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峨眉山最好的特产超市 峨眉山特产推荐方便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峨眉山最好的特产超市 峨眉山特产推荐方便带走的更新时间:2024-04-18 05:59:15

一. 四川省 眉山 东坡区 眉山龙眼酥

眉山“龙眼酥”,是刘启明在刘吉和于1927年前的工艺技术基础上、并在1964年在原国营眉山糖果厂重新继承研制而成的。根据国家质检、卫检和人体健康必需的营养成分,经过数十次亲自研究改进制作的产品,于1982年被乐山地区评为优质产品,1986年在省名特食品会上被评为省优产品,成为名副其实的“眉山”。

海翔食品厂生产的龙眼酥、千层酥《“刘启明”牌首创龙眼酥》在川式糕点中以出色的工艺而著称。其色、香、味、形俱佳,层次清晰、甜淡适中、油而不腻、细腻爽口,入口化渣等特点。2001年分别被眉山市政府评为名小吃;2007年《“刘启明”牌首创龙眼酥》被四川省旅游局、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旅游协会评为“四川旅游纪念品”银奖;同时,该产品荣获四川省旅游局、四川省旅游协会首届“四川优秀旅游商品”品牌称号;2008年《刘启明牌首创龙眼酥》被眉山市人民政府评为“眉山市知名旅游产品”;又被眉山市旅游局、眉山市工商局、眉山市电视台、眉山市移动公司、眉山市电信公司评为“眉山市最受群众喜爱的十大旅游商品”。畅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群众和中外游客的喜爱,被赞誉为巴蜀糕点的一绝。

二. 四川省 眉山 仁寿 仁寿羊肉汤

汤类是最具有仁寿特色的一道菜,其有别于简阳、成都、华阳、威远做法,其中以鳌陵廖氏家祖传秘法见长,仁寿羊肉汤做法均在此基础上发扬沿袭,形成了一定的地域特点。汤在制作过程中讲究作法,反复炮制,使汤味浓香而酽实,入口肉感滑腻,其沾料佐以山椒和青椒碟为主,也可用油碟。汤类主要有羊肉汤、羊杂汤、羊蹄花汤、羊脑汤、羊肺汤。天寒冷时,喝上羊肉汤能抵御寒冷、美容增白、益肾壮阳。

三. 四川省 眉山 洪雅县 雅连

雅连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雅连”,中草药名称,黄连的一个品种,又名:峨嵋连、嘉定连、刺盖连。为 图1 雅连成品图

.植物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中国四川省洪雅县、峨嵋一带,由于对地理条件要求非常苛刻,所以是中草药黄连中的珍品,药效为“味莲”“雅连”“云连”三个品种中之最,历朝均将雅连作为贡品,上缴于朝廷太医院,因此又称为“贡连”。洪雅县是中国历史上贡连产区,据有史可考已达1300多年,洪雅县将雅连驯化为家种连也达500多年。.《本草纲目》、《现代中医药典》记载,洪雅瓦屋山一带种植的黄连为“雅连”或“川雅”,尤以高庙、瓦屋山等乡镇的出产为正宗,质量上乘,名响中外,畅销东南亚和非洲等地,洪雅被誉为“雅连之乡”。.

生物性状

“雅连”,是三角叶黄连(C.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的干燥 图2 三角叶黄连

.根茎。三角叶黄连,毛茛科(RANUNCULACEAE)黄连属(Coptis Salisb.),根状茎黄色,不分枝或少分枝,节间明显,密生多数细根,具横走的匍匐茎。叶3-11枚;叶片轮廓卵形,稍带革质,长达16厘米,宽达15厘米,三全裂,裂片均具明显的柄;中央全裂片三角状卵形,长3-12厘米,宽3-10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4-6对羽状深裂,深裂片彼此多少邻接,边缘具极尖的锯齿;侧全裂片斜卵状三角形,长3-8厘米,不等二裂,表面沿脉被短柔毛或近无毛,背面无毛,两面的叶脉均隆起;叶柄长6-18厘米,无毛。花葶1-2,比叶稍长;多歧聚伞花序,有花4-8朵;苞片线状披针形,三深裂或栉状羽状深裂;萼片黄绿色,狭卵形,长8-12.5毫米,宽2-2.5毫米,顶端渐尖;花瓣约10枚,近披针形,长3-6毫米,宽0.7-1毫米,顶端渐尖,中部微变宽,具蜜槽;雄蕊约20,长仅为花瓣长的1/2左右;花药黄色,花丝狭线形;心皮9-12,花柱微弯。蓇葖长圆状卵形,长6-7毫米,心皮柄长7-8毫米,被微柔毛。3-4月开花,4-6月结果。四川峨眉及洪雅一带。生海拔1600-2200米间的山地林下,常栽培,野生的已不多见。 .

药材性状

雅连(《本草从新》),又名:峨嵋连、嘉定连、刺盖连。为植物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多为单枝,少有分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呈蚕状,长约4~8厘米,直径约3~9毫米。外表褐色或黄棕色,间断横纹多,结节明显,有多数须根残痕、叶柄残基及鳞片,“过江枝”较味连为少。质坚实,断面不齐,皮部暗棕色,木部深黄色,射线明显,髓部时有空心。无臭,味极苦。以条肥壮、连珠形、质坚实、断面黄色、无残茎及须根者为佳。.

药用特性

雅连含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等生物碱,可治急性结膜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吐血、痈疖疮疡等症。.清热燥湿功效。用于湿热泄泻、痢疾等,可单用或为香连丸;治疗湿热黄疸如茵陈蒿汤。泻火功效。用于心火亢盛之烦躁不眠或温热病之高热心烦、神昏谵语,如黄连解毒汤;若治疗阴虚、血虚之心烦不眠,如黄连阿胶汤;治疗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如泻心汤;胃热呕吐,如左金丸。解毒功效。用于治疗疮疡、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内服、外用均可;煎汁点眼还可治疗目赤肿痛等。.

地理条件

洪雅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位于成都、乐山、雅安三角地带,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悠久的雅连种植历史,为雅连的生产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2008年,洪雅县雅连种植面积为2100公顷,年产值达9000万元,是中国最大的雅连产销基地。洪雅县在雅连栽培上大力推进无公害栽培技术,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雅连》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雅连》农业地方标准,建立了雅连基地2000公顷。.

栽培历史

历史上洪雅“雅连”销量曾独占鳌头,长期占了全国黄连销售市场总额的四成以上。据1939年(民国28年)县政府上报资料,年产“雅连”2500公斤,次年产量达5000公斤。解放前夕民生凋敝,“雅连”产量降到1000公斤。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雅连”生产,将适宜“雅连”生长的瓦屋山区的高庙乡黑林村和黑山村划为“雅连”种植区,给药农许多优惠政策,使“雅连”产量逐年上升,到1978年产量达2.90万公斤。[9]

濒危状态

由于雅连生长海拔要求高(1700米以上)、土壤要求严(高寒山区腐植质丰富的山地黄棕壤)、轮作年限长(20年以上未种植过黄连类植物)、在地时间长(5~6年)、病虫害防治难度大(主要是腐根病)等因素,致使雅连产量低,栽培难度大,药农从高山区迁至平坝,高寒区逐渐无人居住。上述因素造成了雅连成为濒危珍稀物种。[10]从经济效益来看,因“味连”种植条件比“雅连”要求低,收获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高于“雅连”,药农纷纷改种“味连”。至1981年,产区“味连”种植面积已超过“雅连”3倍。1986年该县“雅连”仅种植357亩,而“味连”却高达3122亩。以后“雅连”产量逐年减少,1992年全县种植黄连2510亩,“雅连”只占5亩,不足千分之二。该年黄连收购量16010公斤,“雅连”仅1200公斤。[11]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8年,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雅连”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雅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洪雅县人民政府《关于对雅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划定的建议》(洪府函〔2008〕5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洪雅县瓦屋山镇、高庙镇、桃源乡、柳江镇、槽渔滩镇、花溪镇、东岳镇等7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12]

四.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五. 吉林省 辽源 东丰 野生的山菜

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长白山余脉,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半山区县份,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县内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素有“山区小粮仓之称”;林业生产在全省和全国久负盛名,森林面积达11.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07%,是全省林业先进县、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之一、全国生态建设县之一。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为林品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六.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峨眉竹叶青

峨眉竹叶青属于绿茶类,产于四川省峨眉山。峨眉山是我国重点风景旅游区之一,山门上“天下名山”四个大字是郭沫若所写。历代文人都赞美峨眉之秀丽,唐代诗人元稹有“锦江滑腻峨眉秀”,南宋诗人范成大有“三峨之秀甲天下”的诗句。峨眉山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白芽茶被列为贡品。宋代诗人陆游有诗曰:“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明代峨眉山白水寺(今万年寺)种茶万株,采制入贡。现代峨眉竹叶青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制的名茶,其茶名是陈毅元帅所取。

竹叶青茶与佛家、道教的渊源甚长。茶之兴盛,随世而进。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因为长时间的坐禅容易使僧徒们疲倦、困顿,而茶因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因此成为最理想的饮料。峨眉山茶早在晋代就很有名气。据《峨嵋读志》载:“峨眉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今水寺后的绝顶处产一种茶,味初苦终甘,不减江南春采。”佛文化中凝铸着深沉的茶文化,而佛教又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更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具神韵。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茶道的灵魂。品茶无我,我是清茗,清茗即我。高境界的茶事活动,是物我两忘的,一如庄周是蝶,蝶是庄周。而竹叶青正是这清茗之一。

竹叶青茶可以解渴消暑,解毒利尿。其味清香可口,其色微黄淡绿,其汤晶莹透亮,具有生津止渴、消热解毒、化痰的功效。清热,消炎,利尿通络。内含皂苷、糖及维生素A、C,有清热、消炎、利尿通便之功效。纯野生植物,生长于山崖石缝中,《本草纲目》称:味苦寒、无毒。其作用有:治疗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血。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毛发。主五林、月经不通、破血块排脓、痔瘘并泻血、眼目肿痛及肿毒,治浸淫疮并妇人阴疮。

七.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佛掌参

佛掌参为兰科的多年生草木植物。高20-60厘米。茎直立,下半部有叶3至5片,条状舌形,或是狭舌状披针形,基部半抱着茎杆。花为总状花序,顶生,密集的许多少花,排列成圆柱状;夏季开花,淡红色,有的淡红含紫。块根椭圆,肉质,长约1-2厘米,分裂成4至6只长短不齐的细根,形态宛似一个手掌,人们加以神化,故名“佛掌参”。它的别名很多,有叫“佛手参”、“掌参”、“手儿参”、“阴阳参”,等等。块茎含有淀粉,可以酿酒。入药性甘、平,泡酒或煎服,补气养血,生津止渴,适用于肺虚咳喘,病后体弱,神经衰弱,慢性肝炎,也可用于久泻、白滞和乳少。佛掌参的产区在峨眉山峰顶,仅金顶、干佛顶、万佛顶的岩坡上、灌木林间、箭竹丛中稍有分布,资源稀少。( 峨眉山)

八.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黄莲中的精品---鸡爪莲

质优名贵的利川黄莲。利川黄莲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莲,又称南岸味莲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这种黄连在利川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莲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莲基地。目前,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莲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利川)

九.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十.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朱砂莲

    朱砂莲,峨眉山一种稀有名贵的药材,历来视作治疗胃腹疼痛的特效药。最早见于《蜀本草》,叫做"辟虺(音"悔",一种毒蛇)雷"。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此物辟蛇虺有威,帮以雷名之。"因而又有"背蛇生"、"躲蛇生"的别称。并说:"今川中峨眉、鹤鸣诸山皆有之,根状如苍术,大者若拳。彼人以充方物。"因断面有朱砂色点状物,味苦如同黄连,故近代以"朱砂莲"著称。据调查,夏季游山者,因受暑热而肚冯有或胃痛时,磨水饮服,往往见效较快。    它以根茎入药,性寒,味辛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效力。    朱砂莲是多年草质藤本。根状茎呈不规则的多节块状,外皮黄褐色,断面黄红色。单叶互生,叶柄细长而弯曲,叶片卵状心形,先端渐尖,夏季从叶液开出黄绿色而具紫斑的小花,曲折条形,十分奇异。分布在海拔1100米左右中山地区的洪椿坪、石笋沟一带,喜生于阴湿岩畔、阔叶林中。( 峨眉山)

【别名】背蛇生、躲蛇生

【来源】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朱砂莲Aristolochia cinnabaria C. Y. Cheng,mss.以根状茎入药。春初新苗发出前或秋后地上茎叶干枯时采挖,去掉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

【介绍】峨眉山一种稀有名贵的药材,历来视作治疗胃腹疼痛的特效药。最早见于《蜀本草》,叫做“辟虺(音“悔”,一种毒蛇)雷”。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此物辟蛇虺有威,帮以雷名之。”因而又有“背蛇生”、“躲蛇生”的别称。并说:“今川中峨眉、鹤鸣诸山皆有之,根状如苍术,大者若拳。彼人以充方物。”因断面有朱砂色点状物,味苦如同黄连,故近代以“朱砂莲”著称。

【性味归经】苦、辛,寒。有小毒。朱砂莲是多年草质藤本。根状茎呈不规则的多节块状,外皮黄褐色,断面黄红色。单叶互生,叶柄细长而弯曲,叶片卵状心形,先端渐尖,夏季从叶液开出黄绿色而具紫斑的小花,曲折条形,十分奇异。分布在海拔1100米左右中山地区的洪椿坪、石笋沟一带,喜生于阴湿岩畔、阔叶林中。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肠炎,痢疾,尾、十二指肠溃疡,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痈疖肿毒,外伤出血。据调查,夏季游山者,因受暑热而肚冯有或胃痛时,磨水饮服,往往见效较快。

【用法用量】它以根茎入药,性寒,味辛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效力。 2~5分,研粉或磨汁服;外用适量,研粉或磨汁搽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提示】根据国食药监注[2004]379号号通知,朱砂莲具有伤肾的副作用,已经设定为处方药。严格管理,防止肾衰竭事故发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