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东潍坊昌乐崔家庄特产 昌乐知名土特产有哪些呢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东潍坊昌乐崔家庄特产 昌乐知名土特产有哪些呢更新时间:2024-01-08 08:29:55

一. 山东省 潍坊 潍城区 潍坊风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风筝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古名“纸鸢”,又名“鹞子”,是普及于山东各地的一种玩具,尤以潍坊为盛,

潍坊风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象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兴盛,走向民间却是在明代。到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相传有位姓陈的哑巴艺人扎得风筝新颖好看,放得又高又稳,远近闻名。这时,清明节前后竞放风筝也成了当地的踏春风俗。据《潍县志稿》载:“本邑每逢寒食,东门外,沙滩上……板桥横亘,河水初泮,桃李葩吐,杨柳烟含,凌空纸鸢,高入云端。”“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戏,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维妙维肖,奇巧百出,”曾做过七年潍县县令的大诗人兼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这样的诗来怀念潍县:“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把潍县的风筝特点和放风筝的风俗描写的淋漓尽致。“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步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草新来春燕多”,这是潍县诗人郭麟对他家乡清明寒食放风筝的真实描写。到近代,潍县成了国内外闻名的风筝产地和市场,有首《竹枝词》是这样描写当时风筝市场的盛况的:“风筝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风筝飘洋过海,被带到美国、日本当作艺术珍品馆藏起来。新中国建立后,潍坊风筝作为潍坊市的象征,更加受到当地人民的珍爱和重视。从1984年起,潍坊市连续成功地举办了国际风筝节;1988年,潍坊市被国内外风筝界选为“世界风筝都”。潍坊风筝走向了世界,真正达到了它的鼎盛期。

个性是艺术成功的标志。潍坊风筝的独特个性是通过“扎、绘、糊、放”的四艺来具体表现的。

扎潍坊风筝的骨架一般用竹材扎成,扎骨架的工序有:选竹材、破竹材、削竹条(有“抽削”、“推削”诸法)、修竹条、弯竹条、扎结竹条等。风筝架子多种多样,扎法各有千秋,一般说掌握了硬翅风筝、软翅风筝和拍子风筝架子的基本扎法后,就可以自由变化,扎制各种风筝了。前辈艺人们在扎风筝中总结了奉富的经验,有的还编成了歌诀。例如扎硬翅胖沙燕的口诀是:胖燕四四法最新,一头一腹一尾根。—亡条平直须坚硬,下条扁软势随形。七段等分论条架,两膀对扎半圆形,中腹应按双分计,尾竹上端中线寻。下端长短如何定,横设架子首尾千.托纸中间方四块,两膀各四必相亭。头部迎风腹为主L冕竹要软好泻风。裆肥纸阔单面软,迎风不会左右慨。

糊糊风筝用纸,用矾绢,用薄绸等,可依风筝形式确定。倒如,糊蜻蜒风筝用绢,因为绢比纸的透明度好,更象活蜻蜒的翅膀,糊龙青鱼尾部用绸,放飞时迎风抖动肖似鱼尾,糊鹰不能用绢,因为绢受风后抖动就不象在空中打旋的鹰了,必定要用皮纸或托裱了的防风纸。糊风筝时,先比着架子剪纸,纸比架子大些,边缘部分剪开一些口子,在边缘涂浆糊后,依次把剪开的边缘糊在纸条上。糊法有两种;一是把纸包贴在竹条的四个面上,此法叫“包边儿”,二是把纸包贴在竹条的两个面上,待浆糊干了之后,用刀把多余的纸裁下来,这种方法叫“裁边儿”。这种方法是要露出一部分削修加工的竹条,以显示艺人的制作技巧。风筝可以先糊后绘,也可以先绘后糊。因为风筝的彩绘图案多是对称的,为了使图案对称一致,艺人们一般是先绘后糊。先把各部分的纸剪好,彩绘、阴干,熨乎,再糊到架子上。彩绘时,各部分衔接处图案不画金,留出一些空白,糊好后再把衔接处的图案补画整齐。各种风筝的具体糊法也各有不同,倒如:沙燕风筝先糊两膀,再糊两腿。最后糊头、腹,米字风筝也是先糊两膀,拍子风筝用平贴法糊纸等等。

绘风筝的绘画构图与设色最能体现地方特色。潍坊的风筝吸取了潍县木版年画的技法,又博采京津画风筝之长,线条粗犷,色彩以红、黄、兰三颜色为基础色,重笔浓抹,色调明快,浑朴,在对称中达到强烈的美的视角效果。如潍坊的龙头蜈蚣风筝,胡敬珠派造型以群青色为主,便以浓艳着色,直观效果对比强烈;康万香派则以普兰为主,代表海水,同时以红或桔红的暖色,使整个画面形象鲜明,风筝腾空之后,与蔚兰的天空产生和谐又鲜明的视角效果。西方艺术大师说过:“要懂得用最少的颜色,如果该用七个颜色,你却用二个表现时,那你的本事就更大了。”潍坊的风筝艺人对风筝的构图和彩绘,正是这样做的。他们尽量少用色,以块色为主,非常鲜明地突出了民间艺术色彩单纯而浓郁的特点。

放放风筝的工具有线、绕线工具和供游戏用的各种附加物。放风筝的线有“缝衣线”(适合放小风筝)、“小线”(三股棉线,民间最常用的风筝线)、“衣线”(真丝线,细的叫“丝线”,粗的叫“丝绳”)、“麻线”(从前民间用此线放大风筝)等等,绕线工具最普遍的是“线桄子”,这是一种穿在轴柄上的六角线线轴,可以自由地旋转着放线。收线时,一手拉线,一手打轮,十分方便,样子也玲珑可爱,本身就是一件惹人喜爱的玩具;还有一种“简易桄子”,轴柄上穿着一种扁框,用起来也很方便。如果放大风筝,则要用“线拐子”;放更大的要用“绞车”。风筝的附加物,是放风筝时作游戏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风琴”、“锣鼓”、“送饭儿的”等。

风筝的种类很多,按形象分有鸟形风筝(如鹰、燕、仙鹤)、虫形风筝(如蜻蜒、知了、蝴蝶)、水族风筝(如金鱼、蛙、蟹)、人物风筝(如孙悟空、胖娃娃、老寿星)、字形风筝(如“双喜”、“福”字、“寿”字风筝)、器物风筝(如扇子、钟、宫灯)、变形和几何图形风筝(如瓦片、八卦、五星),按风筝的构造分有硬翅风筝、软翅风筝、拍子风筝、平桃风筝、软风筝、桶形风筝等;按风筝的功能分有玩具风筝、观赏风筝、特技风筝等等。按大小又可分为巨型风筝与微型风筝。如潍坊艺人扎的“鲤鱼跳龙门”风筝,两层楼高,面积为174平方米,扎风筝的艺人是站在楼上扎成的。巨型立体蜈蚣风筝,龙头状的头和数十节的身,共100多米长。发放时,必须先将尾部和身部逐渐放起,再靠身部几十节圆方形风筝将沉重的龙头提升到空中。小型的蜈蚣风筝一样首尾齐全,却小到可以整个藏在火柴盒中。

潍坊风筝同中国许多民间艺术形式一样,产生于人们的娱乐活动,是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与人们的生活有密节联系的娱乐品。风筝的造型模仿的自然事物、社会生活以及神话传说中的形象,都寄托着“吉祥”和“吉庆”,兴趣和理想。那绚丽多彩的颜色,与其说是所模仿事物的标志,毋宁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放风筝,则是易做、经济、老少咸宜的娱乐,健身活动。在阳光明媚的春天,人们手牵引线,或在春山,或在平原,或在白沙无际的海滩前后奔跑,臂、腿肌肉得到了锻炼,眼睛得到调整,气血为之畅达,这对人的生命是多么有益啊。伴随着风筝的兴盛,潍坊风筝又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的家庭成员,以商品的形式进入流通,糊制风筝成为一种职业,是一种重要生计。据史料记载,早在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和店铺就有30余家,清明时节在集市上摊的有数十户,外地客商在这里络绎不绝,生意十分兴隆。现在的潍坊风筝,由于当地政府的重视和人民的钟爱,伴随着国际潍坊风筝节的连续举办,已成为当代潍坊人的文化象征物,它越洋过海。联结起了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也成为潍坊市经济腾飞的巨大杠杆。潍坊风筝的制作,也走上了传统技法与现代新科技相结合的道路,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二. 山东省 潍坊 昌乐县 高崖炸鸡

相传高崖炸鸡始于元朝末年,发源地就在位于昌乐南部高崖一带。把宰杀洗净的嫩公鸡,剁成2厘米左右的块状,加葱丝、姜丝、食盐等调味品略腌,把鸡蛋用筷子打散,每块生鸡块都均匀的沾上面粉,然后到蛋液里面滚一下,放在"盖垫"(当地的一种用高粱秸制作的盛放东西的器物)上稍晾一下。然后用油慢慢炸熟后收晾起来,用于春节期间待客。砂锅(也有用陶盆隔水蒸的)放入清水烧开,将炸好的鸡块及葱丝、姜丝、八角、食盐放入水中,用慢火炖,不要翻动,防止破皮,半小时后再放入松莪、粉皮等配料,锅内水靠的合适了的时侯放香菜梗(或韭菜叶)、味精,淋上香油,出锅装盘,满屋飘香。完成后的鸡块色泽金黄,滑嫩浓香,入口即化。

美食类型:地方菜

美食推荐:昌乐县高崖水库库区仙月湖风景区

价格:30—40元元/份

三. 山东省 潍坊 寿光 寿光韭菜

寿光韭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寿光栽培韭菜历史悠久,早在1500多年前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寿光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栽培习惯和食用爱好,经过多年的选育形成独特的地方品种。人们形象的称为马蔺韭。

寿光市文家街道作为“中国韭菜第一乡”,久负盛名。文家韭菜也一直是寿光。从寿光市文家街道先锋营村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开始,村内韭菜种植便渐成规模,1989年成为韭菜种植专业村。此后规模不断扩大,如今该村直接带动周边16个韭菜种植专业村,种植面积发展到2.8万亩,近2万人专业从事韭菜生产,产值接近2亿元。2004年1月,寿光市申报的文家韭菜标准化示范区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经过3年的努力,于2007年9月顺利通过验收。在寿光文家街道和寿光市韭菜协会的支持下,文家街道在北马店村潍高路南侧的一片土地上,新建了200亩有机韭菜生产基地,在这个基地里,按照国内最高标准定位生产规程:示范园内每100米安装一个幼虫捕杀装置;用生物制剂和植物制剂代替农药喷施;全部采用40目超密度防虫网;采用经过有机认证的有机肥;对砷铬铅等重金属进行吸附提取;把豆粕肥改为豆饼肥。2009年,“独根红”韭菜成功通过农业部专家评审,成为寿光市首批获得地理标志认证的蔬菜产品,文家韭菜也被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批准使用“文家坡”商标。现在品牌效应已经显现,经过精包装后,先锋营村的韭菜畅销国内,也进入了国际市场。

( 寿光)

四. 山东省 潍坊 安丘 安丘芦笋

安丘芦笋,属多年生高档蔬菜,七十年代初自国外引种,八十年代以来发展较快,是山东省最大的芦笋生产出口基地之一。1995年被命名为“中国芦笋之乡”。安丘芦笋质地细滑,纤维柔软,风味鲜美,具浓郁的芳香味道,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属优良保健食品,对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有一定疗效。安丘芦笋出口产品主要有速冻芦笋、芦笋罐头等23个规格55个品种,畅销德国、法国、荷兰、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成为创汇农业的拳头产品。

五. 山东省 潍坊 寿光 寿光银鱼

寿光银鱼 因浑身纯白,闪闪如银,故名。身长一般在6~9厘米,宽如韭叶,形似面条,所以又称面鱼或面条鱼。银鱼,多在海水和河口淡水混合处繁殖,产区狭小,产墨不丰。小清河入海处,适宜银鱼生长繁衍。每年清明节前后,银鱼游入小清河下游,五月产卵后,再游回深海域。因此,在小清河入海处捕捞的银鱼(也称羊口面鱼)特别肥美。银鱼鲜食极美,加工成鱼干也为鱼中上品,在国内市场倍受欢迎。

六. 山东省 青岛 莱西市 王家庄油桃

王家庄油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油桃在我国是跨世纪的新兴果品,是普通桃的变种,又名"李光桃",它对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和栽培技术跟普通桃基本一样。经过近三十年的培育,我国油桃发展面积发展近约31.8万亩,经济效益显著,有力地推动我国油桃生产的发展,也为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项理想选择。

有“中国油桃之乡”之称的莱西市武备镇,位于莱西市西部,小沽河东岸,居青岛、潍坊、烟台、威海四个全国对外开放城市之间。该镇果业基础好,其中全镇拥有2000余个大棚油桃。1996年被山东省确定为全省优质果品基地,同年还被中国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油桃之乡”。作为武备镇有名的大棚油桃专业村——王家庄村,占有该镇近20%的油桃生产大棚。我村致力于把发展优质油桃产业作为培植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积极引导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品牌化销售。目前我村已发展各类油桃大棚300余个,形成了以我村为中心辐射周边30多个村庄的大棚油桃主产地,逐步形成了香甜型和甜酸型两大系列十几个品种,而且我村选育的"艳光"油桃获得北京全国果蔬博览会优质奖。我村交通十分便捷,村前是804国道,村后是潍莱高速;农业生产资源优势强,我村生产的油桃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果品,并于2005年11月24日成功注册了“王家庄”牌无公害油桃的商标,这里的油桃桃果面光滑亮丽,着色均匀,非常美观。大棚油桃一般每年的4月份上市,正是新鲜水果短缺的时节,所以市场前景广阔。

地域范围

王家庄油桃生产区域位于莱西市西部,小沽河东岸,居青岛、潍坊、烟台、威海四个全国对外开放城市之间,交通十分便利。区域内有莱潍高速、309国道、南城线等三条主要道路,且距同三线院上入口仅5公里,距青岛港70公里,青岛机场40公里,莱西火车站25公里,莱阳火车站40公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辖武备镇武备、孟家庄、徐丰庄、岚埠、武备六村、杨柳屯、张家屯、孙贾城、兴隆寨、隋坊、山口、徐家屯、仇家庄等共计36个行政村,面积2万亩。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5′30″~120°21′30″,北纬36°45′30″~36°52′12″。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成熟期早,在莱西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即可上市。平均单果重280-350克,果实表面光滑亮丽,自身表皮蜡质光亮,果色鲜艳,着色均匀,非常美观。果实硬度大,耐贮运,口感脆嫩爽口,风味甘甜,纤维少,粘核,可食率高,果实可溶物性固形物11%以上,表现极少裂果,极丰产,深受广大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2、内在品质要求:王家庄油桃果实维生素C≥8.00mg/100g,总糖≥3.00%,总酸≤1.00%,可溶性固形物≥5.0%,糖酸比≥8.0,钙≥8.2mg/100g,铁≥0.60mg/kg。 3、安全要求:王家庄油桃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执行《无公害食品落叶核果类》标准(NY5112-2005)。

七. 山东省 潍坊 青州 五里蜜桃

青州蜜桃甲天下,正宗产地在五里,欢迎来山东青州市五里镇品桃。

山东青州蜜桃是百桃中的佼佼者,它美味可口,甜脆样俊,自明清以后一直是贡品。北魏时期的著名农业科学家贾思路就是青州人,在他的《齐民要术》中,描述了当时青州一带广泛种桃的事,《青州府志》也有蜜桃的记载。青州由于种桃历史悠久,蜜桃品种多,有关桃的民俗也很丰富。古代,人们常以写桃符、制桃板、插桃枝、挂桃木印来表示吉利、辟邪、祈求万事如意。宋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以为春联的别名。

青州蜜桃久负盛名,据青州府志记载已有450余年,其果以色泽农艳,肉质细嫩、清香脆甜、晚熟耐藏、汁多味美而备受人们的喜爱。据测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18以上,含糖大于13,含酸0.2,Vc6.7-8.4mg

/1.00g,另外还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VB1、VB2等营养物质,风味香甜,历代都被列为贡品,建国后于1954年被国务院列为“特供果品”。该桃不但是青州地区的主导产业,而且是中国传统名、优,是我国著名的中、晚熟桃优良品种。

八. 山东省 潍坊 寿光 文家韭菜

文家街道是“中国韭菜第一乡”,文家韭菜叶子翠绿,中间泛黄,根部雪白。2000年被国家农业部、省人民政府授予“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基地”称号。文家韭菜逐渐成长为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一个蔬菜品牌。

九. 山东省 潍坊 昌乐县 昌乐香李

昌乐香李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乐香李是昌乐县的名、特、优果品,在 1986和 1987年潍坊市李评选会上,曾连续获第一名,经早期丰产栽培试验,4年生树亩产达4426.9kg,最高株产91kg。1990年已被省科委列为开发项目,目前全县开发面积1万亩,计划四年内建成昌乐香李出口创汇基地。

昌乐香李

昌乐县朱刘农副产品协会

12642518

李子(新鲜水果)

十. 山东省 潍坊 诸城 诸城草莓

诸城草莓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诸城草莓是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贾悦镇的。贾悦镇种草莓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种植面积达15000多亩,成了远近闻名的“草莓之乡”。诸城草莓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贾悦镇种草莓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由于前些年观念落后,一直停留在零星种植,提篮小卖的阶段。近年来,该镇大力发展冬季草莓种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先后引进市场前景看好、产值效益高、低糖保健的“甜宝”、“丰香”、“美国铁三”、“红颊”等新品种;扶持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专门成立了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为农民供应高纯度优质莓苗、免费技术服务,引导种植户使用有机肥料、配方肥料和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逐年扩大无公害草莓种植面积。该镇也因此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诸城草莓”。截至目前,全镇已实现冬季草莓规模种植,种植面积达15000多亩,可实现全镇经济收入37500万元,农民人收入2.5万余元。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诸城草莓”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诸城草莓

诸城市贾悦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11571361

新鲜草莓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