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常德特产年粑粑 湖南常德特产高粱粑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常德特产年粑粑 湖南常德特产高粱粑粑更新时间:2024-01-23 00:38:36

一. 湖南省 常德市 澧县 澧康葡萄

湖南农康葡萄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6月,办公地点位于湖南省澧县张公庙镇新年村,现有成员1373个。其中团体成员5个(分别是湖南神州庄园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澧县志泰葡萄科技有限公司、株洲市天元区五星花木有限公司、武汉市周氏果业有限公司、江西省新余市江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个体成员1368名(其中江西省6名,湖北省18名,其余分布在湖南省除永州以外的13个市、州)。合作社现有葡萄种植面积13076亩,其中鲜食葡萄基地10957亩(年产鲜食葡萄26000多吨),酿酒刺葡萄基地2119亩,是一家集葡萄科研、良种繁育、葡萄种植、技术培训、农资配送、葡萄销售、葡萄酒酿造于一体的农业经营组织。合作社聘请常德市农村经营管理局高级经济师张业湘为合作社产业运作与组织建设顾问,聘请湖南农业大学石雪晖教授为合作社技术顾问。常年工作人员15名,下设办公室、财务部、技术服务部、市场营销部、项目发展部。建立健全了成员(代表)大会制度、成员管理制度、理事会工作制度、监事会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等,并为成员建立了个人账户,实行盈余返还。合作社成立以来,连续多年被常德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2011、2012年被评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2011年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年示范社";2012年6月29日,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光荣称号。

合作社的新年葡萄基地是农业部"现代葡萄产业体系研究与建立"科研项目区、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湖南农业大学葡萄科研基地、湖南农大"双百"科技富民工程示范基地。

合作社及其成员先后完成的湖南省农业重大科技项目"葡萄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葡萄引种及高效无公害栽培配套技术研究"项目获省科技术进步二等奖;"刺葡萄系列产品研发"和"葡萄熟期调控技术与机理研究"分别通过了省级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葡萄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与推广研究"获湖南农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神州庄园"牌干红葡萄酒荣获中国湖南第十届(国际)农博会金奖产品等荣誉称号。

我社严格按照"六统一"的模式运作:一是统一提供种苗,实现优良品种区域化。在山丘区重点发展酿酒刺葡萄,在平湖区重点发展优质鲜食葡萄品种。建立专门种苗信息库,实现种苗可追溯。二是统一供应生产资料,实现投入品集中管理,建立了农资采购配送总站,10个配送分站,统一为成员提供绿色无公害葡萄生产允许用的肥、药等。三是统一技术标准,先后制订"葡萄无公害避雨栽培建园标准"、"葡萄标准化栽培生产技术规程"、"果实分级标准"、"无公害绿色葡萄栽培技术规程"等,编印《澧县葡萄科技》指导葡农生产。四是统一检验检测,我社澧阳平原葡萄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开展自律性检测,葡萄销售实行激光喷码编号,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信息化管理。五是统一品牌包装,注册了"澧康"商标,实现品牌化整体营销。六是统一组织销售,组建了专门的销售团队,在长沙、南昌、武汉、广州、南京、合肥等大中城市建立了30多个销售网点,据县葡萄办统计,通过合作社销售的葡萄占全县葡萄总产量70%以上,实现较高市场占有率。成员每市斤葡萄销售单价较其他葡农增加0.3元,亩均纯收入达到万元左右。

为培育和保持产业核心竞争力,适应葡萄产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的紧迫需要,我社从去年2月开始,与湖南农大以及合作社核心成员合资,在张公庙镇柳荫村、白合村建设农康现代葡萄产业园。农康现代葡萄产业园占地面积500亩,其中连栋智能大棚温室350亩,新品种、新技术科技园100亩,种质资源圃35亩,气调库及建设用地15亩。园区温、光、气、水、肥采用智能化管理控制系统。园区项目设计总投资4600万元。园区建成后,将发挥新品种、新技术研发、科技示范与培训、产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培养、旅游观光、反季葡萄生产、储藏与保鲜等六大功能,同时探索现代葡萄产业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为葡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体制机制保障。园区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优质葡萄1500吨以上,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到2017年,合作社葡萄种植面积计划发展到5万亩,其中鲜食葡萄4万亩(常规避雨栽培面积2万亩、延后栽培面积2万亩),酿酒葡萄1万亩,建成年产1万吨的葡萄酒厂,成员发展到5000名以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1万人以上,将"澧康"牌葡萄、"原韵"牌葡萄酒打造成湖南省著名商标、省知名品牌,全面实现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将我社建设成为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合作社、建设成为引领广大葡农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二. 湖南省 常德市 桃源 桃花玉

桃源盛产桃花石,顾名思义,它是一种里面开放着一朵朵桃花的石头。这石桃花,璀烂、绚丽,虽然久经风吹雨打、霜侵雪蚀,也不凋谢。真叫人叹服,惊奇!
这一朵桃花是怎么融进石头里去的呢?这里有一个十分有趣的传说——
从前,桃花源附近的桃花村里有个妹子,因为她生得乖,长得俊,人品又好,村里村外的人都叫她乖妹儿。乖妹儿能画一手好画。她画什么象什么,画着画着,笔下的物儿就一只只活了起来。
乖妹儿笔下有神的消息,象长了翅的鸟儿一样,很快就飞到了桃源县太爷衙门里去了。县太爷就打发人把乖妹儿召到县衙。县太爷贪色又贪心,他一见乖妹儿一副好模样,心也动了。乖妹儿问老爷叫她来有什么事,县太爷呆了好半天,才支支吾吾地说要她来画画。这时候听见后面传来一阵干咳声,他回头一看,只见夫人站在房门口瞪了他一眼,又瞪了乖妹儿一眼,一掀帘子又进屋去了。
乖妹儿眼睛一眨,心里有了底,这县太爷怕堂客。县太爷摆上了颜料和纸笔后,乖妹儿提笔就画,画成,竟是一位女子。乖妹儿一搁笔,画上这女子就从书上走下来了。县太爷一看这女子,竟和自己的夫人一模一样,马上就象被抽出了骨头,一身都软了,伸手就把她往里屋拖。
正在这时候,竹帘子一掀,他的夫人又出来了。她看见县太爷正把一个女人往屋里拖,气得不得了,伸手就给了那女子一个耳巴。那女子一伸手,也给了夫人一个耳巴。于是,两个女子就你骂我,我骂你,在大堂上打起架来了。这两个女人,一样的头发一样的脸,一样的装束一样的打扮,一时竟叫县太爷分辨不出谁是他老婆,谁是画中人。心里叫起了苦:天哪!一个夫人就把我管得好苦,如今又多了一个,叫我今后怎么过日子!他正为这人苦恼着,不料,“啪!”左边脸上挨了一个耳巴;他刚转过脸“啪”!右边脸上又挨了一个耳巴。这个夫人骂他:“揍死你这个喜新厌旧的家伙!”那个夫人也骂他:“揍死你这个喜新厌旧的家伙!”
两个耳巴把县太爷打得鼻青眼肿,没办法,他只好向乖妹儿讨饶。乖妹儿听见县太爷讨了饶,手一招,那画中人就回到画面里去了。
县太爷想,把乖妹儿叫来容易,讨不到一点便宜怎甘心?就又叫乖妹儿给他画画。他心里怀的鬼胎,乖妹儿早就猜着了。他提起笔,“唰唰唰”,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府印。笔一停,府印马上从纸上移到县太爷面前来了。县太爷一看,心里可喜欢啦。他日夜感到苦恼的,就是官太小。得到府印就是知府了。于是,他也顾不上乖妹儿还在堂上,抱起府印就往屋里跑,口里不停地喊着“升官了,升官了,我做了知府了!”
那天晚上,他连觉也没睡好,望着大印咪咪笑哪晓得一场美梦还没做圆场,半夜里,就忽然听到大门“砰砰”响,一个家人跑进来告诉他:大事不好了,武陵府里丢了印,查到这里来了。
县太爷一听,吓得脸都发白了,还没等到他翻身爬起来,一帮公差已冲到他床前。他们掀开被子,把他扎扎实实地捆了起来,又从被子里搜出了那颗知府大印。他们用根绳子把大印穿了挂在县太爷的颈项上然后推着他往外走。走到衙门外,县太爷看见乖妹儿站在路旁,望着他笑。他“卟通”一声,跪在乖妹儿面前求饶。听见县太爷讨了饶,乖妹儿把手一招,县太爷吊在颈项上的府印马上不见了,那班人马也不见了。县太爷正感到吃惊,忽然看见前面挂着一幅画,画上那班人马正捧着府印望着他。
这一次,县太爷才真的晓得乖妹儿的厉害。但占不到一点便宜,他还是不甘心。他日日夜夜,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一个点子来了:叫乖妹儿画一片桃花林,让它移植到自己的屋前屋后来。这样,自家的家园不也就变成了桃花源了吗!一旦告老还乡之后,不也有个去处吗?
县太爷又派人把乖妹儿叫了来。乖妹儿又一下猜出他的心事,心想:好啊,我再给你一点厉害看。乖妹儿提起笔来,就在纸上面画开了桃树。画了一棵又一棵,棵棵桃树上都开满了火红火红的桃花,转眼之间就开得象一片红云。县太爷叫赶快把桃花从画上移下来,乖妹儿说桃花移不下来,只有把房子移到画里头。县太爷便命令赶快把房子移进去。等到乖妹儿把县衙移进了画里头,光板地上孤零零剩下个县太爷。县太爷左右为难了,要进画里面去,乖妹儿说没了地方,但进不去又没了县衙和大印。没了衙门到哪里去升堂?没了大印还算个什么官?又急着叫乖妹儿将衙门和大印从画上移上来。乖妹儿说这样移不下来,要风吹才成。县太爷又叫乖妹儿赶快画风。
“唰唰唰”,乖妹儿几笔就画了一阵风。笔一停,果真一阵阵风从画儿上呼呼吹出来。吹着吹着,把县太爷的乌纱帽滴溜溜吹掉了。吹着吹着,桃树的枝儿也摇晃起来了,桃花瓣儿纷纷从树上掉了下来,在空中卷起一层红云,向北边飞去,又一阵风吹来,“咔嚓”!“呼隆”!衙门也一齐被吹倒了。
风一停,桃花瓣都落下来了,前前后后铺了百把里。恰恰这百把里又都是岩石山,桃花瓣儿一落到岩石上,很快便融化了,浸到岩石里头去了。所以,一直到一在,这里的岩石肚里还开放着一朵朵桃花。

三.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和渣

黄豆全身是宝,即便是制作豆腐过后的和渣(过滤后的黄豆渣),其丰富的营养,也被喜爱美食的人们当作一道美味菜肴。
在临澧,和渣是一道最为普遍而又吃法较多的绿色食品。最常见的有残菜和渣。一般是有人家办了红白喜事后,为表示感谢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会主动地送上锅里面有肉汤残莱的大杂脍和渣,放在柴火炉上一煮,其香诱人,其味爽人。还有和渣豆食,每逢过春节,每家每户作了豆腐后,便用一些和渣煮熟发醇、熏干成很香很香腊制品,食用时捣碎放水加料,成为最好的下饭菜,增强食欲。
和渣是一道素食,有健美减肥的功能,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渣越来越受到

四. 湖南省 常德市 津市 津市饺子

津市饺子是湖南省常德市津市的特色小吃。津市饺子皮入口即化,感觉味道太好吃了,让人回味无穷。

津市饺子皮薄馅多味美可口,其中以王饺儿和左妈妈为代表的水饺系列,以路记和望江楼代表的锅饺系列及大桥下油炸肉饺藕饺最为出名。王饺儿是津城百年老字号,早在民国时期就享誉九澧,当年澧州太守贺龙就常以王饺儿为宵夜,如今已在津市澧县开有多家分店。

五.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娃儿糕

在临澧众多的地方风味糕之中,“娃儿糕”是很有名气的,你可以从那“娃儿糕,又大又泡,娃儿吃了长高”的阵阵叫卖声中,就能知道它的历史之久,普及之广。早在清初年间,就有了娃儿糕的家庭制作坊和专营店。长期以来,不论男女老幼,都喜欢食用“娃儿糕”。
“娃儿糕”之所以长期以来备受青睐,一是圆润洁白,形如寿糕,象征吉祥。二是食用方便,经济实惠,随买随吃,冷热皆宜,不愧于古代的“方便食品”。三是味甜可口,营养丰富。当孕妇缺奶时,可作婴儿食品,当老人齿松怕硬时,可作正餐享用。
如今,虽然即食食品层出不穷,花样繁多,但临澧人不论男女老幼,只

六. 湖南省 常德市 津市 津市米粉

津市米粉

最能代表津市米粉特色的,当属坐落在市中心风景优美的三湖公园旁的刘聋子牛肉粉馆。

津市刘聋子牛肉粉馆创办于40年代初期,因其创办人是一个刘姓的聋子,粉馆因而得名。开办之初,就因其风味独特而风靡津澧,现在更以其独有的风格远招天下来客。

真正的津市米粉,码料种类特别多。仅仅是牛肉粉,就分为清炖、红烧、麻辣三种。此外,你还可以品尝到酸辣、肉丝、排骨、鸡肉、三鲜、肥肠、猪蹄、墨鱼,甚至水鱼等各种口味的米粉。

如今的津市人吃米粉已改换了口味——以清淡粉汤、码料为主,若喜辣则自取辣质佐料。这与外地人津市米粉辣味印象相反。

七. 湖南省 常德市 武陵 麻竦菽肉

麻竦菽肉

“麻竦菽肉”,简称“麻竦肉”,是常德地区有名的,有名的小吃食品。它并不是一种“肉”类食品,而是由优质的黄豆经高温膨化后为植物蛋白肉(也就是豆腐皮),经油炸并调味制作而成。味辣鲜美,口感独特。

北堤麻竦菽肉由优质黄豆精制而成,黄豆经高温膨化为植物蛋白肉,又经油炸并调味而成。味麻竦鲜美,深受本地老百姓的喜爱。本品也可以拌入粉面中,味佳。麻辣肉是常德的,名字带个“肉”字,却是一种豆腐皮制品。过去常德有很多牌子的麻辣肉,而唯独北堤麻辣肉口感独特、余味无穷,风行常德数十年仍然很受男女老少的喜爱。有机会到常德旅游的朋友一定要尝尝,否则算是白去。

八.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羊肉大面

羊肉大面是我县地地道道的面食风味小吃。
我县属丘陵地带,山青水秀,当地的农民都擅长养山羊,特别是太浮、文家一带的山羊,膘肥体壮。民国30年初,本地一名叫周梅村的人在县城老河街以北(当时称之谓下河街)办起了家“梅村羊肉大面馆”。当时的食客们吃后都说:“同仁的酸辣粉(贵州省境内),临澧的羊肉面,真可谓之地道也”。一时声名鹊起。
羊肉大面的面条讲究手工制作,要求高,面粉新鲜,即擀即切,使其面条松软,筋丝好。浇头羊肉先要将肉冼净,切成大块,放入锅中,配以八角、肉桂、陈皮、干草等佐料,煮至七成熟捞出,切成均匀的小片,再回锅,放入辣椒油、酱油、盐、味精炸炒,再加上原汁高汤,盛在瓦罐上炖上20分钟,即可。
营养丰富的羊肉大面,集香鲜麻辣为一体,令人品尝后,回味无穷。

九. 湖南省 常德市 桃源 酢粑肉

桃源县有名的食品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制作方法:以炒熟的大米(掌握好火候)磨成粉,并拌上红曲、八角茵香粉、花椒粉和食盐。将用做酢粑肉的猪肉切成200克重的块片,然后拌上已和好的大米汤料子,放进坛子里,用黄泥封住坛口。到次年春插前后即可食用了。春和景明、万物更新的春天;正是食用酢粑肉的最好时节。因为酢粑肉在坛子里腌制了半年,味正香浓,特别受农民青睐。也受游人喜欢。

十. 湖南省 常德市 桃源 桃源黑猪

桃源黑猪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桃源黑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桃源黑猪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桃源黑猪外型具有“号筒嘴、螳螂颈、蝴蝶身、鲫鱼肚、鲤鱼尾”等特点,早熟易肥、蓄脂力强、味道鲜美、肉质细嫩。

桃源黑猪又名延泉黑猪,属肉脂兼用型猪。它原产于桃源车湖垸、青林(茅草街)、枫树和陬市一带,尤以车湖垸乡延泉所产为最优,故而俗称“延泉黑猪”,如今桃源县各地均有分布。湖南省常德市、黔阳地区北部也引进了不少桃源黑猪纯种。

桃源黑猪适应于湖南省夏季酷热和冬季的严寒,具有耐粗饲、性情温驯、肥育性能好的优点。育肥猪生后210天至240天,体重可达100公斤左右,增均日增重400克以上。原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徐克学研究员依据体征、繁殖、生长和胴体等4大类共32个性状,结合生态地理指标,对48个中国猪种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桃源黑猪是中国猪种的中心品种,可看作中国猪种的代表。

桃源黑猪体型介于浦市黑猪和大合坪猪之间,头较短宽,鼻嘴较大,部分猪嘴上翘,体躯较宽深,中躯稍短,被毛较粗稀,毛色稍浅,呈黑色,偶在体躯末端出现白斑。公猪前躯较高,尾长过飞节,尾杆圆;母猪后躯高于前躯,腹大不拖地,乳房发达,07对-8对,排列均匀,四肢粗壮结实,强健有力。

桃源黑猪外形具有“号筒嘴、螳螂颈、蝴蝶身、鲫鱼肚、鲤鱼尾”等特点。这种猪具有早熟易肥,蓄脂力强、味道鲜美、肉质细嫩的特点。

地域范围

桃源黑猪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11°36′41″~110°51′47″,北纬29°24′08″~28°24′24″),包括桃源县40个乡镇,漳江、深水港、车湖垸、青林、枫树、陬市、木塘垸、架桥、盘塘、马鬃岭、漆河、双溪口、热市、郝坪、黄石、九溪、黄甲铺、理公港、钟家铺、牛车河、龙潭、观音寺、三阳、佘家坪、太平桥、浯溪河、泥窝潭、剪市、凌津滩、兴隆街、寺坪、郑家驿、桃花源、芦花、沙坪、杨溪桥、茶庵铺、太平铺、西安、牯牛山,总生产面积4442平方公里,年出栏20万头。其中漳江镇、深水港、青林乡、车湖垸乡、枫树乡、陬市镇等6个乡镇为核心产区,共有生产面积36090公顷,年出栏10万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