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藏特产青稞香米粉 西藏特产青稞面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藏特产青稞香米粉 西藏特产青稞面更新时间:2024-01-15 09:15:31

一. 江西省 宜春 奉新县 奉新米粉

大米水磨成浆,锅烫成薄片,刀切成丝,入汤煮熟。佐以精肉丝、香菇丝。面皮厚薄均匀,切条工整,汤味鲜美。

二. 江西省 吉安 峡江县 传统米粉

传统米粉为手工制作,选用当地优质晚米,经浸泡、磨浆、滤干、煮馃、春馃、拌粉、压丝、漂洗、摊晒、扎把等工序精制而成。主要产地为水边镇龙下、北坑、下痕、武溪及罗田乡袁家、张家等地,尤以龙下、北坑一带所产为佳。



民国时,传统米粉是大宗出产货物。每天挑上街头卖的米粉有数十担,多集中于水东门一带。民国38年2月《江西省各县重要物产调查》载:峡江县年产米粉干100吨.全年运销南昌、吉安、赣州等地65吨。



解放初期.传统米粉产量仍较大,1950年全县年产250吨。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农家传统米粉生产受到限制,产量大为下降.仅由粮食部门拔出部分粮食给农户定点加工生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部分农民恢复传统米粉制作,因而涌现出一批米粉生产专业户,有的地方还办起了联户加工厂。



传统米粉质地洁白、细嫩、柔滑。既可炒、煮、蒸,也可油炸、凉拌。质量上乘米粉,有久煮不糊.久炒不碎特点。

三. 广西 南宁 青秀区 南宁生榨米粉

中越边境历史悠久的古城南宁,绿树掩映的街道旁,有许多风味独特的南国小吃。其中最为人们喜爱的是生榨米粉。

    制法:
    (1)将做米粉用的新米的4/5泡水后用石磨进行湿磨,得了米浆,再放入干净的白布袋中沥去水分,得到较干的米粉团,然后将另外1/5的新米煮成烂饭,放到干净的石臼中捣成糊状,直到完全粘成一块手感柔软的大白糕,再和米粉团拌在一起,揉到完全融合就成为榨粉时用的粉团了。

    (2)吃米粉时,随吃随榨。将弄好的粉团放在一个穿有几十个小孔的圆铁罐中,用一个削成圆形刚好能放进铁罐的木头,使劲压塞进罐中的粉团,使粉团从小孔被挤出一条条圆形的米粉线,下面放一口烧着滚开水的大锅,从小孔出来的细粉条直接掉入开水里,不一会就熟了,捞上来盛入碗内就成为生榨米粉了。

    (3)生榨米粉有两种吃法:
1.把米粉放入大碗中,在粉面上铺上一层碎猪肉,加进高级酱油、盐、熟豆芽、酸菜、生葱各适量,倒入滚热的骨头汤即成,这种叫汤榨粉;

2.干捞:不加入骨头汤,用由酱油、酸醋、盐、味精等多种调味料熬成的卤汁淋入粉内,加上叉烧肉片、豆芽、酸菜、熟韭菜一起拌匀,就成为清凉爽口,适宜夏季食用的叉烧干捞榨米粉。

    特点:这种小吃风味浓厚,鲜滑爽口,营养丰富且价格低廉,是南宁的大众早餐。

四. 江西省 南昌 西湖区 炒米粉

炒米粉 配料:细米粉 1/2斤



高丽菜 少许、红萝卜 少许 、香菇 数朵 、虾米 1两 、猪肉 1两 、水 4杯 、酱油 2大匙 、胡椒粉 1小匙 、香油 少许 、蒜末 1大匙 。



炒米粉 制作方法:



(1)米粉先泡软,高丽菜、香菇、猪肉及红萝卜切丝备用。



(2)起油锅,将香菇、虾米爆香,加入猪肉丝、高丽菜丝、红萝卜丝及调味料(蒜末除外)一起拌炒,再加4杯水继续煮开。



(3)将泡好的米粉放入汤汁中拌炒,使其均匀上色,约10分钟后改小火炒至水份收乾即可起锅。



(4)食用时,撒些豆芽菜,再淋上少许卤汁及蒜末即可。

五. 四川省 甘孜 炉霍县 炉霍青稞酒

青稞酒,藏语叫做“羌”,是用西藏本地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



青稞酒的酿造方法和过程是这样“首先把青稞洗净,注意不能让青稞在水里洗的时间过长。然后倒进锅里,放入多于青稞容量三分之二的水煮。当铞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完了,火就不能烧得过旺,边煮边用木棍把青稞上下翻动,以便锅中的青稞全部熟透,并随时用手指捏一下青稞粒儿,如还捏不烂,再加上一点水继续煮。等到八成熟时,把锅拿下来,凉上20—30分钟的时间,这时锅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干了,趁青稞温热时,摊开在已铺好的干净布上,然后就在上面撒匀酒曲。撒曲时,如果青稞太烫,则会使青稞酒变苦,如果太凉了,青稞就发酵不好。撒完酒曲之后,再把青稞酒装在锅里,用棉被等保暖的东西包起来放好。在夏天,两夜之后就发酵,冬天则三天以后才发酵。如果温度适宜,一般只过一夜就会闻到酒味儿。假如一天后还没有闻到酒味儿,就说明发酵时温度不够,应在一个瓶子中装上开水,放在锅上的东西,要使已经发酵的青稞冷却。这样才能使青稞酒更甜。然后把它装入过滤青稞酒的陶制容器中。如果要马上用酒,就要加水,等泡四个小时后就可以过滤。

如果不急用,就把锅口和滤嘴封起来,需要时随即可以加水。头一锅水应加到比发酵青稞高两寸,第二、第三锅水应加到和发酵青稞一样高。封上锅口的酒,劲儿大,所以三锅酒中去。



藏族人民在敬酒、喝酒时也有不少规矩。在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饮酒时,如有条件,应采用银制的酒壶、酒杯。此外应在壶嘴上和杯口边上粘一小点酥油,这叫“嘎尔坚”,意思是洁白的装饰。主人向客人敬头一杯酒时,客人应瘵起杯子,用右手无名指尖沾上一点青稞酒,对空弹洒。同样的动作做完三下之后,主人就向你敬“三口一杯”酒。三口一杯是连续喝三口,每喝一口,主人就给你添上一次酒,当添完第三次酒时客人就要把这杯酒喝干。

另外,主人招待完饭菜之后,要给每个客人逐个儿敬一大碗酒,只发是能喝酒的客人都不能谢绝喝这碗酒,开花否则,主人会罚你两大碗。饭后饮的这杯酒,叫作“饭后银碗酒”。按理说,敬这碗酒时,应该需要一个银制的大酒碗,但一般也可用漂亮的大瓷碗代替。

唱祝酒歌也是藏族人民最有意义的普遍习俗。藏族有一句笑话:“喝酒不唱祝酒歌,便是驴子喝水。”谁来敬酒,谁就唱歌。大家常爱唱的歌词大意是:“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但愿我们长久相聚。团结起来的人们呀,祝愿大家消病免灾!”祝酒歌词也可由敬酒的人随兴编唱。唱完祝酒歌,喝酒的人必须一饮而尽。

六. 甘肃省 武威 古浪县 古浪青稞面搓鱼子

【青稞面搓鱼子】原来是古浪山区一带的特色饮食,因其形状中间粗,两头尖,像一条条“小鱼”而得名。制作时将青稞面加入适量水揉匀成团,擀成半厘米厚的面张,切成四棱粗面条;然后一手持面条,一手搓,将面条搓成一个个长约3—4厘米、状如小鱼的面棒棒。食用时将其下锅煮熟,佐以小菜,拌入醋卤、蒜泥、油辣子、芥末等,吃起来滑溜爽口,鲜香可人。

七. 江西省 南昌 安义县 宗山米粉

米粉是江南百姓十分喜爱的传统食品,出产地众多,南昌地区中首推安义县黄洲镇宗山米粉质量佳。据清同治十年的《安义县志》云:“米粉出处甚多,宗山最好”,宗山米粉手工精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宗山垅杨氏族谱记载:“北宋初年,北宋四贤之一的工部侍郎杨靖公,弃官归隐故里,始创制米粉为业,并以家庭世业相承”。经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方风味“宗山米粉”。该米粉选用当地纯天然的优质稻米和地下泉水,经过浸、磨、滤、煮、团、榨、晒等一系列手工工艺制作而成。工艺考究细致,不含防腐增加剂,它的显著特点是:色泽洁白、柔软滑爽、烧之有物(发水好)善于吸收佐料的味道。口感宜人、风味独特、可煮可炒,为宴席上头道佳肴和馈赠亲朋好友之佳品。特别是宗山米粉有防癌治病等功效,长期生产和食用宗山米粉的人,得癌、得皮肤病的人甚少。

黄洲八十年代有大小宗山垅手工米粉家庭坊12家,主要分布于茅店的宗山、东江、圳溪的陈家、七房,黄洲的牛福、老屋等自然村,大的年产量在2万斤左右,小的在3000斤左右,多为季节性制作。

宗山米粉主要价值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价值,宗山米粉生产最早可追溯到北宋初年,长期以来,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为当地经济及至县域经济发挥了巨大作用;二是工艺价值,宗山米粉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之高,是其它米粉类生产难以比拟的,这些生产技艺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的知识结晶,且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它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基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贵产;三是经济价值,首先,米粉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当地相当数量的人员就业问题,其次,米粉原材料稻谷取自农村,可以有效地促进当地山多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其三,除满足当地需求外,宗山米粉还受到海外人民的欢迎,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四是食用价值,宗山米粉制作过程中,没有加任何添加剂,属无公害绿色食品,经常食用可以防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作为第一批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义黄洲宗山米粉制作技艺已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进一步加强保护和传承。

八. 云南省 迪庆 香格里拉市 酥油茶、青稞酒

“不喝酥油茶,您不知藏家生活的温馨;不饮青稞酒,您难晓藏家情的浓烈。”这是藏族民歌中唱的。但到了香格里拉,您不尝一尝酥油茶和青稞酒实在是一种遗憾。酥油茶能驱寒、提神,是藏家一天也离不了的。当然,对于您只是吃一种新感受,吃一种新快乐。用没有污染的高山泉水酿制成青稞洒,在迪庆藏区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全是手工制作。其色纯净,清香扑鼻,绵软柔长,劲大而不醉人,也不会饭后头疼。凡有客人入室,必先敬酒一碗,并伴有比酒本身还醉人的敬酒歌。( 迪庆)

九.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泰乡炒米粉

泰乡炒米粉

这是一项有着浓厚地方风味的佳肴,不仅平民百姓办宴席喜安排这道菜,就是外地来宾、老板经理也爱吃这道菜。如若入席喝酒前先吃上一小碗泰乡炒米粉垫底,保准你“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

泰乡炒米粉的主料就是修水东片区包括义宁、黄港、三都一带的米粉,现在全县各地都有加工,但因其工序复杂,技术性强,很难赶上真正的泰乡米粉风味。

泰乡米粉加工需选上等大米洗净浸泡数日,具体时间要视气温情况而定。待米粒浸泡到转味时捞起磨成米浆,滤去水后拍成10厘米粗,15厘米长的团状放沸水中煮至八成熟,捞起后放石礁中舂熟,再放到专门榨米粉的铁筒里压榨,铁筒底部有许多筛眼,米粉被压榨从筛眼中流出来到滚水中烫过,再捞起晒干。

炒米粉时先将干米粉浸胀,油锅里先炒肉丝、嫩南瓜丝、姜丝、大蒜等,再倒入浸胀的米粉同炒,加肉汤、酱油及佐料,喜辣者再加入少量辣椒粉。起锅时香喷喷,让人馋涎欲滴,这种米粉吃起来有韧性,特别爽滑可口。

十. 青海省 玉树 囊谦县 玉树黑青稞

玉树黑青稞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玉树黑青稞

黑青稞是大麦的一种,主要产自西藏、青海、四川、云南香格里拉等地的藏区,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是目前世界上含β-葡聚糖最高的麦类作物,这意味着优质青稞将有望成为“身价”最高的麦类作物。

黑青稞变成致富宝贝

青稞酿造的青稞酒,家喻户晓,但黑青稞却少有人知,更别提用黑青稞酿出的酒了。近年来,玉树州为了推进农业生产转型,决定将很有营养价值的黑青稞生产加工成为啤酒。今年,黑青稞啤酒将会被批量生产,预计年底上市。据了解,黑青稞啤酒的主要原料来源于玉树州称多县,那里有5万亩左右的黑青稞。

粮食

地域范围

玉树州囊谦县、称多县、玉树市属于玉树州东三县。地处大致东经95°21′~97°07′,北纬31°32′~32°43′,东西最长157.5公里,南北最宽130.5公里,总面积12741平方公里,其中28.07万亩耕地种植区为玉树黑青稞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范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玉树黑青稞的外在感官特性:1.1、种子特性与用途: 玉树黑青稞祼粒呈黑褐色,椭圆形、颗粒饱满、均匀;是加工成“糌粑”的主料,可酿制“青稞酒”等饮料,亦是加工酿皮等各种特色食品的主要原料。1.2、植株性状: 幼苗直立,叶色绿,叶耳白色叶姿平展。平均株高91.4cm,最高可达110cm。株型半松散,株高102.7±2.4厘米,茎杆黄色,茎粗4.13±1.5毫米,弹性中等蜡粉少。茎5节,主茎基部第一节间长2.77±0.29厘米,第二节间长9.0±1.3厘米,穗下节间长31.4±1.8厘米。单株分蘖0.25个,分蘖成穗率40%,全田植株整齐。1.3、穗部性状:穗全抽出,闭颖授粉,穗脖弯垂。穗纺锤形,平均穗长4.8厘米,平均粒数28.7粒。长穗可达7厘米,65粒。紫穗,颖浅紫色至紫色,芒黄色至红色。粒菱形、深色(或深灰色、深褐色),平均千粒重35克,最重可达46克,属青稞的大粒性品种,平均单株分蘖1.63。1.4、抗逆性:耐寒、耐旱、耐湿、耐盐碱性中,抗倒伏。 2、玉树黑青稞的内在品质:玉树黑青稞含淀粉量≥60%,蛋白质≥10%,膳量纤维≥10%,脂肪含量≥1.4%。烟酸、硒及矿物质营养丰富,品种较多,具有理想的种子外观要求及优良的贮存性,是生产黑青稞制品的理想原料。 3、安全要求:玉树黑青稞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体系组织生产。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