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臭豆腐是绍兴还是湖南特产 臭豆腐到底是绍兴还是湖南的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臭豆腐是绍兴还是湖南特产 臭豆腐到底是绍兴还是湖南的小吃更新时间:2024-01-08 16:27:45

一. 湖南省 邵阳市 隆回 咸鱼头豆腐汤

咸鱼头豆腐汤

用料:咸鱼头一个切开边、板豆腐两件、菜干60克、姜一片。

做法:菜干浸软,洗净揸干,切短度。咸鱼头洗净抹干,煎片刻去腥味,煎后铲起,用热水冲洗,使去油。把适量水煲滚,放下咸鱼头、豆腐、姜、菜干煲滚,慢火煲三小时,试味后再下盐。

二. 湖南省 邵阳市 武冈 法新豆腐

法新豆腐名气真的很大,吃过的外地人为了再吃上,居然会左转右拐地找老家是武冈的朋友,想方设法不让自己感到遗憾;武冈本地人呢,毕竟因为交通不便,也是很难吃到的,除非有亲戚朋友自法新进城,或者是自己亲自前往法新,那么别的礼物可以拒绝,几块腊豆腐是必不可少的,反而叫人满心欢喜。

法新离市区不是很近,也谈不上很远,但是路途不平,没有两个小时车子还很难到得了的。湖南卫视“乡村发现”的名主持李兵大概犯了豆腐瘾,居然选择一个烈日高照的日子拉着他节目组的一帮子兄弟扛着机子过来了。早已被法新豆腐0了多年的我,便也一路颠簸着,一方面作陪,一方面看个究竟去。

意想不到的是,法新做豆腐的人家多得出奇,感觉是家家户户都会一样。随便问一声,老乡,你会吗?回答是肯定又肯定的,怎么不会?走了一条两旁是木屋的老街,也就是三百来米,做豆腐的居然多达十余户。当地一农户告诉我,这条街叫豆腐街,有上百年历史了。的确,从那些陈旧的铺柜上看,应该是很有些历史的,也依稀可见昔日的繁华和喧腾。有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蹲在自家门口吃饭,身旁不远的地方摆着一锅刚出炉的豆腐,还腾腾冒着热气,看样子是在守着等人来买。李兵问一声,老大爷,豆腐卖么?老人即刻起身,节目组的见状,便一个个进入了角色……

老人家的豆腐和我听说的一样,通体洁白无瑕,细腻、韧性好,用手指轻轻往上按一小酒窝,旋即小酒窝就又恢复如初,不留一丝痕迹。这样的新鲜豆腐,一般走不出本地,多半是当日就卖给了附近人家的。走出去的,已经是被精心烘制成的腊豆腐了。这是法新豆腐人的“绝活”,法新豆腐也因此名气外扬千里。通过精心烘制的腊豆腐,色泽乳黄,口感细腻,味道香醇,更富韧性。旁边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模样如豆腐般精精致致,谈吐不俗。为了证实法新腊豆腐的不同一般,居然很快托人捎来几袋用现代工艺流程线包装出来的腊豆腐来,让我们一睹为快。这豆腐,果然超凡脱俗了,少了一份粗糙,多了几许美感。

年轻人叫吕爱斌,是当地一家与生产豆腐有关的企业的老板,前些年在外地打工赚了点钱,回家后就买了当地的供销社做厂房,办了这家企业。吕爱斌深谙法新豆腐名气之大缘于口感之好的道理,依然采取以石磨取豆浆的原始方法,只是将十几个石磨接上了电,电闸一推,稠而雪白的豆浆像白银一样倾泻下来。

从手工作坊到现代流程,吕爱斌保持了法新豆腐的原汁原味:甜净、细腻,韧性好。他把豆腐条搓成绳子,然后叫几个小朋友拔河,荡秋千;他把“绳子”套在装满清水的铁桶上,居然“绳”未断,水不洒。这样大胆的策划,还是得力于法新豆腐的本质。

天下哪里没有做豆腐的呢?但用豆腐条搓成绳子进行拔河荡秋千来表现一个地方豆腐的本质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吕爱斌面对众多惊讶的目光,道出了“秘诀”,他说法新豆腐之所以在同行里有口碑,实则得益于这里的水。老人们就更玄乎了,说不仅法新豆腐得益于这里的水,就连法新的妹子能够这样水灵,也是这里的水滋润出来的。水能使法新豆腐区别于其它地方的豆腐,我相信;水能使这里的妹子变得水灵,我同样相信,因为武冈就有“武冈美女出在法新”的说法。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官人在吃了法新的豆腐后,从此不再对其它地方的豆腐动心。为了能经常吃到法新的豆腐,这位官人就差人请了一个法新师傅过去帮他打豆腐,但是这位师傅离开法新后,使尽浑身解数,再也打不出本色的法新豆腐了。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个农民企业家要把偌大一个厂房选择在这偏远的乡村了。(李峰)

信息来源:武冈政府网

三. 浙江省 绍兴 越城区 鱼烧豆腐

鱼烧豆腐属于浙江绍兴菜,主要原料是鲤鱼、豆腐,口味是咸鲜。

主料:塘鳢鱼750克 豆腐(南)500克。

辅料:冬笋50克 香菇(干)5克 淀粉(蚕豆)13克。

调料:甜面酱10克 酱油50克 味精2克 胡椒粉1克 小葱15克 黄酒25克 猪油(炼制)40克 。

做法:

1、将塘鳢鱼去鳞、鳃、内脏,剖洗干净,切除鱼嘴和鳍,斩齐鱼尾,在背肉的两面各斜剞2刀;

2、豆腐切成长1.5厘米、宽1厘米、厚0.3厘米的块,在沸水锅中焯二下,去掉豆腐腥味,沥干水;

3、熟笋切成长4厘米、宽2厘米的薄片;

4、水发香菇大的对切开;

5、炒锅置旺火,下入熟猪油,烧至七成热,把鱼排齐落锅,两面稍剪,加入黄酒、酱油、甜面酱、清汤250毫升,随即把豆腐放入锅的一边,放入笋片、冬菇,盖上锅盖,用中火烧透;

6、再放入味精,旋转几下炒锅,用调稀的湿淀粉勾芡,加葱段,淋上熟猪油15克起锅;

7、盛盘时将一少半的豆腐垫底,鱼平放在豆腐上,然后将余下的豆腐盖在鱼上,撒上胡椒粉,即成。

四.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县 湘潭择子豆腐

择子豆腐是用一种叫择子(学名“石栎”)的野果制作而成的。它是湖南湘潭的特色小吃。秋天,择子成熟,采摘下来,加水磨成粉,晒干后储藏,以备常年制作。择子不仅可制择子豆腐,还可做择子面皮、择子面。这种豆腐呈栗壳色,韧而光滑,入口清凉,以冬笋烧煮最佳。

五. 湖南省 衡阳市 衡南 冠市红豆腐

冠市红豆腐是用本地上等黄豆及地下水磨煮成豆腐块,采用当地一种红色植物染色,工艺讲究,制作讲究。烹饪时以红豆腐切成大小厚薄均一的小块,用水煮,加香葱香芹以及油盐等佐料炖煮而成,用碗则成红绿相间的湖光水色;用盘则成错落有致的精致园林,是一味色香味俱佳的上上菜肴。

在衡南县东乡,有一个叫冠市街的小镇,据说,明清时期,因小镇有许多卖罐子的店铺而得名罐子街,解放后更名为冠市街。该镇风景名胜较多,有古民居、古皇山寺、古皇山、杨武断桥、千头樟、吐泉水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冠市红豆腐”最为著名,是舌尖上的美味。在2006年湖湘文化节上,被评选为衡阳十二大名菜之一,而且还有一个非常美丽、贴切的名字,称之为“石鼓赤玉”。

冠市红豆腐之所以是远近闻名的美味,其一是因为用水用料讲究、优质。冠市红豆腐作坊都是用自家深井甘冽的泉水和当地优质的“八月黄豆”并采用煨熟的石膏点制豆腐,因为石膏是一味中药,且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功效。而其他地方采用的卤水石灰点豆腐,虽说凝固的速度很快,但豆腐过老,没有鲜嫩感,这是冠市红豆腐的秘诀之一。其次是,冠市红豆腐也是最关键的秘密武器是使用红色植物染料,该染料是用枸杞、皂壳等天然植物熬制调和而成,既喜庆又对人身体无害。

另外,冠市红豆腐的烹饪方法也是花样百出,别具一格。譬如红烧红豆腐,只待锅里油红,将一块块切成薄片的红豆腐铺在锅内,用优质耗油一淋,再放盐、辣椒、葱花等作料,即可出锅,鲜香可口;又如水煮,在烧开的骨头汤中,加入红豆腐,撒点葱花,做出的豆腐特别滑嫩,鲜艳欲滴,像娇艳欲滴的唇吻,有雅士戏称为“少女之吻”。用碗装则成红绿相间的湖光水色;用盘盛则成错落有致的精致园林,是一味极具地方特色、色香味俱佳,老少皆宜的菜肴。

关于冠市红豆腐的来历,民间有两种说法,其一是:相传在清乾隆年间,有一个叫阮元的学者来民间收集史料,途经冠市街,乡民非常热情好客,用红色豆腐招待他,他吃后连连称好,问及为什么是红色豆腐时,乡民说,朝廷1来民间体察民情,是件大好事,定当用红色豆腐招待,而且红色代表红心,也更能体现他们的热情之心。从那以后,红豆腐便开始在冠市流传开来。其二是:衡阳红喜事为图吉利原则上不上豆腐。但聪明智慧的冠市老百姓,为改变传统习俗,在制作过程中用红曲米造色,使之充满喜庆吉祥。

笔者认为,两种说法都有可能,但我更倾向第二种说法。因为冠市镇历来有重视创新美食的传统,烹饪技艺高超。在衡南乡下,特别是东乡片,红白喜事,大多都是请冠市的大厨掌勺。而且冠市镇的家庭主妇都会做香喷喷的咸菜,特别是每到春节,她们都能用糯米、红薯等加工出色香味俱佳的精致小食品,也是既喜庆又美味,四面八方的亲朋都希望和喜欢到冠市来做客。因此这里的人们发明红豆腐,也就不足为奇,顺理成章了。

红豆腐发展到今天,已经声名远播,外地宾客来这里,吃饭时往往第一个菜就点红豆腐。许多象我一样,从小吃家乡红豆腐长大的四方游子,每次回到家乡,红豆腐仍然是他们的最爱,而且离开时,总忘不了带走一些给亲朋好友分享,衡阳市区及周边百姓也会通过各种方式,以品尝到冠市红豆腐为快事。

六. 湖南省 永州市 江华 大苋焖豆腐

大苋,别称“大韭菜”,瑶家人把它种在山溪水坑旁,略加草木灰,便生长茂盛,割之再生,一茬又一茬,是山区特别的一种蔬菜。

用料:大苋、水豆腐、盐油、酱等佐料。

制作方法:先将大苋用油爆炒片刻起锅备用,然后煎水豆腐,待豆腐两面煎成焦黄状,即把大苋铺在豆腐面上,加水煮滚,大苋吸入了豆腐的清鲜,豆腐渗入了大苋的香味,芳香清爽。

七. 湖南省 郴州市 桂阳 三角豆腐

工艺:熬煮汆炖烩焖法

三角豆腐的制作材料:

水豆腐25片,黑豆豉100克,辣椒粉15克,猪骨汤1500克,味精15克,精盐50克,酱油25克,葱花20克,蒜瓣20克,芝麻油15克,菜籽油2500克(约耗150克)。

三角豆腐的特色:

汤汁鲜浓,味稍咸微辣。

教您三角豆腐怎么做,如何做三角豆腐

1.将水豆腐沥干水分,对角划开成三角形。黑豆豉、精盐放入猪骨汤内,烧制成豆豉骨头汤。

2.锅内加菜籽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豆腐,炸至金黄色时,取出沥干油。

3.锅内加豆豉骨头汤浇沸,倒入炸豆腐,煮约30分钟。碗内分别放入辣椒粉、葱花、蒜瓣、酱油、味精,带汤舀入豆腐,淋上芝麻油即成。

三角豆腐的制作要领:

豆腐炸制时要用小火,不宜用旺火。

八.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花边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花边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名称:绍兴花边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类别:工艺品

产品特性:构图新颖,色调素雅,工针多样,技艺精湛。万缕丝,在抽纱制品中身价最高。镶边,是一种新颖产品,集挑制之精华,取平绣之细腻,价廉物美。辫子花边,立体感强,花色新美。锭织花边,采取机绣、手绣拼绣而成,质薄透明,美观大方。机织网扣,主供内销,垫纬提花,图案清晰,不皱不缩。

产品品种:主产品有万缕丝花边、镶边大套、辫子万缕丝、锭织花边和机织网扣等。

产品简介:用细纱编织而成。原名"万里斯",源于意大利威尼斯。是融国外工艺与中国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手工艺品。"万缕丝"和"镶边大套"先后在国内获奖。出口欧美、日本、港澳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少量内销。绍兴花边以设计新颖美观,挑绣层次分明,图案结构对称,色泽素雅隽美,地方特色浓厚见长,被誉为“一根线艺术”、“中国的骄傲之花”。制作近20道工序,其中挑绣花工最重。一张重工床罩,投入千余工,挑绣500多万针。绍兴农村多挑花女工,盛时达12万余人。

产品历史:历经百多年历史,从清末就传入绍兴

九. 湖南省 邵阳市 武冈 武冈卤豆腐

武冈卤豆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冈卤豆腐,湖南省武冈市,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产品是用精心挑选出来的香干子放在卤水里面经过若干时间熬制而成的。加工而成的卤豆腐表面微黑,闻起来有一股特有的醇和香气。是当地的传统美食。

相传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丹,遣卢、侯二生入东海求仙丹。卢、侯二道自知无法炼出长生不老之丹,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逃居湖南武冈云山。他们深居简出,就地取材,采用宫廷饮食配方,结合炼丹的中药配方,始制豆腐和食品,这便是武冈最早的卤菜,之后由于口味独特,卤制方法逐渐传入民间。
武冈,古称都梁。2200多年的古城历史,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美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其中武冈卤菜久负盛名,自唐代中叶其卤制方法经宫廷慢慢传入民间,清代被列入皇家贡品,作为民间和官场相互往下来的礼品历代相传,已有上千年的生产历史。武冈卤菜属于“药卤”是原生态绿色食品,其独特的卤水和特殊的制作工艺,是其它卤菜无可比拟的。武冈卤菜工艺非常讲究,均采用大茴、小茴、桂皮、花椒等20多种名贵中药材熬制成卤水,对豆制品和畜禽及其附件采用卤水反复浸煮等独特方法精制而成,具有益气补血,生津开胃,提精养神之功效,常食有益健康,既是宴宾佳肴,又是风味休闲佐餐,旅途休闲食品,更是馈赠贵宜的最佳礼品。武冈卤菜产品主要有卤豆腐系列、卤铜鹅系列、卤猪肉系列、卤牛肉系列、卤蛋系列等10余个系列100多个品种。.

生产情况

由于武冈卤菜配方原由宫廷传出,一直相当保密,传统卤菜作坊采取传男不传女的单传方式传授。造成了卤菜产业发展长期处于无序生产、自发生产的家庭作坊状况。据1997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的《武冈县志》记载,1979年,武冈县城就有卤味门店19个,但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末,武冈一直没有形成上规模的卤菜企业。贵为皇室贡品却一直养在深闺,家庭作坊生产模式使卤菜产品受保鲜保质影响,产品一直未能走出远门。2000年以后成为武冈卤菜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01年,该市提出了“卤菜之乡”“铜鹅之乡”“脐橙之乡”的“三乡”建设设想。从而使武冈赢得了“世界美食-;中国卤菜看武冈”的美誉。2003年以来,该市大力实施“项目兴市、旅游活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以基地建设为依据,以地方名优农产品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把卤菜产业作为全市主导产业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2000年以后,华鹏食品公司、福元卤业公司、亚太食品公司、法新豆腐、云山食品公司等卤菜企业相继成长。随着设备改良,规模扩大,“华鹏”“乡里妹”“金福元”等商标相继问世。“湖南省著名商标”“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农博会金奖”“国际著名商标”等殊荣也陆续花落武冈卤菜企业。卤菜产业在全市经济中心比重也提升到了重要位置。龙头企业不断增加,产品对外影响力明显增强,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武冈卤铜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8年12月31日起对抚顺辽五味子、陈集山药、黄河口文蛤、武冈卤豆腐、武冈卤铜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8年第146号)。.

武冈卤豆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南省武冈市湾头桥镇、龙田乡、头堂乡、荆竹镇、马坪乡、安乐乡、晏田乡、水浸坪乡、邓家铺镇、双牌乡、稠树塘镇、秦桥乡、文坪镇、大甸乡、司马冲镇、邓元泰镇、龙溪镇、迎春亭街道、辕门口街道等1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十.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河鳗

产品名称:绍兴河鳗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特性:体长,呈圆筒形,背侧灰褐,下方白色,无腹鳍,鳞细小,肉质细嫩,富脂肪。

产品成分:高脂肪、高蛋白。

产品功能:清凉解热,壮体强身,滋补保健等功能,可以治疗夜盲症、肺炎、肺结核等病症。

产品历史:清康熙《会稽县志》载:“鳗,八月最肥。”其幼苗称鳗苗,俗谓鳗线。道光《会稽县志》云:“鳗,初生时,白如线,俗呼鳗线。

产品简介:河鳗俗称鳗鲡、鳗鱼、白鳝,属鳗鲡目、鳗鲡亚目、鳗鲡科,体细长,前端管状,向后渐侧扁。属温水性鱼类,生活水温1~38℃,12℃以上开始摄食,最适生长温度25~30℃,对水中溶氧量要求5mg/L以上,喜在荫暗处摄食和栖息和顶水逆游,尤其是幼小时更为明显。肉食性,自然环境下以小鱼虾及底栖动物如水蚯蚓等为食物。目前所需苗种都依赖捕捞洄游到江河出海口的野生鳗苗(白苗或称白鳗)。绍兴河鳗,亦称白鳝、鳗鲡,产于江湖水网地带。清康熙《会稽县志》载:“鳗,八月最肥。”其幼苗称鳗苗,俗谓鳗线。道光《会稽县志》云:“鳗,初生时,白如线,俗呼鳗线。三月间,三江斗门多有之。”绍兴河鳗体长,呈圆筒形,背侧灰褐,下方白色,无腹鳍,鳞细小,肉质细嫩,富脂肪,为上等食用品。鳗线炒雪菜、韭菜,炒蛋,炖豆腐,均为越中名菜。60年代,绍兴外荡鳗产量急骤下降。80年代后期,绍兴、上虞海涂均建有养鳗场。绍兴鳗苗出口日本等地,其价胜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