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莲花村特产 四川西南部凉山州农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莲花村特产 四川西南部凉山州农特产更新时间:2024-01-10 11:29:49

一. 四川省 凉山州 西昌市 凉山苦荞茶

凉山苦荞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凉山苦荞茶

四川省凉山州现辖行政区域

四川省《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凉山苦荞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函》,凉府函〔2012〕114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34/T195-2010《凉山苦荞茶》

二. 四川省 凉山 喜德县 砣砣肉

大凡来到丽江地区宁蒗县(俗称小凉山)的游客,都要品味一番彝族的 砣砣肉。小凉山彝族的砣砣肉类似新疆的“手扒羊肉”,在制作上,一 般是用鲜活肥硕的猪、牛、羊,立即宰杀后,大块剁颐,小者如拳、大 者如碗,不放椒盐,氽入清水中煮至六成熟后,再放在筛簸之中轻轻撒 上一层盐汗水沫,吃时佐以小凉山土法腌制的一种干酸菜汤(有克油腥 的作用),将砣砣肉抓在手上,边啃边嚼,由于这种肉做法特别,又不 是很肥,吃起来越嚼越香,越吃越胃口开,所以,砣砣肉如今已成为小 凉山的一道很有名气的风味菜。( 丽江)

三. 四川省 凉山 金阳县 丝毛鸡

金阳,是中国丝毛鸡品种中的一个地方品种,已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丝毛鸡全身羽毛呈丝状,当地称为羊毛鸡,红色单冠,脚四趾,是丝毛鸡族中的新品类。有一种白色独特的乌骨丝毛鸡,可入药,是妇科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的主料。丝毛鸡还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四. 四川省 凉山 西昌 西昌卷粉

西昌卷粉以大米为原料,做成卷状。裹以葱花、味精、香油、红油辣椒、大头菜颗粒、酸咸菜、花生粒、海带丝和油面丝,主要吃味为酸辣味。西昌卷粉还可以凉拌吃,是西昌名小吃之一。

西昌卷粉的做法:Nr4

1、选用优质大米(一般的大米没有韧性),经过一夜浸泡,用石磨磨成桨备用;Nr4

2、然后用勺把约80克的米桨均匀地倒在蒸格(已经烧开的锅)上盖好;Nr4

3、等看到冒出蒸汽时就可以把蒸格拿下,再把配料(配料一般是由云耳,肉碎,虾肉等组成)均匀地洒在米粉上,再用一条细细的竹子一卷即成。Nr4

备注:西昌卷粉又称月城卷粉,月城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的别名,倒不是因为“嫦娥一号”发射以后才得此名,这个别名由来已久。Nr4

五. 四川省 凉山州 昭觉县 苦荞

苦荞

苦荞麦属蓼科双子叶植物,俗称苦荞,学名鞑靼荞麦(F.tataricum)。苦荞麦喜凉爽,耐瘠薄,多生长在高寒山区,籽粒供食用。凉山苦荞的种植区域为全国海拔高度最高(海拔2200米至3000米)、自然环境最好(边远的高寒山区,无任何工业污染)品质最佳(富含芦丁、硒、膳食纤维),是目前最经济实惠的食疗保健佳品,是糖尿病痪者、高血压、高血脂病人的保健食品,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硒”还有防癌的作用。

六. 四川省 凉山 凉山黄牛

凉山黄牛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

外貌特征:体小灵活,体躯较短,结构匀称,紧凑结实。毛被颜色多种,以黄、花、红紫和黑色占用比例较高。父母均有角,角形有抱紫角、尖角、芋头角、照阳角等;头颈长度适中,公牛肉重发达有褶皱,肩峰较高,前躯高于后躯;母牛肉垂较小,耆甲低薄,后躯高于前躯,胸宽深,前腰平直,尻长中等,多斜尻,母牛乳房小,0匀称。

品种性能:役用性能一般,3~4岁开始使没,使役年限15~18年,全年可以使役60~130天。屠宰率为50.9%。母牛配种季节性强,当集中在4~10月,一般3年2胎。

七. 四川省 凉山 会东县 会东甘蔗

甘蔗生产作为会东的又一根经济支柱,不断发展壮大。金沙江畔茂密的甘蔗林,形成了会东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会东甘蔗生产历史悠久, 95期间,会东甘蔗生产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加大了科技兴蔗力度,县上与省甘蔗研究所合作,开发、研究、引进优良品种,学习科学的种植方法,淘汰产量劣、糖份低的品种。并投稿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精心指导和管理。至2002年,全县推广新品种45个,推广面积8000余亩,科技兴蔗创造了有史以来甘蔗产量、产糖量的最高水平,在加工企业中,会东多元集团公司生产的“雀衣”白糖一直保持省优、部优产品。

八. 四川省 凉山 布拖县 布拖洋芋

马铃薯俗称洋芋,是布拖县农业主产作物之一,是彝族同胞的主食之一,淀粉含量较高,具很高的商业价值,可深加工制成淀粉、经膨化成片作食品,利润极高。亦可作菜,食用方式多样。

九. 四川省 凉山州 甘洛县 凉山桑蚕茧

凉山桑蚕茧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凉山彝族自治州沟壑纵横,立体气候明显,自海拔360米的金沙江边到1800米的山区都可栽桑养蚕,海拔360米-1600米之间的低山河谷地区及部分中山地区是栽桑养蚕最佳适宜区。生产区内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旱两季分明、日照时数长、冬暖夏凉、雨量集中等气候特征。蚕桑分布区内年平均气温14℃-22℃,年降雨量960mm-1143mm之间,降雨时间多集中在5-9月,雨热同季、夜雨昼晴。年平均日照2200小时-2500小时,≥10℃的年均积温5000-7500℃,全年无霜期290天-360天,有利的生态条件使得凉山种植桑树生长期长达290多天,产叶量高,桑树当年生枝条可达4.5米以上,单株产叶量可达4公斤以上。宁南、会东、德昌、甘洛等地区的桑叶36片即有0.5公斤,较四川内地产叶高一倍以上,且一年可养4-5季蚕。凉山被蚕桑专家誉为“发展蚕桑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

凉山桑蚕茧茧形大且匀整,茧层厚实、茧色洁白、茧衣蓬松、外观无污物,以质量好,品质优而闻名国内外。凉山桑蚕茧是缫5-以上高品位生丝的首选原料。

凉山桑蚕茧

地域范围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北纬26°03′—29°18′,东经100°15′—103°52′之间。南北长370公里,东西宽360公里,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的12.5%。凉山桑蚕茧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凉山州境内的宁南县、会东县、德昌县、西昌市(含西昌农场)、冕宁县、普格县、会理县、金阳县、甘洛县、雷波县、喜德县、盐源县、布拖县等 13个县市的211个乡镇895个行政村,保护面积3.33万公顷,年产桑蚕茧3000万公斤(60万担)。

十. 四川省 凉山 西昌 凉山虫草

[来源]

麦角菌科(Clavicinitaccae)真菌凉山虫草Cordyceps liangshanensis Zang,Liu et Hu寄生在鳞翅目(Leaidootera)昆虫幼虫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物。

[性状]

虫体略似蚕,稍弯曲,长约4cm,直径5-9mm;表面被棕至棕褐色绒毛,绒毛脱落处可见紫褐色角皮,有环纹9~12个;头部红褐色,腹部有足约10对。子座多分枝或单生,长达30cm,圆柱状,褐或黑褐色,顶端具不孕性角尖。质坚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腥,味淡。

[鉴别]

囊壳表面生,基部突出于子座外,卵形,黑褐色;子囊孢子线形,横隔明显;菌丝膜黄褐至棕褐色,菌丝多不分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