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上海奉贤这边有什么特产 奉贤青村镇老街有哪些奉贤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上海奉贤这边有什么特产 奉贤青村镇老街有哪些奉贤特产更新时间:2024-04-20 08:27:12

一. 上海市 奉贤区 鲜美鱼片粥

鲜美鱼片粥

特点:稠糯滑溜,别具风味,鲜美可口

原料:大米稀饭250克;黑鱼片200克;姜丝5克;盐、味精、胡椒粉少许;葱花少许;芝麻油少许。

调料:1.煮粥时注意厚度,不能太厚。

2.

加入鱼片时,加热时间不能过长,过长鱼片易老,影响口味。

制作:

将粥放在锅中烧沸,加入调味品调匀,再将鱼片放入搅拌均匀,成熟后出锅,盛装在碗中。上面撒上少许葱花、姜丝,淋上少许芝麻油即成。

二. 上海市 普陀区 上海织绣

上海织绣有刺绣、抽纱、机绣、绣衣、印花品、地毯和艺术挂毯七大类。上海刺绣以顾绣最为著名,至今已有四五百年历史。上海地毯以工艺细腻、图案典雅著称,产品以手工羊毛地毯为主,还有丝织地毯等。艺术挂毯则能较好地表现油画、中国画的艺术效果,用作室内装饰,更显其高贵大方。

三. 上海市 上海白猪

产于上海郊区各县,主要是由约克夏猪、苏白猪和太湖猪培育而成。现有生产母猪2万头。

(1)品种特征:全身被毛为白色,体型中等偏大,体质结实,头面平直或微凹,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倾。背宽,腹稍大、腿臀较丰满。成年公猪体重250千克以上,体长167厘米左右,母猪相应地为177千克左右和150厘米左右。

(2)肥育性能:8-9月龄体重100干克以上,日增重615克左右,料肉比为3. 62:1, 90千克体重时屠宰,平均屠宰率70%,胭体瘦肉率平均52. 5%,眼肌面积26平方厘米,腿臀比例27%。

(3)繁殖性能:上海白猪公猪多在8-9月龄体重100千克以上开始配种。母猪初情期为6-7月龄,发情周期1923天,发情持续期2^-3天。母猪多在8-9月龄配种。初产母猪产仔数9头左右,3胎以上经产母猪产仔数11-13头。06-7对,60日龄断奶体重15千克。

(4)主要特点:生长较快,产仔较多,适应性强和胭体瘦肉率较高。

四. 上海市 奉贤区 糟香大拼盆

糟香大拼盆

特点:咸、鲜、香、浓、色、香、味俱全。

原料:金钱肚150克,猪舌100克,鹅肫100克,青莴笋100克,斑节虾100克,三黄鸡100克,白干100克,花生米100克,刀豆100克。

调料:自制糟卤,精盐,味精,白砂糖,黄酒,香料。

制作:

金钱肚、猪舌、鹅肫、三黄鸡、硝白干、花生米分别煮熟,凉开水冲冷。青莴笋、刀豆用沸水烫熟,凉开水冲冷。以上原料浸入配制好的糟卤中,放入冰箱。数小时后拿出,装盆即可。

五. 上海市 静安区 上海绢花

上海绢花主要有以下6道工序:第一原料上浆,绢花原料大多采用真丝织品,一般质地柔软,不易落料,且花瓣易生毛边,难予造型,故须上浆处理。系以绿豆粉为浆料,过去以手工剖浆,其产量低,不适应流水生产,且干燥靠天;现由机械刮浆,蒸汽干燥。第二落料,按设计的花瓣形状,用敲刀与下料机落料,代替过去以笨重木榔头手工敲瓣落料方式。第三染色,属制作工艺中较为重要的一环。为适应色彩多变,便于套色及小批量生产的特殊要求,一般采用以酒精为深透剂的冷染法,按水、深透剂及染料的科学配比进行。并用色卡为色标,代替过去单凭经验目测方法。第四造型,过去用手工握、烫、捻、拉花瓣,现已使用模具及机械冲压,使花瓣纹脉清晰,提高质量。其五定型,造型后的花瓣含有一定水分,致花瓣较为湿、软,应加以干燥定型,关系花朵整体形象的逼真。现由电烘箱代替原用火(煤)炉干燥。最后组装,一般分为3个步骤,即:粘花,将定型的花瓣照实样粘成花朵;拼花,用皮纸顺次将花朵、叶、杈、梗拼凑成一枝完整的绢花成品;最后经包装入盒。产品色彩明朗,鲜艳和谐,结构合理,外形饱满,线条柔和,真美兼备,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欣赏性。

六. 上海市 奉贤区 庄行蜜梨

庄行蜜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梨树在奉贤庄行地区栽培历史悠久,元代词人张之翰在至元末年(1340年)自翰林侍讲学士调任松江知府(今上海地区),曾写有《婆罗门引·赋赵相相宅红梨花》一词赞美梨花:“冰姿玉骨,东风著意换天真。软红妆束全新。好在调脂纤手,满脸试轻匀。为洗妆束晚,便带微嗔。香肌麝薰。直羞煞海棠春。不殢数卮芳酒,谁慰黄昏,只愁睡醒,悄不见惜花贤主人。枝上雨,都是啼痕”。据《庄行志》记载,明初洪武三年(1370年),松江府华亭县(今属上海市奉贤县)诗人袁凯的一首《白燕诗》就曾这样描写:“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据此推断庄行蜜梨种植至少已有600多年。据民国《华亭县志》记载:“名秋白,邑产无夥,为百果之宗”。产品具有“皮薄、汁多、味甜、核小”等特色,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同,从而进一步发扬广大了“庄行蜜梨”。 庄行蜜梨获得的主要荣誉包括:2003年奉叶牌庄行蜜梨通过了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认证;2005年通过无公害产地、无公害产品认证;2006年获得上海市优质梨评比铜奖;2008年迎世博上海优质果品(梨)评比奖优秀奖;2009年获得上海服务世博果品供应基地;2010年上海市优质梨评比优质奖;2008年起获得上海名牌产品;2011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庄行蜜梨,皮薄、汁多、味甜、核小,密梨果实汁多味甘,具有特有的香气,果肉含糖量12%以上,富有维生素、游离酸、果胶质蛋白质、钙、铁、磷、食用有生津、止咳、润肺、顺气、美容等营养成分、成熟期自七月中旬起止九月上旬。

地域范围

庄行镇是上海市的南花园,于2003年11月由原庄行镇和原邬桥镇“撤二建一”而成,濒临杭州湾,东靠奉贤区南桥新城,西与金山区、松江区毗邻,北临黄浦江与闵行区隔江相望,距市中心50公里,郊环高速公路G1501穿镇而过,地理位置独特而优越。庄行蜜梨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保护范围包括原庄行镇所辖的潘垫村、新华村、东风村、长堤村、杨溇村、吕桥村、存古村、芦泾村、长浜村等9个行政村区域。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21.3°-121.21°,北纬30.5°-30.57°之间。区域蜜梨种植面积6600亩,总产量10000吨。

七. 上海市 金山区 栗子糕

原料:生栗子250克,白糖150克,桂花酱5克制作过程1.用刀将生栗子表面剞上十字,放入铜锅中,注入清水,上火煮透(约煮十分钟),捞出。待晾温后,剥去内外两层皮,用清水冲洗干净。2.将清水注入铜锅,放入去皮栗子,上火煮30分钟左右,捞出控净水。3.将煮透的栗子擦过细罗,然后将栗子搓成泥状,晾凉后放在干净的布中,加入50克白糖、桂花酱隔着布搓成栗子面放在案上,用刀压抹成四分厚的长方形片,在表面撒上一层白糖压平将四边切齐,再切成四分见方的块码在盘中即成。

八. 上海市 普陀区 上海擂沙圆

擂沙圆是上海乔家栅点心店的风味名点之一,已有7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清代末年,上海三牌楼一带有一姓雷的老太太,她为了使汤团便于存放和携带,首创了在煮熟的汤团表面滚白粉的办法,后人为了纪念她,就把这种汤团取名擂沙圆。乔家栅点心铺经营的擂沙圆是将崇明县大红袍赤豆煮熟后磨成沙,晒干后即成紫红色的粉,然后,把包有鲜肉或豆沙、芝麻等各式馅心的糯米汤团煮熟,沥干水分,滚上一层豆沙粉。这种汤团,有色有香、热吃有浓郁的赤豆香味,而且软糯爽口,携带方便,一直深受游客的欢迎。

九. 上海市 徐汇区 青团

青团色泽碧绿光亮,是一种加入草汁的米粉团子。口感清淡,略带香味。每到清明,上海人就有吃青团的习俗。

十. 上海市 松江区 顾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顾绣,又称“露香园顾绣”。

历史:顾绣原始于明代。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松江府有个进士叫顾名世,晚年在上海九亩地建筑了一座林园居住,取名“露香园”。顾氏后裔精于刺绣,有独到之处,绣品供观赏、赠友,“顾绣”即由此得名。顾氏绣法从内廷传来,擘丝比头发还细,针刺纤细如毫毛,配色精妙,别具心裁。所绣山水、人物、花鸟都气韵生动,精细无比,“顾绣”之名大振。明末地方志提及顾绣时记述:“尺幅之素,精者值银几两,全幅高大者,不啻数金。”可见,顾绣之名贵。当年苏州、杭州民间的绣品以及官营丝织机构还将他们的制品冠以“顾绣”之名。

由此足见顾绣影响之深广。现今,有史料可查考到的顾绣名手有缪氏、韩希孟和顾兰玉等人。缪氏是顾名世的长子顾汇海之妾,她绣技很高,“所绣人物,山水、花卉大有生韵。”韩希孟是顾名世的孙媳,在顾绣诸名手中最有代表性,她的丈夫顾寿潜,别号绣佛主人,能诗善画;韩希孟既善绣,也工画花卉。夫妇都有很高的艺术素养,珍视刺绣,显示出独立的艺术地位。韩希孟钻研刺绣“覃精运巧,寝寐经营”。作品大多绣宋、元名画,她充分运用针锋特技来表达画面的神韵。所绣人物神采奕奕,呼之欲出。《洗马图》是她的代表作,绣出了洗马人全神贯注洗马的神情。绣制山水,能表达各派的画风,她绣制的宋代名画家米芾的山水画,根据近水远山的1关系,采用不同的针法,表现了山、云、水、天、虚无缥缈、似有若无的意境。她绣的花鸟鱼虫,生气回动,五彩斑谰。韩希孟的精湛技艺确立了顾绣的卓越地位,她的写真手法对后世仿真绣具有启迪作用。苏绣的发展受她影响很大。到了清代,顾名世的曾孙女顾兰玉开设刺绣作坊,广收徒弟,传授顾秀技法。自此,顾秀传到上海四郊,民间妇女争相仿制。商人开设绣庄,收购绣品,顾绣之名传遍江南。清嘉庆年间,因未能真正普及民间,顾绣渐渐衰落,年久几至失传。

品种:产品形式除传统画绣挂幅外,还有睡衣,浴衣、台布、枕套、被面、围巾等品种。

特点:顾绣针法多样,色彩丰富,丝缕分明,质地大都用软缎、绸料及特丽纶、尼龙、的确良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