市我国最大的凉粉(仙草粉)生产基地之一。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远销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台湾、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本品可加入适量蔗糖、蜂蜜或其它自己喜爱的饮品和足量清水,与白凉粉一起搅拌均匀,不见核状物后搅拌煮沸。静置冷却至常温凝结为清澈透明嫩滑膏状后即可食用,冷冻后食用风味更佳!

三. 河南省 平顶山 鲁山 梁洼陶瓷

造型美观、色彩光亮、质优耐用。畅销省内外。产于鲁山县。

四. 四川省 乐山市 井研 川蜡

由于四川省是白蜡的主要产区,用户习惯将白蜡称为“川蜡”。乐山峨眉又是川蜡的主产地,产年量达 10 万吨。白蜡又因是我国传统的土品,国际上称之为“中国蜡”。此外,还有的称为木蜡(《新本草纲目》),树蜡(《中国药学大辞典》),蜡膏(《四川中药志》)

白蜡的性质

1 、白蜡的化学成分:

白蜡是一种高分子结构的化学物质,主要为 26 酸(C 26 H 52 O 2 )、 28 酸(C 28 H 56 O 2 )及 30 酸(C 28 H 56 O 2 )及 30 酸(C 30 H 52 O 2 )与 26 醇(C 26 H 54 O)、 28 醇(C 28 H 58 O)及 30 醇(C 30 H 62 O)构成的脂类及微量的硬脂酸与软脂酸所成之脂。其结构式为: C 25 H 51 -C=C-O-C 26 H 58

2 、理化性质

白蜡质地坚硬、洁白,理化性能稳定,熔点较石蜡、蜂蜡等蜡类高,约为 80 ℃~ 83 ℃,凝结力强,不溶于水,溶于乙醇、苯、异丙醚、甲苯、二甲苯、醚等有机溶剂中。故具有防潮、防锈、防腐、着光和密封等作用。

白蜡的用途

白蜡的用途十分广泛,过去主要是用来浇制蜡烛照明,药用,制作丸药外壳等,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成为军工、轻工、化工、医药等几十项产品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和配料,又是外销物品。白蜡的主要用途如下:

1、工业用途。

白蜡在工业上如飞机制造、机械制造和精密仪器生产中是铸造模型的最好材料,质轻、光洁、不变形、成型精度高,特别是飞机零件的铸造,加入白蜡可避免气泡产生,是各种精密仪器、电子工业上的电容器等的防潮剂,有较好的防腐和绝缘性能。是金属制品和国防器材的防潮剂、防锈剂和润滑剂。在造纸工业中是一些产品的着光剂和填充剂,配用白蜡后可使纸面光洁,纤维致密,经久耐用。如复写纸、蜡纸、有光纸、糖果纸、画报纸和高级纲版纸等都需要填充白蜡起光。在轻化工业中制造蜡布、蜡线、蜡绳、汽车蜡、地板蜡等时,加入白蜡以增加光亮度。白蜡是高级家具、用具、电玉粉等的抛光剂,涂上白蜡后能增加美观,经久光度不衰。此外,白蜡还是纺织工业的皮革工业的良好着光剂,它能增加光泽和韧性,牢固,美观,提高产品质量。

2 、医药用途。

白蜡在中西药品生产中作为抛光剂,用作药丸剂的外壳,使其能长期保存,不发霉、不变质、不失效。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记载:白蜡辛温无毒,可生肌止血,定痛补虚,续筋接骨,入丸服用可杀 虫,以白蜡频涂可治头上秃疮。有的古书上刊载白蜡虫可通经活络,益血补中,能医治一些内科、外科方面的疾病。如治疗血尿、毒疮久溃不敛。

五. 河南省 平顶山市 叶县 张武岗红薯

张武岗红薯产于平顶山市叶县境内的辛店乡王文成村。其主要特色是:无须、甘甜,分层次,色质好,常吸引舞钢、舞阳、叶县及平顶山市民前来品尝选购。属产地特色类。

六.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纱面

产于歙县南乡。纱面韧性足,咸淡适宜,口味纯正,宜于久贮。倘若来年开春天暖多雨,纱面返潮,只须包块生石灰搁入坛中,即可使其脆燥如初。

纱面制作过程如下:先用盐水和面,揉透揉匀,搓成条状,涂上菜油盘放盒中。片刻,再搓成细条,均匀交叉绕在两根长约尺余的芭茅杆上,一挂为一款,在保温的稻桶中静置半小时后移至户外的面挂上,下架后盘成饼状,晒干即成。

七. 四川省 乐山市 夹江 巨桉



夹江县商品林建设引种的品种主要是巨桉。巨桉种植,除在植树造林上发挥巨大作用外,主要为造纸厂、中密度纤维板厂提供原料,既有利于保持生态环境,又可收获较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夹江县巨桉已发展到3万多亩。且该县巨桉高产技术研究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八. 河南省 平顶山市 汝州 四知堂痹通药酒

四知堂痹通药酒是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的。四知堂痹通药酒是国药准字号、中华老字号产品,是由制草乌、丁香、当归、高良姜等制成的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活血、通脉作用及温经止痛、活血祛风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麻木、腰背冷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产后风、腰肌劳损、骨质增生、颈肩腰腿痛等。

北有同仁堂,南有胡庆余堂,中有汝州“四知堂”,三堂鼎立,神州国药飘香,何其风流、辉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两千年的华夏文化穿越了时空的阻隔。“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堂风悠来,古训犹在,药酒飘香中,巍巍四知堂悠然惠临——

“四知堂痹通药酒”自问世至1956 年,一直是前店后坊式经营,到1956 年,四知堂药酒第七代传人杨德新响应国家号召,献出秘方并倾囊而出,用904 元大洋入股成立了临汝药酒厂,(临汝为汝州之前身)。1994 年4 月,注册了“四知堂” 商标,企业更名为“汝州市四知堂制药厂” ,临汝药酒还名为“四知堂药酒”,筹集巨资进行临床实验,取得了数以万计的数据,取得了四知堂痹通药酒疗效的科学依据,并于1998 年获得部颁标准。进入新的世纪,四知堂药酒也获得了发展的新希望,2002 年12 月26 日 企业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 2003 年12月22日,企业拿到了国药准字生产批号,2004年12月18日,企业顺利通过了GMP认证。四知堂药酒按国家中药命名原则更名“痹通药酒”(痹者,风湿也),药酒质量又一次为众人交口称赞。

四知堂痹通药酒是国药准字号、中华老字号产品,是由制草乌、丁香、当归、高良姜等制成的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活血、通脉作用及温经止痛、活血祛风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麻木、腰背冷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产后风、腰肌劳损、骨质增生、颈肩腰腿痛等。该药在改善晨僵、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积液、皮下结节、红斑等症状方面效果明显,疗效确切,患者易于接受。未见该药不良反应的报道,说明该药 是一种治疗痹病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四知堂痹通药酒是由制草乌、当归、高良姜、丁香配伍而成。其中草乌味辛、苦,性热,有大毒,归心肝脾经,有温经止痛、祛风除湿之功效,对风寒湿痹、四肢麻木有良效,为君药;当归味甘辛,性温,具有补血舒肝、活血止痛之功,用于治疗风湿痹症,寓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为臣药;高良姜味辛,性热,归脾胃经,可温中散寒止痛,为佐药;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肺经,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加以白酒,温经活血,通络散寒。药借酒力,酒助药势,四药配伍,君臣佐使,相互协调,共达温经止痛、活血祛风除湿之大功。

九. 安徽省 黄山市 祁门 徽菇

徽菇是徽州香菇的简称,为我国最负盛名的四大名菇之一,1990年12月全国香菇专业会议确定全国十大名菇,徽菇高居首位。

徽菇以其色鲜味浓、肉厚质嫩、香气沁脾和较高的营养药用价值等特点独成品系,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仅氨基酸就多达18种,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中的7种,并含有30多种酶。

徽菇作为山蔬珍品,其味鲜美可口,尤以香气浓郁著称,历来为徽菜中的上等原料,且不论作辅料还是作主料,不论红烧清炒还是熬汤,样样皆宜。传统徽菜中,以徽菇为原料的佳肴很多,如油焖香菇、香菇石鸡、香菇菜心等等,均脍炙人口。

徽菇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明代祁籍名医汪机、陈嘉谟、徐春甫等都十分推崇香菇的药效,诸家本草记述:“常食香蕈,延年轻身,益智开心,坚筋骨,好颜色”;“大能益气,助食及理小便失禁”。民间至今袭用香菇治疗小儿水痘、麻诊,解毒菌中毒,治头晕头疼,降血压,预防感冒和人体各种粘膜溃疡、皮肤炎症、身体衰弱、坏血病、佝偻病、肝硬化等病症。

祁门是徽菇主要产地,祁门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香菇生长。起先祁门香菇为天然生长,到了明末清初,开始用人工栽培方法生产。经过数百年不断改进,尤其是解放以来,大力推广段木接种法以及袋料栽培新技术,祁门徽菇产量有了突破性进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年产量已达百吨以上,畅销于国内外市场。

祁门香菇按品质和外观可分为花菇、厚菇和平菇,均是徽菇中的上品,在同类产品0类拔萃,其中,由山华集团生产的“山华”牌徽菇在第3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名闻遐迩。1996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孙起孟为祁门生产的香菇题名为“黄山徽菇”。

(摘自《祁门风物》)

十. 河南省 平顶山市 汝州 汝帖

《汝帖》是汝州文庙的一大亮点,与《淳化阁帖》、《泉州帖》、《绛州帖》并称为“四大名帖”,由宋大观三年汝州郡守王采集《淳化阁帖》、《绛州帖》及“三代而下迄于五季字书百家”刻成,金文、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是我国古代碑帖之珍品。图为《汝帖》局部。

《汝帖》是汝州‘三宝’之一,也是汝州文庙的一大亮点。走进汝州文庙大成殿,20通石碑静卧在展厅内,日光灯下闪烁着幽幽光华,石碑上镌刻着先秦以至隋唐五代的名家书法精品。细看之下,郑国大夫皇颉的字潇洒俊逸,酒仙刘伶的书法自由奔放、洒脱不羁,李世民的书法意兴天来,字外风云,有皇家风骨……这数十方碑刻,便是被清代《直隶汝州志》推举为可与《淳化阁帖》、《泉州帖》、《绛州帖》并称为“四大名帖”的《汝帖》。曾任河南巡抚的清代碑刻学家毕秋帆在其所著的《中州金石考》中称赞《汝帖》为“真宋室之鸿宝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