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缙云传统特产介绍100字 缙云土特产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缙云传统特产介绍100字 缙云土特产介绍更新时间:2024-01-24 14:52:01

一. 浙江省 丽水 缙云 水晶薯条

水晶薯条


相传,明时,缙云受水祸,唯薯丰收。一京官往之巡查,见一童颜鹤发之农挖薯,问其何物?农答曰:乃人参也,可通径活络,排毒养颜。京官奇参之硕,欲食,农遣妻煮之。官尝,惊呼妙哉,遂股气出。进京面圣禀:缙受水祸,而参之硕,且味绝,奇之。尔后缙云薯条誉满天下。如今成为当地民间饮食文化一道独特的招牌。
特点:色泽金黄,晶莹透剔,极具农家风味。   

二. 浙江省 丽水 缙云 缙云烧饼

“缙云烧饼”历史悠久,相传古时轩辕皇帝在缙云仙都的石笋上,用大铁鼎炼制仙丹。炼制成后与食丹的妃子、臣子跨龙升天成仙。而没有食用仙丹的臣子则纷纷效仿,铸铁鼎炼制仙丹。仙都石笋下的村民见之,纷纷纳闷“为何食铁鼎中之物,而升天成仙?”有的也想效仿,但由于无钱铸鼎而告终。

一日一村民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对大家说:“食铁鼎中之物,而升天成仙,我们无钱铸鼎也成不了仙,但我们可以做土鼎,食土鼎烧出之物,以求长生不老,消灾避邪。”大家听后觉得是个理,于是纷纷动手制作土鼎,上山采药炼制仙丹。一村妇在家中烙饼,见其儿子刚炼制好丹药,发现土鼎内还有炭火且内壁光滑,就顺手将饼贴与鼎壁,烤之。慢慢的家中充满了烤熟之饼的香味,而溢出房子,引来了其他好奇村民,大家食后发现烤出之饼比锅中烙出的饼酥香、生糯。时而久之,村民们发现食土鼎炼制的丹药,并不能长生不老与消灾避邪,就纷纷将其加以改进做成烧桶,专用于烤饼之用。而有的村民则挑着特制的烧桶客走他乡,以烤饼为生。

三. 浙江省 丽水 缙云 鸡汁鳕鱼

鸡汁鳕鱼

鸡汁鳕鱼

特色:色泽黄色,鱼肉鲜嫩,口味酸甜带辣,食之回味无穷。

原料:净鳕鱼、鸡汁酱、面粉、生粉、吉士粉、精盐、白糖、白醋、绍酒、姜末、湿淀粉等。

制作:1、将鳕鱼切成厚约1厘米的长方块。面粉、生粉、吉士粉加精盐、水调成糊。2、炒锅烧热,下色拉油,待油温升至六成热时,将鳕鱼逐块蘸糊下入油锅炸熟,捞出。3、另起锅,放入鸡汁酱、精盐、白糖、白醋、姜末、绍酒、清水等调好味,用湿淀粉勾芡,将炸好的鱼块落锅,翻炒均匀,淋亮油出锅即成。

四. 浙江省 丽水 缙云 翠绿大鲜鲍

翠绿大鲜鲍

翠绿大鲜鲍

特色:鲍鱼酱红,芦笋嫩绿,色泽美观,口味纯和,外滑量脆。

原料:鲜大网鲍5只,芦笋、火腿、本鸡、精肉、猪爪、顶汤、鸡油、猪油、李锦记蚝油、广东冰片糖、味精等。

制作:1、网鲍焯热水后,放入锅中,加入火腿、本鸡、精肉、猪爪、顶汤等,用小火煲10小时,取出切成斜刀片(每只切3片)。2、炒唤置火上烧热,用鸡油和猪油滑锅,留少量底油,放入煲好的鲍鱼片,用筷子不断搅动,然后放入蚝油,冰片糖、味精,煲至入味。3、芦笋经焯水、滑油后,用盐和味精等煨烧入味,装入盘中,放上煲好的鲍鱼片,拼摆成原型,浇上原汤勾的芡汁即成。

五. 江西省 吉安 峡江县 传统米粉

传统米粉为手工制作,选用当地优质晚米,经浸泡、磨浆、滤干、煮馃、春馃、拌粉、压丝、漂洗、摊晒、扎把等工序精制而成。主要产地为水边镇龙下、北坑、下痕、武溪及罗田乡袁家、张家等地,尤以龙下、北坑一带所产为佳。



民国时,传统米粉是大宗出产货物。每天挑上街头卖的米粉有数十担,多集中于水东门一带。民国38年2月《江西省各县重要物产调查》载:峡江县年产米粉干100吨.全年运销南昌、吉安、赣州等地65吨。



解放初期.传统米粉产量仍较大,1950年全县年产250吨。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农家传统米粉生产受到限制,产量大为下降.仅由粮食部门拔出部分粮食给农户定点加工生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部分农民恢复传统米粉制作,因而涌现出一批米粉生产专业户,有的地方还办起了联户加工厂。



传统米粉质地洁白、细嫩、柔滑。既可炒、煮、蒸,也可油炸、凉拌。质量上乘米粉,有久煮不糊.久炒不碎特点。

六. 浙江省 丽水 缙云 绿野飘香

绿野飘香


    解放前,缙云城乡人民的生活极具贫穷,粮食都是在有上顿无下顿,百性挣扎在清平难耐的死亡线上。

1945 年 5 月的一天,有一位饿得发昏的老妇人,挖了许多野菜回来充饥,其中马兰头最多,她慌不择食,忙用母鸡刚生下的蛋做配料,把切碎的马兰头与鸡蛋搅拌,加入家中仅有的米糠、捣鼓成小丸子弄熟即吃,吃了不觉连声说好,还向邻居传经送宝。

如今,缙云各宾馆厨师在原来基础上,适当改变了一些做菜的细节,如用面包糠代替米糠,用蒸煮改为油炸,其味愈发沈郁,色泽也变成金黄艳丽,酥香口感独具特色。

特点:色泽金黄色,外脆里嫩,口感酥香,别具特色。


七. 浙江省 丽水 缙云 缙云土面

  缙云土面,也称索面,微咸,细长盈米,由民间手工自制。烧制时可拌可炒,也可烧汤,是缙云民间节庆和待客的传统佳肴。 

缙云土爽面是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的。缙云土爽面以外形均细,整齐美观,口感柔软,细滑香浓而称著。是一种手工制作的面条,历史悠久,在周边享有盛名。烧制时可拌、可炒、可烧汤。因其细长、柔韧、滑软而成为缙云民间节庆和待客的传统佳肴。

缙云土面:也称爽面、索面卵。是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的的一种传统美食。烧制时可拌、可炒、可烧汤。因其细长、柔韧、滑软而成为缙云民间节庆和待客的传统佳肴。与缙云烧饼、红烧溪鱼合称缙云三大美食。

《缙云县志》中写到的:“拜年上门,先喝茶,吃糖果,随后吃索面卵”。这索面卵,说的就是缙云土爽面加鸡蛋。缙云各乡各村都制作土爽面,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进门主人就盛一大碗土爽面加蛋来招待客人,都想讨个长寿吉利、好运顺爽的彩头。

爽面的特点,微咸,细长盈米,烧制时可拌可炒,也可烧汤,是民间节庆和待客的传统佳肴。它选用面粉、食盐、水,无任何化学添加剂,由家庭手工制作而成。其历史悠久,口感爽滑细腻,醇香宜人,深受大众喜爱,是缙云民间节庆和待客的传统美味佳肴,是江南罕见的拉面。

爽面的加工法独特,其烹饪方面也不同于别的挂面,其独特的烹饪方法如下:

1、煮面:煮面时要放入比别的挂面多一倍的水,水开后,才能下面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土面由于在加工时已加入食盐,所以在烧的时候不用再放食盐了。

2、炒面:用沸水将土面烧至八成熟(费时约两分钟)后捞起,过凉水,以防炒面时结团。然后把锅里的水倒出,把锅烧干后放油入锅,将青菜、肉丝、鸡蛋等辅料炒至八成熟时,将沥干的土面放入锅内拌匀,最后加调料装盘。

3、葱油汤面:先将青菜、肉丝、鸡蛋等辅料炒至五六成熟,加足量的水烧开后放入土面,煮3分钟后,起锅装盘,加入葱花、淋上热猪油即可。

4、拌面:烧好辅料备用,再用沸水将土面烧至九成熟时捞出,和辅料搅拌均匀,就可以食用了。

八. 浙江省 丽水 缙云 稻草鸭

稻草鸭

稻草鸭

特色:整鸭肉酥骨烂,形状不变,稻草烟熏,香味独特,颇有新意。

原料:北京鸭1只,花椒盐、汾酒、稻草、玻璃纸等。

制作:1、净鸭用花椒盐、汾酒均匀擦遍全身,腌渍1小时左右。2、用特制的熏桶1只,把腌好的鸭子放入熏桶内,点燃稻草,盖上盖子,用烟熏15分钟。3、取出熏鸭,放入七成热的油锅中炸约8秒钟,使其上色,然后将捞出的鸭子包上玻璃纸,外面敷以稻草,入电烤箱用200℃的温度,烤2小时左右,取出再包扎上编好的稻草,在烤箱中烤3分钟,即可装盘。

九. 安徽省 黄山市 休宁县 “杜”字虾米豆腐干

是休宁风味小吃。杜家豆腐店的虾米豆腐干,以用料独特,制作精细,配方讲究,色香味俱佳而著称。

制成的虾米豆腐干,颜色淡褐,光洁细腻,香味浓郁,鲜美可口,有韧性,折叠不开裂,压榨紧结,刀劈不散碎。可切成细丝或薄片,撕开可见细密纹理,内有虾米一只。既可佐酒下茶,又可作菜肴的配料,当作零吃小食也别有风味。

十. 河南省 商丘 永城 毛家传统卤菜

原来的永城县始建于公元610年(隋朝),在那时,永城县城就出现了毛氏卤鸡和卤牛肉。

宋太祖赵匡胤一次命太师来永城察民情。县太爷用心招待———将本地名吃毛家卤鸡和卤牛肉摆上了宴席。太师食后认为其风味独特,便赞赏一番。县太爷以毛氏卤鸡、卤牛肉为礼送给了太师大人。

太师把从永城带来的礼品供到皇宫。待皇帝和娘娘用膳时,看到卤鸡、卤牛肉,顿感香味扑鼻,一吃又是烂而不腻,于是赞不绝口。太师在一旁解释:“这是永城县人毛氏卤制的。”皇上大喜,当即就把这毛氏卤鸡、卤牛肉列入永城供皇上的贡品。毛家卤鸡、卤牛肉,由此名声大振。

毛家卤菜,其卤鸡,精选嫩而健的农家散养的鲜活小公鸡,通过杀、烫、褪毛、取内脏、净洗、腌、整形、炸煮、卤等工序,再用百年老汤、祖传配方,所用辅料作料均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而作添加。其卤牛肉,精选嫩而健的农家养的一至两年的黄牛,通过杀、剥皮、取内脏、打块、腌、煮、卤等工序,用百年老汤、祖传配方,精制独特,口感纯正,味美爽口,由于含有多种中药作料,久食具有温脾和胃、祛风散寒、活血利脉、通络理气之功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