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成都南充特产 买四川南充特产哪里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成都南充特产 买四川南充特产哪里便宜更新时间:2023-12-25 23:15:04

一. 四川省 南充 西充 西充红薯

西充红薯
     红薯也称“红苕”,是食物中唯一的碱性食物,它能中和人体中的酸性物质;西充的栽培历史已经很悠久,它在西充境内种植面积很大,解放前至70年代末,红薯都是作为西充人民的主粮。所以西充以前也称“苕国”。

二.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吴馓子

吴馓子是司马相如故里一道古老的传统美食,有着几代人的传奇。吴氏祖传名特小吃,秘方考究、做工精致,采用水糖、黑芝麻、核桃、花生、黄豆、香料等,以嘉陵第一桑梓“神龙泉”水揉合,生坯三寸六,成品三寸一,色泽红润、香甜酥脆、入口化渣、回味无穷。沿江两岸,口口相传,嘉陵江畔,美食一绝。

关于吴馓子的来历,据说唐朝画圣吴道子入蜀观嘉陵江时,曾在周子古镇用一副逼真的画缚住了一条危害百姓的恶龙。人们为纪念画圣吴道子,拯救相如故里百姓之恩德,研制出了一种食品,用糯米和面,加清油、鸡蛋扭捻成环状,仿画圣困恶龙之形,入锅炸至黄金色,酥脆味美,入口化渣,取名“吴馓子”,从此,吴馓子成了远近闻名的特色小吃。

地址:蓬安县周子古镇新华街69号

电话:0817——8887918

三. 四川省 南充 西充 东坡豆腐肘

东坡豆腐肘

主料:北豆腐

辅料:冬笋、香菇、鸡蛋、葱、姜

调料:盐、胡椒粉、番茄酱、面粉、白糖、酱油、水淀粉、鸡精

烹制方法:

1、将冬笋、鲜菇洗净切成片,焯水后待用;

2、再将番茄酱、面粉、盐、胡椒粉、鸡精、鸡蛋、水淀粉搅成蛋粉番茄糊,将豆腐放入糊中,均匀的蘸上糊;

3、坐锅点火放入油,油温5成热将裹上蛋粉番茄糊的豆腐放入锅中炸至结面捞出沥干油;

4、锅内留底油,放入笋片,加酱油、鸡精、胡椒粉、盐、高汤调味烧开后,将豆腐放入锅中,煮入味后出锅即可。

特点:酷似猪肘,银红明亮,咸鲜清香。

提示:豆腐煮前用刀划几下方便入味。

四. 四川省 南充市 嘉陵区 大通蜜柚

走进大通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阳光种植专业合作社,只见一个个又大又黄的蜜柚挂满枝头,不少市民钻进蜜柚园,采摘蜜柚,与果农共享丰收的喜悦。

“这里的红心蜜柚每斤4元,和市场价差不多。到蜜柚林里亲自采摘,吃着新鲜,还能过一把‘果农瘾’。”正在蜜柚园里采摘蜜柚的市民赵映说,他准备和朋友购买20公斤蜜柚。

在蜜柚园旁的公路上,停放着数辆成都和重庆等地牌照的车辆。记者获悉,不少买家都是自驾前来采摘。合作社业主蒲东热情地帮助客人选果、过秤、装箱。

“合作社种植有150多亩红心蜜柚,可从10月初一直采摘到11月中下旬。”蒲东介绍说,自10月1日开始采摘以来,每天可销售蜜柚1500公斤左右。(转自南充日报)

五. 四川省 南充市 高坪区 六合丝绸

南充-丝绸公司位于“中国绸都”,有“丝绸之乡”之称的四川南充,是有100余年生产历史的国营大型企业,拥有自主进出口权,产品畅销全球40余个国家或地区。-丝绸集团公司蚕丝被厂主经产品蚕丝被生产、蚕丝被贴牌加工、丝绸领带、方巾,睡衣、桑蚕丝棉。南充-丝绸集团公司蚕丝被厂主经行业:床上用品、丝绸系列面料、蚕茧、蚕丝、编织工艺品、织造加工、手工编织加工。

六.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金溪白酒

金溪白酒,又名斜溪白酒,始创于明朝,清代评为蓬州贡酒,工艺独特,纯粮酿造,味香酒醇,注册品牌“金粮纯”、“金粮液”远销河北、山东,蜚声省内外。金溪美酒,香飘千里。真可谓:“集天地之精华,吸五谷之精英”。

金溪白酒以精选大米、高粱、糯米、小麦、玉米为原料,以纯小麦特制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老窖续糟三十天固态发酵,取用纯净清洌的优质地下山泉活水精心酿制。采用配醅发酵、分层蒸馏、量质摘酒、按级并坛等精湛的技艺。酒体风格属浓香型或浓香风格型白酒。

七. 四川省 南充市 顺庆区 凉串串

凉串串

热串串就是小火锅,四川最有特色的吃法。凉串串类似凉菜,也是一串串穿起卖的,一般素的一毛荤的五毛。要一碗冰粉或者银耳然后吃几串凉串串是最大的享受。荤的凉串串有郡肝、鸡爪、鸭掌、鸡翅尖等;素的有藕片,土豆,大头菜,海白菜,海带,青笋,贡菜等。

八.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阆中油茶

在阆中古城,无论春夏秋冬,上班、上学的人们都喜欢到古城的小餐馆喝上一碗热气腾腾、清香宜人的油茶馓子。油茶就像快餐,具有方便实惠的特点, 所以被阆中人形象地称作“阆中的麦当劳”。

因为油茶成为阆中的一道名特小吃,从而也成就了许多有名的油茶馆子,如朱记油茶、程记油茶、张记油茶等。位于阆中市下新街的一家油茶馆最有名。这家油茶馆的主人已经是经营油茶的第三代传人了,如今该店的陈设和用具仍然使用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一块小木桌上摆满了调料和馓子,一边的鼎锅在柴火的0舐下,咕嘟咕嘟地煮个不停。

此店的主人是一位65岁的老人,名叫朱新宁,他身穿白色厨师服,正手脚麻利地舀油茶。一勺勺橙黄色的油茶盛在碗里,冬菜、葱花、捣碎的花生米、芝麻、辣椒油等佐料一一入碗, 一把馓子捏成小段放在油茶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馓子”就这样上桌了。

据了解, “油茶”和“馓子”本是回族群众出门经商、旅游的方便食品。过去回族群众出门最发愁的是吃饭难。在遥远的旅途中,吃饭极不方便。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回民群众便养成了吃油茶和馓子的习惯。

做馓子先用盐水和面,将面和好后,在上面抹一层薄薄的菜油,用湿毛巾搭上,让其自然发酵,夏天发十分钟,冬天发一小时左右。面发好后,将面盘成粗藕节般的大条,再发酵十分钟,又将其盘为小指头粗的小条,用干米粉扑面后,右手握起小条,左手捏小条一端作纺车状运行,将小条绕成更细的面圈,然后将面圈套在两根长筷子样的竹签上,再将面圈拉细绷直下锅油炸,炸至面圈变硬之前,翻转竹签将其扭成梳子状,待成金黄色时,即可起锅备用。馓子吃起来香脆,在嘴里常发出咯咯的声音。

在阆中,每逢节日,回汉女同胞们便各显身手,做出图形各异的多种馓子,点缀节日气氛。如今,在许多食堂和早点铺里,油茶馓子已成为常见的小吃。

九.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桂花月饼

明月寄相思,月饼传亲情。每当中秋佳节来临的时候,市面上、商场里的月饼堆积如山,而对于生长在阆中古城的居民来说,他们把自己的钟爱放在土产的桂花月饼上。多年来,桂花月饼就伴随着阆中人度过一个又一个中秋佳节。

桂花月饼又叫清真月饼,阆中的桂花月饼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桂花月饼用料讲究、制作工艺也比较复杂。在原料上主要采用面粉、果脯、菜油、白糖、核桃仁、冬瓜糖、花生仁、芝麻、桂花糖。像桂花糖、冬瓜糖、橘饼糖这些原料,聪慧的阆中人都是自己亲手制作,从来不加任何色素、防腐剂等。桂花月饼和面从来不加水,而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已经处理熟的菜油。以前是采用手工打酥,现在有了机器,大大节省了人力。打酥后就开始制作月饼的面皮,接下来的工艺就是装馅,再把月饼放入烤箱进行烘烤。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月饼颜色黄亮,皮酥馅软,甜而不腻,香酥可口。

多年来,桂花月饼风靡阆中,经久不衰,阆中人不光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而且平时也喜欢吃,就是早上吃稀饭,也要吃上一个月饼,那种感觉就是爽。现在阆中市的桂花月饼已经香飘省外,每到中秋佳节的时候,许多市民就开始排队等候购买,场面十分火爆。自从有了特快专递后,阆中桂花月饼便远销北京、上海、广东、宁夏等地,现在每年的产量都在30多万个以上。

中秋节,阆中市民手中、自行车上都经常可以见到桂花月饼,这是阆中市民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

十. 四川省 南充 仪陇 盐脆花生

马鞍盐脆花生,是朱德故乡马鞍粮站1982年开始生产的创新产品。它选用颗粒饱满、 色泽上乘的天府3号良种花生作原料, 精细筛选后, 经过浸泡漂洗、煮沸起酥、适温烘脆等工序制成。其特点是籽粒均匀,洁白新鲜,香脆微咸,口感舒爽,脆酥适度,老少皆宜。1982年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开馆时,首次展销,即受到各地来宾好评,一直成为仪陇的畅销产品。( 仪陇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