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常山到哪买特产 常山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常山到哪买特产 常山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4-01-13 02:26:53

一. 浙江省 衢州 常山县 常山佛柚

常山佛柚,又名87-17香抛,是一个优质香抛品种。1997年12月荣获浙江省优质名牌柑桔银奖 。

常山佛柚具有外形美观、果形适中、香甜可口、无核、可食率高、适应性强等显著特点,其果实风味好、香气浓,适合鲜食与观赏兼用。

常山佛柚果实呈梨形或扁圆形,果型端正,一般单果重在500-1000克左右。果皮细致光滑、色橙黄。果顶部位有一明显圆印,皮薄,仅1.2cm。果肉洁白,脆嫩多汁、 甜酸适口、风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特在12%以上,氨基酸总量达1860ppm,维生素C含量73.90mg/100g。 无核或有少量退化籽,可食率65%。果实香气浓,且持久,置于房内能使满室生香。

常山佛柚一般成熟期在11月上中旬,果实采摘后,立即食用,口感就极好,也可贮至次年2-3月份,春节期间作为送礼佳品。

产品名称:常山佛柚

产品产地:浙江衢州

产品特性:外形美观、果形适中、香甜可口、无核、可食率高、适应性强等显著特点,其果实风味好、香气浓,果肉洁白,脆嫩多汁、 甜酸适口、风味浓郁

产品组成:可溶性固形特在12%以上,氨基酸总量达1860ppm,维生素C含量73.90mg/100g

产品功能:多補充維生素C可保持皮膚彈性、防止皺紋、抑制黑色素形成等功用;改善微血管的功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脂及膽固醇,故有益於心血管疾病及肥胖的患者;亦可促進傷口癒合,對敗血病有良好療效。柚子亦可化痰止咳、消除腹部脹痛、消腫止痛等功效,適用於胃病、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多氣喘等患者。老年咳嗽氣喘患者,可將柚子一個去皮,削去內層白髓,切碎,放於蓋碗中,加適量蜂蜜,隔水蒸爛熟,每日早晚各一匙,沖少許黃酒內服,可有效改善症狀。

产品季节:常山佛柚一般成熟期在11月上中旬

产品简介:常山佛柚果实呈梨形或扁圆形,果型端正,一般单果重在500-1000克左右。果皮细致光滑、色橙黄。果顶部位有一明显圆印,皮薄,仅1.2cm。

二. 浙江省 衢州 常山县 常山贡面

常山贡面是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的。“洁白似银美亦香,纤细如丝意悠长”,这是人们对常山传统名产—常山贡面的形象概括。千百年来,常山贡面以其独特的“色、形、香、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贡面又称索面,是常山传统特色小吃,明朝时作为贡品进贡给皇家食用。贡面是纯手工制作而成,整套程序下来要十二三个小时。

常山贡面是咸的。做贡面的人家各有各的配方,所以各家的口味也不同,和面和加盐的比例也因季节不同而不同,所以制作面胚的过程是“秘密”。面胚做好后,会被切成条一圈圈的盘在一个大木盆里。贡面师傅会等比例的把“粗面条”缠在一粗一细,一长一短两根“筷子”上。刚缠好时,面很短,很粗。所有的“粗面条”缠好后,都会被放进这个不透风和光的木箱子,这样是为了保持面的湿度。缠好的“粗面条”会被分批次装上拉面的木架,被反复拉扯、伸展。整个拉面的过程中,贡面师傅完全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什么时候拉面,什么时候晒面,以保证把贡面拉到自己最好的长度和细度。

常山贡面一般从8月份开始做,做面的日子最好是晴天,有太阳。盐的多少和太阳的光照直接影响面的口感。一般来说,上半年做的面会偏咸,没有下半年的好吃。拉好的贡面,一般有两米长,细能穿针。等面差不多干了,就会被下架,等待包装。贡面不易久藏,一般这个时候做的面,都不能放到三月后,三月后的面,就很不好吃了。

常山人过生日、孩子满月、房屋上梁和大年初一早上都会煮贡面吃,所以贡面也是喜庆的代名词。因为贡面本身是咸的,所以煮面是水要多放一些,面的调料姜、葱、酱油、猪油都是在碗里调好的。喜欢吃辣和醋的人可以依照个人口味配料。常山贡面口味爽滑,食用方便,百吃不厌。常山县球川镇制作的口味最佳。(球川镇与江西交界,有“浙西第一镇”之称。)

三. 浙江省 衢州 常山县 柚乡春名茶

柚乡春名茶,采用优质顶芽为原料,从采摘到加工成品及包装,均采用科学工艺和先进的包装技术。具有形秀毫显,色泽绿润,高鲜嫩香,滋味醇厚,具有提神益思、生津解渴、消食除腻功效。

四. 浙江省 衢州 常山县 常山银毫

常山银毫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常山银毫

产品产地:浙江衢州

产品特点:细紧圆直,翠绿显毫,香气馥郁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叶底细嫩成朵。

产品成分:水分、多酚类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酶,生物碱、 糖类、维生素等。

产品功能:防治痢疾、肠胃炎、肾炎、肝炎、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癌症、白细胞减少和辐射损伤等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功效。

产品简介:常山银毫产于云蒸霞蔚的高山茶区,原料以一芽一叶为主,加上采制工艺精细,形成外形翠绿显毫,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鲜醇带甘,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完整成朵的品质特征。在部优、省优名茶云集的衢州市名茶评比中,名列前茅,获市最佳名茶称号;91年被国家旅游局、浙江省人民政府’91杭州国际茶文化节组委会联合授予“名茶新秀”奖杯及证书;常山银毫经省多次评比,品质优异,质量稳定,成绩显著,被授予优质名茶证书;九二年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铜质奖;九五年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超群轶众,力压群芳,又荣获金奖,饮誉全国农产品最高奖。98年获首届浙江省名特优新农展会金奖。产品远销香港、台湾、北京、天津、济南、太原、上海、杭州、宁波等中大城市,深受消费者青睐。

五. 浙江省 衢州 常山县 常山山茶油

常山山茶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常山山茶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常山山茶油生产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并长期作为历代皇朝贡品。山茶油系用山区野生植物山茶果提炼的植物油,经常食用能有效改善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是高血压、心血管病、脂肪肝患者的理想食用油,采用茶油作为原料的化妆品具有润肤护发的功效。常山山茶油现有品牌“东茶”、“常发”、“山神”、“常禧”、“八面山”牌都已经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常山是油茶的天然分布区,山茶油制作历史相当悠久,传说已有两千多年。1990年版《常山县志》根据芳村镇猷辂、寿源等地家谱记载,认定常山在宋末元初已大量栽种油茶,明代中叶油茶已广及山区、丘陵,民国期间全县各乡均种有油茶。

山茶油又名茶油、茶籽油,常山民间俗称“益寿油”。经传统物理工艺榨取的常山山茶油,以自然生态的油茶籽为原料,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山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食用植物油,其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三世纪的《山海经》绪-载:员木,南方油食也。这“员木”即为油茶,秦时称甘醪膏汤,汉末称膏汤枳壳茶,唐代始称油茶,沿用至今。山茶油缘何被常山百姓称为“益寿油”?民间有一个神话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在芳村牛角口的溪中常有公母两蛇精兴风作浪,沿溪两岸的百姓深受其害。观音菩萨心生怜悯,设法降服了两蛇精,将它们变成为一棵雌雄同株的大树。这棵树常年花果不离,从开花到果实成熟历经秋、冬、春、夏、秋五季14个月,被称为“抱子怀胎树”。后来,神通广大的福建武夷山惜曌和尚,遵照观音菩萨修道行善的旨意,腾空飞翔来到芳村牛角口,抬头看见大盘山上有一棵神奇的大树,惊叹不已,便留在此地练功修道,并在大盘山、小盘山建造了两座庙宇。每年树上果子成熟时,惜曌和尚就叫寺僧把果子摘下,榨挤出油,用于点灯照明和长年食用,同时施舍一部分油给前来烧香拜佛的香客,人们吃了这种油,顿觉目明神旺。不久,民间盛传此油为菩萨所赐,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便称其为“益寿油”。

常山山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浙江省常山县 《关于界定常山山茶油地理标志范围的报告》(常政[2005]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浙江省常山县现辖行政区域。

六. 浙江省 衢州 常山县 常山粉干

常山粉干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配菜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是大多数人喜爱吃的食物之一。吃的方法与面条差不多,夹在筷子上,既柔软又细腻,令人胃口大增;吃在嘴里“滋、滋”作响,既滑溜又顺畅。往往是“哗哗哗”几大碗下肚,还舍不得放碗,那滑而不断的滋味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种类

粉干的烧制种类很多,一般有香菇青菜粉干、虾仁鸡蛋粉干、肉丝炒粉干、茄子鸡蛋粉干、鱼炒粉干、蟹炒粉干、青椒蘑菇炒粉干等。干炒粉干的方法是:先将粉干用热水泡十分钟左右后沥干待用;然后干锅热油再加入肉丝(也可以是香肠切片)、酒、蒜、酱油、鸡精等进行爆炒,五六分钟后倒入粉干炒,炒的时候用筷子挑着拌,水分炒干后装盘。

制作

常山粉干有近千年的历史,早在北宋初年我县的粉干家坊制作就比较盛名,有些农户就以制作粉干谋生。粉干如此好吃,加工的程序当然是比较复杂的。

1.浸泡润米包括洗米(去杂)、浸泡、润米等工序,排除大米中的糠片、砂石等杂质。一般情况下,浸泡半小时,润米1至2个小时,其本上能使淀粉颗粒松散,达到良好的效果。2.粉碎搅拌通过机械作用,将大米研靡成粉,并使水分均匀、适量地混合在粉粒中。3.压条又称打粒子,就是将米粉通过粉干机初榨成松散颗粒。4.蒸料,使物料在蒸汽的作用下,升温下至熟化,提高压榨效果。5.出条,又叫出丝,是从大米到制成粉干的定型阶段。6.晾晒,将出机后的粉干疏散,用竹子撩起摆平后晾干或晒干,轧成长220毫米左右,用专用纸包装好即可。

总之,吃一碗晶莹透明、柔软爽滑、味道纯正、物美价廉的常山粉干,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能体验到乡村的清新和恬静。

七. 浙江省 衢州 常山县 常山醅糕

醅糕是用米粉加酒糟发酵,蒸制七成熟时,在醅糕上洒上肉丝、榨菜丝或虾米等配料。一笼蒸出,约1厘米厚,通常十字开刀切成四瓣。蒸熟即可食,口感绵软,味道独特。把蒸好的醅糕再度下锅,以菜油煎成两面焦黄,吃起来外脆内柔,香味可口,妙不可言。

八. 河北省 石家庄 正定县 常山郡热切丸子

正定古称常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出品种繁多的传统美食,常山郡热切丸子就是其中之一。

常山郡热切丸子不同于传统概念的丸子,不是球形,而是直径5厘米、长约20厘米裹着一层荷叶的圆柱形食品,因为食用时需要趁热切片,故名热切丸子。它与保定的焖子、深泽的肉糕似而不同,以其独特的口感享誉正定。常山郡热切丸子味道鲜美,且有一股荷叶的淡淡清香,吃到嘴里口感丰富。由于用香油、高汤和制的馅料,吃起来肉丝劲道有力,其余部分香嫩无比,入口酥软,舌搅即化。

热切丸子讲究一红、二白、三青。红是指新鲜的肉品,白是指上好的红薯粉,青是指极品的大葱。丸子类的食品一般经油炸制而成,而常山郡热切丸子采用蒸制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食品的原汁原味,对身体也最有益处。

热切丸子在正定已经传承了600多年,曾是正定地区家庭主妇必会的菜式,更是宴请宾朋必不可少的菜品。近十几年来,不少家庭主妇嫌其制作工序繁琐,要求苛刻,不愿再亲手制作。不过,有不少饭店专门制作热切丸子,且用以外卖。其中,徐师傅热切丸子在工艺上传承了祖上的古法,又融合了一些老厨师的工艺特点,形成了现有的配方和工艺:即用新鲜的猪肉或牛肉,按严格的比例加入红薯粉、小磨香油、大葱、鲜姜等食材,再用以大骨、料酒、花椒、陈皮等原料熬制成的高汤和馅。和馅要求时间、手法必须精准,时间长了发硬,短了则松软无力。和好馅后用天然的荷叶包裹好,上笼屉以木柴之火蒸制,蒸制的时间也有严格的要求。徐师傅热切丸子远近闻名,用刀切成薄片,佐以蒜汁或芥末汁等调料,风味尤佳。

九. 浙江省 衢州 常山县 常山猴头菇

常山猴头菇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猴头菇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明、清时皆以“山珍”被列为贡品。1979年,常山县利用金刚刺酿酒残渣培育出猴头菇,而后经紫外线诱变选育出“常山猴头99号”菌株,至此常山猴头菇正式面世。1984年,常山猴头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品尝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全国政协副主席费孝通等大批领导及知名人士参加,会上严济慈题词:“常山猴头、浙江一宝”。1985年,清宣统帝溥仪之弟溥杰为常山猴头菇题字:“山珍猴头、海味燕窝”。 2006年,常山猴头菇被浙江省农业厅评定为“浙江名菇”。2014年,常山县政府将常山猴头菇提升到“常山三宝”高度,进一步打造金名片。1987年,常山县微生物总厂生产的“常山-”猴头罐头、猴头干品荣获“商业部优质产品”;2006年,常山猴头被评为“浙江名菇”;2015年,常山猴头菇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森力牌”猴头菇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常山猴头菇是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的。常山猴头闻名国内外,朵小型美,质地细嫩、鲜甜爽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常山县地处浙西山区,青山绿水造就了一个十分适宜食用菌生产的“天然培养区”。1978年,常山培养出“常山猴头”,为浙江增添一宝。

猴头菇是四大山珍之一,不但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还有药用价值,对慢性胃炎等多种消化道疾病均有较好疗效。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常山县的猴头菇栽培量曾为世界第一,名声在外。

常山猴头含蛋白质26.3%,有氨基酸19种,其中7种是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每百克总含量32毫克。

地域范围

常山猴头菇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5′~118°45′,北纬28°46′~29°13′之间。包括球川镇、白石镇、青石镇、招贤镇、芳村镇、辉埠镇、何家乡、同弓乡、新昌乡、大桥头乡、东案乡、金川街道、紫港街道、天马街道等14个乡镇(街道)180个行政村。现有生产规模100公顷,栽培量750万袋,年产鲜菇4500吨。保护规模面积2000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形态特征 常山猴头菇的鲜菇色泽洁白或淡黄色,外形头状、球形至扁半球形,无柄,直径3~15cm,肉质细嫩,表面密布针形菌刺,菌刺长0.2~1.5cm。鲜品有猴头菇特有清香,口感嫩滑,成熟后味微苦;干品呈淡黄色至黄褐色,香味浓郁,味微苦。 2、品质特色 常山猴头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钾、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并含有猴头菇多糖等活性成份。每100g干品含蛋白质≥12.0克,脂肪≥3.0克,粗多糖≥3.0克。 3、质量安全规定 常山猴头菇生产通过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严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或使用有害有毒投入品,产品质量安全采取严格对猴头菇产品蛋白质、粗多糖等理化指标以及卫生指标检测、监控,卫生指标按照GB 7096《食用菌卫生标准》执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