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土豆是哪里的特产主食 国内土豆作为主食的地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土豆是哪里的特产主食 国内土豆作为主食的地区更新时间:2023-12-29 07:49:40

一.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的传统面点

把香喷喷的面包和水油酥皮叠在一起捏成罗旋形,中间包入糖椰丝和炒芝麻仁作成的馅料,这就是三亚椰丝糕。椰丝糕外观是黄白相间的罗旋形,吃起来椰味浓郁、松脆爽口。( 三亚)

二.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亚热带的党参

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但气滞、肝火盛者禁用;邪盛而正不虚者不宜用。

三. 陕西省 咸阳 旬邑县 马栏土豆干饭

马栏土豆干饭是一种很特别的美食做法,把面和土豆两者合为一体的简便吃法。

土豆干饭的主要食材是马栏土豆,先把土豆洗净,去皮,切成小块,然后加入干面粉、花椒叶沫及少许盐,再加入少量水,搅拌,使面和洋芋块粘在一起,最后放入锅中蒸熟即可。食之可口,别具风味。

四.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五.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六. 新疆 塔城 沙湾县 博尔通古土豆

博尔通古土豆是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博尔通古乡的。博尔通古乡所产土豆薯块大、薯皮光滑、薯型整齐,口感好、耐运输、耐贮藏。

沙湾县的土豆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片的几个乡镇,尤其是博尔通古乡的种植面积最大。博尔通古乡地处山区,气候相对温和、昼夜温差大、土地沙化、生态条件较好,特别适宜土豆的生长发育,每年生产大量优质、无毒土豆。其产出的土豆个体均匀、病虫害少、淀粉含量高、味正、个大、皮薄、色鲜,香甜可口,2002年被自治区通过绿色产品认证。土豆是博尔通古乡主导农产品,博尔通古乡每年种植土豆都在6000亩以上,产量超过万吨,仅土豆种植收入就占到了该乡农牧民收入的18%以上。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八.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昌邑土豆

昌邑土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邑市饮马镇西郭无公害马铃薯,品种特点是完全脱毒,外型美观,个体大,口感好,产量高,抗病能力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006年全镇种植面积3.5万亩,平均亩产2800公斤。高产地块达到3500公斤。经农业部和省农业厅鉴定为无公害产品,并认定石埠镇为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

九. 山东省 济宁 邹城市 看庄土豆

看庄土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看庄土豆

邹城市看庄土豆协会

9949057

鲜土豆

十. 山西省 吕梁 岚县 岚县土豆

岚县土豆是山西省吕梁市岚县的。岚县所产的土豆色泽光鲜,含淀粉高,不容易腐烂,具有比其它地方土豆多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营养成份。

岚县地处山西省西北部,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多为沙壤土,种植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吕梁市岚县是山西省土豆的主产区之一。

2011年,岚县土豆种植面积达25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40%以上。在生产基地建设上,该县确立了以大蛇头、河口、界河口3个乡镇为主建立原种繁育基地;以大蛇头、河口、界河口、王狮、顺会、岚城6个乡镇为主建立一级种薯繁育基地;以王狮、岚城、土峪、河口、大蛇头、顺会6个乡镇为主建立绿色食品马铃薯基地的总体规划。

据了解,该县还注册了“岚县土豆”商标,成立了马铃薯协会,拥有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23家,马铃薯经纪人478人。马铃薯产业正在从粗放式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转变,逐渐成为岚县农业领域中最具活力的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