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特产粘玉米 广西粘玉米10斤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特产粘玉米 广西粘玉米10斤更新时间:2024-05-18 10:28:08

一. 新疆 新疆玉米

玉米是新疆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1092万亩,总产量517.7万吨,单产474.1公斤/亩。全区各地均有种植。主要有饲用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糯玉米等。主栽品种有八农701、703;新玉10、14、24、31、33、43;伊单10、13、14号;石玉901等。

二. 山西省 长治 屯留县 玉米糁

玉米糁

玉米糁是由屯留县绿色色品开发研究中心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经过精细加工而制成的。其营养丰富,每500克玉米糁中含蛋白质43克,脂肪22克,碳水化合物365克,尼克酸12克,且含有大量亚油酸、维生素E和酶等对延年益寿有效的成份。经常食用该玉米糁煮成的稀饭或粥,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保持正常,防止胆固醇向血管壁沉淀,从而能防止和解除血管硬化,且能够改善肠胃的机能,健全造血机能。国内外多数医学博士和学者认为,食用玉米制成的食品,可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该产品采用高级彩印真空塑袋包装。

三. 黑龙江省 大庆 龙凤区 特种玉米

大庆特种玉米以粘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为主。共有七大类二十余个品种,其中粘玉米有黄粘玉米、白粘玉米、紫粘玉米、红粘玉米、黑粘玉米、五彩粘玉米等品种,黄色的大庆粘玉米是其中的姣姣者。

四. 河北省 张家口 万全 万全鲜食玉米

万全县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占有地理优势,由于独特的区位、土壤和气候原因,产出的鲜食玉米品质居全国之首;二是拥有逐步成熟的加工集群,县内有19家专业加工企业,在全国各县区首屈一指;三是取得了独一无二的“中国鲜食玉米之乡”的产业品牌;四是具备非常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五是继承了玉米制种传统,特用玉米制种的研发也走在了全国前列,本地育种、本地种植,品种地域适应性强。

全县现有鲜食玉米加工企业19家,其中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家(省级2家、市级9家)。这些加工企业中除中绿公司专门加工甜玉米外,其它18家均以加工糯玉米为主。目前全县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为:鲜食糯玉米2.4亿穗。2008年,全县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加工量达到1.8亿穗。产品主要出口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国内市场主要销往京津冀,并销往沪、浙、蒙、陕、渝等全国各地。

五. 重庆市 南岸区 花生粘

为重庆名特小食品,历史悠久

功效

益智补脑调理 健忘调理 学龄期儿童食谱 便秘调理

制作材料

主料:花生仁(生)(500克) 调料:白砂糖(500克)

制作工艺

1.剔除霉变花生米及其他杂物,将花生米用适量净沙炒成象牙黄色后,筛去沙子,搓去皮备用。 2.在炒花生米的同时,将白砂糖和清水倒入锅中加热,待糖涂加热至145度左右,即用筷子挑糖能拉起丝时,将锅离火。 3.将糖液倒入熟花生米内,迅速铲拌,直到全部糖涂粘于花生米表面并开始凝结时,停止搅拌,移出成品,在筛中冷却摊平,分开个别粘连在一起的花生米,使它成为一颗一颗的,冷却后便可食用。

菜品口感

口味:甜味 花生米表面粘满雪花似的白糖,香甜可口,酥脆,有花生香味。

食谱营养

花生仁(生):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烟酸、维生素K、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有增强记忆力、抗老化、止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减少肠癌发生的作用;其性平,味甘;入牌、肺经;具有醒牌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之功效。

食谱相克

花生仁(生):花生不宜与黄瓜、螃蟹同食,否则易导致腹泻;花生不可与香瓜同食。

六. 云南省 丽江 宁蒗县 烧玉米

烧玉米,黄色的比白色的好吃,糊了也没关系,不影响口味,还有助消化,当然也可能有助于长癌。这种炭火直接烧出来的玉米到处都有,不加任何作料,绿色而古朴的食品,一块钱一大包,五毛钱一小包,越老的越香。在宁蒗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买到。

七. 新疆 和田 洛浦县 洛浦玉米

洛浦玉米是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的。洛浦县是农业县,常年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

洛浦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塔里木河西南,属大陆性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四季分明,春长风沙多,夏热且干燥,秋季降温快,冬季雪少不严寒,降水稀少,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气候条件适合玉米种植。洛浦县年均种植玉米16.5万亩。

洛浦玉米主要采取以人工套种小麦行间和复播玉米两种模式。洛浦县主要以早熟、高产的“新玉2002”、“农大108”、“掖单22号”为主栽品种。

八.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松岭区 东北粘豆包

东北粘豆包

现在到黑龙江很少能吃到正宗的豆包了,现在都用粘大米包豆包,已经味道不如从前了。其实豆包就是用黄米磨成粉末做皮,里面包上豆类的馅用大锅蒸熟而成的冬令食品。

黄米分两种:大黄米和小黄米。大黄米的颗粒稍稍大一些,颜色更黄一些。小黄米的颗粒象小米大小,颜色稍稍淡一些。其实味道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豆包的馅分大豆馅和小豆馅两种,大豆馅里面不是大豆,而是大芸豆,红红的,上面有白色的条纹。小豆就是个头比较小,全身发红的一种豆类。

每年进入腊月,就是农民们忙碌着淘米的时候。淘米在这里有特殊含义,先用热水把黄米浸泡,然后用爬犁拉到生产队的磨米房粉碎为粉末。由于是集中行动,这就要求各户行动严格按规定的时间走,所以显得紧张和有序。磨成粉之后马上用很大的两个陶盆和面,放在炕头最热的地方等着面的发酵。现在饭店里的豆包面没有经过发酵,味道大打折扣。

等到豆类都用大锅煮熟后,就用手攥成球形的疙瘩,放到室外零下三十几度的温度下冻结实。这些工作都是母亲一个人整天忙碌,父亲从不伸手帮一点忙。如果急着包豆包下锅,就要我们几个孩子“帮助”干活,当然边干活边听父亲讲各种鬼怪的故事。如果那时有电视或宽带,恐怕谁也不会再为了听故事包豆包了。

豆包要集中不停的蒸上几天,蒸好的在笼屉上由母亲用木头板分开放到盖帘上,再拿到储藏室冻硬后装入大缸里。每次母亲分热烫的豆包时,大黄狗会蹲在下面流着口水的望着香喷喷的食品。在老家所养的各种动物中,地位最高的是猫,其次是猪,家禽,最后才轮到狗。狗几乎是吃猪的剩下的一点槽子边上的米糠。但这次,母亲的六个豆包没有拿住,落在空中就被黄狗接住吞下去了,唉!太热了,黄狗烫得大叫,最后悲惨的死于一辈子没有吃过的豆包手里。冬天饿的时候,就啃冻得硬硬的豆包,这大概南方人没有这个体会。

九.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阿城 亚沟粘豆包

亚沟粘豆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亚沟粘豆包是黑龙江哈尔滨阿城的。

亚沟黏豆包,亦为满族先人女真人的传统食品,是用黍子(黄米)做皮、用芸豆做馅,经过发酵等工艺蒸制而成,应该是中国历史最早的方便食品。它即可冻着吃(啃豆包),也可热着吃(蘸豆包),因此女真人当年在灭辽伐宋的战争中,冬天的主食大概就是这小小的黏豆包了。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黏”与“年”是相连的。按照满族人的传统,过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淘米,将大黄米或者小黄米用温水洗过,磨成黄米面,用陶制的大盆或者二盆发面。一两天后,面盆里就发出甜甜的酸味,它告诉大人们应该烀豆馅了,豆馅以芸豆为主,小豆等亦可。接着就要包豆包了。豆包的大小则反映某一家人日子的“过法”,太大显得懒惰,太小不会算计。而第一锅豆包出锅,蘸着黏稠的糖稀,请左邻右舍来品尝,是对前面所有工序的检验,表面光滑、皮厚适中、香黏可口、增进食欲,则是对黏豆包较高的评价。

粘豆包的起源黏与年相近,这种习俗是与生产水平相关的。糜子(大黄米)耐干旱、成熟期短,在东北尤其是黑龙江省,是大秋里最早收获的农作物。而人们想要品尝它的美味,基本上要等到过年的时候。其一,作为统一分配的粮食,要经过秋收打场过秤等诸多关卡,着急也没用;其二,在计划经济年代,淘米蒸豆包是改善生活的标志,而过年则是集中改善时期,所以也不能着急。但也有享受这一美食的时候。每到春夏秋冬农忙季节,农活又紧又累,生产队便集体淘米,大多是蒸年糕,把烀好的芸豆先铺在笼屉上,伴着升腾的热气,将黄米面一层层地撒上去,然后再铺上一层芸豆。就这样,半尺多厚的年糕,就成了农忙季节里农民的期盼,多累的活儿,只要有年糕美食,都不在话下。千年美食,有着千年传统,而为传统更新的则是金源故里、亚沟镇上的一伙农民。

亚沟粘豆包出名的原因1985年冬天,亚沟镇果园村下苇屯村民陈金生,一不小心把米“淘多”了,便突发奇想:何不背到哈尔滨去卖了。他的理由很充分,既然有人愿意吃屯亲送来的黏豆包,没有屯亲的人就要买黏豆包尝尝。而哈尔滨人一尝,他淘多这点米就没资格说“多”。果然不出所料,陈金生一冬天只跑了几趟道外,300多斤黏豆包就跑没了,每斤6角钱,毛收入200多元,几乎是生产队时一年的收入。第二年,卖黏豆包的队伍翻了番,黏豆包销量也翻番。翻到1998年,亚沟镇被农业部评为“中国黏豆包第一镇”。而到了2004年,亚沟镇有35%的耕地种上了黏玉米(产量远远高于大黄米),有2100户农民加工黏豆包,黏豆包产量900万公斤,实现利润950万元,产品俏销全国各地。2005年,亚沟镇为做大做强黏豆包产业,允许有实力的民营食品企业使用“亚沟”牌黏豆包商标。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一个个承载着民族传统美味的黏豆包,在人们的视野中和记忆里,永远闪烁着金子般的光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亚沟街道办事处全店村、亚站村、岳吉村、吉祥村、南平村、高升村、新光村共7个村现辖行政区域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亚沟粘豆包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报告》,哈阿政呈〔2014〕12号

哈尔滨天一生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TS0001S-2014《亚沟粘豆包》

十. 陕西省 榆林 佳县 佳县玉米

佳县玉米

玉米从明代起已在本县种植,它以其产量高、适用广、耐干旱等特点,逐步成为农民农业生产的必选作物。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到1980年后,全县推广了高产抗病的“中单2号”优良品种,实现了全县玉米杂交化。现玉米种植面积约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左右,年产量在1500万公斤以上,单产一般400—800公斤。毛国川、五女川一带是玉米的主要产区,无论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占全县的60%以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