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榕江特产腌酸肉的做法 贵州黔东南酸肉的腌制方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榕江特产腌酸肉的做法 贵州黔东南酸肉的腌制方法更新时间:2024-04-15 16:40:42

一.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腌酸肉

腌酸肉皮脆,肉鲜 ,味清香,酸度适中,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熟”的腌肉,肥肉呈乳白色,瘦肉呈暗红色,腌肉取出便可食,若在上面洒一些干辣粉,其味更佳。

腌酸肉是荔波县联山湾一带布依族传统美食之一,是逢年过节和招待贵客的餐桌佳品。在荔波联山湾,家家户户都有坛子,都有一手祖传的腌制酸肉技术。腌酸肉味酸甜爽口,是夏季人们最喜欢吃的地方美食。当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晚餐时来一碗腌酸肉,品尝一两筷,细嚼慢咽,有一股清香的酸味涌上心头,顿感精神百倍,疲劳全无。

联山湾腌酸肉不仅是荔波地方名菜之一,而且具有独特的饮食文化魅力。腌酸肉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它运用了化学反应的科学原理,充分体现了古代布依族人的聪明与智慧。制作基本流程是:第一步,准备一个小坛子、肉类、小米(或大米)、盐、姜、花椒即可;第二步,先将肉切成薄片,放适量盐、姜、花椒掺和搅匀;第三步,按每斤肉2?3两小米(或大米)的比例将小米(或大米)用水浸泡,再用锅炒干炒熟;第四步,将坛子洗净,把几颗烧旺的炭火放进坛里烘干,片刻后取出,迅速将拌好的肉放入坛中,压紧,将盖盖上,加上坛盘水。三个星期左右,原先放进坛子里的生肉自然腌制成了熟肉,将其打开,直接食用。腌酸肉的颜色保鲜度非常好,象刚宰杀的新鲜肉一样,色鲜味正,酸爽可口。腌酸肉的肥肉呈乳白色,瘦肉呈暗红色。从坛子取出便可食,若在上面洒一些干辣粉,其味更佳。联山湾腌酸肉的品种有腌酸猪肉、腌酸牛肉、腌酸鸡肉等

此外,联山湾腌酸菜系列还有腌酸青菜、腌酸野葱等素酸菜类。农家酸系列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真让人眼馋。随着联山湾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各方游客纷至沓来,联山湾乡土腌酸肉普遍受到游客喜爱,美食文化开始名扬四方,香飘万里。

二. 贵州省 黔东南州 榕江县 榕江卷粉

榕江卷粉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但配料十分讲究。将瘦肉、窝笋、干豆腐等分别切为小四方块,炒熟备用。先从粉盘上剥下来的圆盘粉,平铺于桌上,根据需要,从中划破成若干小块“三角”形,然后用汤勺把配料舀放到粉片内,包裹起来,成一小长形圆筒状,便成了卷粉。吃卷粉也有两种:一种是吃热卷粉,即把包好的卷粉置于小蒸笼内蒸热,这种吃法,一般在冷天。它的特点是通过蒸热,包在粉内的各种配料的香味能渗透于粉皮里,加上蒸后的粉片韧性更佳,吃起来更感到可口、舒服;另一种吃法是冷吃,这多在热天。热天吃上凉卷粉,心里有股凉悠悠的感觉,起着解热消暑的作用。这两种吃法都有个共同点,即卷粉放于碗里后,用剪刀将其剪成小节的卷粉,然后,淋上酱油、豆腐卤水、酸醋、撒上葱花、姜米、辣椒面,边拌边吃。

卷粉是榕江传统的美食,当地人可以每天都吃卷粉当作早餐都不会厌倦。在榕江大街小巷小吃摊,均能吃到正宗的榕江卷粉。榕江卷粉以其独特的色香味,让许多在外工作的榕江人念念不忘。有亲朋好友回乡,总不忘托人带上几盒卷粉尝尝。游客到榕江旅游,卷粉小吃摊总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做卷粉、吃卷粉,已成为榕江一种特色饮食文化。

榕江卷粉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但配料十分讲究。将瘦肉、窝笋、豇豆、干豆腐等分别切为小四方块,炒熟备用。从粉盘上剥下圆盘粉,平铺于桌上,根据需要,从中划破成若干小块“三角”形,然后用汤勺把配料舀放到粉片内,包裹起来,成一小长形圆筒状,便成了卷粉。

吃卷粉有冷吃和热吃两种:吃热卷粉,即把包好的卷粉置于小蒸笼内蒸热,通过蒸热,包在粉内的各种配料的香味能渗透于粉皮里,加上蒸后的粉片韧性更佳,吃起来更感到舒服可口,这种吃法,一般在冷天。在热天,则吃凉卷粉,即卷粉放于碗里后,用剪刀将其剪成小截,淋上酱油、豆腐卤水、酸醋、撒上葱花、姜米、辣椒面,边拌边吃,心里有股凉悠悠的感觉,起着解热消暑的作用。(杨文舒)

三. 湖南省 湘西州 古丈 湘西酸肉

菜系:湘菜

口味:香辣

价格:10-40元

特色:此菜色黄香辣,略有酸味,肥而不腻,浓汁厚芡,别有风味。

原料:

猪肉(肥)750克,青蒜25克,辣椒(红,尖,干)15克,花生油50克。

制作方法:

1.将肥猪肉烙毛后刮洗干净,滤去水切成7 厘米长、15 厘米宽的大块,每块重100克。

2.将肉块用精盐15克、花椒粉7克腌5 小时。再加玉米粉100克、精盐15克与猪肉拌匀。

3.将所有调料与猪肉拌匀后盛入密封的坛内,腌15 天即成酸肉。将粘附在酸肉上的玉米粉扒放在瓷盘里。酸肉切成5 厘米长、3 厘米宽、0.7 厘米厚的片。

4.干红辣椒切细末。青蒜切成3 厘米长的小段。

5.炒锅置旺火上,放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先将酸肉、干椒末下锅煸炒2 分钟。

6.当酸肉渗出油时,用手勺扒在锅边,下玉米粉炒成黄色,再与酸肉合并。

7.再倒入肉清汤200毫升,焖2 分钟,待汤汁稍干,放入青蒜炒几下,装入盘中即成。

小贴士:

1.炒肉时要不断转勺、翻锅。一防巴锅,二防上色不均。

2.炒玉米粉底油不可过多,如油多可倒出。

3.肉清汤放得与锅中原料持平,过多味淡且不易收干。

四. 贵州省 黔东南州 榕江县 塔石香羊

塔石香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榕江县塔石香羊属地方名特优山羊品种。香羊是在洁净的自然生态环境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育繁衍而育成。具有早熟、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繁殖力高、耐粗饲、膻味轻、肉味鲜美等特点。香羊饲养粗放,食性广。主要以放牧为主,让羊只在野外自由采食各种牧草和植物叶子,吃饱饮足即可,冬季时适当补给一定草料,平时保证清洁的饮水和一定的食盐。榕江县塔石乡地处雷公山主峰南麓,全乡平均海拔1065米,这里山清水秀,饲草资源十分丰富,是香羊保种繁殖、发展商品羊的理想基地。1988年经省有关部门专家对塔石香羊品种进行考察,被誉为“香羊之乡”。

榕江香羊,毛好皮优,羊瘪更是名扬黔中。羊瘪,原是榕江及邻县山区的一种美味,侗、苗、水、瑶等少数民族款待宾客的佳肴。宰杀香羊之后,将羊肚、小肠内正在消化或已经消化的食物滤取绿色的液体,以花椒、生姜、芫荽、桔皮、大蒜、朝天辣等配料,油煎而成“羊瘪”。在爆炒羊肉、羊杂时,放人羊瘪调味,制作成瘪味羊肉,味美香浓,微苦回甜,增进食欲,并具有补肾、健胃、清火之药效。

塔石香羊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古州镇、忠诚镇、寨蒿镇、平永镇、乐里镇、朗洞镇,栽麻乡、崇义乡、平江乡、三江乡、仁里乡、塔石乡、八开乡、定威乡、兴华乡、计划乡、水尾乡、平阳乡、两汪乡1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五.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腌酸鱼

腌酸鱼是宁蒗摩梭、普米人家等客的传统佳肴。人们在泸沽湖中捕捞到半斤大小的鲜鱼,便存养在木盆中,带回家后,先将鱼腹剖开,取出内脏,洗净血迹,展平鱼肉,便将鱼腹朝下分层放进陶罐中,放一层鱼撒上一层糌粑面、食盐、花椒、五香粉等佐料,装满后把坛子口封好,放在荫凉处,半月后便可食用了。这种腌酸鱼,可生食,亦可炒食或放上辣椒煮成酸辣汤,味道鲜嫩爽口,使人食欲倍增。其中有的叫裂腹鱼,因其排泄生殖孔和臀鳍两侧鳞片裂开的口子而得名,肉多刺少,味道特别鲜美。裂腹鱼是原始的鲐亚科鱼类,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生活环境的变化逐渐演变而来,现属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 ( 丽江)

六. 贵州省 黔东南州 榕江县 锡利贡米

锡利贡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锡利贡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榕江锡利贡米来源于榕江县传统优质常规稻“锡利油粘”。由于清香可口,品质极佳,稻株(苗)、稻穗、米饭均弥漫香气,当地俗称“香稻”、“香米”,有“一家煮饭十家香,一寨煮饭香十里”之美誉。当地百姓多用于产妇、婴幼儿和老弱病人滋补膳食。 锡利贡米品质优良。获得了“ 2001 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 2003 年贵州省农业厅授予“贵州省优质农产品”称号 ; “ 2005 年第四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称号 , “ 2005 年黔东南州第一届农产品金奖”称号 , “ 2006 年第五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称号 ,2007 年 贵州省农业厅授予“贵州省名牌农产品”称号。

锡利贡米,是榕江忠诚镇锡利的一个本地油粘稻,早在明清时期,因米饭香、油质高、味美而作为贡米向朝庭敬贡。锡利贡米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属富硒、锌产品,为食用者所喜爱。“锡利贡米”米质优良,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999年7月测试:”“蛋白质含量9.0%,垩白粒率8.0%,粒长均匀,粒均长7.2mm,长宽比3.64:1,半透明,有光泽,无残留,符合国家粮食卫生GB2715—85标准,总体评价为特等米”。在上世纪90年代,榕江扩大种植,并进行三级选优提纯复壮繁育,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2001年已开发建设1万亩锡利贡米商品生产基地,现在通过“公司+协会+基地”的模式扩大种植基地,同时合同保价收购农民生产的“锡利贡米”稻谷,集中加工、销售,实现农产品特色化、产业化。现全县生产面积近两万亩,计划发展到5万亩。年产量将达17500吨。现榕江锡利贡米的生产经营企业盛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和各乡镇村组建了锡利贡米生产经营协会,建立了精米生产线,产品已形成规模,打入省内外市场。2001年6月,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评价“锡利牌锡利贡米品质与金象牌顶上泰国香米相当”。在2001年的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锡利贡米被评为名牌产品称号。

锡利贡米

贵州省榕江县古州镇、忠诚镇、寨嵩镇、平永镇、乐里镇、朗洞镇、载麻乡、崇义乡、平江乡、三江水族乡、仁里水族乡、塔石瑶族水族乡、八开乡、定威水族乡、兴华水族乡、计划乡、水尾水族乡、平阳乡、两汪乡1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贵州省榕江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锡利贡米”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榕府函〔2012〕5号 贵州省榕江县地方标准:DB522632/T01-2005《无公害锡利贡米 综合标准体系》

七. 贵州省 黔东南州 榕江县 榕江小香鸡

榕江小香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榕江小香鸡

榕江小香鸡个体矮小,其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高,肉质细嫩味鲜美,富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较高滋补及药用价值,以小、香、乌而闻名,专家评价为“国内优质小型鸡种的佼佼者”。因采取林下放养方式,鸡群以林地杂草和虫害为食,形成天然优质香鸡,2007年获得有机产品认证。

榕江小香鸡产地范围为贵州省榕江县古州镇、忠诚镇、寨蒿镇、平永镇、乐里镇、朗洞镇、栽麻乡、崇义乡、平江乡、三江水族乡、仁里水族乡、塔石瑶族水族乡、八开乡、定威水族乡、兴华水族乡、计划乡、水尾水族乡、平阳乡、两汪乡共1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酸肉

荔波酸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享有盛名。在荔波,几乎家家都有坛子,腌有酸肉,逢年过节,喜酒贺寿,亲朋好友相聚,餐桌上必备酸肉。特别是夏天,一小碟酸肉放桌上,荤食油腻之时夹一块放进嘴中,细细嚼之,顿感清酸,犹如一屡凉风掠过,使人精神大振,食欲增加。

腌制的酸肉:皮脆,肉鲜美,味香,酸度适中,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制法是将鲜肉(猪、牛、狗、野山羊肉均可)切成薄片,盛入盆中,再按比例加入食盐、花椒米、火硝、炒糯米(或粟米),拌匀。然后将一干净坛子以糯谷稻草燃烧烟熏三分钟许,当浓烟从坛内溢出散尽时,及时将调配好的肉片装入坛内,放一片压一片,全部压紧,将一颗烧红的木炭置上层,封坛口,并放坛盘水密封。注意经常向坛盘里加水(防止空气进入坛内)。一般夏季十天,冬天三个星期即腌“熟”了。“熟”了的腌肉,肥肉呈乳白色,瘦肉呈暗红色。腌酸肉取出便可食,若在食用时蘸一些干辣椒粉,其味更佳。

九. 云南省 普洱市 景谷 腌酸牛脚筋

腌牛脚筋是傣族传统性的一道名菜。其原料是黄牛头、脚,佐料有姜、蒜、红辣椒、野花椒叶、盐等。制作时,将牛的头、脚、刮洗干净、砍成小块,放进锅里煮烂。将煮烂的头、脚去骨,切成短小的条状,用淘米水浸泡3小时后再用冷水洗干净,滤干。用切细的红辣椒、舂细的姜、蒜、加盐、野花椒叶一起拌拢,装入瓦罐封好。半月后即可以食用。滋味酸香,质地软嫩,清凉爽口。

十. 云南省 临沧 沧源县 佤族酸肉

佤族酸肉是沧源佤族自治县小吃。做法是:将牛肉用淘米水泡洗,再用清水洗净,切片,入缸,加花椒叶、盐、米饭拌匀,装入陶罐,压实,上盖。用草木灰与泥巴和泥,密封罐口,腌渍1个月以上即成酸肉。优质酸肉,色鲜红,味微酸,可保存半年左右。在储存期间随时可以取食,但取后仍需盖严罐口,取出的部分需在三、五天内吃完,否则容易变质。食用时大多切成薄片,与青蒜同炒。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