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盐城特产正宗鹅 江苏特产盐水鹅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盐城特产正宗鹅 江苏特产盐水鹅更新时间:2024-01-07 16:27:31

一. 江苏省 盐城市 滨海 盐城草炉饼

盐城草炉饼是江苏省盐城市的特色小吃。盐城草炉饼酵料纯正,火碱适中,饼底靠炉板呈现出古铜色,而饼面和糖料经过火烤后为金黄色,饼边白色不糊,中间饼肉则绵甜爽口。因此,人们形容它为“金玉铜底玉镶边,绵甜爽口草炉饼”。

草炉饼顾名思义因用草炉生产而得名。相传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5年,也就是汉朝王莽篡位以前。相传汉朝的时候,王莽就是做饼出身,他那个时候做的饼就是现在的草炉饼的前身。王莽之所以能篡位,主要是他的两个女儿相继被选入宫中,王莽成了皇亲国戚才有机会。

张爱玲曾在一篇散文中写过,当年她在上海居住时,常听到有些小贩,穿巷过街,叫卖“炒炉饼──!”其声悠悠,引人食欲。其实,她所写的“炒炉饼”应该写作“草炉饼”。这是当年苏北老乡用特殊方法制作出来的一种大众化点心。

草炉饼工艺讲究的是“酵正、火正、碱正”,这样生产出来的草炉饼才能具有“金顶、铜底、玉镶边”的效果。因其口味纯正、食用方便而深受群众的喜爱,随着上冈人的游走四方,草炉饼也逐步被外地人所接受。目前,除了我市许多县(市)的宾馆、饭店经常来订购外,上海、南京、苏州、青岛等地的许多老上冈人还经常托熟人捎带回去。

上冈草炉饼一直都是不用馅料的,过去确实是圆形的饼,只不过现在的草炉饼已改为长文形,所以不少人常常把草炉饼误以为黄烧饼。人们对草炉饼的吃法也有讲究,一般都是买上几个草炉饼,切上几块酱生姜,沏上一杯茶叶茶,这就是所谓的“粗烧饼细吃”。现在的吃法更是五花八门,有老鸭汤泡草炉饼,有鸡汤泡草炉饼……

草炉饼的面粉用料一般都选择精粉,用传统的酵头进行发酵,草炉饼的发酵是不用现代发酵剂的。面粉发酵时兑水也非常讲究:一般是七成热水,三成冷水。水温低了饼会发硬,不往炉壁上粘,做出来的饼口感不绵。水温高了,做出来的饼就会有腻味。

“金顶铜底玉镶边,绵甜爽口草炉饼”,苏北——上冈草炉饼历经二千年市场延宕、五十年坚苦守望,却因后继乏人,面临失传。

虽然随着草灶被煤炭炉、液化气灶、电磁炉等各种炉具的取代,又随着市场上面包、蛋糕、比萨饼等西方食品的涌入,草炉饼正逐渐淡出市场,近乎绝迹,但草炉饼的坚守者仍以执著的精神沿袭着草炉饼亘古不变的手工制作方式。

制作“草炉饼”是一项非常忙碌、辛苦的工作。每次制作,先要用草将炉膛烧红,烈火熊熊,炎热逼人。眼看炉膛温度已高,便用火叉拔灰,压住火苗。这时,“贴饼师傅”便加快节奏,迅速地抓起饼坯,两只手左右开弓,一手拿着两只饼坯,从炉膛的左右两侧,一直贴到顶端。转眼之间,炉膛贴满饼坯。然后再用火叉,拔开草灰,顿时火焰腾起,温度陡升。不消片刻,饼坯渐渐鼓起,饼面开始焦黄。芝麻香味,扑鼻而来。于是再用火叉拔灰,压住火头。师傅一手持铲,一手执网,将满炉烧饼铲进网内。

上冈徐氏草炉饼在盐城、建湖一带很有名气,据了解,该镇居民徐士芹老人的父亲是徐氏草炉饼的第一代传人,徐士芹从四五岁起就给父亲做下手,耳濡目染,再加上父亲和兄长的言传身授,很快就掌握了草炉饼的生产工艺。1932年前后的上冈镇虽然地方不大,但草炉饼店却有不少,鼎盛时期竟超过了30家。解放初期走合作化道路,徐氏草炉饼也和其他草炉饼店合并成了大集体企业。1956年,因父亲英年早逝,徐士芹顶替到了大集体草炉饼店。徐士芹的儿子徐伟成也在15岁那年到父亲的饼店工作,并很快成为骨干力量。

现在虽然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饮食文化不断丰富,但草炉饼仍是水乡人的最爱。一些漂泊异乡的游子更是对此情有独钟。一些来盐考察的客商经常特地从盐城驱车20多公里赶到上冈一饱口福,并带一些回去给家人品尝。还有一些出国的水乡人和外地客,会专程来到上冈订制草炉饼,作为礼品带往别的国家,以馈赠那里的美籍华人。小小的草炉饼传承了历史文化底蕴,浓缩着地方饮食习惯,连接的是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三六盐水鹅

三六盐水鸭

盐水鹅是仪征之一,腌制期短,加工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均可生产,仪征市三六盐水鹅更具有鲜嫩爽口、肥而不腻、味道清香、风味独特等特点,受到广大市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地址:仪征市岔镇三六老鹅店

电话:0514-83663636

三. 江苏省 盐城市 滨海 盐城海盐

盐城海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盐城市区美景(15张)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 “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 “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南团、西团、卞团等。目盐城市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前,仍保留大丰的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阜宁的三灶镇、四灶等6个乡镇,另有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也是因“灶”而得名。“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漠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清嘉庆时,东台富安盐场就设有30个总。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境内还有7个村和37个自然村组以“总”命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亭湖区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境内还有东台三仓镇以及11个村和18个自然村组因“仓”设名。“丿”是明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境内以“丿”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曹丿镇、大丰的潘丿镇,市内还有6村和13个自然村组亦是以“丿”为地名。

盐城海盐产地范围为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新洋港、黄沙港镇107.37平方公里滩涂,滨海县滨淮镇东罾村、玉华村78.5平方公里滩涂,响水县陈家港镇、黄海农场210平方公里滩涂。

四. 江苏省 盐城市 东台 东台文蛤

东台文蛤是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的。文蛤主要产于东台沿海一带,其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肉质鲜美,为盐城市出口创汇的主要海产品之一。

文蛤盛产于盐城沿海滩涂,尤以东台境内的东沙岛产量最高。文蛤的外壳由两片扇形的硬壳合成,花纹隽美,色泽鲜艳。内壳洁白光亮,晶莹如玉。文蛤肉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食之清鲜味美,是盐城久负盛名的风味之一。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扬州知府差人到东台沿海采购文蛤。吃腻了山珍海味的乾隆皇帝从未品尝过这等味美的佳肴,连称:“美哉!美哉!”即兴写下了“天下第一鲜”几个大字。此后文蛤作为贡品,成为皇宫的席上珍馔,名声大震。

文蛤的食法多种多样,将文蛤肉文火煨汤,辅以香菇、笋丁,鲜美爽口。急火烩炒,肉质鲜嫩,配以少许肉丝或皮蛋食之,有开胃增欲,滋润五脏,止渴解烦,化痰利尿,软坚散结之功效。到沿海旅游者,在退潮的沙滩上选择活沙处,用双足不停地踩沙,文蛤即被挤出沙面,既可愉悦身心,又可品尝野餐风味。在沙滩上置一铁板,将活文蛤放在烧红的铁板上烤熟,原汁原味,食之别有一番风趣。

近几年,盐城境内沿海滩涂潮间带已大面积人工放养。轮捕轮放,养捕结合,产量大增。80年代末,盐城市被列为全国文蛤重点产区,建立了文蛤外贸出口基地,每年出口蛤肉5000吨左右,销往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五. 江苏省 盐城 盐都 锅熠银鱼

•配

料:

银鱼150克,鸡蛋液50克,盐2克,味精1克,精酒8毫升,胡椒粉0.25克,淀粉20克,葱2克,醋1毫升,植物油45克,香油2克,汤30克。

•特

色:色金黄,味咸鲜,银鱼软嫩香醇。

•操

作:

1将银于洗净,用洁布搌干水,入大碗中加料酒、味精、盐、胡椒粉、香油腌入味。

2鸡蛋用筷子打散。鱼均匀地拍上淀粉。

3炒勺上火,注入花生油烧至6成热,将拍上淀粉的银鱼逐条蘸上鸡蛋液,放在勺中成圆状,不断地晃动炒勺,待鱼一面煎上色,翻过来再煎另一面,均成金黄色时撒入葱、姜丝,烹入高汤和料酒,汤汁收干时咪入醒,淋上香油即成。

3、银鱼蒸蛋

【原料】鸡蛋200克,干银鱼200克〔事先用水泡上〕,葱粒10克,精盐10克,味精1克,浅色酱油15克,胡椒粉0.1克,熟植物油40克。〔个人建议这些原料用量不必太在意,根据自己的喜好就好了,没见过谁家做菜还带着试验室天平的是吧?

【制作过程】

1.将鱼加入精盐5克,油10克拌匀。

2.鸡蛋搅拌成蛋液,放精盐、味精搅匀,倒入盘中。

3.烧沸蒸锅,放入蛋用慢火蒸约7分钟再加入鱼片、葱粒铺放在面,续蒸3分钟,利用余热焗2分钟取出,淋酱油和油,撒上胡椒粉便成。

六. 广东省 汕头 金平区 世界鹅王

70年代末期,中共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前来澄海白沙原种场摄制新闻纪录片,由于编导人员的精心样策划,摄制,种鹅场科技工作者和场工的密契配合,使"科学选种","精工繁育","护苗茁长"和"鹅阵出栏"等一个个难得的特写镜头,在充满海国风光的诗情画意陪衬中,飞上美丽的银幕,成为建国30周年献礼的精品杰作.在世界各地上映后,引起强烈的反响,获得"世界鹅王"之美称. 狮头鹅是家禽中最巨型的鹅种.因头似狮而独具形态故名.其头部之内髻,内垂异常发达;绿眼,粗脖,阔蹼;体形硕大,体质雄伟.一般雏鹅饲养两个多月后,其体重平均可达6至7公斤。成年公鹅大约可达成10公斤。母鹅8公斤。狮头鹅的原产地系饶平县浮滨溪楼村。20年代经潮安古巷传入澄海月浦,由于鹅农在长期的实践中,发萌了长膘期用“精料填饲”的方法,使体重在短期间内迅速增长,尤其是,相传澄海月浦村历史每年都有“赛鹅盛会”,一般于正月择吉日举行,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挑选最大的鹅前来参赛,优胜者不仅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而且广泛交流经验,大大促进养鹅事业的不断发展。 1965年,澄海白沙原种场在学习和总结月浦村饲养狮头鹅经验的基础上,从潮汕农村各地精选优良鹅种,置设培育种鹅课题。由高级畜牧兽医师唐述尧担任课题带头人,全体科研人员经过两年的辛勤攻关,在"提纯,复壮,精选,繁育"诸方面,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终于奇迹般地出现了一处崭新的鹅型--白沙狮头鹅的体态美,体色鲜,体质雄,体重比传统种鹅一般增加工1.5至2公斤,1978年10月,正当中央电影新闻纪录制片厂抵澄海摄影制,最大的一头公鹅重达13.8公斤.每当它那"勇士"般的形象一出现于银幕,观众如雷的掌声历久不息,接着,又换来一片啧啧称赞的声音,其实,自70年代起,白沙原种场种鹅的存栏量逐年递增,最高年份达一万四千只以上,鹅苗除西藏,新疆,青海和台湾外,空运全国各地乃至南洋群岛,其足迹遍布的地方,都响起了一片"世界鹅王"的赞美之声!( 澄海)

七. 四川省 宜宾市 南溪县 宜宾鹅肉干

选用优质无公害“四川白鹅”为原料,辅之以几十味名贵中草药材,经过现代工艺精心烹制而成,色泽鲜,香味浓,回味悠长,是居家和馈赠亲友的首选佳品!

八. 四川省 达州 通川区 沸腾鹅肠

1、鹅肠洗净改成2长的段备用;

2、鹅肠加鸡粉、2克沙姜粉、鸡精、美极鲜拌匀后待用;

3、锅下色拉油,六成热时下豆芽,加盐清炒入味,笋切片,氽水后,一起装入碗内;

4、然后将处理好的鹅肠摆入碗内,撒上鲜沙麦、芝麻、大蒜;

5、锅中烧糊辣油,加干辣椒、花椒烧至80℃后淋入鹅肠内,点缀香菜,淋香油即成。

九. 江苏省 盐城 射阳 秋白梨

秋白梨

射阳秋白梨是江苏省射阳县,栽培历史悠久,可上溯到

2000

多年以前。早在秦汉时代始就被历朝历代选作贡品进贡朝庭。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10万亩,总产5万多吨。

因其果肉洁白如玉,似霜如雪,其果实以个大、体圆

、皮薄、肉厚、色佳、汁多、味香甜,单果重一般400克左右,最大1900克,含糖量12--14%

,最高可达16.5%

秋白梨营养丰富,含有各种有机酸、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等,除鲜食外,也可以加工罐头、梨汁、梨脯、梨酒、梨膏等各具风味的保健食品,还可入药医病,有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医疗功效。

十. 广西 百色 右江区 右江鹅

右江鹅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小型肉用鹅种。主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的右江两岸。目前,该区田东县建有右江种鹅场。

外貌特征:背、胸宽广,成年公母鹅头部肉瘤较小而平,无咽袋,腹部下垂,羽色有白色与灰色。白鹅喙橘红色,喙豆肉色,虹彩浅蓝色,全身羽毛洁白,皮肤肉色,胫、蹼橘红色,趾肉色。灰鹅喙黑色,虹彩黄褐色。体型与白鹅相同,仅毛色不同。头部皮肤和肉瘤交界处有一小圈白毛,头部和颈部的背面羽毛呈棕色,颈两侧与下方直至胸部和腹部都生白羽,背羽灰色镶琥珀边。主翼羽前两根为白色,后8根为深灰色镶白边。尾羽浅灰色镶白边。胫、蹼橙黄色。胫羽灰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90日龄2500克;120日龄3300克;180日龄公鹅4000克,母鹅3600克;240日龄公鹅4500克,母鹅4000克。成年公鹅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4.48%,母鹅81.13%;成年公鹅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4.71%,母鹅72.76%。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鹅平均开产日龄315天。年产蛋3窝,每窝产蛋8-15枚,高者可达20枚。平均年产蛋40枚,平均蛋重160克。蛋壳多为白色,少数青色。公母鹅配种比例1:(5-6)。平均种蛋受精率9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95%。母鹅有就巢性,每产完1窝就巢1次。公母种鹅利用年限一般在3年以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