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密山特产大白鱼图片高清 黑龙江特产白鱼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密山特产大白鱼图片高清 黑龙江特产白鱼图片更新时间:2024-01-10 20:37:21

一.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新巴尔虎左旗 呼伦湖白鱼

呼伦湖白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称呼伦湖为“大泽”,《明史》称呼伦湖为“阔滦海子”,从清代开始,本地居民称呼伦湖为“达赉湖”

呼伦湖更是一个富饶的湖。湖0有鱼类30多种,主要有鲤鱼、鲫鱼、鲇鱼等经济鱼类,特别是出产的呼伦湖白鱼,肉质极为鲜嫩可口,名声远播。

地域范围

呼伦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也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腹地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满洲里市之间,地处东经116°58′----117°47′,北纬48°40′----49°20′之间,属高纬度地区,湖水面积为2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7米,最大水深为8米左右,蓄水量为138.5亿立方米。呼伦湖水以肥(天然饵料丰富)、大(面积广阔)、洁(无工业污染)、活(有三条河为水源吞吐)而著称,以呼伦湖为主体的“三湖”(呼伦湖、贝尔湖、乌兰诺尔)和“三河”(克鲁伦河、乌尔逊河、达兰鄂罗木河)形成了完整的呼伦湖水系。呼伦湖盛产鲤、红鳍鱼白、餐条鱼、鲫、鲇、狗、蒙古红鱼白、秀丽白虾等31种水产品,年最高产量可达1万吨左右,是内蒙古最大的天然、绿色、有机水产品生产基地。呼伦湖年产白鱼400吨,地域保护总面积 23万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形态特征:体侧扁,侧扁而高,头小,头背部平直,全侧深银白色,体侧上部鳞片的后缘有小黑斑。背鳍Ⅲ7,灰白色;臀鳍Ⅲ24-29,具有鲜艳的桔黄色;侧线鳞64-72;下咽齿三行,2.4.4-5.4.2;腹部银白色。肉质细嫩其味鲜美。 2、内在品质:呼伦湖白鱼富含蛋白质和十余种氨基酸。每100克鱼肉中氨基酸总量>17克,其中天门冬氨酸>1.80克、苏氨酸>0.70克、丝氨酸>0.65克、谷氨酸>2.50克、脯氨酸>0.80克、甘氨酸>1.00克、丙氨酸>1.00克、胱氨酸>0.15克、缬氨酸>0.80克、蛋氨酸>0.60克、异亮氨酸>0.90克、亮氨酸>1.50克、酪氨酸>0.60克、苯丙氨酸>0.90克、赖氨酸>1.70克、组氨酸>0.40克、精氨酸>1.00克。每100克鱼肉中含蛋白质>16克。每100克鱼肉中含钙>450毫克、含铁>0.70毫克、含锌>1.30毫克、含镁>28毫克。每100克鱼肉中含胆固醇<100毫克。氨基酸、蛋白质含量丰富,因此肉味鲜美,是淡水食用鱼中的上品,是水产品市场中最受欢迎的鱼类之一。 3、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按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执行(NY5053-2005)。

二. 陕西省 铜川 宜君 铜川大樱桃

铜川地处黄土高原的南缘,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这造就了铜川大樱桃含糖量高,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和营养物质,其中,铁的含量尤为突出等特点。近几年,铜川大樱桃以每亩两到10万元的收入富了农民腰包的同时,名气在陕西乃至全国也是越来越响亮。[1]素有“百果第一枝”美誉的樱桃,自然成熟要到五月,可在铜川,2月就能吃到鲜果,早春时节虽还有些寒意,不过正是大棚里春意盎然樱桃枝头烂漫笑的时节,在铜川印台区三联果业公司的大棚里,一树一树的樱桃正在用他们烂漫的笑容告诉我们科技的成效和果农们增收致富的故事。

品牌:

“铜川大樱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核准注册。 铜川处于渭北北方水果最佳适生区,适宜樱桃生长。铜川大樱桃种植面积已突破3万亩,挂果面积1.4万亩,产量1.1万吨。为了保护铜川大樱桃产业的良好发展,便于开拓市场,市政府决定为铜川大樱桃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于日前获批注册。

铜川大樱桃

铜川市果业管理局

11145417

樱桃

三.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秦栏大脆

大脆本市秦栏,香脆可口口。其制作工艺比较简单:将面及少量油酥、揉和后,搓成鸡蛋大的面馒,略撒芝麻,待烧饼下市后,撤去炉内炭火,密巾于炉内,利用余热烘成,每炉可贴几十个,次晨取出,即可食用。( 天长)

四. 山西省 长治 长子 长子大青椒

长子大青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长子大青椒是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的。“长子大青椒”以其个大肉厚、色泽鲜艳、耐藏易运的独特品质倍受客商和消费者青睐,享有“天下第一甜椒”之美称,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重要地理标志特色产品。因此,1998年我县被中国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青椒之乡”。2007年“长子大青椒”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识保护。

山西省长子县是中国委员会授予的"中国青椒之乡",该县生产的大青椒以个大、肉厚、品质鲜美占领国内外市场,并转口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成为我国最大的青椒生产基地。先后引进了大青椒富丽一号、富丽二号、5029、5018、维多利亚等多个品种,目前,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青椒生产基地。

“长子大青椒”以其个大肉厚、色泽鲜艳、耐藏易运的独特品质倍受客商和消费者青睐,享有“天下第一甜椒”之美称,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重要地理标志特色产品。因此,1998年我县被中国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青椒之乡”。

长子大青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中国大青椒之乡”的长子县大青椒

地域范围

大青椒产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境内,长子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位于东经112°27′-113°00′,北纬35°53′-36°15′之间。东望太行山,与长治县、长治市郊区搭界;西枕太岳山,与沁水、安泽两县为邻;南倚丹朱岭,俯瞰高平市大地,北与屯留县地陌相连。全县辖7镇5乡2个办事处,399个行政村,东西长约55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国土总面积10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78万亩,总人口为35万,长子县属黄土高原区,海拔平均在1000米左右。最高处1646.8米,最低处919米。总生产面积5万亩,年生产总量25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长子县土壤分布受地形、地貌、水文、母质、植被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较为复杂。全县大部分土壤褐土类型,总的特点是地带性分布不明显,垂直分布和隐域分布十分明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西部、西北部的山地为山地褐土;中部丘陵地多为褐土性土;东部平川多为碳酸盐褐土;河流两岸有零星浅色草甸土。耕种土壤因地形、成土母质及其它因素的差异,土壤熟化度有明显的差异。

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5.52g/kg,全氮0.956-1.46g/kg,有效磷7.5

mg/kg,速效钾145mg/kg。

(2)水文情况:长子县地下水源较为丰富,全县共有水资源1.397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水资源0.898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贮量为0.67亿立方米,地表水(主要来源于三条河流和六座中小型水库)径流量常年为1.136亿立方米,可蓄水0.4809亿立方米,其中申村水库蓄水量3320万立方米、鲍家河水库蓄水量1340万立方米、四个小型水库共蓄水量149万立方米,可利用水0.4809亿立方米。

(3)气候情况:长子县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高温多雨集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降雨量586毫米,年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27℃,平均气温9.2℃。大于10℃的年有效积温3157-3240℃,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486.2毫米,一般3月气温开始上升,10月后开始下降。稳定在5度以上的初日为3月28日,终日为11月4日,共221天,初终积温3720.1℃;稳定提高10度的初日为4月20日,终日10月5日,共165天,初终有效积温为3178.3℃;初终有效积温2542.4℃。月平均地面温度比气温高1.9℃,年内变化和气温基本一致,但日差较大。土壤0-20厘米年平均土温11.05℃,高于年平均气温1.85℃。通常在12月上旬开始结冻至次年三月上旬解冻,全年封冻日数102天左右,一般冻土层深度29厘米,极端冻土深度68厘米。

平均无霜期165天,平均初霜期在10月上旬,终霜期在次年4月下旬,西部山区无霜期较短,东部平川无霜期较长,东西相差10天左右,一般背阴坡比向阳坡初霜来的早。

多年平均降雪期126天,最多151天,最少77天。历年平均降雪初日在11月26日,最早11月2日,最迟1月9日;终日在4月1日,最早在3月6日,最迟在4月18日。平均降雪日数为94天,最长为136天,最短为58天。

长子县一般降水量在560—650毫米之间,全县各月以7月份降水量最多(200-260毫米);12月和1月份最少,只有1-2毫米。降水的季节变化,以夏季最多,平均达327.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4%;冬季最少,只有16.6

毫米。每年大雨和暴雨平均13.2次,最多22次,多出现在6、7、8三个月。

长子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56.5小时,阴雨天数年平均94天,最多121天,最少74天。全年有日照天数一般在266天以内,占全年总天数的73.8%。一年内日照时数以4-6月最多,晴天每天可照11-13小时。全年风躺在和季以东南风、冬季以西北风出现频率较高。

旱灾是长子县的主要自然灾害,一般春旱年年有,春种捉苗难。有时伏旱夹秋旱,造成大减产。其次是冰雹,多出现在6—8月。雹灾主要发生于西部山区,到丘陵加强,直到东部平川,雹灾一般面积不大,但危害严重。

(4)人文历史情况:长子大青椒以其个大肉厚、色泽鲜艳、清脆味美、耐藏易运的独特品质而倍受国人青睐,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重要土品。1997年,盛产青椒的长子县被中国之乡推荐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青椒之乡”。

长子青椒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尧舜时期,便有“尧传子耕”之说,尧王让其长子丹朱带着五谷、蔬菜种子从平阳来到长子这块地平水浅的沃土上开垦种植,丹朱在这片洒遍炎帝神农氏心血和汗水的古老土地上勤劳耕作,精心栽培出了丰收的粮食、可口的鲜菜,特别是收获的青椒(当时叫尖辣椒),口味奇特,嚼时“针扎”,含时“锥刺”,长期食用,健脾胃,增食欲,强身健脑,成为当时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蔬菜。

新中国成立后,长子青椒在继承传统种植的基础上,引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改进栽培工艺,品种质量进一步提高。生吃可当水果,烹、炒、煎、炸、煮、蒸、拌馅、腌渍食之,香美可口,加工成青椒酱常年尝鲜,长子青椒越来越展示出一种高品位风味,享有“天下第一甜椒”之美称。

党的下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长子人民开发了这一具有传统优势的产品,把种植青椒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不断发送生产条件,扩大种植面积,使青椒生产实现了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全县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年产青椒2亿多公斤,成为全国最大的青椒生产基地。与此同时,一个集食宿、娱乐、代办长途降温运输包装、蔬菜检疫为一体的华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和调运中心在长子出现。每年6月以后,来自广东、广西、湖南、

湖北、河南、山东等省区的高架拉菜车如同潮水一般涌进长子,一车车大青

椒载着长子人民的智慧和汗水,跃过黄河、跨过长江、运进广州、上海、深圳、海南,并转口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地,在国内外市场上一展风采,尽显风流。

生产技术要求

(1)选地、整地与施肥:选择远离工业污染,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地区。青椒不易连作,连作易发生病虫,降低产量和品质,故要选择前茬为非青椒的地块,最好是新菜区。播前4月中下旬亩施优质农家肥4500-5000公斤,施有机复合肥(有效成份及含量,N、P2O5、K2O总量出≥5%,有机质含量≥45%)150公斤作底肥,掺匀整平。

(2)品种选择:选择“富丽一号”、“富丽二号”、“维多利亚”等优质青椒品种,其特点是:果色浓绿,果形好,个头大,果面有光泽,肉厚味甜,耐储运,单果重100-200克,肉厚0.6-0.8厘米,亩产4000公斤以上。

(3)培育壮苗:育苗时间以惊蛰前后2-3天,播种为宜。采用阳畦育苗,即在地上整一畦,长短不限,畦面净宽在1.5米,便于拔草,以竹片或光滑树枝条为支架,上边盖农膜。按每平方米施腐熟的优质农爱肥10公斤的比例掺入少量细砂入畦内掺匀配成苗床土,增温,保水、保肥能力,使秧苗根系发达。

播种。播种前一星期用55-60℃温水浸泡种子15-20分钟,边浸边搅,温汤浸种进行种子消毒,然后再用水洗净种子。将清水中捞出的种子用温白布包好,放在瓷器容器中,置于25-30℃的恒温处进行催牙,每天用水洗一遍。特种子70%芽眼露白,待播。播前苗畦要整平、整细,浇足底水,为使秧苗出土快,最好是在播种前一天浇水,浇后有一定时间烧畦,提高地温。播期3月上旬,青椒苗床撒播为好,播前畦面喷些水,然后再播种,撒播要均匀,播量13-15g/m2(亩用种量115—135g),播后复细土1-1.5厘米,复土后在畦面上盖一层纸,减少水分散发,防止因强光高温浇苗,同时也能为幼苗出土创造一个恒温小气候。

苗床管理。小苗60%出土后,在早晨或下午将紧贴畦面的纸拿掉,然后

把因种子集中顶起来的土块用钉子指导碎,使土壤下面的幼苗露出来。及时疏苗拨草,小苗长至2-3片真叶,应进行疏苗,刻度保持在每10cm2不超过1-2株,同时结合疏苗拨除杂草,避免苗、草争水争肥。鉴于苗床秧苗密度大,苗龄长,单靠基肥,是不能满足壮苗要求的。追肥要掌握少施、勤施;看苗追肥,小苗壮、黑绿色,少施或不施;苗子又黄又小,追施稀水人粪尿1-2次,每次10-15公斤/m2。当苗床温度超过28时,两头小通风,早揭晚盖。当苗高12-15cm时,两头大通风,控水控肥,进行蹲苗。移栽前6-7天进行锻苗,早揭晚盖,适应大田气候。移栽前浇透水,准备移栽。

(4)大田移栽与管理:垅距以1米为好,垅高10-12厘米,垅宽60厘米,垅沟宽40厘米,垅要起圆,膜要压紧。在地膜两侧侧打孔点水移栽,每亩3500-4000穴,一穴两苗,一般深2寸,栽苗深浅以埋至小苗子叶平为宜。定植浇水后要及时中耕,破除板结;第一次中耕要深,达到增地温促根下扎快返苗。同时要用细土封严苗孔,以防地膜下边杂草生长。第二次中耕锄草在秧基部培一小土堆,既能压死在雨后孔土上生起的杂草,又有防止大量结果后造成的秧株倒伏。在浇足定苗水的基础上,一般正常年景开花结果前不用多浇水,特别是开花期不能浇水。每一个次浇水追肥在第一个青椒有核桃大小时,每亩随水追施人粪尿1000-1200公斤。第二层青椒有一分钱硬币大小和第三层开花时每次趁雨亩追尿素5公斤,或随水施入。青椒病虫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蚜虫、棉铃虫、烟青虫。定植后,要在田间设置趋黄板诱杀蚜虫,当有蚜株数达到50%或单株蚜量达到20头时,用10%吡虫啉可温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亩用量20克。以减少传毒媒介。谢花后要注意防治棉铃虫、烟青虫。防治的方法是:在畦垄上每亩插杨树枝把20束诱杀成虫;每亩放置性诱芯3盆,诱杀成雄虫;有条件的地方每30亩安装20W黑光灯一盏,诱杀成虫;及时开展人工查卵、捉虫;当每百株幼虫达到4-5头时,即用4.5%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于傍晚时分喷雾,亩用量20克;或用BT苏得利200毫升稀释300倍液,于阴天或晴天傍晚喷雾。

(5)青椒发生的病害有炭疽病、病毒病等,防治方法:整地前清洁田园,消灭病残体,减少病源;起垄定值,合理浇水,防止地表积水减少病菌侵染;定植后第一、三周连喷2次EM发酵液,喷施方法为每亩用发酵液0.3公斤加水稀释300倍喷布叶面。合理密植,培育壮苗;一量发现病株,及时彻底消除,温当局浸种,种子消毒;防治蚜虫去除传染源;培育壮苗。

(6)及时采收:开花后35-38天,果色墨绿发亮即可收获。

(7)建立技术档案:将表椒生长过程中的每一个技术环节及采取措施详细记录,建立档案备查。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长子青椒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据科学鉴定:每100克青椒含维生素C0.037%,胡萝卜素0.011%,矿物质0.034%,碳水化合物0.0018%和蛋白质等人体所必需的大量物质,长期食用,不仅可润滑肌肤,驻留青春,强身壮骨,补脾益气,生身调经,而且可预防和减轻脑血栓、败血病、血吸虫、乳腺增生,并对胃癌、肺癌、肝癌、子宫癌、乳腺癌等病症也有明显的疗效。

长子青椒之所以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食疗功效,取决于特殊的气候、土壤和水质条件。这里的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发源于发鸠山的浊漳河及诸多泉水和地下水,多数是矿泉水,浊漳河边鳌泉村的“康裕牌”矿泉水,1997年度获得国际金奖。在种植技术上使用“无公害肥料”,使青椒成为“绿色”营养食品,典型的“无公害蔬菜,成为全国10多个省市和东南亚客商的抢手货。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原料(青椒)从订有供销协议的基地购进青椒。把不符合标准的小、破、虫果、畸型等杂、劣果拣去。人工分拣,标准为青椒形状、大小一致,分大、中、小三个等级,大:150-180g/个,中:120-150g/个,小:90-120g/个。把分拣好达标准的青椒,按2.5公斤/箱箱装。将装箱青椒全部进入冷库降温,温度降至2-3℃至少保持12小时,可库存20-30天出库销售。

五.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大救驾

“大救驾”是云南省腾冲县的名特小食。选用优质大米做成饵块,切成片,再配上鲜肉、火腿、鸡蛋、冬菇、泡辣椒等烹炒,味道软、香、爽口。传说明末永历帝朱由榔被吴三桂追赶后逃到腾冲,又饥又累,村民奉上当地的美味食品炒饵块,永历帝吃后赞口不绝,称之救了联的大驾!“大救驾”便由此而得名。昆明市光华街靠正义路口有一家“腾冲饵丝”专卖店,楼下是大排档,楼上有雅座。该店有炒吃、汤吃等多个品种的饵块及套餐。

饵丝、饵诀在云南各地均属非常普及的大众化米制食品,不过就其品质及知名度而言,腾冲饵丝、饵诀却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尤其是久负盛名的皇封名吃"大救驾"--腾冲炒饵块,更是以其色、香、味、形四美并具的独有品质倾倒了有此口福的天下吃客。

腾冲人将大米精加工为饵丝、饵块,已至少有三五百年历史。口碑相传,南明天子朱由榔(永历帝)当年败逃西陲,曾在一农家吃下了一大钵炒饵块,饱腹疗饥之余犹觉余味无穷,于是赞叹不已,并不无感慨地将其称为"大救驾"。从此,"大救驾"便成了腾冲炒饵块的"封号"乃至腾冲饵丝、饵块的代名词。

寻根溯源,腾冲饵丝、饵块以城东近郊胡家湾所产最为驰名。其精制产品,择料极严,工艺亦十分考究,其突出特点是柔软而有"筋骨",久煮不糊,稍烫可食,口感细糯。

腾冲饵丝、饵快吃法多样,可炒、可烤、可煮:"大救驾"即是先将卷轴饵块薄片切成三角形或棱形小片,配以鲜肉片、火腿片、鸡蛋、香蕈、胡萝卜、西红柿、豌豆尖等辅料及各种香辣作料在辣锅中爆炒而成,其色五彩斑斓,其味满口流香,滑嫩不腻,令人食而不知餍足;将饵块切成饼状在炭火上烤黄,然后拌入加了草果、八角、芝麻油、辣椒油等作料的稀豆粉浆里,叫稀豆粉粑粑;鲜肉、鲜汤、鲜菜、鲜饵丝在小锅上一滚而就,叫小锅饵丝。

如今,腾冲饵丝这一地方名特食品早已走出高黎贡山,在春城、京城及许多大都市安家落户,并备受食客青睐。而其新一代产品--"云腾快餐饵丝"则分别在1994年、1995年、1997年荣获"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及"第三届中国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展览会优秀产品"称号。

六. 广东省 湛江 雷州 雷州大粽

雷州大粽历史悠久,曾有“岭南佳品”之称。做法是以糯米为皮,莲子、猪肉、红枣、香菇等作馅,用海南大粽叶包裹,蒸4~5个小时即熟。雷州人吃大粽常与牛肉汤一起吃,称之“牛肉大粽”
( 湛江)

七. 广东省 佛山 高明 蟠龙大鸭

这道菜始创于佛山英聚酒家,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由名厨吕昌传主制。鲜甜香滑,味美可口。

八. 河北省 廊坊 三河 福山大桃

福山大桃

河北省三河市段甲岭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福山大桃”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保护范围的函》〔2017〕34号

河北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福山大桃》(草案)

九.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和田大芸

和田大芸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田大芸

和田的管花肉苁蓉,被称为沙漠中的"人参"。管花肉苁蓉,是多年寄生草本植物。常常生于沙漠中的梭梭、红柳、白剌、沙拐枣及蒿类等植物根部,依靠这些植物供给养料和水份。它在沙质土壤中,不见阳光能长到50公分至75公分。在地下生长时,没有叶,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无叶绿素合成。出土后,抽苔的苗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而合成叶绿素,使黄褐色的鳞片变成青紫色。

没有出土的管花肉苁蓉披挂黄色鳞甲,很象古代战将披挂的战甲,故名"黑司令"。单个的管花肉苁蓉似兵器,有花朵和含苞未放的花蕾。刚开的花是白色,后来变成紫色,并有芳香气味。成片的管花肉苁蓉如不及时采集,会形成白紫色花丛,十分艳丽。

一丛沙漠灌木一般寄生一窝管花肉苁蓉,最多发现过五窝。通常每窝只有一条根寄生管花肉苁蓉。寄生管花肉苁蓉的根不再长须根和侧根。

管花肉苁蓉一般高度5-100厘米,圆柱形,药用的肉质茎春秋采挖,以出土前采挖的质量为好。

我们祖先很早就知道管花肉苁蓉可食用,而且有滋补的药物功能。《神农本草经》称其主治"五劳七伤,补中,除体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妇人症瘕,夕服轻身"。《名医别录》言其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甄权药性本草》中有"益髓,悦颜色,治女人血崩,男人壮阳,大补益,主赤白下"的记载。和田维吾尔医生也将管花肉苁蓉列为滋补药。

管花肉苁蓉,"乃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泄,故有从容之名"。又因肉质肥厚,所以叫肉苁蓉。它还有金笋、地精等高贵的别名。因为它是野兔最爱吃的食物,所以和田维吾尔族农民称之为"吐什干斋代克"(意为兔子吃的黄罗卜)。

和田幅员辽阔,沙漠面积大,其中适合管花肉苁蓉生长的灌木林荒漠有157.83万亩。和田是我国管花肉苁蓉的重要产地。管花肉苁蓉分布于柽柳灌木丛植被,以于田克里雅河下游、民丰萨勒吾则克、安迪尔地区的产量较高,质量较好。从1959年至1988年和田共收购管花肉苁蓉214.56万公斤。近几年每年收购10多万公斤。为了扩大药源,增加管花肉苁蓉的产量,和田医药公司李德传等同志自1973年以来,对管花肉苁蓉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环境进行了观察研究,获得了《管花肉苁蓉的人工培植》与《盐渍秋管花肉苁蓉》两项科研成果,为发展管花肉苁蓉生产作出了贡献。

他们探明,管花肉苁蓉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的沙漠干旱地区能生衍繁殖,是与它的种子及寄主红柳等灌木的顽强特性分不开的。自然界的管花肉苁蓉种子脱离蒴果飞落沙地以后,由于环境干燥,长期不会腐烂。种子随风到处飘游,一旦遇到寄主红柳等灌木的毛根细胞,它们结合在一起,长出管花肉苁蓉芦头。因靠灌木主根吸收深层的地下水,使管花肉苁蓉芦头得以生长发育。芦头得到充分的养料和水分逐渐变粗,红柳根也逐渐长大。这时芦头就形圆形的萌发尖。芦头可以一连多年长出管花肉苁蓉,而管花肉苁蓉却是当年生长当年成熟。因此,确切讲,管花肉苁蓉是一年生植物。要说多年生,那是指芦头和它的寄主。这种观察研究,为人工种植管花肉苁蓉提供了科学依据。

管花肉苁蓉以采摘的时间分为春管花肉苁蓉和秋管花肉苁蓉。过去,和田只收购春管花肉苁蓉。春管花肉苁蓉每年四月开始采挖,经过夏季炎热阳光下翻晒,肉质、地茎晒干后包装调运,秋季生长的管花肉苁蓉采挖空心时期在9至10月份。它的个体比春季管花肉苁蓉略小,含水份和春管花肉苁蓉一样,但由于秋末冬初阳光弱,温度低,日照时间短,难以保证质量、规格。1981年秋天,和田医药公司派人前往民丰立新公社采集秋管花肉苁蓉标本进行盐渍秋管花肉苁蓉试验。经地区药检所化验,证明盐管花肉苁蓉药效不变,和正品春管花肉苁蓉一样,试验获得成功。

为发展管花肉苁蓉生产,和田人民认真保护药源,保护管花肉苁蓉的寄主--红柳及灌木林,严禁滥采滥伐,为建立高产管花肉苁蓉基地而努力。

十. 黑龙江省 鸡西 密山市 兴凯湖大米

兴凯湖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兴凯湖大米是黑龙江鸡西密山市的。

兴凯湖大料的原料种植以北大荒“水稻之父”徐一戎创新研究的“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为主导栽培技术,建立起品种优质化、旱育壮秧模式化、全程机械化和本田叶龄诊断技术管理为内容的“三化一管”技术体系。全面推广应用叶龄诊断、测土配方施肥、侧深施肥和航化健身防病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积累。因此,兴凯湖大米纯若矿泉之水;味有玉质之香。 兴凯湖大米的原料种植生产具有“组织化、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的优势。基地水稻种植执行绿色食品标准,统一技术规程、统一供应芽种、统一测土配肥、统一农药供应,统一航化植保技术。充分显示出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化大农业的生产优势。 兴凯湖大米生产经营已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组建米业公司、专业社团等合作组织,形成了5家龙头企业+16家骨干企业的加工强势。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保证了大米外观品相和内在品质,以高质量、高附加值努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使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地域范围

兴凯湖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涵盖黑龙江省兴凯湖农场、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黑龙江省八五一○农场、黑龙江省庆丰农场等6个农场,以及密山市所属知一镇、柳毛乡、杨木乡、兴凯湖乡、承紫河乡、白泡子乡、当壁镇、二人班乡、密山镇、连珠山镇、太平乡、和平乡、黑台镇、兴凯镇、裴德镇、富源乡等16个乡镇。保护范围位于北纬44°57′42″—46°0′,东经131°14′31″—133°30′,保护面积416505公顷,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45711公顷,大米产量1591837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兴凯湖大米外观米粒完整均匀,洁白清亮,晶莹剔透 。蒸煮后米粒油润有光泽,香味浓郁,入口香甜,香糯爽口有弹性,口感极佳,且冷饭不回生。 2、内在品质指标:兴凯湖大米粗蛋白含量大于7%,直链淀粉含量大于16%,支链淀粉(占淀粉)大于80%,胶稠度大于78mm,食味品质大于80分。 3、安全要求:兴凯湖大米产地环境要求符合NY/T391《绿色食品 水稻产地环境标准》。水分和卫生指标符合NY/T491《绿色食品大米标准》中规定。 4、包装:兴凯湖大米的包装遵循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的规定。包装的材料、尺寸、标志与标签、贮存与运输等均应符合国家规定。 5、运输和贮藏:兴凯湖大米的运输和贮藏过程符合NY/T1065的规定。运输工具要求清洁卫生,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成品装卸轻拿轻放,不得露天堆放。成品库房必须清洁、干燥、通风,无鼠虫害。成品贮藏堆放必须有垫板,离地10cm以上,离墙20cm以外,按批次码堆,不得与有毒有害、腐败变质、有不良气味或潮湿的物品同仓存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