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临沧双江有哪些特产 临沧全部特产介绍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临沧双江有哪些特产 临沧全部特产介绍大全更新时间:2024-05-13 18:04:57

一. 云南省 临沧 云县 土鸡米线

米线,云南人喜爱之食物,米线的吃法和做法,种类繁多。云县土鸡米线在云南各处都可见,但说到到最正宗,却在其发源地临沧的云县,土鸡米线在云县众多米线小吃中,以其独特的风味,成为最具特色的一种,如今风靡全省,遍及城乡。

土鸡米线,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在当地是人人喜爱的,是在当地十分有名地方美食。其米线是经取上等优质大米,经天然山泉水浸泡、磨浆、过滤、蒸、榨、煮、清漂等八道工序精制而成,因其水质的原因,出了云县,就做不出味道正宗的云县米线了。

云县鸡肉米线制作方法简单,单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主料米线必须用云县本地自制的米线;辅料,用当地山地乌骨土鸡,以2至2.5公斤左右为宜,皮青黑肉微黑,处理好后,加入适量盐、胡椒、草果、八角等各种香料入锅加当地水煮,要求一鲜二慢三原味,即选用的鸡要是乌骨土鸡,用慢火慢慢煮,不放过多的调料,以保汤、肉原质原味。

云县土鸡米线,最大亮点在于鸡,鸡肉煮出来后有嚼劲、肉紧、鸡皮入口即化、香气十足,吃再多都不会觉得油腻。香浓的鸡汤加煮好的米线,其配料也繁多,腌菜、酸莲花白、小米辣、油辣椒、芫荽、葱花、酱油、酸醋、花椒等等,放多放少由自己口味决定,再配上炖的又香又烂的一只鸡腿或者鸡翅膀,堪称完美。

云县土鸡米线,看上去毫不起眼,特别是鸡肉微黑的色泽,感官不佳,但却香气四溢,吃起来,汤浓鲜香、鸡肉鲜嫩肥美,不腻不燥,可口细腻,爽滑香浓,令人回味无穷。

二. 云南省 临沧 云县 云县鸡松

鸡枞又名鸡宗、鸡松、鸡脚菇、蚁枞等,是一种美味山珍,称之为菌中之王,其肉肥硕壮实,质细丝白,味鲜甜脆嫩,清香可口,可与鸡肉媲美,故名鸡枞。它含有钙、磷、铁、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份。鸡队吃法很多,生熟炒煮作煲汤皆宜,滋味均极鲜美。用鸡枞可以制作多种名菜,成为鸡枞宴席。

鸡枞做菜味道鲜美,能令人食欲大增,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而且它具有丰富营养,对人体有非常好的滋补作用。是体弱、病后和老年人的佳肴,鸡枞有养血润燥功能,对于妇女也很适合。它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并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并对降低血糖有明显效果。

三. 云南省 临沧 凤庆县 酱豆腐

酱豆腐

加米酒、糖水、盐、茴香、红辣椒、姜、木耳等腌制的豆腐,凤庆独有,胜过腐乳百倍。

四. 云南省 临沧 沧源县 佤族烟锅

佤族的烟锅是用细竹和竹节做成的,约有一尺长,烟叶则是当地一种叫作“阑烟”的植物叶,抽起来有一股十分呛人的气味。据当地的老人讲,过去的阿佤山到处都是茫茫的原始森林,就连草都长得有一人多高,加之一年长达近十个月的炎热气候,为各种蚊虫和爬行动物的繁衍提供了温床。为了抗拒蚊虫的叮咬和毒蛇的袭击,经过长期的摸索,阿佤人发现,“阑烟”燃烧后发出的那股呛人的气味能够让人免受蚊虫的叮咬和毒蛇的袭击。于是,男人串山打猎,女人下田做活时不仅嘴上要叼着个烟锅,出门前还要掏出“阑烟”燃烧后留在烟锅里的残渣涂抹在脚杆上和手臂上。在家做事或是串门聊天时,也要把烟锅带上。后来他们还发现,留在烟锅头内的残渣还具有着很多的药用价值:手脚受了伤,只要从烟锅头里掏出一点“烟锅屡”抹在患处,不久伤口就会痊愈。前不久,一个佤族妇女还用“烟锅屡”涂抹患处治愈了丈夫发炎多日的痣疮。烟锅成了阿佤人生活中最为亲密的伙伴,上面也就附有了自己的灵气。

五. 云南省 临沧 凤庆县 凤庆核桃

凤庆核桃栽种历史悠久,据专家考证,距今约有3000多年。凤庆核桃由于大多种植生长在山区和高山峡谷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无污染,且果大、壳薄、仁白、味香、含油量高。是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有“中国核桃之乡”之称。

被国家宣布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的云南省凤庆县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山区、半山区。1976年凤庆县被定为全省发展泡核桃基地县,2004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命为“中国核桃之乡”。群众一直沿袭着种值核桃的传统,泡核桃林成了全县主要的特色经济林。凤庆核桃因果大、壳薄、肉厚、味香的优良品质受到人们的青睐。

据悉,凤庆正在筹建核桃研究所,将对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及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探索。同时,2007年计划新值核桃园1.67万公顷,使全县核桃累计面积达7.33万公顷。2004年,凤庆县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高优泡核桃种植“五个一”标准化示范区。目前,全县已完成核桃种值5.67万公顷,其中泡核桃挂果面积1.2万公顷,产量8600吨,产值突破1.8亿元。全县核桃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农户近1000户,单户农户核桃年收入最高达7万多元。现已建成61个核桃专业村。

在核桃产业发展上,凤庆县坚持“一个标准(种值)塘、一棵合格苗、一担农家肥、一挑定根水、一块覆盖膜”的“五个一”种植标准,“十五”以来,凤庆县整合各类项目和资源,依据立体气候对大泡核桃影响的调查结果,确定大泡核桃在凤庆县最适宜区的海拔高度为1600-2100m,次适宜区海拔高度为1200-1600m和2100-2200m,不适宜区为海拔1200m以下和海拔2200m以上的地段。这的地区大力发展泡核桃,并以每年6677公顷的进度推进,变核桃零星种植为产业化发展。走“经济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广泛发动群众,“铁核桃高枝嫁接,铁核桃实生苗嫁接移栽、野生铁核桃移栽嫁接、泡核桃低产改造、青果直播”五种发展模式,严把“种苗管理关、前期规划关、造林质量关、检查验收关、抚育管理关”五个管理环节。

六. 云南省 临沧 云县 傣味牛撒撇

牛撒撇之所以特殊,在于它所用的独特的佐料——牛胃里已和胃液混合在一起,但还没被消化吸收的东西。听上去似乎难以置信,然而如果没有它,牛撒撇就不能成其为牛撒撇。

傣族人民制作的撒撇具有麻、辣、苦、凉、甘甜、可口、色泽莹白的特点。他们对撒撇有着特别的偏好,不仅自己喜欢吃,还是招待客人们的上等食品。牛撒撇的制作最考究的是作料。制作时先将牛肚、腰里肉、直肠、肝、脾等洗干净后用水煮,煮时必须保持肉质鲜嫩。煮熟即捞出,切碎,撒上花椒粉、香辣蓼、韭菜、辣子、大蒜等作料,倒入事先做好的苦肠汁和少许刺五加汁,再加上少许的肉汁,拌均匀就可以食用。


为德宏、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等地傣族喜好的菜肴,各地做法不尽相同,“撒”系傣语,汉语意为凉拌;德宏傣族做法由蘸水和附菜组成,蘸水分柠檬撒撇、牛撒撇等,附菜有傣族特制细米线、黄瓜、刺五加、水乡菜、苦笋、马蹄菜等;柠檬撒撇味酸,有清凉解暑功效;牛撒撇味苦,有清热功效。

七. 云南省 临沧 凤庆县 树头菜

树头菜

树头菜,又名刺龙芽、刺嫩芽、刺苞头、五龙头等,早在唐朝即药食两用,拥有“山菜之王”美誉。树头菜系五加科植物,春初萌发的嫩芽或芽苞,具有清火健胃,安神降压,壮肾利尿、解热驱虫等功效,可作为鲜药使用,它作食物,吃来爽口,是美味可口的蔬菜。在我县的十五个乡镇都在发展种植。

八. 云南省 临沧 凤庆县 凤庆鸡枞

鸡枞被誉为“菌中之花”、“菌中之王”,该菌入口有香、甜、脆、嫩、鲜之感,鸡枞营养丰富,100克干品含蛋白质28.8克,碳水化合物42.7克,热量286千卡,钙23毫克,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是难得的奇珍异品,有益胃、清神、治痔等作用。

凤庆是鸡枞的主场地之一,是最地地道道的野生菌类,从白蚁巢穴里长出来,习惯将这种会长出美味佳肴的白蚁巢穴叫做“鸡枞土锅”。这鸡枞土锅在地下像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土锅,也像一个马蜂巢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像白蚁一样能够培植出这美味的鸡枞菌。这鸡宗在农历火把节(农历6月24、25日)、月半节(农历7月14日)左右雷雨之后大出。鸡枞难以保存,又只产于雨季,所以做成油鸡枞保存,用来佐餐。把鸡枞洗净,放入油锅中,与辣椒、花椒等香料同炸,油鸡枞很难制作,鸡枞也不便宜,所以市场上卖的油鸡枞多是假的,那些说常年有鲜鸡枞的也是假的,慎!在适合的季节到产地才能吃到最正宗的。

九. 云南省 临沧 双江县 傣族烤崩

“烤崩”(油炸米花糖):双江傣族在每年的泼水节前都要制作“烤崩”。具体做法是:将上好的糯米用冷水浸泡,淘洗干净后用蒸笼蒸熟,做成饼状,晾晒到三成干,然后放入红糖水中浸湿,又把它晒干,这样重复两三次后,将浸过糖水的干糯米饼放在香油锅里炸脆,即成成品。傣族制作的烤崩香、脆、甜,颜色金黄,油而不腻,是款待宾客的美味佳肴。

十. 云南省 临沧 永德县 永德核桃

永德核桃是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的。永德县是核桃大县,核桃种植面积已突破百万亩大关,成为名副其实的“核桃之乡”。

永德核桃栽培历史悠久,“九五”期间,在以工代赈、绿色工程等项目支撑下,开始小规模发展,期间完成核桃种植约2.5万亩。“十五”期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战略,建成了勐板乡、崇岗乡、乌木龙乡等“万亩泡核桃基地”。

据统计,2012年,全县累计种植核桃100.92万亩,共涉及10个乡(镇)、115个行政村、71895户农户,核桃挂果面积达30多万亩、产量1.4万吨,产值4亿多元,农民人均核桃纯收入达1200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