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丫头宜昌特产 宜昌特产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丫头宜昌特产 宜昌特产可带走更新时间:2024-04-04 12:00:15

一. 湖北省 宜昌市 当阳 石马槽大米

石马槽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石马槽大米是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庙前镇石马槽村的。石马槽大米富含人体所必须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深受当阳及周边县市市民欢迎。石马槽大米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据《荆门州志》记载:“汉前将军关羽屯兵于此,凿石为槽以饮马”。石马槽因此得名。湖北当阳乃驰名中外的三国古战场,庙前石马槽也乃战略要地,石马槽地处丘陵,云雾缭绕,多以山泉灌溉,营养丰富,米粒细长透亮,口感极为细腻,备受将士们喜爱,石马槽大米也因此得以广泛传播。相传主管谷物的神仙武安,奉玉皇大帝之命骑着仙鹤在空中悠悠巡视到石马槽,顿觉此为风水宝地,于是在最高山(后命名为武安山)修建居所,开凿山泉,以无数仙鹤粪便为肥,精细播种,供天庭食用。自此,石马槽所产大米源远流长。早在清朝同治年间,石马槽大米便由水路运至汉口、长沙等地销售,因石马槽大米久吃不厌,余味无穷,白饭也能吃三碗,在汉口稻米市场也是颇负盛名,长期占据大米市场一席之地。

石马槽村现有村民206户、2260人,耕地面积4356亩。因为独特的“两山夹一冲”的地形和青岗泥土质,并且气候温润、空气湿度适宜、昼夜温差大等条件,再加上冷水灌溉和石马人的精耕细作,孕育出了优质而独特的石马槽大米。该大米富含人体所必须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深受当阳及周边县市市民欢迎。石马村水稻平均亩产约1200斤,亩平收入约2400元,远远高于其它水稻种植区的收入水平。

2013年,当阳市庙前镇农业服务中心申报的“石马槽大米”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石马槽大米产于湖北省当阳市庙前镇所辖的石马槽、庙前、巩河、李店、山峰、沙河、林桥、烟集、李湾、鞍山、英雄、佟湖、长春、普济寺、桐树垭、井冈、清平河、旭光等18个村。地域范围:东经110o41′34″至111o55′48″,北纬30o51′00″至31o05′00″,东与本市的淯溪镇交界、南与本市的坝陵办事处交界、西与本市的玉泉办事处交界、北与远安县接壤。版图面积3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84公顷,其中水田3467公顷,年产量3万余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性:石马槽大米属中籼稻,生长环境多为气温和水温相对较低的山区和丘陵冷浸田,昼夜温差大,生育期变长,营养物质积累多,稻谷千粒重加大,其外观谷粒金黄而饱满,米粒晶莹透亮腹白小,食味口感佳,米饭松软可口、糯而不腻、清香四溢、久食不厌。 2、内在品质指标:石马槽大米营养丰富,其蛋白质≥5.6%、白粒率≤17%、垩白度≤1.2%、碱消值6级、胶稠度≥65mm、直链淀粉(干基)≤15.6%。 3、安全要求:石马槽大米应符合《稻谷》GB1350的要求。

二. 湖北省 宜昌市 秭归 九畹丝绵茶

九畹丝绵茶是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九畹溪镇的。九畹丝绵茶外形条索紧秀均匀,银绿隐翠,清香纯正,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味绵长,具有“香高味甘、经久耐泡”的特点,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九畹丝绵茶出产于中国第一漂——九畹溪探险漂流风景区的九畹溪镇。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壤富含锌、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其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清朝乾隆期间曾作为皇室贡品,因其持嫩性特强,细嫩芽叶用手拉断,断面新奇,银丝万缕,乾隆皇帝龙心大悦,遂赐名“丝绵茶”。

九畹丝绵茶精选其上等优质茶叶以传统工艺融合现代制茶技术,生产的九畹丝绵茶外形条索紧秀均匀,银绿隐翠,清香纯正,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味绵长,具有“香高味甘、经久耐泡”的特点,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品远销江苏、山东、北京、武汉等地。

九畹丝绵茶企业于2003年6月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九畹丝绵茶”商标,现有固定资产600万元,配套加工设备50多套,厂房面积2200平方米,无公害茶叶原料基地 5000多亩,年产优质绿茶1250吨销售收入500万元。“九畹丝绵茶”已获得宜昌市“三峡怀”农产品金奖和宜昌市 “消费者喜爱的十大名优茶新秀奖”、“宜昌消费者满意产品”、宜昌十大名茶等殊荣。

三. 湖北省 宜昌市 伍家岗 盆景

盆景是以树木、山石等为素材,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典型而集中地再现大自然神貌的工艺品,被誉为“无声的诗,主体的画”。宜昌盆景历史渊源流长,清末,就出现了家庭自作自赏的盆景,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审美情趣提高,盆景也随之发展起来。目前,宜昌盆景已形成三大类型:1、山石盆景:具有国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情趣。利用宜昌丰富的石材资源,借鉴国画传统技法,注重自然地貌牲,配以植物和微型雕塑精心加工而成。其题材多取材于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的山水景物,神州传说、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2、树桩盆景:素有“活文物”之称。它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运用“缩龙成寸”的手法,通过艺术加工造型来表现主题,再现自然界的奇古老树和山林野趣之美。宜昌制作树桩盆景的资源十分丰富,有水彬、银杏、火棘、中华蚊母、南天竹等2800多种。3、挂盘盆景:利用自然山石,配以字画和装饰小品,清心制作而成。挂盘盆景集盆景、绘画、陶瓷、篆刻艺术为一体,具有良好的装饰艺术效果,既可配置小架供于案头,也可悬挂墙壁!( 宜昌)

四. 湖北省 宜昌市 长阳 清江椪柑

清江椪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清江椪柑属桔类,芸香科植物,主产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岩松坪村。因清江河谷地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平均气温17.5℃,最低气温-3℃,年有效积温5500℃,在这种独特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清江椪柑果形端正、色泽鲜艳、香甜可口、脆嫩化渣,单果重130克以上,可溶性固形物达到达13.5%以上,是长阳柑桔中的极品,分别于1985年、1987年、2000年三次获得湖北省优质水果称号,2002年又取得了国家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证书,产品批量上市以来,一直供不应求。

清江椪柑在长阳有近二十年的栽培历史。1984年,长阳利用联合国贷款在清江河谷地区大力发展柑桔,在大量引种蜜桔的同时,引进了近千株椪柑。经过自然的选择,椪柑以其卓越的品质在所有引种中脱颖而出。1989年,李长藻开始在岩松坪对椪柑单株进行选育,1993年他确定了三个优良单株,经过一年的自繁自育,1994年椪柑栽种渐成规模,1996年岩松坪村椪柑面积达到100多亩。

长阳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椪柑生产,一直将其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特色优势产业来抓:一是壮大基地规模。经过十年的发展,已在适宜椪柑生长的5个乡镇38个村建立了椪柑基地。全县现已有椪柑2万亩,其中已挂果面积1万亩。2002年,产量达到1500吨,实现产值300万元。二是提高椪柑质量安全水平。一方面,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科技的推广应用,定期安排县内柑桔技术人员出去学习,聘请国内一批知名柑桔专家学者前来传授实用技术,指导柑桔生产。在椪柑基地建立农民函授大学,由农技人员讲授椪柑生产技术。另一方面,在椪柑的生产上实行目标控制,严格控制化肥和化学农药的用量,采用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使化肥的施用量在总施用量的30%以下。三是着力打造椪柑品牌。1999年全县椪柑注册了“清-”商标,2002年又申报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A级绿色食品证书”。引进了3条柑桔打蜡生产线,提高了分级、包装、贮存、保鲜水平,还设计印刷了椪柑精品包装箱,做好椪柑产后商品化处理。目前,清江椪柑已成功地打进了武汉等地的超市。

清江椪柑已成为全县区域性支柱产业之一,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一是进上步壮大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上有计划、有重点地对清江椪柑公司加以扶持,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二是进一步打造和保护好“清-”椪柑品牌。要逐步提高其专用包装箱、专用封口胶的防伪能力,保护好品牌,并利用品牌来提高效益、增加收入。三是科学调整椪柑早、中、晚熟品种结构和提高椪柑贮存保鲜技术,使椪柑在柑桔销售旺季淡季均可上市。

地域范围

清江椪柑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自主开发生产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柑橘种类,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专属产品。满足清江椪柑生产条件的区域严格控制在湖北清江流域海拔400米以下,年≧10℃有效积温5500℃以上地区。清江椪柑原产地域自然地理范围是东经110°21’至111°21’,北纬30°12’至30°46’。主产区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磨市镇、渔峡口镇、资丘镇、鸭子口乡、都镇湾镇、高家堰镇等7个乡镇61个村,总面积6万亩。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扁圆形或扁圆形略带短颈,果皮色泽介于橘黄与橘红色之间,果皮薄,肉质细嫩化渣,风味浓,香气宜人,果面较粗糙,油胞稍凹陷,平均单果重 160 g,耐贮运,贮藏后风味更佳。 2、内在品质指标:清江椪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5%-13.5%,每100毫升果汁中含糖9.3克-10克,酸0.3克-0.5克,蛋白质0.8克-1克,维生素C19毫克-20毫克,可食率71%-75%。 3、安全要求:农药残感物含量标准执行《绿色食品柑橘》国家行业标准。

五. 湖北省 宜昌市 西陵区 宜昌红橙

从锦橙芽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其特征是:果形端正,果色橙红,皮薄肉嫩,酸甜可口,品质上等,11月中旬成熟。 主要产地为宜昌县三斗坪太平溪一带。曾获湖北省科技成果奖。 桃叶橙:叶片狭长似桃叶。1959年开始,从众多甜橙中筛选出的优良品种。果面橙红、光滑、皮薄、籽少、质脆、甚甜、清香、汁多。

六.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 宜昌红茶

宜昌红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据记载,宜昌红茶问世于19世纪中叶,至今有百余年历史。清道光年间,先由广东商人钧大福在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设庄收购精制红茶,运往汉口再转广州出口。咸丰甲寅年(公元1854年)高炳三及尔后光绪丙子年(公元1876年)林紫宸等广东帮茶商,先生到鹤峰县改制红茶,在五里坪等地精制,由渔洋关运汉出口,“洋人称为高品”。当时渔洋关一跃成为鄂西著名的红茶市场,广商除开辟鄂西宜红茶市外,还大批涌向鄂南羊楼洞采制红茶,1840年羊楼洞红茶庄达50余家,年制红茶10万箱,达5万余担。1850年,俄商开始在汉口购茶,汉口开始单独出口。1861年汉口列为通商口岸,英国即设洋行大量收购红茶。因交通关系,由宜昌转运汉口出口的红茶,取名“宜昌红茶”,宜红因此而得名。宜红由英国转售至西欧,尔后美商、德商也时有买,宜红得到大量发展。1888年汉口口岸出口量达86万担,占当时全国茶叶出口量的40%,其中以红茶为主。1876年9月,宜昌被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宜红出口猛增,1886年前后系宜红出口的最盛期,鳘输出量达15万担左右。

宜红茶条索紧细有毫,色泽乌润,香气甜纯,汤色红艳,滋味鲜醇,叶底红亮。高档茶的菜汤还会出现“冷后浑”现象。据湖北省《慈利国志》评还:“鹤峰帮者西贡品,其与宁都同为尚第一,中外驰名。”由此可见,宜红茶很早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七.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 宜都黑岩子蜜柑

宜都市黑岩子生态农牧专业合作社由吴建平、陈昌炳、鄢华平等十二人发起,以从事柑桔种植、销售;牲猪、家禽养殖、销售;饲料销售;农业技术咨询服务的农户及组织为主体,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增加社员收入为目的,按照“自愿、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组织社员,于2011年6月在工商局注册登记。今年春,根据合作社发展需要,合作社成员又进行了扩充。8月15日,合作社召开成员代表大会,修订并审议通过了专业合作社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合作社现已成功组织了成员50名,其中,有20名成员以现金出资入社,出资金额达50万元。

合作社以服务于成员,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成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盈余主要按照成员的出资额和交易量比例分配。围绕做大做强柑桔、牲猪销售产业,合作社大力宣传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全面推进柑桔和牲猪的品种改良,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和农业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共同建设无公害柑桔基地,牲猪繁养基地,保护柑桔种植和牲猪养殖的生态环境,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原料。宜都黑岩子生态农牧专业合作社将对带动宜都柑桔品牌、品质的提升,牲猪的规模养殖,为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八. 湖北省 宜昌市 秭归 风味腊肉

风味腊肉是湖北宜昌的特色风味。味腊肉是精选新鲜猪肉为原料,采用传统配方和现代科学配方相结合,继承土家古老工艺,选用松柏树枝、刨花及木炭烤制而成,具有色鲜纯正、香味独特的土家风味。

九. 湖北省 宜昌市 当阳 沮漳鱼

当阳市是湖北省渔业“十强”县市。全市有各类水域30余万亩,目前已开发利用12.5万亩,其中精养鱼池4.5万亩,水库5.8万亩,塘堰2.2万亩。全市渔业已初步实现规模化经营,渔业基地星罗棋布,有100——300亩基地30个,300—500亩基地13个,500—1000亩基地8个,1000亩以上基地4个,万亩以上基地2个。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万吨,实现渔业产值3亿元。除常规的四大家鱼外,还有黄鳝、黄颡、七星才鱼、加洲鲈、大口鲶、云斑鲴等

十. 湖北省 宜昌市 枝江 金头蜈蚣

    又名"百足虫"、"千足虫",属节足动物蜈蚣手。宜昌产的"金头蜈蚣"驰名中外。药用成品为成虫的干燥体,有息风镇痉,祛风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用于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呐、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伤等疾病。 产地是枝江县、宜昌县、当阳市、枝城市、远安县,以犭虎亭的金头蜈蚣最著名。全市年产量约750万条。( 宜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