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清远特产手信排行榜前十名 清远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清远特产手信排行榜前十名 清远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4-01-10 16:21:33

一. 广东省 清远 清新区 骆坑笋

骆坑笋产于清新县石马镇骆坑,纤细肉嫩、爽口香滑。清远“骆坑笋”于1997年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获广东省名优产品称号。清远骆坑笋干兼备色泽金黄,肉厚细嫩、爽滑可口,纤维细小,还原率高等优点;鲜笋肉质肥厚、脆嫩、甘、鲜、清爽可口等特点,含可溶糖份高,清远骆坑笋含有人体健康所需的蛋白质(2.1%)、糖类(4%)、维生素(1.1%)、铁(0.5%)、钙(1.1%)以及多种氨基酸成份,是老少咸宜的天然食品。清远骆坑竹笋生产历史悠久,远在清朝末期和初期,产品随清远人到东南亚谋生而带出境外销售,由于品质上乘,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一带享有盛誉。70年代中后期,、西欧等国兴起食用高纤维,无污染天然食品。清新县笋竹生产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良好,且笋干质量上等,自然得到了外商青睐。清新县生产骆坑笋干享有“天然保健食品”的美誉。八十年代初香港、台湾、等地商人进入清新县大量收购骆坑笋干(主要为发酵笋干)出口至、西欧、新加坡、泰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二.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西牛麻竹笋

西牛麻竹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牛麻竹笋”,也称“英德麻竹笋”,广东省英德市,因主产于该市西牛镇而得名,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西牛麻竹笋具有鲜嫩、爽口、笋味香浓的特色,享誉山珍之称。麻竹笋富含粗纤维和A、B2、B6、C等多种维生素,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食品,多食有助消化、消滞、益寿延年。西牛麻竹笋产品主要有即食系列和笋干系列。即食笋系列以优质麻竹笋为原料采用现代工艺精制而成,产品有脆笋、玉笋、凤尾幼笋等;笋干系列有笋花、笋尖、笋衣、生笋丝等,以民间传统加工而成,是美味佳肴的上乘佐料,产品远销日本、香港、澳门、新加波、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西牛镇是麻竹笋生产加工集约基地。2005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麻竹笋之乡”、中国果菜产业发展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优质食用笋基地乡镇”。.

麻竹笋在英德市栽培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清朝,1821年-1850年间(清代道光)对英德麻竹笋有记载“麻竹长数大,大者径尺,概节多枝丛生回枝,叶大如履”。1921年(民国十年)《广东农村概况调查报告》英德县概况,在森林部分记述“第四区内除松林外,以取笋制干之竹为多”。这里提到的第四区指的就是西牛镇一带。“西牛笋干”,曾于1922年(民国十一年)3月1日至7日举办的“广东省第二次农品展览会”上获特等奖。历史上,以西牛、沙坝出产的笋干多、质量好。1949年后,“西牛麻竹笋”逐步有所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更快。历年,县商业、供销部门,均有笋干收购外调出口。到21世纪初,已形成规模企业十多间,在当地形成麻竹、麻竹笋、麻竹叶生产、销售的产业链,西牛麻竹笋是广大农民奔小康的其中一项新兴产业。随着农村制度的改革、地方0的推广,英德市麻竹笋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到1986年,麻竹笋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1986年广东省山区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根据麻竹笋易管理、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英德市进一步引导山区人民把麻竹笋作为山区种植的优先发展品种。同时,笋制品价格的不断上涨,麻竹笋鲜笋加工厂的建立,也提高了人民种植麻竹笋的积极性,使麻竹笋种植在以西牛镇为中心的周边镇迅速扩展,大洞、九龙、石灰铺、浛洸、连江口、黎溪、英城等镇也把麻竹笋作为主要经济作物进行种植。麻竹笋成了英德市农村快速致富的法宝,人们把麻竹笋称为“剥皮黄金”。经过多年的推广工作,英德市麻竹笋发展非常迅速,到2010年,英德市麻竹笋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良种推广率达到了50%,鲜笋产量为31.5万吨(毛重),笋干产量为12600吨,总产值为2.03亿元,主产区农民年人均竹笋收入1250元,占年人均总收入的41%,成为广东省乃至全中国最大的麻竹笋种植基地。2005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麻竹笋之乡”、中国果菜产业发展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优质食用笋基地乡镇”。西牛镇竹笋已有规模企业十多间,在当地形成麻竹、麻竹笋、麻竹叶生产、销售的产业链。西牛麻竹笋的发展有利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英德市广大农民奔康致富创造了条件。西牛镇区现建成投产的笋产品加工厂有巨龙、震兴、旭祥、欣乐,年加工笋产品3万多吨。主要品牌有巨龙农副产品加工厂的“鸿大”和震兴农副产品加工厂的“巧口”商标产品。产品远销日本、香港、澳门、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保护范围

西牛麻竹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英德市《关于划定西牛麻竹笋产地范围的函》(英府函〔2007〕2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英德市内低丘陵坡地,范围在东经112°45′至113°55.1′,北纬23°50′至24°33′。

三.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山塘豆腐

山塘豆腐分水豆腐和干豆腐。各地的干豆腐没有什么区别,但水豆腐,人们都公举山塘水豆腐是豆腐中的极品。其特点,就是白和嫩。

四.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连州胜瓜

胜瓜,其实是老广对丝瓜的别称,说起这个别名,连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未有列出此别名,当然外地的友人更是百思不得其解,皆因在粤语里“丝”与“输”发音相近,有所忌讳,尤其是喜欢玩“四方城”的朋友,更是不喜欢,因此,相传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一些商家就取“输”的反面,将其称之为胜瓜啦。

胜瓜在夏季餐桌中,可是占重要地位。胜瓜的样子虽然不出众,可是胜瓜利咽喉,清音,解渴,利大小便,入肝肺经,老的胜瓜,又名胜瓜络,是风热感冒咳嗽痰多的用药。而胜瓜用作食疗,既可口,又有益。可用来煮、炒、蒸以及做汤羹。胜瓜味清甜,宜做清淡小菜,至于炒田鸡、鱼松、牛肉、猪肉、鸡丝还是其它肉类,悉随尊便,再高档些可炒石斑球或虾球。

其实大家对胜瓜可谓见惯见熟,那这个连州来的胜瓜与其它地方的胜瓜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呢?首先,从外表上看,它的皮色较之为翠绿,头尾匀称;而切开后,其籽较细。经过同一时间煮制,与其它的胜瓜相比,口感清爽而甜,而其它的胜瓜则瓜身较淋,出水。据闻这与种植的农地土壤有关,一般的胜瓜喜肥沃、腐殖质丰富的土壤,而连州市山地面积广阔,灌溉的水源都来自于山涧的泉水,无污染,土壤较“瘦”,加上地处广东与湖南的交界处,日夜的温差较大,使其出产的连州胜瓜久煮仍保持爽口的口感。

笔者很喜欢吃胜瓜那清甜的味道,爽滑的口感,尤其是烹制成汤菜,更显连州胜瓜的特别之处,“上汤浸”就是不错的选择,用大量的上汤,去将食物煨熟的方式就称之为“浸”。做法其实很简单,首先给上汤增加一些鲜味,用姜,虾仁,葱头数粒切碎,用油爆出香味。虾仁经油一爆,香味全都出来了,之后加清水,也可以是买现成的靓汤,倒入切好的连州胜瓜,由于平常的胜瓜会容易发黑,所以一般都是在汤差不多烹调好的时候再切,而这连州胜瓜则不会发黑而且清绿,所以事前准备好就行了。盖上锅盖,滚煮至熟,起锅,一道清爽味甜、很适合夏季吃的“上汤浸胜瓜”,就完成了。又或者烹制一道“咸姜茸炒胜瓜”,则是最简单最原味的食法。

要购买这连州胜瓜,就要去一些粤北食材店才有得出售,批发价都要6元一斤。选购连州瓜应选择鲜嫩、结实和光亮,皮色为嫩绿或淡绿色者,果肉顶端比较饱满,无臃肿感。若皮色枯黄或瓜皮干皱,或瓜体肿大且局部有斑点和凹陷,则该瓜过熟而不能食用。

五. 广东省 清远 连南 洞冠梨

是一种沙梨,生长在日昼温差较大的山地,芯细汁多,爽甜无渣。是古时的贡品,故又称“贡梨”。( 清远)

六. 广东省 清远 连山县 白糍

舂白糍是壮家人过年时的一种习俗,舂白糍时会请上邻居亲友帮忙,各显能耐,充满节日欢乐气氛。

白糍的制作,先把糯米放在水中浸泡一个晚上,翌晨淘洗后放在萝筐中滤干水,然后放入木甑中蒸煮,待蒸得用手指可把糯米捏烂时为度,适时地将蒸熟的糯米饭掏出放到石舂里舂。

每次舂多少视石舂大小而定,四、五斤米不等。舂的时侯两个力壮的人(多人的可以是四五个人一起舂)手持木舂杵,不停地轮流往下舂,直舂得糯米饭不见饭粒,变成胶糊状为止。

此时持舂杵人要趁热用舂杵把胶状糊拖将出来,放在早已准备好的用蜜腊混茶油涂抹过的竹簸箕上,由一个熟练的妇女趁热把糯米团分成一个个铅球大小的糍团,再由其他姑娘、少女、小伙将糍团拍成扁圆体,摊放在大簸箕上晾干。

因为糯米粘性大,杵舂很费力,手脚要灵巧,大家就在制做过程中比试各自的功夫,白糍做好后,视天气干湿程度而定,一般晾上五、六天(以糍粑表面微有裂缝为适度,太硬会爆拆碎裂;太软,不耐泡浸),最后将晾干的糍粑放在清水中浸贮,每隔七、八天换一次新鲜水,可以保存三、四个月之久。食用的办法有多种多样:可以即舂即食,甜食蘸以蜜糖、或黄糖浆,咸食可蘸以豉汁辣椒。浸贮之后可煎、可炙、可煮。煎,用油加料煎软;炙,把糍穿于竹枝上用火炙,再加调味,咸甜自便,如夹上煮好的腊肉,其味更胜一筹,煮,可以配各种佐料,也可以加甜酒蕃薯各具风味。这种食物,既是馈赠之佳品又是馈赠者以糍粑白净的程度、圆度显示自己制作手艺的精细。舂白糍寓意着团团圆圆,爱情纯洁。舂白糍已被列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 广东省 清远 连南 连南瑶山茶油

连南瑶山茶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连南瑶山茶油是连南瑶族治县传统食用油,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清朝康熙年间曾被官方极力推崇的名优物种,推广瑶区至百里瑶山繁衍发展,迅速发展到3万多亩。目前,连南山毛油茶林面积达10.5万亩,挂果林6万多亩,茶油年产量约600吨。连南瑶山茶油不仅色味清甘甜,无苦涩味,还具有消炎、祛毒、除斑积、解惊风、治疗高血脂等医药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凡到连南的人们都爱购买连南瑶山茶油赠送给亲朋好友。

为解决连南瑶山茶油的发展问题,积极提升特色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提高产品知名度,促进连南瑶山油茶产业发展,使连南油茶林产区的瑶民增产增收,2007年5月开始,连南县0申报连南瑶山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以此为契机,引进了一家投资2000多万元,年精加工千吨茶油规模的绿色茶油精加工企业。

连南瑶山茶油地理标志产品的成功申报和连南瑶山茶油精加工企业的成功引进,对连南瑶山茶油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效应,以及特有资源,吸引了不少人到连南实地考察,目前又有一家企业准备落户连南投资办厂生产经营连南瑶山茶油。2006年油茶籽收购价在5.2-5.6元/公斤,毛油的收购价24-26元/公斤,2008年油茶籽收购价提高到8.4-9.6元/公斤,毛油的收购价提高到42-50元/公斤。连南瑶山茶油自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后,全县油茶产区加工、销售连南瑶山茶油的收入达2340万元,增收约1260万元,比实施保护前翻了一番。连南山毛油茶林区的瑶民收入增加一倍多,瑶民种植山毛油茶的积极性大增,瑶民变山为宝,大面积开垦荒山种植山毛油茶。

连南瑶山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0《关于建要求划定连南瑶山茶油产地范围的函》(南府函〔2007〕1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八. 广东省 清远 清城区 清远猴头菇

猴头菇又称猴头菌、猴头菇、刺猬菌、猬菌,是一种药食两用真菌,猴头菌性平,味甘能利五脏、助消化、滋补、抗癌、治疗神经衰弱,国内已广泛应用于医治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

猴头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一种优良食品;猴头菇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调节血脂,利于血液循环,是心血管患者的理想食品;猴头菇含有的多糖体、多肽类及脂肪物质,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猴头菇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多糖体,能助消化,对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疗效令人瞩目;猴头菇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缓衰老。

九.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英德沙糖桔

英德沙糖桔之荣誉

●“中国沙糖桔之乡”

●“中国优质沙糖桔生产基地”

●“中华名果”称号

●英德黎溪镇获“中国沙糖桔名镇”称号

●英德七果园和一包装厂获“出国护照”

英德生产的沙糖桔呈扁圆型,鸡蛋般大小,色泽桔红鲜亮、皮薄、无核或少核,果肉爽脆、汁多、无渣、口感清甜带蜜味,沁心润喉、食后耐人寻味,又在春节前后上市。因此,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由于英德地处广东省中北部,是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太阳辐射量107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676.5小时,年平均气温20.7℃,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3.6℃,年平均降雨量1900mm,年大于10℃的有效积温7576℃,无霜期长,年平均霜日8天。入春盛吹南风和偏南风,入冬盛吹北风和偏北风,具有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特点。正是由于英德位于南亚热带北缘的地理位置,不但避开了北部各县的寒害和南部沿海各县的台风害,而且由于台风带来的降雨,缓解了夏秋雨季的干旱,形成了英德发展沙糖桔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而英德的山地土壤又以黄壤、红壤、赤红壤为主,有机质含量丰富、自然肥力高,可耕作层厚,土壤团粒结构好,非常适宜沙糖桔的正常生长。独特的气候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英德沙糖桔品质上乘。

根据市场的要求和规律,英德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发展优质水果特别是沙糖桔生产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头戏”来抓,实施品牌名牌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对果农大力扶持。目前,全市沙糖桔种植面有31.5万亩,挂果面积25万亩,预计今年总产量约35万吨,3万亩以上主产镇有黎溪、九龙、连江口、英红等镇。涌现了九龙金鸡村、黎溪大湖村、英红虎迳村、连江口下步村等一批沙糖桔专业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沙糖桔生产基地,也是广东沙糖桔的又一新兴集散地。全市成立沙糖桔专业合作社20多家。获得“中国沙糖桔之乡”、“中国优质沙糖桔生产基地”、“中华名果”称号,该市黎溪镇获得“中国沙糖桔名镇”。经过多年的发展,沙糖桔便成了英德的水果品牌。

近几年,英德的沙糖桔一直走俏市场,在产地英德,批发价维持在3.5元/公斤左右,而至春节时价格更上升到4-5元/公斤,今年的批发价4元/公斤左右。每年到沙糖桔成熟季节,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及香港、澳门、东南亚等地的水果商不约而同云集英德,争相抢购果农的沙糖桔,交易场面车水马龙,十分火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