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玉林土特产品有哪些图片 广西玉林土特产品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玉林土特产品有哪些图片 广西玉林土特产品排行榜更新时间:2024-01-10 12:02:06

一. 广西 玉林 兴业县 生晒圆肉

玉林生晒圆肉系选取肉厚多甜的“冰糖肉”龙眼果为料,经加工制作而成。色似琥珀,透明而有光泽,松软而稍带弹性,用手能捏成团,松手即散,其味清甜而带香气,用水泡开后形似梅花状。玉林是桂圆肉主要产地之一。民国时期,玉林的生晒圆肉,就以其质优味美,远销广州、香港以及东南亚一带。民国25年(1936年),共输出圆肉1.6万公斤。龙眼树的分布以新桥、沙田、茂林等处较多。1955年,全县有龙眼树4639株.1957年总产龙眼384吨,收购圆肉24.01吨,1965年龙眼总产量181吨,收购圆肉30.85万吨。80年代引进大乌圆、石夹等优良品种,至1990年已种下良种龙眼4000多亩。1985年总。产龙眼191吨,收购圆肉47.35吨。1990年总产龙眼721吨,仅收购圆肉3.4吨,其余的多在自由市场流通。圆肉含有大量的葡萄糖、维生素,有补气、补血、益脾、安神作用,为传统名贵补品。( 玉林)

二. 广西 玉林 博白 博白蕹菜

博白蕹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博白蕹菜,又叫空心菜或通心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空心,蔓生,是-的鲜菜,其历史悠久,200多年前已名扬海外。博白蕹菜以其鲜、脆、嫩著称,远销区内外,博蕹菜汤清淡可口被誉为"青龙过海",是人们最喜爱的素食汤菜之一,一位诗人在品尝博白蕹菜后,曾留下"席间一试青龙味,半夜醒来嘴犹香"的诗句,游子归来以吃上博白蕹菜最为称心,外来旅人也以品尝博白蕹菜为快。博白蕹菜的特点博白蕹菜栽植于水田,特点是茎长叶蔬、叶尾尖细、鲜绿脆嫩,把茎蔓折断成段,其断口即裂开卷缩,状似喇叭,煮熟后,次日仍保持原来的青绿色泽。在异国他乡用博白蕹菜种子培植的蕹菜变异较大,味道也大为逊色。博白蕹菜的功能博白蕹菜具有清暑解毒、消毒去腻、生津、消炎之功能,便秘者,吃上能使大便畅通,对高血压病人亦有疗效。

博白蕹菜的品种博白蕹菜品种有三:大叶蕹、细叶蕹、三角蕹。其中以细叶蕹最佳,又以县0门前的南门塘种植的蕹菜最为脆嫩。博白蕹菜的种植博白蕹菜一般只用茎苗繁殖,适宜在泥肉较深、土质肥沃、灌溉方便的水田种植,水田要经常保持4至5寸水层,肥料全部施用腐熟的农家水肥,不施化肥,高温高湿气候是蕹菜生长的良好条件。

近几年来改用蕹菜种子育苗,带苗移栽,重施农家水肥,每亩产量由原来的5000公斤提高到8000-10000公斤。夏秋两季为生长旺盛期,也是产品上市的高峰期,生长期为每年3至10月。官田、新仲、黎埠、西江、城东等村都是著名产区,现每年种植博白蕹菜面积2000多亩,年产量1000多万公斤。市场需求与发展博白蕹菜作为名菜,自古以来流传四方,90年代初空运进入美国市场。价格每公斤高达3.82美元,轰动一时。

现在博白蕹菜在广东、广西等地的各大洒店、大饭店均作为名菜,每天出外做生意及出外访亲、办事的人均几十斤乃至上百斤购买作为一种特殊的送礼佳品,人们以得食博白蕹菜为荣幸。但由于博白蕹菜生长选择的土、肥、水条件特别,其他地域引种变异很大,只适宜在-城郊方圆十几公里范围内的水田生产,而且上市面时间较短,供应集中,远远满足不了社会与市场的需求。

现我县县委0已把发展博白蕹菜列为一项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由县农业局承担,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有计划地在-城郊区建设博白蕹菜生产基地,种植规模2500亩,结合无土栽培及冬季大棚种植新技术,提高单产,并进行保鲜及真空包装,提高产品供应量及延长供应时间,这将大大强化城市菜蓝子工程,满足社会需求。也对我县农业经济发展,繁荣市场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博白)

三. 广西 玉林 北流市 鸭塘鱼

鸭塘鱼

北流鸭塘鱼是广西地方五种名菜之一。鸭塘鱼指广西北流市北流镇凉水井村鸭儿塘所产的软骨鱼。该塘放养鲫、鲮、鲤、草等鱼,均为软骨,主要是由于该池塘附近有数股清泉注入塘内,常年不竭。泉水中含有多种有益于鱼类生长的微量元素。有部分元素对鱼骨有特殊的软化作用。该鱼有较长的养殖历史,清代曾作为贡品。

四. 广西 玉林 兴业县 石南春酸脆菜

石南春酸脆菜

石南春酸脆菜是石南正源商贸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探索和不断改进加工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目前年产50多万公斤,产值250万元。产品注册“石南春”商标。产品有酸萝卜、酸李果、酸柠檬、酸蒜头、酸荞头、酸佛手瓜、酸青刀豆、酸四季豆、酸梅子、酸潮菜、酸椰菜、酸姜、酸椒、酸甘榄、酸余甘果等。

五.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玉林牛巴

玉林牛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玉林,“牛巴”是一种十分难得的传统美食,说它难得一是它的制作不易,二是因其味美而非常畅销。

传说南宁开庆年间,一个姓邝的盐贩子,在运盐途中牛累死了。他舍不得将牛丢弃,便把宰好的牛肉腌起来,晒成牛肉干。回家以后,他把咸牛。肉放到大锅里煮。又辅以八角、桂皮等佐料焖烧。牛肉出锅后异香扑鼻,满室清香,左邻右舍闻香而且至。主人便热情地请乡邻共同品尝,席间从人无不称道肉香味美。因于“牛巴”的味道香美,“牛巴”逐渐成了一种人见人爱的风味美食。

正宗玉林牛巴,色似咖啡,油亮,香味浓郁,咸甜适口,韧而不坚,越嚼越有味。为下酒美肴,馈赠亲朋挚友的佳品。玉林人举办筵席以及逢年过节,多喜以牛巴与油炸花生米拼作冷盘。夏秋季节,各摊档的凉拌粉,常以牛巴搭配。牛巴的制作以精选新鲜牛肉(黄牛后腿肉最好,前腿肉次之)为主料,拌入甘草、甘松、丁香、八角、小茴、归身、陈皮、草果、沙姜粉、胡椒粉、蒜蓉、葱蓉、白糖、柠檬、上好米酒各适量经制作而成加工。

玉林牛巴的制作历史悠久,但初期制作规模小,销售量少。30年代至40年代,西街吴常昌的牛巴最负盛名,曾装罐头,销往柳州、桂林、贵阳、昆明、重庆等地。解放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制作牛巴的数量增加,懂得制作工艺的人也比前多。牛巴已成为饭店、酒楼、熟食摊档必备之食品。

江湖杂耍有一句俗语,叫作“一招鲜,吃遍天”。这句话用来形容“玉林牛巴”是最适合不过的了。正宗玉林牛巴,其颜色半透明,色似咖啡,油亮,香味浓郁,咸甜适口,鲜美爽口,韧而不坚。为下酒的名菜、佐餐的佳肴,更是馈赠亲朋挚友的佳品。玉林人举办筵席,以及逢年过节,多喜以牛巴与油炸花生米拼作冷盘。夏秋季节,各摊档的凉拌粉,常以牛巴搭配。

玉林牛巴的主料很普通,用的是黄牛臀部肉(俗称打棒肉)。但是经过精心加工后,却能入口感觉“肉质细而有嚼劲,吃后满口生香”,堪称地方一绝。据《清异录》载:牛巴“赤明香,世传邝士良家脯也。轻薄甘香,殷红浮脆,后世莫及”。怪不得牛巴作为桂东南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一直流传至今。

玉林牛巴味美鲜香,制作过程却是颇费功夫的。在朋友的小店里,我目睹了玉林牛巴的制作全过程。

首先是选料。选用黄牛臀部肉,洗净后用刀片成长12厘米、宽6厘米、厚2厘米左右的薄片,放在盆内,加白酒、精盐、酱油、白糖、味精、姜汁蒜白葱白各、小苏打、硝水,混合拌匀后腌渍1至2小时。

然后,取一个簸箕,将腌制好的牛巴片一块块地摊在簸箕上,在室外曝晒至七成干。

最后是下油锅。在干净锅里加精油(即未使用过的植物油,使用茶油或花生油最佳)少许,爆热;加入八角50克、草果8个、沙姜40克、桂皮50克、丁香40克、桂花40克、桔皮100克、花椒50克、茅根200克、姜块(捣烂)100克、蒜白(捣烂)100克、发冬菇100克、爆香;再放入晒好的肉干,用中火炒,待肉干回软,锅中无汁时,加入清油翻炒,盖上锅盖,改用文火慢慢煨制2小时。注意,在煨制过程中要按时揭盖翻炒,以免焦锅底。

牛巴煨好,拣去姜、蒜及其它香料,自然晾干晾凉,就可以上饭桌或另配原料烹制各种菜肴了。

正宗玉林牛巴,色似咖啡,油亮,香味浓郁,咸甜适口,韧而不坚,越嚼越有味。为下酒美肴,馈赠亲朋挚友的佳品。玉林人举办筵席以及逢年过节,多喜以牛巴与油炸花生米拼作冷盘。夏秋季节,各摊档的凉拌粉,常以牛巴搭配。牛巴的制作以精选新鲜牛肉(黄牛后腿肉最好,前腿肉次之)为主料,拌入甘草、甘松、丁香、八角、小茴、归身、陈皮、草果、沙姜粉、胡椒粉、蒜蓉、葱蓉、白糖、柠檬、上好米酒各适量经制作而成加工。

六. 广西 玉林 兴业县 大肉余甘果

大肉余甘果

余甘果又称油甘果,具有丰富的维生素C、E、B、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同时还含有人体所需的14种氨基酸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丰富的有机硒,尤其是维生素C,每100克鲜余甘果中含维生素C500-1841毫克,比素有维生素之王猕猴桃高4倍,比柑桔高25倍,具有多种保健医药功能。

七. 广西 桂林 平乐 夏橙

品质优良,色鲜味美,且成熟早,很畅销
( 桂林)

八. 广西 玉林 容县 石锅鸡

石锅选用天然的-石雕琢而成,-石中蕴含丰富的微量元素,食用石锅烹饪的鸡、鱼等生鲜食品,对人体有防癌强体之功效,且风味独特。

寻找新口味:石锅鸡 石锅鱼

九. 广西 玉林 博白 博白桂圆肉

博白桂圆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提到博白的桂圆肉,那可是名声在外。早在1991年,-就被定为国家优质龙眼生产基地,1992年被命名为“桂圆之乡”。博白生产的生晒圆肉以其颗粒完整、干散、色泽金黄、营养丰富而饮誉全球,1993年在曼谷“93年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设备展览会”上被评为银奖,1994年在“94年全国优质农产品郑州展销会”上被评为金奖。

目前,博白种植的水果种类达41种,品种达160多个,全县水果种植面积48万亩,年产量10万吨左右,分别占玉林市水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1%和27.7%,面积和产量在玉林市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二位,其中龙眼面积达21.63万亩,年产量2万吨左右,在玉林市排第一位。

近年来,-大力实施“优果工程”建设,结合品种结构调整,改造低产园,引进新品种,推广应用套袋,标准化栽培等先进技术,全面提高了该县果品档次,增强了水果业的竞争力。尤其是从2003年起,该县按照“优果工程”建设的要求,从县情乡情出发,因地制宜,推广优质高效新品种,确定东平、三滩、龙潭、文地等为优质早熟石硖龙眼生产基地。该县积极抓好低产园改造工作,通过改种、改接、重剪等措施,完成了龙眼低产园改造。同时,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在博白镇城西村建立了300亩的优质石硖龙眼标准化生产基地,按照基地建设要求做好宣传牌匾,明确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按照程序喷药施肥,并组织果农参观,现场讲解有关管理技术。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该县龙眼的竞争力。

大面积种植龙眼是博白发展特色水果经济的主要手段,而龙眼加工则是增值的有效途径。据行家称,博白圆肉加工技术是广西最好的,每百斤鲜果有5公斤圆肉干,每公斤圆肉可增值16-20元以上,龙眼加工很有“钱图”。至今,博白全县有6万人、1.2万户从事圆肉加工工作,仅三滩镇就有600多户。他们不仅加工本地的龙眼,还从外地拉鲜龙眼回来加工。近年来,-年产桂圆肉1000吨以上,产品远销国内及香港、新加坡、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大大地拉动了博白地方经济的发展。

博白桂圆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现辖行政区域。

十. 广西 玉林 兴业县 兴业贡柑

兴业贡柑是广西玉林市兴业县的。兴业县贡柑外形美观、色泽金黄、清甜香蜜,表皮易剥、爽口无渣、口感极佳。

贡柑是橙与橘的自然杂交品种。它集橙的外形美观、色泽金黄、清甜香蜜,与橘的肉质细嫩鲜滑、表皮易剥、爽口无渣、甜度适中的双重优点于一身,口感极佳,有“中国第一柑”的美称(摘自《人民日报》),是年节礼品市场的新宠。作为果品新贵,目前只在京沪、港澳和日韩、欧美高尚消费层流行。兴业县2001年引进发展种植,现已有果品上市,深受消费者赞誉。

高尚礼品贡柑是橙与橘的自然杂交品种。它集橙的外形美观、色泽金黄、清甜香蜜,与橘的肉质细嫩鲜滑、表皮易剥、爽口无渣、甜度适中的双重优点于一身,口感极佳,有“中国第一柑”的美称(摘自《人民日报》),是年节礼品市场的新宠。作为果品新贵,目前只在京沪、港澳和日韩、欧美高尚消费层流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