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疆阿克苏地区 乌什县特产 新疆阿克苏特产有哪些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疆阿克苏地区 乌什县特产 新疆阿克苏特产有哪些东西更新时间:2024-01-20 22:55:45

一. 甘肃省 酒泉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机制纸

酒泉的银星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所生产书写纸、凸版纸、挂历纸、双面胶版纸、中强瓦楞纸等品种,其中,40克有光纸、60克书写纸、50克凸版纸获甘肃省优质产品奖,轻工部产品银质奖,畅销西北地区及全国各地
( 酒泉)

二. 新疆 克孜勒苏 阿克陶县 阿克陶斗鸡

阿克陶斗鸡以体大、健壮、善斗着称,具有生长速度快、存活率高、饲料报酬高、抗病力强等特点,主要分布于阿克陶县。存栏5万羽左右。

三. 新疆 阿克苏 拜城县 赛里木老酸奶

超市里,各种“老酸奶”热卖。所谓“老”,便是将酸奶盛在碗型塑料器皿中,略稠呈半固态,可我总觉得那滋味差了些许。而心仪的正宗老酸奶,在拜城县赛里木镇呢!那是瓷碗装的,从牛奶开锅后倒入瓷碗,兑引子、发酵,直至送入食客口中,全在瓷碗中完成。这是地道的老做法,那滋味醇香无比、鲜嫩爽滑,喝了便忘不了。

赛里木是一个小镇,距县城不远。“赛里木”一词系突厥语,为“祝福”、“平安”之意。拜城县素有“先有赛里木,后有拜城”之说。《拜城乡土志》中记载:“考拜城在唐虞之世统为流沙,唐为阿恶言城,《今典》谓之拜城。其城周一里三分,东一城唐俱毗罗城,《今典》谓之赛里木。”赛里木曾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为龟兹国的商埠、冶炼中心和军事要塞,规模很大。但赛里木城是何时因何湮灭的,至今还无定论。

赛里木酸奶好喝的秘诀在哪里?来到赛里木镇,走进一户居民家才揭开了秘密。原来制作这种老酸奶,需挤奶、煮奶、盛碗、放引、发酵五道工序。

牛奶质量直接影响着酸奶的口感。当地人喜用土黄牛的奶制作酸奶,黄牛的产奶量很少,但奶质很好,这是赛里木酸奶品质非凡的重要原因。该镇地处天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山区,南部为平原,平均海拔1201~1396米,草原广阔,盛产甘草等中草药野生植物。黄牛吃着中草药,喝着山泉水,奶汁品质自然不在话下了。

煮奶时,奶皮子绝不能打掉,水瓢不断搅动,并舀起牛奶高高扬起又落下,将牛奶中多余的水分挥发,使牛奶浓度更高,这样做出来的酸奶才够粘稠。

接着,待牛奶凉温后,倒在小碗中,每个碗里加入一小勺“库奈格(酸奶引子)”并搅拌均匀,再在碗口上盖上一块小木板,用一层薄毛毯盖严实,约8小时后,美味的赛里木酸奶便做成了。这种酸奶十分醇厚,如果搅拌再扬起,竟能拉得出丝来,令人称奇。

赛里木的每户人家,每次做酸奶都要预留一小碗,作为下一次发酵的引子。而许多家的酸奶引子有几年的历史,赛里木人爱吃酸奶、离不开酸奶,由此也可见一斑。

赛里木酸奶远近闻名,有关它的传说也广为人知。最大众版本的关键词竟是“驴奶”。相传几百年前,一支匪军洗劫了拜城,先遣士兵抵达赛里木,发现当地人做的酸奶非常好吃,便强迫老乡天天用酸奶招待他们。由于当地黄牛产奶量极少,几天后便应付不了庞大的军队需求,人们开始出门躲避,士兵便挨家挨户找酸奶。有一天,一聪明主妇想出主意,惩治贪婪的士兵。一天,一队士兵又来要酸奶了,主妇故意放大嗓门对家里人喊:“今天的酸奶做不成了,母驴的奶都让小驴吃完了!”一听是驴奶,士兵们顿感反胃,再也不强迫老乡为他们做酸奶了。

因为赛里木镇的黄牛产奶量很少,所以平日在县城除了巴扎日,即便是到了赛里木镇也很难买上赛里木酸奶。老乡们一般自制自饮,鲜有出售,拿到集市上顷刻便销售一空。

几百年来,赛里木酸奶一直由各家主妇制作,这种老技艺一代代由母亲传给女儿。目前,赛里木酸奶技艺得到了保护,拜城县已将赛里木镇的“维吾尔族克特克(酸奶)”制作申报了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但要让更多人喝上美味的赛里木酸奶,还需要将这种酸奶很好地推广,并且让它走进市场。

四. 新疆 阿克苏 六团红富士苹果

六团红富士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六团红富士苹果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六团的。六团红富士苹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六团“天山玉”红富士苹果获得绿色食品证书,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产品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年产量8000吨。

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六团申报的“六团红富士苹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六团红富士苹果划定的产地地域保护范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六团一连、二连、三连、四连、五连、六连、七连、八连、十连、宏源种植厂共10个农业连队。地理坐标为东经80°22′30″~80°27′08″,北纬40°50′10″~41°02′30″。

五. 新疆 阿克苏 柯坪县 天山雪莲

新疆雪莲,别名雪荷花.主要生长于天山南北坡.阿尔泰山及昆仑山雪线附近的高旱冰碛地带的悬崖峭壁之上。

雪莲是新疆的著名.早在清代,赵学敏著的;本草纲目拾遗;艺术中就有"大寒之地积雪,春夏不散,雪间有草,类荷花独茎,婷婷雪间可爱"和"其地有天山,冬夏积雪,雪中有莲,以天山峰顶者为第一"的记载.关于雪莲的形态和生境,贾树模一九三六年在;新疆杂记;中就有这样的描述:" 雪莲为菊科草本......生雪山深处,产拜城.哈密山中."

雪莲,在医药上应用以有数百年的历史.汉族人民多视为治疗风湿关节炎之珍品;维吾尔.哈萨克族则当作妇科良药.

雪莲种类繁多,如水母雪莲.毛头雪莲.绵头雪莲.西藏雪莲等. 新疆雪莲,在;本草纲目拾遗;的记载中被视为正品.以天池一带的博格达峰所产者,质量最佳,并且有神秘色彩.过去高山牧民在行路途中遇到雪莲时,被认为有吉祥如意的征兆,并以圣洁之物相待.据传,这雪中之莲花,是瑶池王母到天池洗澡时由仙女们撒下来的,对面海拔五千多米的雪峰则是一面漂亮的镜子.雪莲被视为神物.饮过苞叶上的露珠水滴,则认为可以驱邪除病,延年益寿.

雪莲种子在零摄氏度发芽,三到五摄氏度生长,幼苗能经受零下二十一摄氏度的严寒.在生长期不到两个月的环境里,高度却能超过其他植物的五到七倍,它虽然要五年才能开花,但实际生长天数只有八个月.这在生物学上也是相当独特的.

雪莲形态娇艳,这也许是风云多变的复杂气候的结晶吧!它根黑.叶绿,苞白.花红,恰似神话中红盔素铠.绿甲皂靴.手持利剑的白娘子,屹立于冰峰悬崖.狂风暴雪之处,构成一幅雪涌金山寺的绝妙画图.

六. 新疆 阿克苏 沙雅县 沙雅县小麦粉

沙雅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阿克苏地区东偏南。属暖温带沙漠边缘气候区,北受拜城、库车等邻县荒漠沙地的影响及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影响极大,县内长年日照充足,热量充沛,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常年主风向为北风或东北风。常年平均日照3031.2小时,7月份最长达308.3小时,日平均9.9小时。2013年种植小麦22.45万亩,单产461.3公斤,总产量10.97万吨。

产品特性:小麦粉,粉质细腻、口感醇香、麦香浓郁。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从蛋白质的含量看,生长在大陆性干旱气候区的麦粒质硬而透明,含蛋白质较高,达14~20%。具有弹性、韧性、延伸和稳定性的特点,制成品口感筋道、滑爽,适合拉面、拌面、炒面、牛肉面、饺子等。

七. 新疆 阿克苏 阿克苏市 阿克苏红枣

阿克苏红枣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阿克苏红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阿克苏市七个乡镇、农场;温宿县十四个乡镇、农林场;农一师七个团处;乌什县的阿热力乡;阿瓦提县十个乡镇、农场;柯坪县五个乡镇;库车县十三个乡镇、农场;沙雅县九个乡镇、农场;新和县八个乡镇、农场

特定品质

阿克苏红枣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部。因为生长周围环境为“白金水果“生长优生区。所有阿克苏红枣又称为“白金玉枣”阿克苏的红枣----”白金玉枣“个大、皮薄、肉厚、质地较密、味甜汁多、色泽鲜亮、含糖量高、格外甘甜。阿克苏地区日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气候干燥,不适于病虫害生长,又是天山纯净雪水灌溉,红枣无农药残留、无污染,造就了阿克苏红枣绿色、有机、健康、营养的品质。

阿克苏红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对阿克苏红枣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范围划定的请示》(阿行署发〔2007〕17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的阿克苏市、阿拉尔市、库车县、新和县、沙雅县、温宿县、阿瓦提县、坷平县等8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

八. 新疆 阿克苏 阿瓦提县 阿瓦提慕萨莱思

阿瓦提慕萨莱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慕萨莱思”是极富传统维吾尔族民族特色的饮品,被视作古代西域葡萄酒的“活化石”。它是当地维吾尔族人酿造的一种葡萄酒类的天然果汁,与现代工艺酿造的葡萄酒不同,慕萨莱思的颜色有些暗淡、混浊,口感质朴、醇厚。酿造穆塞莱斯时,需加入乳鸽血、鹿茸、枸杞、藏红花、肉苁蓉等药材。

经过医药人员多年的研究证实,慕萨莱思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铁、硒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活血化淤、降血脂、开胃、补肾、抗衰老等多种保健作用。

据了解,阿瓦提县制作加工慕萨莱思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当地慕萨莱思年产量在一千吨以上,生产加工企业(户)达到120余家(户),远销到港、澳、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

2007年2月,阿瓦提慕萨莱思酿造工艺被列入新疆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有的葡萄饮品——慕萨莱思,是古代丝路商贾与刀郎部落友好交往的文化遗物。在上千年的历史变革中,塔里木河源头一代的刀郎部落早已神秘消失,丝绸之路也成了中外商贸流通的辉煌过去,而慕萨莱思的煮沸去水后无曲发酵酿造技术,却被当地群众世代传承至今,世人称为葡萄饮品酿制工艺的活化石。值得欣慰的是,作为“中国慕萨莱思之乡”,新疆阿瓦提县正倾力打造慕萨莱思产业,以此发展地方经济和打造文化强县。

据考证,汉唐时期丝路商贾经西域诸国,当地人多将葡萄压成汁,装进葫芦赠予他们,行程中葡萄汁自然发酵后,醇厚甘冽、回味绵长、口感秀好、饮之易酣,尤以刀郎部落之红葡萄饮品口感为最。刀郎人探索钻研,提炼出煮沸浓缩自然发酵工艺,酿制成饮品装于缸中,以备客人饮用。此葡萄饮品,开始称谓颇多,后来波斯商人的“慕萨莱思”被公认。“慕萨莱思”的阿拉伯语意为“三分之一”,即烧开葡萄汁去二留一精华,酿制成琼浆。

阿瓦提县辖区古时候归龟兹国所属,也是神秘刀郎部落的居住地,刀郎人酿造慕萨莱思的历史十分久远。

以阿瓦提红葡萄为原料,配以鹿茸、枸杞、藏红花、肉苁蓉、玫瑰花、锁阳、丁香等,经压榨、煮沸、发酵等工序酿制而成的慕萨莱思,富含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十多种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所含槲皮素、芦丁、儿茶素等有机成分均高于其他同类产品,能安神补脑、改善睡眠、护肾保肝、活血化淤、温经祛寒、降血脂、降血压、养胃、抗氧化、抗衰老、滋阴壮阳,对腰酸腿疼、肾虚、关节炎、体力虚弱、胃寒、手足凉、出虚汗等病症有一定的功效,当地维吾尔族群众将其称作“多拉”,汉语意为“药酒、保健酒”。

阿瓦提县地处多浪文化的中心地带,几乎家家沿用传统方法酿制慕萨莱思。酿造人把自己的生命气质和个性融入古老神秘的慕萨莱思,不同的人酿制出的慕萨莱思也不尽相同,每个人的酿制手艺和酿制品味都是独一无二。进入新疆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慕萨莱思,承载着深厚的多浪文化。

九. 新疆 新疆胡萝卜

新-特的气候非常适宜胡萝卜生长,种植面积为16.5万亩,总产量42.6万吨,主要出口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各国。新疆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色素及干物质含量高,贮藏期长,胡萝卜汁色彩泽艳、明亮、香气自然、口感好。主栽品种为黄皮胡萝卜和红皮胡萝卜。

十. 新疆 阿克苏 库车 库车阿克沙依瓦葡萄

库车阿克沙依瓦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库车阿克沙依瓦葡萄

新疆库车县东起库车县,西至阿拉哈格镇,南起哈尼哈塔木乡,北至伊西哈拉镇共7镇、4乡、1场。

牙哈镇位于库车20公里,是库车众多古老乡镇中的一个,这里也有着石窟群,只不过不象克孜尔石窟和库木吐拉石窟那么知名罢了。

牙哈镇阿克布亚村葡萄协会成立于2003年3月,目前全镇有葡萄专业户238户,种植面积2300亩。该镇以前种植的葡萄一直都是小而圆的土葡萄,2001年以后,牙哈镇引进木纳格葡萄,比土葡萄颗粒大而且产量高。几年来,阿克布亚村葡萄协会的葡萄种植户不断将引进的木纳格葡萄进行改良,改良之后的葡萄有红、白两种颜色,口感纯正,亩产可达2吨至3吨。

以前每公斤1.2元的葡萄,今年却卖到了2.5元。库车牙哈镇的农民切身感受到了葡萄商标给他们带来的实惠。葡萄种植大户艾尼·库尔班去年他种了4亩葡萄,收入2万多元。每年七八月葡萄采摘季节,附近各村总为葡萄的销路犯愁,而阿克布亚村的葡萄则畅销无阻,根本不用四处去推销,每年就有不少广州、四川的客商来这里签订单。

为了保护农民自己培育出来的上好葡萄,让全村农民科学致富,2004年8月,库车县牙哈镇协助阿克布亚村葡萄协会注册了“库车阿克沙依瓦葡萄”商标,这在库车县林果业领域尚属首次。

阿克布亚村的葡萄产量现今已超过1000吨,收入达100万,与未注册商标前相比,平均一亩地增收500元至600元。

艾尼家有8亩葡萄园,在村里起“示范园”的作用。他去过广州、成都、北京、和郑州、吐鲁番等地,学习过葡萄栽培、管理的新经验,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富户,他指着新盖的大房子说:“这里是我的家,葡萄园是我的另一个家,几天不去葡萄园劳动,我会生病的,特别是在10月份,看着一咕噜一咕噜的葡萄,我会把它们当成一咕噜一咕噜的金子。”

村里的葡萄园十分安静,葡萄藤都埋在地下,现在它们又从土里冒出来,顺着葡萄架绽发新芽,但新芽刚冒出了一点点黄色,给人些许新奇和惊喜。有人将发酵过的羊粪和牛粪堆在路边,为的是给开墩后的葡萄施肥,补充营养。几位老人在修理葡萄架,取下旧铁丝,换上新的。

一座葡萄园里,4位维吾尔族小伙子在忙碌着。开墩后的葡萄藤缠绕在一起,像虚弱的蟒蛇静静卧在堑沟里。小伙子们把它们从泥里挖出来,然后齐心协力,将这些“巨蟒”高高抛起,搭到葡萄架上。开墩、上架、摆蔓是一项重体力活,讲究配合,一般由青壮年来做。小伙子们告诉我,他们从早晨8点点干到晚上10点,一天能上架3亩地。春天给人们带来着憧憬,带来着希望,它点燃了阿克布亚村对葡萄的梦想,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