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特产 洋芋怎么做最好吃 贵州土特产烧洋芋做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特产 洋芋怎么做最好吃 贵州土特产烧洋芋做法更新时间:2024-05-12 16:58:18

一. 贵州省 遵义 仁怀 贵州茅台酒

贵州茅台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茅台酒产于遵义市西面的赤水河畔茅台镇。茅台镇酿酒历史悠久,早在明代酿酒的工艺就已经初步形成;到清乾隆年间,茅台镇成为川盐入黔的重要口岸,盐运兴盛,酒的需要量激增,酿酒生产迅速发展;道光年间,茅台镇的酿酒作坊不下20余家,产量已达170吨。

茅台酒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小麦制曲,采用我国传统的独特工艺精心酿造,经过8次下曲、7次蒸馏、9次发酵,并经过长期窖藏而成。整个生产周期需时9个月,一般要窖藏5年后才能成为出厂的成品。茅台酒酒体丰满醇白,晶莹剔透,酱香突出,幽雅细腻,低而不淡,浓而不艳,回味悠长。启开茅台酒的瓶盖,便有一股芬香扑鼻,沁人心脾;细辨又有似豆类发醇的酱香,还略带清甜气息,咽之有如细细清风沁入心田,又似涓涓溪流注入胸襟。

二. 云南省 红河 泸西县 干洋芋片

泸西县的洋芋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三塘乡、向阳乡,由于两个乡镇气候、土壤等优势,两个乡镇洋芋历来以个头大、质量高、口感好而倍受广大客商青睐,泸西的消费者也非常喜欢吃洋芋,炒、蒸、煮、煎、烤等种类繁多的洋芋在各类餐桌上随处可见。而当地的村民每到洋芋收获的季节,采用煮、晒传统手工艺办法加工成干洋芋片。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老百姓挖洋芋的季节,也是他们晾晒干洋芋片的时候,农村里家家户户都做,晒干后放在菜油锅里炸脆直接食用。这样既有利于对洋芋的保存,保留了它的营养,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增加风味,添加各种花样作料。

干洋芋片的主要做法:

1.把新鲜洋芋削去皮洗净后,切成片;

2.把切成片的洋芋片放入烧开水的锅里用大火煮2-3分钟,再捞取出来;

3.分成片放在太阳下暴晒至干;

4.把干洋芋片放入菜油锅里煎至变成金黄色,捞取放在盘子里即可食用。

三. 陕西省 延安 宝塔区 苦菜酿洋芋

苦菜酿洋芋: 山野苦菜,配以陕北出产的土豆,口味香辣咸香,不次于肯德基的“鸡汁土豆泥”。

四. 贵州省 贵阳 息烽县 贵州药材

贵州盛产药材,全省药用植物共4000多种,品种多、质量好,是全国四大产区之一,素有“地道药材之乡”的美称。贵阳的药用植物有170多种,杜仲、天麻尤为有名。贵阳的许多公司利用本地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各种疗效显著的产品。如贵州神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脚癣一次净”、“君春乐”、“帕特药盒”;贵州三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祛斑美容腰带”;贵阳龙发保健药品厂的“老来福”口服液;贵州汉方制药有限公司的“日舒安”中药制剂等

(贵阳)

五. 甘肃省 陇南 西和县 西和洋芋

西和洋芋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的。西和县地跨暖温带和中温带,特色迥异的气候蕴育了丰富多样的物产。西和洋芋以面饱个大著称,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40万吨。

洋芋是西和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全县农民25%的收入均来于此,是该县主抓的四大特色产业之一,为把这项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西和县通过建基地、树龙头、拓市场,狠抓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逐步形成了布局规模化、品种多元化、生产专业化的产业格局,使洋芋产业逐渐成为西和最具特色和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近年来,西和县投入大量资金引进优良品种,建成了5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并在14个乡镇135个村推广繁育面积3500亩,在何坝、兴隆、苏合、姜席4个乡镇各建成了1个万亩示范片带。全县建成了由1个县级马铃薯联合总社、20个乡级社和150个村级社组成的县、乡、村三级马铃薯合作社组织体系。依托专业合作社,西和县先后组建了社会化便民服务队伍40多支,为合作社(企业)和种植农户提供种植、施肥、除草、运输、贮藏等环节的服务。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在何坝、西峪、苏合等马铃薯主产乡镇流转土地4万多亩,建成一级脱毒种薯示范基地9400亩、二级脱毒种薯示范基地3.8万亩,大大提升了全县马铃薯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

六. 甘肃省 陇南 武都区 武都洋芋搅团

洋芋搅团为武都地方名优小吃,是用当地产的洋芋精制而成。搅团是生活贫困时常吃的饭,现在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著名小吃。过去为农家家常小吃,现已成为大众喜食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分热食、冷食两种食用法。热食,放入酸菜浆水中略煮,连同酸菜浆水盛碗后调以盐、油泼辣子即食;冷食,盛入炝煮的融醋、油泼蒜、辣子为一体的醋汤中入碗即食。

信息来源:武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七. 湖北省 神农架 神农架洋芋

神农架洋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神农架洋芋是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的。神农架的土豆小而圆,小的如豆,大的就如常规市场见到的,在海拔千米上下的山坡地上种植,淀粉含量高,质地细腻,粉甜而香。

神农架的山民,至今叫土豆为洋芋,有时候未及改口说土豆,山民竟听不懂,纵然土豆是他们的主食之一。镇上的人,有时会开玩笑:吃什么啊?洋芋炒土豆!洋芋就是土豆。神农架有一种将土豆整吃的吃法,叫吃洋芋果,美称为黄金果。神农架的土豆小而圆,小的如豆,大的就如常规市场见到的,在海拔千米上下的山坡地上种植,淀粉含量高,质地细腻,粉甜而香。神农架的土豆,完全可以与山西芦芽山五寨的土豆相比,只道是神农架的土豆藏于深山人未识。

黄金果是主食之一。将新鲜土豆刨了皮,在锅中焖熟了,再小火文炕,略淋油小煎,黄金果便黄灿灿油亮亮的了,装一碗,筷子夹了送入口中细嚼慢咽,满口的土豆香。做黄金果的土豆,最好是新挖起来的土豆,山坡上的旱地,新土豆从棕色土壤里挖出来,原就是金黄滚圆,称果颇为恰当。山民有诗云:烤的疙蔸火,吃的洋芋果,包谷酒合着腊肉喝,除了神仙就是我。

神农架洋芋产地范围为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松柏镇、阳日镇、木鱼镇、红坪镇、新华镇、大九湖镇、宋洛乡、下谷乡共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 贵州省 贵阳 清镇市 鸡丝香菇洋芋粑

原料:洋芋500克。

调料:鸡肉、香菇、盐、味精、胡椒粉、葱花、水芡粉、烹调油等适量。

制作方法:煎。洋芋蒸熟去皮,用刀或滚筒压成茸泥,加入适量的盐、味精,胡椒粉揉匀成皮料。鸡肉和香菇都切成丝,加油炒香,用盐、味精、胡椒粉调好味,勾水芡粉起锅倒入盘中作馅料待用。将洋芋团根据所需大小下剂,并包入适量的馅心搓圆后压扁,放入烧有少量油的锅中煎至两面结皮成金黄色即可。

风味特色:色泽金黄,皮酥馅香。

技术要领:洋芋要压茸无硬粒,下剂要均匀,馅心勾芡要适当,不能有汁。

九.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贵州灵芝

中文学名 贵州灵芝
拉丁学名 Ganoderma
定 名 人 何绍昌
形态描述 子实体一年生,有柄,木栓质到木质。菌盖肾形,宽6× 10cm,厚1.3-3.4cm,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有不明显的环纹,似漆样光泽弱,凸凹不平,边缘钝,完整,下边不孕。菌肉棕黄色,厚0.8-1.5cm,具轮纹。菌管棕黄色,长0.5-1.9cm;孔面褐色,管口近圆形,管壁较厚,平均每毫米3-4个。柄背生,扁圆柱形,不规则,长7.5cm,粗 3.5-5.5cm,与盖同色,凸凹不平,似漆样光泽弱。
菌丝三体形。生殖菌丝无色,薄壁,直径2.8-4.5μm;骨架菌丝多,黄褐色,厚壁,直径4-5.6μm,缠绕菌丝分枝,淡褐色,壁厚,直径1.75-3μm。孢子稀少,卵圆形或截形,淡褐色或褐色,双层壁,外壁透明,内壁小刺明显,8.5-10.5×5-7μm。
中国分布 贵州毕节何绍昌39(模式)。

十. 贵州省 毕节 贵州马

【主产区与分布】 以贵州的毕节地区、六盘水市为主要产地,除黔东北和铜仁地区数量较少外,其余全省各地均有分布。

【形成历史】

贵州省的开发较晚,是多民族的地区,久与外界闭塞,以致对境内的古代养马历史,知之极少。按该省从春秋时期起分属夜郎、牂牁和糜莫三国,秦代始在境东北部置黔中郡,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在边远地区则以畜牧业为主,如《史记·西南夷列传》指出:“随畜迁徙,毋常处”。到宋代以后,黔西马始见出名。如大观初年(1107年)准播州(今贵州遵义县)夷界巡检杨荣之靖,每年买马五十匹于南平军(今贵州桐梓县),厚给马值,以示优恤。南宋时在罗殿(今贵州省南部)买马,更推行茶马制度到该地,规定每年买马750匹,于今桐梓县一带。元代在一亦奚卜薜(今黔西地区)养马,并定于每月寅日给盐喂马,与西南行省一并为全国十四道牧区之一。在明、清时代并以贡马出名。

近世马市交易在黔西部、南部已很繁盛,如安顺县、关岭县的花江、贵阳市的花溪、黔西县的钟山,黔南的独山县等均是牲畜集散市场,并以出售牛马为主,这对贵州马的扩大分布起着促进作用。

在1939年以后,原句容种马牧场迁到贵州省,改为清镇牧马牧场,曾在桐梓、惠水、罗甸、安顺等县,举办十处马匹配种站,采用阿拉伯马和蒙古马的0公马改良当地马种。到五十年代末期,采用卡巴金、古粗马作种公马,继续办过配种站,亦时间不长,影响面不大,并分别于1960年前后结束。所以贵州马仍属本地品种。

贵州高原山峦起伏,道路崎岖,交通不便,自古以来省内和省际的人民生活物资交流均靠马匹驮载运输,随同公路建设马车运输亦与日俱增。

苗、回、彝、水族人民喜欢“耍马”,选购外形优美、体格较大的马,配以美观的头络、鞍具,在一年一度的端阳节“耍花山”、九月重阳前后的“过端”,均要举行骑乘赛马,分别有平地赛跑、冲坡、赛走马、比走法、比速度及比耐力等多种形式,从而加强了马的心肺功能、肌腱的锻炼。所以黔西马是在贵州高原的山区自然条件和人民养马技能选育下,培育出了短小精悍、行动敏捷、役力特强等特点的山地古老品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