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雷州特产鱼图片 雷州哪里有清江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雷州特产鱼图片 雷州哪里有清江鱼更新时间:2023-12-23 03:06:31

一. 福建省 福州 连江 福州鱼面

鱼肉制作,耐煮,鲜 ,味美,,,,福州。产自宝岛台湾只有一水之隔的福州黄岐岛。

福州鱼面,是用纯鱼肉打制而成的鱼肉面条。

材料:鲜鳗鱼,太白粉

制作:先是刮取黄鱼、鳗鱼等色白质细的鱼肉。然后剔刺去皮,稍蘸番薯粉(太白粉)或散粉用棒敲打成薄片,接着烤熟后或切成菱形、方片,或切成挂面、细丝面等形式,晒干收存,用时入汤煮。

特色:松软香脆,则柔滑如面,味鲜爽口。烹食鱼面一般多以上汤再配以适当的调味料。泡熟之时 , 热气腾腾 , 鲜香扑鼻 , 食之爽滑无比 , 鲜味无穷 ,令人百食不厌 , 实属上乘佳品。

二. 广东省 湛江 雷州 雷州山羊

雷州山羊分布于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岛。雷州山羊是一个以产肉和板皮为主的地方良种,也是能适应在高温多湿条件下饲养的山羊品种之一。是热带丘陵补饲型肉用山羊。

外貌特征:雷州山羊毛色多为黑色,角蹄则为褐黑色,也有少数为麻色及褐色。麻色山羊除被毛黄色外,背浅、尾及四肢前端多为黑色或黑黄色,也有在面部有黑白纵条纹相间,或腹部及四肢后部呈白色的。雷州山羊全身被毛短而密,富有光泽,无绒毛,股部、背部、尾部的毛较长,公羊尤其显著。雷州山羊面直,额稍凸,公、母养均有角,公羊角粗大,角尖向后方弯曲,并向两侧开张,耳中等大,向两边竖立开张,颌下有髯。公羊颈粗,母羊颈细长,颈前与头部相连处角狭,颈后与胸部相连处逐渐增大。背腰平直,乳房发育良好,多呈球形。

品种性能:雷州山羊性成熟早,一般4月龄开始即可达性成熟。雷州山羊常年发情,母羊初配年龄为11—12月龄,体重在28公斤以上;公羊初配年龄为18月龄左右,体重在35公斤以上。雷州山羊怀孕期140—161天。雷州山羊繁殖力强,一般产羔率为150—200%,年产二胎或二年产三胎,每胎多产双羔,产单羔的比较少。雷州山羊成年公羊平均体重为54.1公斤,母羊平均体重为47.7公斤,阉羊平均体重为50.8公斤。雷州山羊屠宰率为50%~60%,肉味鲜美,纤维细嫩,脂肪分布均匀,膻味小。雷州山羊板皮,具有皮质致密、轻便、弹性好、皮张大的特点,熟制后可染成各种颜色。根据体型将雷州山羊分为高脚种和矮脚种两个类型。矮脚种多产双羔;高脚种多产单羔。具有繁殖力强,适应性强,耐粗饲,耐湿热等特点。据群众经验,雷州山羊以4—6岁利用较好。母羊可利用到7—8岁;10岁以后的公母羊繁殖力均显著降低。

雷州山羊原产于广东省雷州半岛和海南省,现有羊约 100万只。

该羊体质结实,公、母羊均有角,颈细长,鬃甲稍隆起,背腰平直,十字部高,胸稍窄,腹大而下垂。按体型可分为高脚和矮脚两个类型:高脚型体高,腹部紧缩,乳房不发达,多产单羔,好走动;矮脚型体较矮,骨细,腹大,乳房发育良好,生长快,产双羔较多。雷州山羊毛色多为黑色,少数为麻色及褐色;麻色羊除毛被黄色外,背线、尾及四肢前端多为黑色或黑黄色。

该羊体重,周岁公羊平均31.7千克,周岁母羊为28.6 千克;2岁公羊平均50.0千克,2岁母羊43.0千克;3岁公羊平均54.0千克,3岁母羊为47.7千克。

该羊性成熟早,一般3--6月龄达性成熟,母羊5-8月龄就已配种,1岁时即可产羔;公羊配种年龄一般在10-11月龄。多数1年产2胎,少数2年产3胎,每胎产1-2羔,多者产5羔,产羔率为150%-200%。

三. 广东省 湛江 雷州 湛江剑麻纤维

湛江剑麻纤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剑麻是湛江市的特色作物,所形成的产业也是优势产业。湛江市委、市0在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时,已把剑麻产业列为湛江市八大特色农业产业链之一,这对加快湛江市剑麻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剑麻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现根据市委农办的要求,由湛江农垦局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的专家,对湛江市乃至国内外的剑麻产业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和策略,供市委、市0谋划农业经济工作时参考。

湛江市的剑麻种植业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主要由湛江农垦局(原粤西农垦局)进行生产种植。

剑麻的纤维含量由于不足5%,必须经过初加工,提取出纤维才能投放市场。因此,湛江地区的剑麻从一开始就注重剑麻的加工问题,并从初、中级加工开始不断向剑麻制品的深加工发展。到目前止,研制开发的剑麻产品已有10多个系列,上百个品种,主要包括剑麻纤维、剑麻纱条、白棕绳、剑麻地毯、抛光布、抛光轮、剑麻墙纸、钢丝绳芯等。

湛江剑麻纤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湛江市人民0《关于界定湛江剑麻纤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复函》(湛府函[2004]17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雷州市松竹镇、唐家镇、北和镇、企水镇、南兴镇、龙门镇、英利镇和徐闻县的城北乡、下桥镇等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 浙江省 衢州 开化 开化清水鱼

开化清水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清水鱼

开化的清水鱼是开化的十大名菜之一。只是因为它所在的环境是外面不具有的。要选项用源头活水里生长的,份量适中的(500---1200G)草鱼。其实做法也很简单。和做鱼头豆付没有什么区别。就是还要放一点开化土产的紫苏。(先在炒锅放200g的猪油,烧执。再把鱼放在煎到两面黄。再放适量的黄酒,加入足够量的开水。放紫苏10g左右。大火烧开,再用小火慢慢的滚,等到汤呈白色了,再放盐和味精。调好味后就可以起锅了。虽然简单,但它却有一方风味。可以一嚐。

清水鱼:开化美食的当家名菜。舌尖导演们吃了也是赞不绝口。开化清水鱼可是有着近千年的历史,据称这一流水养殖的形式是从唐代寺庙的放生池衍变过来。早在明代初期,开化山民就在靠近溪流山泉的地方,挖坑筑塘,引水养殖。此法养出的鱼是典型的“冷水鱼”:生长缓慢、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再加上此鱼喝的是山泉水,吃得是有机草,过得是休闲日子,每条鱼的养殖时间更是长达4年以上,经过这种精心照料出的鱼,其品质更是超擢一流。

这样的鱼就算是在清水鱼的发源地何田也不是经常能吃到的。一般是过年过节,或是家中有贵客上门,才会在池中捞上一尾,这俨然是最高礼仪不能等闲视之。吃完后还要将鱼尾贴在门板上,让四方乡邻都能看到。吃鱼在当地是一件大事,特别是吃大鱼更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清水鱼正因为其食材优良,故其做法反而简单了。将开化当地菜籽油加热到8分热,散去油烟,入姜炸味,放入鱼,同时放盐、酒、清水,水要本地山泉水,还一定要柴灶,一把旺火,“千滚豆腐万滚鱼”,一刻钟后鱼汤呈乳白色,香味扑鼻,一份至纯至醇的开化清水鱼就新鲜出锅了。舌尖总导演陈晓卿亲自来到开化,吃到这样的美味也禁不住说“吃安逸了”,并赞曰“地道农家做法,简单粗暴美味”。

五. 河北省 保定 易县 南湖野生鱼

南湖野生鱼是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的。南湖野生鱼肉质鲜嫩,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

南湖野生鱼采用易县南湖自然生长的鲤鱼、草鱼或白鲢,采用烧、炖、涮、羹等不同的烹调方法,烹制出的鱼肉质鲜美,以鱼头和鱼籽最有特色,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由于没有使用人工饲料,南湖野生鱼属绿色食品。

六. 浙江省 温州 苍南 香橙菊花鱼

材料介绍:

脘鱼柳2条、大橙子1个(榨汁用)、吉士粉、盐、胡椒各少许。

制作方法:

1、鱼肉以斜刀横切至鱼皮部分,不要切断,每片相隔1cm,每5片为1组切断;

2、将5片一组的鱼柳再纵向每隔1cm垂直切一刀,使鱼柳成菊花瓣状;

3、将切好的鱼柳用少许盐、胡椒粉腌一会入味后,将之抖开均匀地沾上干粉;

4、将鱼柳上多余的干粉拍去后,入热油中炸大约3-5分钟,至表面金黄酥脆时捞起沥油;

5、橙汁加入适量的白醋、吉士粉、糖和生粉水烧开勾芡,浇在炸好的菊花鱼上即可。

七. 安徽省 安庆 迎江 迎江豆花鱼

制作豆花鱼的步骤:

1、将草鱼宰杀去鳞、鳃、内脏洗净,从背部对剖,除去骨、头、皮、将净鱼肉片成厚片;鱼头劈开,去掉鱼牙待用。

2、锅内注油烧热,下葱、姜爆锅、烹入料酒、加鱼头、水大火熬成鱼汤。

3、锅内注少许油烧热,下入辣椒段、豆瓣酱、熟大蒜头炒香,放入鱼汤、料酒、白糖、陈醋、胡椒粉煮沸,滤渣后加入豆瓣煮入味,捞出倒入盆内,再将鱼片放入汤汁中煮熟,捞出盖在豆花上,中间撒上熟黄豆和葱花;锅内注少许油烧热,浇在鱼片上,淋上香油即可。

八.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大湖鱼

大湖鱼是永安著名的副食品、民间宴席佳肴,享有“永安桥尾豆腐大湖鱼”的赞誉。据载,早期大湖祖先赖族从江西迁来,有着一手江西祖传养鱼的丰富经验,由于大湖有着得天独厚的清凉淡水,正是发展渔业的好地方,因此他们每年从江西购草鱼苗来饲养,如此代代相传,大湖逐渐成为著名的渔业之乡。( 永安)

九. 重庆市 璧山区 来凤鱼

来凤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璧山县来凤镇(现青杠街道来凤片区)地处重庆西部近郊,缙云山脚下,距主城区(内环的西环)27公里,是古代四大名驿之一。成渝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渝隆路、璧津路在此交汇,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小重庆之美称。

来凤镇以名菜“来凤鱼”闻名于世。“来凤鱼”历史悠久,数百年来历代烹制大师在继承川菜传统手法的基础上烧制出了以“麻、辣、鲜、香、嫩”为主要特征的“来凤鱼”,受到过往食客的喜爱。著名书法家杨宣庭欣然题书“鲜鱼美”,盛赞味在璧山来凤。

来凤原是成渝古驿道上的一个驿站,与龙泉驿、双凤驿、白市驿齐名,是成渝古道上的“四大名驿”之一;自古为鱼米之乡,《华阳国志·巴志》云:“土植山兮,牲具六畜,桑蚕、麻、鱼、盐皆纳贡之。”嘉庆《璧山志》载:“鳞之属有江鲤、崖鲤、白鲢、鳟鲫、七星鱼、红梢鱼、子巾鱼等”,其有盛产在璧山来凤璧南河中的“七星鱼”、“红梢鱼”、“青剥鱼”为历代贡品。

80年代初,以唐德兴、唐治荣为首的一帮厨师,在继承川菜传统烹制手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烧取出以“麻、辣、烫、嫩”为主要特征的“来凤鱼”,受到了过往食客的喜爱。著名书法家杨萱庭欣然题书“鲜鱼美”,盛赞味在来凤。引来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芬、游本昌,歌星李丹阳、蔡国庆,书法家范朴,政界要人中央委员、人民日报社社长高狄,原重庆市委-肖秧等专程到来凤吃鱼。一时间,食客不分远近,身份不论贵贱,云集来凤,共品佳肴。

“来凤鱼”是近年来重庆“江湖菜”流行之鼻祖,之后才有辣子鸡、芋儿鸡、邮亭鲫鱼、太安鱼等。而后来这些流行的“江湖菜”,在烹制手法上,都没有摆脱“来凤鱼”的影响。

从古至今,“来凤鱼”的形成大致有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大批来自江南鱼米之乡的移民来到来凤,他们除继续种田养鱼外,还把江南烹鱼的技术带到了巴渝,与巴渝川味结合,形成容闽、鄂、粤、湘菜风味与川菜风味的“来凤鱼”。传说康熙年间来凤驿有位名厨师唐聋子,善于烹鱼,能制出鱼品十余款,这大约就是“来凤鱼”的雏形。

第二阶段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府内迁重庆,作为陪都重庆的卫星镇——来凤一时冠盖云集,名厨荟萃。见璧河鱼美,争烹献艺,又极大促进了“来凤鱼”烹调技艺的进步。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云集来凤,喜尝来凤鲜鱼,那时“来凤鱼”就很有名气。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1984年党中央下发了关于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0来凤区委、来凤区公所,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认真制定了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优惠政策。区委、区公所领导亲自帮助进场镇务工经商的农民解决征地、办照贷款等具体问题。一些有经营头脑的农民就开始筹划到来凤镇开办鲜鱼食店。时任县委-的胡朝木同志还亲自到新开食店祝贺。到1988年,以经营“来凤鱼”为主的食店已达到120多家。竞争促使来凤人不断钻研烹鱼技术;品种花样不断出新,因此而形成麻、辣、甜、酸、荔味、桔味、桂花味、菠萝味等十几种风味,珍珠鱼、琥珀鱼块、椒盐鱼柳、酸菜鱼汤、白玉鱼块、玛瑙鱼肠、虎皮鱼、张口鱼、蘸水鱼、粉蒸鱼、烧白鱼、脆皮鱼以及鱼卵、鱼松、鱼膏、鱼羹等上百款鱼菜。

“来凤鱼”现在除了在广州、成都、重庆、深圳等大都市有了字号,连美国旧金山等地的“-街”也打出了“来凤鱼”的招牌。“来凤鱼”真可谓誉满巴渝,香飘四海。

十. 广东省 湛江 雷州 雷州狗肉煲

在中国的饮食习惯中,狗肉是属于次类食品,是上不了桌面的。但是在近几年中,菜肴的烹饪越来越多,渐渐地一些传统的菜肴甚至是大众化的小吃也逐渐出现在一些高级饭店和酒家中。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象狗肉这种“上不了席面”的菜肴你可以在雷州半岛的湛江品尝到。在这里的狗肉煲,用广东话来说就是“打边炉”,一年四季都有。

在湛江的五县四区可品,在珠江三角洲等地,特别是开放源头深圳与夹在广州之间的东莞,都可以见到“雷州狗肉煲”的招牌。尤其在晚间,在市区公路两旁的空地大排档等地,随处可见三五成群,谈笑风生的人们,聚在一起大啖狗肉,到处弥漫着狗肉的香气。而在一些大酒店,宾馆,酒家中,也可以品尝到“白切狗肉”。

狗肉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食客的喜欢。在《本草纲目》中载有狗肉“能安五脏,轻身,益气,补胃,暖腰,补力气,补五劳七伤,补血脑,实下焦带”。狗肉不但营养价值高,且能防治疾病,尤其在冬季是补身的佳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