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驻马店特产点心可带走吗 驻马店特产哪里买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驻马店特产点心可带走吗 驻马店特产哪里买最正宗更新时间:2024-01-17 05:02:52

一. 安徽省 淮南 凤台县 朱马店羊肉汤

朱马店羊肉汤是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朱马店镇的特色美食。朱马店羊肉汤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以其香辣可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驰名。

朱马店镇烫羊肉汤被评为淮南市著名小吃,在周边县市到处都有挂正宗朱马店镇羊肉汤牌子的羊肉汤馆,在北京、上海也有我镇羊肉汤馆的踪迹。据统计,在安徽省内合肥、淮南等地开羊肉汤馆已达百余家,外省如上海、江苏南京、湖南长沙、浙江义乌等大中城市都有正宗“马店羊肉汤”馆。

近年来,朱马店镇紧紧围绕马店羊肉汤做文章,建成了十万只良种山羊养殖繁育基地,建立了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皖北畜禽交易大市场及4家肉制品冷冻加工厂,山羊年屠宰量达15万只。

二.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汝南 汝南小磨香油

汝南小磨香油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的。汝南小磨香油是以产于汝南县境内芝麻为原料,用石磨加工而成的食用油品,色枣红透明,口味纯正,异香扑鼻,沁人心脾。

史料记载,汝南人元化年间开始种植芝麻,明代就普遍有芝麻油坊。小磨油的制作方法是“炒”、“磨”、“顿”,即先把芝麻在大热锅炒至焦赤,再用石磨磨成酱,最后放在大铁锅里,注入开水,搅匀、轻顿,油然而生。汝南人把小磨油作为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也是病人、产妇的营养补品。汝南小磨油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1985年10月,在全国首届青少年运动会上,汝南小磨油被列为特供商品。

三.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正阳 正阳小麦

【优质小麦】正阳优质小麦种植面积145万亩,平均单产421.2公斤,总产61.074万吨,连续六年实现增产。全县粮食以年产量85万吨位居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第93位,相继被授予“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等称号。

四. 亚洲 以色列 佛拉佛点心

以色列Bissli公司生产的这种面食小吃类似于炒粉,最畅销的当属佛拉佛——一种鹰嘴豆丸子的风味。

五.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岷县点心

岷县点心是甘肃省岷县经典的传统小吃。皮薄个大,份量足,加工原料丰富,生产工艺考究,百吃不厌,是难得的美食。点心馅里增添新的原料,有绿红丝、玫瑰糖、核桃仁、花生米、冰糖、白沙糖、金桔、胡麻油油、和各种香料,不仅大大提升了岷县点心的口感,更加提升了岷县点心观感,使其达到了真正的好看又好吃,岷县点心健康绿色食品。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地处甘川公路过境地,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商品集散的繁华商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自唐代以来,茶马互市就在这里得到发展,明代达到鼎盛时期。由于经济文化交流与贸易的发展,岷县人养成喜经商、善经营的传统。岷县点心就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吸收南北点心制作工艺,逐步形成的特色食品。在原有岷县点心的基础配料上,经过市场调研,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大众的口味,精心研制,精准筛选配料的基础上打造出岷县双喜点心。

岷县人把点心又叫“酥食”,其实岷县点心就是由中国古代所说的“酥”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有甜馅的酥饼。至少在汉代就有酥类面食,《三国演义》里有杨修戏弄曹操的“一盒酥”,所谓的酥,就是今天的酥饼之类的食品。酥类大多为水油面皮酥。按照加工方式分有:明酥类,如鸳鸯酥油、萱化酥,藕丝酥等;暗酥类,如双麻酥饼等;半暗酥类,如苹果酥等。其他还有桃酥、莲蓉甘露酥等混酥品种。

岷县点心皮薄个大,份量足,加工原料丰富,生产工艺考究,百吃不厌,是难得的美食。岷县点心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200多年前,由于受当时经济、文化和交通落后的影响,原材料品种单调,加工方式落后,点心馅是蜂蜜拌面粉,点心皮为白面和油,然后放在铁鏊里用木炭火烤熟,吃起来像烙甜包子似的。到了清末民初,随着商贸交易日益活跃,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岷县,同时也将各地的点心制作技术和各种原料带了进来。岷县点心就在吸收南北风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点心制作师们开动脑筋,不断革新,在点心馅里增添新的原料,如绿红丝子、玫瑰花、核桃仁、花生米、冰糖、白沙糖、豆沙和各种香料,并纷纷设立店号大量经营。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公私合营岷县副食品加工厂,10多名点心制作师傅专门加工点心,并由过去的手工捏制改变为木模具制作。再烙印上各种花鸟图案,既好吃又好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岷县点心的制作在手工作坊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高,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竞相显艺,形成规模生产,远销省内各县,产品供不应求。当地群众更是把点心作为婚庆喜聚、逢年过节、招待宾客和馈赠亲友的上品。

岷县点心的制作有两部分:馅子的制作和点心皮面制作。

①馅子的制作:先将小麦精粉蒸熟,凉冷擀细,并用细箩过一遍,然后放入大油、清油、芝麻、花生米、核桃仁、红绿丝子(桔皮用糖淹制后切成的长条)玫瑰花(也需用糖和酒淹制)拌匀待用。

②皮子面制作:皮面是由一定比例的水、面、油揉和制作而成,百分之五十的油和百分之五十的面和匀就是油面,也叫“酥”。把皮面和油面卷成面卷,擀开,然后包入馅子,呈圆型然后压扁,最后在点心表面用食用色素压花,并压上黑白芝麻,然后用铁鏊加木炭烤熟即可(现在改用烤箱烤制)。

岷县点心风味独特,酥软可口,油而不腻,是人们节假日的美食和馈赠亲友的佳品。现在,岷县点心加工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信息来源:岷县人民政府网

六. 河南省 驻马店市 西平 棠河酒

棠河酒,因它的产地——棠河酒业位于古代名泉棠溪河畔而得名,原名为“龙凤酒”。早在春秋时期,“龙凤酒”就“声闻迢迩”。为世人所推崇。据史记,先秦法家韩非子,因不为韩王所用,愤而出去,结庐隐居在龙凤山下,著书立说,饮酒赋诗,留有“日里小酌龙凤酒,梦中常闻棠溪吟”的佳句。相传西汉末年,刘秀举兵反莽,被困于龙凤山下,曾以此酒激将,一举杀出重围。刘秀称帝后,因感念“龙凤酒”救驾之神功,遂题书“龙凤美酒,兴吾汉室!”。并封为宫廷御酒,公元172年,东汉太尉李成(棠溪河西岸坡李村人)回乡省亲时,曾带龙凤酒入俸宫中,灵帝感其味美,遂赏咸千金,当地人民感到“龙凤酒”酒质奇特,试以此酒入药,竟治愈者甚众。东汉名医张仲景亦用此酒治“消渴证”有神效。故此地酿酒历数千年,颇负盛名。后来由宋及明,规模更盛,史有“酒市”之称。现仍有“酒店”其名。灵山秀水,江醅绿茗,倾倒无数英雄,宋朝名将狄青,明都堂王浩,捻军首领张乐行,均在此留下酒坛佳话。明吏部尚书许灒奉旨前往嵖岈山降香时,因慕名而路经龙凤山兴致所至,吟颂成章:“坐临龙泉饮‘龙凤’,站对马岭听鹿鸣,自古名泉何其多,哪得棠溪景致胜。”近年来,龙凤山酒厂为挖掘整理“龙凤酒”传统生产工艺,探求龙凤酒的真谛,进而揉进现代高科技,以便形成有龙凤酒独特风格的新工艺,他们聘请有关专家对“龙凤酒”的生产条件和环境进行分析论证,发现形成“龙凤酒”质量独特的关键,是由于它使用的加浆用水——棠溪泉水凛冽甘甜,清润爽口所致。而且其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这就恰恰符合了现代酿酒的理论所形成的“曲是酒之,水是酒之血”的定义。况且,龙凤酒厂地处浅山丘岭区,方圆数十里没有工业污染源,水质不会改变。这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为该厂产品形成“绵甜醇净爽”的独特风格,提供了别家产品难以攀比的条件,所以该厂产品都具有饮后不口干,不头痛等特点。深为广大消费者所称道。

一九九四年五月,经国家商标局批准,“龙凤酒”正式注册为“棠河牌”商标,即取用棠溪龙泉水加浆、降度、精心酿制而成之意,主要有棠河醇、棠河总统宴、棠河特曲、棠河原粮、棠河醉刘秀等高、中、低三种酒度,高、中、低三种不同价格档次等八十多个品种,产品曾先后在国内外举行的白酒大赛中获得省优、部优、国优精品奖、国际金奖、中国国贡名牌等三十多项荣誉称号。远销省内外四十多个地市,市场供不应求,已成不广大消费者追求的时尚。

七.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正阳 陡沟生姜

【陡沟生姜】陡沟生姜自清朝至今有150年历史,因盛产我县陡沟四湾(隗湾、戴湾、张湾、周湾)而得名。陡沟生姜,肉肥丝长,切片发青,不打卷,长煮不变形,脆而不烂,辣而味久,含水份低,晒干率高,表面光滑。不仅是烹调佐佳品,且有温中去寒、医治感冒、脱发、止呕、健胃等功能。

八.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正阳 香煎地瓜片

原料:地瓜、油、枫糖。

做法:地瓜去皮,切片,油中煎到金黄,放些枫糖更加美味。

九. 河南省 驻马店市 遂平县 正道香油

驻马店小磨香油具有枣红透明、清澈莹亮,香味浓郁、油质醇正的特点,属万般食用油品之首,堪称绝佳的烹调用料。小磨香油在驻马店历史悠久,遍及各城镇乡村,可谓“一处磨油,全村飘香;一家食油,香溢四邻。在市区各大超市均有销售。

十.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泌阳 夏南牛

在诞生中国第一个肉牛品种夏南牛的泌阳县,目前悄然发生着夏南牛产业化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夏南牛正由单纯的品种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进而形成经济优势——

夏南牛“牛”起来

重要提示

夏南牛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不能只搞养殖,要上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要注重品牌,通过谋划规划,把夏南牛打造成我省畜牧业的“名片”。

——省委书记卢展工

注重生产与市场的对接,打造品牌,提高附加值,努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

——省长郭庚茂

中国第一个肉牛品种夏南牛在泌阳县横空出世。然而,“牛气”的夏南牛一度没有“牛”起来,并没有如愿卖出一个“牛”价钱。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三个“绝不能”(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发人深省;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第九次1会上的报告中“全面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总体战略,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催人奋进。

“河南创造”夏南牛何以没有“牛”起来?如何执“牛耳”?

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先后莅临泌阳县调研,他们的勉励一语中的、高瞻远瞩。

如警钟,似春雷。

7月6日,记者走进泌阳县实地探访,看到夏南牛已经走出“四平八稳”,“牛”劲十足,正奔“牛”景。

【“牛气”与不“牛”】

2007年6月29日,农业部宣告中国第一个肉牛品种夏南牛在泌阳县诞生。

“本地南阳牛最多能长到900公斤,而夏南牛体重最高1300多公斤。同时,夏南牛还有生长快、肉质细嫩的优点,耐粗饲,适应性很强。”泌阳县畜牧局副局长祁兴磊说。祁兴磊带领科研人员以法国夏洛来牛为父本、我国南阳牛为母本历时20多年育成夏南牛,被誉为“夏南牛之父”。

据介绍,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加之市场对肉牛的需求增强,对役用黄牛的需求逐渐下降,改良提高黄牛肉用性能势在必行。

泌阳县作为首批黄牛人工授精推广试点县,率先建起了家畜改良站,开展了冷冻0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利用夏洛来牛冻精改良当地牛,由此形成了大量的夏杂牛群,并且在部分母牛0现了级进杂交和回交牛个体。

1988年,河南省畜牧局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市场需肉牛,群众要效益,地方树品牌,国家促育种”的发展理念,经过认真分析论证,提出了在泌阳县实施导入法国夏洛来牛基因、改良南阳牛现存缺陷、培育肉牛新品种的战略设想。

夏南牛通过三个世代杂交、四个世代的自群繁育和横交固定培育而成。

夏南牛的育成,填补了中国没有自己的肉牛品种的空白,开创了中国肉牛育种的先河,探索出了一套成功的肉牛育种经验,改变了我国肉牛品种以国外引进品种为主的现状,为肉牛产品进入高端市场提供了优良品种。

然而,好牛没有卖个“牛”价钱。

“夏南牛是优质品种不愁卖。但是,与南阳牛价格差不多,在2009年至2010年时,夏南牛活牛一公斤售价也仅14元左右。”祁兴磊遗憾地说。

肉牛养殖业是泌阳县的传统产业,夏南牛的培育成功,改变了当地的肉牛养殖格局。在泌阳县的夏南牛交易市场里,常年住着许多专为夏南牛而来的省外客商。

随着肉牛产业化发展的不断加强,溢佳香等一批牛肉加工企业入住泌阳县。据统计,2009年,泌阳县大、中、小型屠宰加工企业年总屠宰加工能力已超10万头。

一边是夏南牛饲养户因为饲养成本大、周期长、风险高、效益差而选择放弃,大量宰杀母牛导致市场上牛源紧张,从而犊牛价格上涨,饲养成本又不断攀升。

另一边是一些大、中型屠宰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大、加工成本相对较高,在牛源紧缺又不想闲置的情况下,企业纷纷降低收购价格,导致饲养户补栏积极性降至谷底、80%以上的设备能力闲置。

“肉牛深加工企业对牛身上不同部位的肉有着细致区分,价位相差很大。目前国内市场上经过深加工的优质牛肉产品一公斤甚至可达数百元。”泌阳县畜牧局局长赵太宽说,目前夏南牛在泌阳县存栏近40万头,但因缺乏深加工企业,泌阳输出的主要是活体牛,产品附加值低,眼瞅着好牛没有卖个“牛”价钱,真让人着急。

【“牛”急与“牛”招】

发展养殖肉牛业,可以有效地将大量粗饲料、农作物秸秆和食品加工副食品转化为高品质的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肉牛是反刍动物,食量较大,每天的粪便排泄也比其他的家畜多,故年产氮、磷、钾也相应较多。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对农副产品进行“过腹还田”,这对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全世界畜牧养殖业较发达的国家,都很重视养殖肉牛的发展,它在畜牧业中的地位亦首屈一指。

全球看,世界发达地区牛肉占肉类比例为一半以上,而我国仅占10%左右。牛肉人均占有量,世界发达国家在50公斤以上,世界人均10公斤,而我国却不足5公斤,特别是南方一些地区不足2公斤。

2008年,农业部把夏南牛作为唯一在全国推广的肉牛品种。国家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夏南牛又是唯一在全国推广的肉牛品种。

目前,夏南牛已在全国推广,除西藏、新疆和港澳台之外,国内其他省区市均引入了夏南牛。

据了解,广西武威县已引进发展3600多头夏南牛母牛,并以建设夏南牛核心种牛扩繁场入手,逐步建立夏南牛养殖基地,形成一条集养殖、种植、饲料加工、生物肥、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湖南娄底市也已引进建立起一座拥有2000多头夏南牛的养殖基地。

什么是机遇?夏南牛的横空出世就是机遇。

但是,机遇稍纵即逝。

2008年,省长郭庚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要大力推广夏南牛。

我省是畜牧大省,如果只是满足于提供原料,从畜牧大省到畜牧强省难以跨越。如果我们不紧紧抓住夏南牛横空出世的机遇,“河南创造”夏南牛将很可能是他人的发展机遇。

2011年8月23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到泌阳县视察时指出,夏南牛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不能只搞养殖,要上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要注重品牌,通过谋划规划,把夏南牛打造成我省畜牧业的“名片”。

2012年6月6日,省长郭庚茂莅临泌阳县调研时要求,注重生产与市场的对接,打造品牌,提高附加值,努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

市委书记马正跃、市长刘国庆等领导也多次嘱托,夏南牛是中国第一肉牛品种,要做好夏南牛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努力实现夏南牛从“第一品种”向“第一品牌”的转变。

作为畜牧大市、农业大市的驻马店,要成为“国人的厨房”,必须在深加工、品牌化上做文章。

这是时代的呼唤,这是历史的必然。

【“牛”劲与“牛”景】

如何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执行组成员、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站长、泌阳县畜牧局副局长祁兴磊说,泌阳县夏南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已与中融投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汇资鑫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夏南牛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技术和资金的强强联合,从夏南牛的初端繁育阶段做大做强,保持在关键环节上的技术优势。

夏南牛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研究所等合作,从夏南牛营养标准的制定、分子生物学研究、疾病防控研究、高档肉牛饲养试验、屠宰与分级等方面,进行夏南牛扩群繁育、选育提高、高档牛肉生产等研究,不断提高夏南牛各项技术和生产指标。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研究所拟与夏南牛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泌阳县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和大学生试验实习基地。

位居中原的泌阳县将成为举世瞩目的夏南牛优质高档肉和雪花牛肉研究、开发高地,使夏南牛的牛肉品质进一步提升,成为全球高端牛肉产品。

在泌阳县产业集聚区,河南恒都食品屠宰加工生产车间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3000多平方米的待宰圈、屠宰区、产品加工区、排酸车间、分割车间、包装车间、冷藏库、冷冻库、参观通道等一个个功能区已见雏形,年屠宰加工10万头夏南牛的生产线将于今年9月份投产。根据项目规划,除肉牛屠宰加工外,河南恒都食品还在泌阳县双庙、泰山庙、高店、杨家集4个乡镇建设4个规模在1.5万头以上的标准化育肥场。

河南恒都食品是由北京中恒集团投资兴建,总投资21亿元,专注于夏南牛养殖、深加工及产品销售,建设辐射全国的精细牛肉加工基地和中国区肯德基、麦当劳的原料供应基地中国福喜食品工业园区。

在泌阳县产业集聚区,浙江溢佳香正在更新调试夏南牛深加工项目的设备,计划7月份投产,准备“东山再起”。

浙江溢佳香年设计加工夏南牛3万头,分割做冷鲜肉和进行深加工,产品销往江浙沪一带。

夏南牛的规模化饲养是深加工的基础。泌阳县依托中恒集团、溢佳香等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加快扩大夏南牛的饲养规模。

泌阳县政府出台鼓励政策,凡饲养1头能繁母牛补助100元;凡氨化秸秆进行秸秆“过腹还田”循环利用的,每立方米奖励10元;凡本县育肥场户出售到指定的县内屠宰厂的标准夏南牛育肥牛,每头奖励100元;凡年出栏1000头的规模化育肥场,给予30万元奖励,政策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创建夏南牛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泌阳县计划2012年存栏50万头夏南牛、出栏25万头,2015年存栏100万头夏南牛、出栏60万头。

泌阳县正加快夏南牛产业化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由单纯的品种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进而形成经济优势,要使夏南牛立足中原、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