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沈丘老城有什么特产可以送人 沈丘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沈丘老城有什么特产可以送人 沈丘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4-04-26 14:00:21

一. 贵州省 六盘水 钟山区 老城烙锅

场坝是烙锅的发源地。老城烙锅多是街头摊点,这里的小吃很集中,除了烙锅,还有冰浆、冰粉、凉粉、烧烤、特色炒饭和炖饭、汤圆、甜点、卤味等等,甜、咸、热、冷、香、辣,应有尽有。

二. 河南省 洛阳 老城区 洛阳揪片

揪片:(讹称厥片儿)洛阳为九衢通商之要地,历来商家云集,据传“洛阳揪片”在明清以前就有,承山陕商人所传。经数百年演变、改良流传至今,为外埠移植,洛阳生根的传统小吃,颇受百姓喜爱,以清时南关宋满禄揪片为宗。该小吃食法灵活、多变,可据个人口味喜好,随意变换汤汁、配菜、调料。

揪片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在山西无论城市与农村,揪片是一种家常便饭。将揉好的面团擀成薄片,用力将面一片一片地揪成纽扣大小、中间有凹的小片,甩进锅里,面片飘起即熟。这种揪片嚼起来感觉有劲,面片清利,食之有味。

三. 陕西省 渭南 临渭区 老城油糕

老城油糕是渭南地区特色小吃之一,是使用油炸的一种糕点,呈椭圆形状,馅一般是红糖或者白糖,吃起来既甜又软绵。老城油糕色泽金黄,细腻柔软,经久而不变色不变质,属天然绿色食品,是油糕中的上品佳作。

四. 河南省 洛阳市 老城区 王麻子剪刀

洛阳市刀具厂生产的“王麻子剪刀”是洛阳的传统名牌产品,多次被评为省优产品。目前有60多个品种。其特点是肩宽膀粗,铺钢均匀,软硬都吃,不夹灰、不卷刃、不掉豁,样式美观。产品供不应求,深受用户好评。

五.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沈丘马五牛羊肉

沈丘马五牛羊肉为豫东清真风味食品,相传清咸丰年间槐坊厅(今为沈丘县城)“双合盛羊肉馆”回民厨师马一真首创,遂成镇馆名菜,享誉一方。

说起牛羊肉的来历,在当地颇为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当年双合盛羊肉馆的大厨马一真,在盛夏的一天,生羊肉未卖完,就顺手把生羊肉扔进了一个大盐缸内。半月后,马一真忽然想起,心想羊肉已腐烂,当他拿起羊肉时并不异味,而肉还呈赤红色,他就放在水中反复冲洗后,加入各种香料进行烹饪,未想到羊肉出锅后别有一番风味,后马一真配制香料,精心研制,又如法炮制牛肉,最终烹制出独特风味的羊肉,牛肉,流传于世。

沈丘马五牛羊肉原料为当地无角黄牛和无角槐山羊,牛肉选用2-3岁的犍牛的前后坡(股、腿)部位。羊肉选用2-3岁体肥30斤以上的羯羊,剔去腿筋脊和肋骨。制作时先把牛肉或羊肉分别放入特制大砂缸用食盐及回荽、花椒腌制10-15日,每日倒缸数次,根据气温至10日或15日时再把缸密封3至5天,时肉已成赤红色,取出后用清水冲洗浸泡12小时,去其血和盐渍杂质,凉水入大缸锅,一次可加工20只羊或两个牛。

牛羊肉主要采用传统回回香料,一般为二十斤肉一斤料,香料有大茴、小茴、比波、必思答、巴丹仁、阿勃参、火失喇、哈昔尼、心意、香菊果、薰草、丁香、香叶、桔皮、凉姜、砂仁、草蔻、肉蔻等30余种之多。煮肉时牛肉每块50斤以上,羊肉为整羊圈筒,下锅后用竹篦压实,陈汤熬制。先用慢火煮两小时,以便香料浸入肉内入味,然后开水煮1小时后,再用文火炖制而成。过去牛羊肉加工时烧的是果柴,加之又多用文火,当地称“文”为“薰”,故又称之“烧牛羊肉”或“薰牛羊肉”。牛羊肉的特点为不膻不腻,口感爽嫩,味浓醇香。即可盘装,也可零食,备受顾客青睐,是居家宴客、馈赠亲朋之名品。

牛羊肉已有150年的历史,初时多为菜馆宴席上的冷盘,民国时期沈丘出现了多家专卖牛羊肉的独轮红车,用特制尺余见方的大片刀切熟肉,切功高的能把熟肉切成薄翼透亮,肉切的越薄,说明熟肉成品的质量越高。当地有一种吃法,就是用刚出炉的热烧饼夹牛羊肉食用,味道独特。已故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曾偏爱沈丘的烧饼夹羊肉,每次来家乡都要带些回北京。马五为马一真的嫡系后裔,是正宗牛羊肉的第四代传人。随着时代的发展,马五对其制作工艺进行了创新,增加了品牌,其真空包装牛羊肉远销京、沪等地,马五牛羊肉曾在全省风味小吃评比中获一等奖。

六.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三倒手硬面馍

三倒手硬面馍制作工艺复杂,系手工操作,经过3次倒手,使面粉充分发酵,因而达到了层次分明,圆润饱满,入口醇馨,味美香甜的上佳效果。

七. 河南省 洛阳 老城区 合盛栈元宵

元宵又名汤圆、汤团,是农历正月十五灯节应时食品。洛阳市合盛栈食品厂生产的元宵因选料考究,工艺独特,在省内外独树一帜。合盛栈元宵选用纯种江米(糯米)作原料,在清水中浸泡若干天,捞出冲净、空干,粉碎成江米粉。以玫瑰、桂花、青梅、山楂枣泥、豆沙等配制成各种口味的馅料。成型时把馅料蘸水,倒入江米粉中滚圆,往复3~4次即成。成品雪白,大小均匀,每500克有18~20个。煮时开水下锅,文火煮沸。熟时夹起呈椭圆型,扯丝不断,有“抄起一条,放下一堆”,状如蛋黄之美称。口感绵软,各种香味突出。每逢佳节,人们都以一尝合盛栈的元宵为快。

合盛栈,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店,是洛刚市保留至今的两家老字号之一(另一个是“真不同”饭店)。

说起合盛栈字号的由来,还得从洛阳张姓家族说起。张家原籍洛阳郊区的聂湾村。在清末民初,张家是一个五世同堂、世代耕读的大家庭,兼营商业。那时,全家有七十多口人、七百余亩耕地,在本村开有合盛公盐号、合盛恒油坊,在洛阳城内设有合盛德中药铺、合盛义眼镜店等商号。

合盛栈始设于清末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它的底子,是张洛从他人手中承接的原洛阳穗芳栈食品店。为沿用张家其他商号的“台盛”二字及穗芳栈的“栈”字,遂将食品店的字号定为合盛栈。

合盛栈栈先是由张树恩掌管经营。1916年,张鼎岑(1897-1967)接任掌柜。最初,合盛栈只是个不出名的小食品店,柜台是由砖头砌成的,出去开支,营业收入也只是稍有盈余。

民国初年以后,这个大家族渐趋没落,家中主要成员各怀私心,纷纷向家族在城内的各商号及与这些商号有往来的外家商号支取钱物,以至于合盛栈几乎成了空架子,眼看难以为继。1921年以前经过几次分家,都没人肯接于合盛栈这个烂摊子。后来分家时,其中兄弟4人除分得了濒临破产的合盛栈外,就只得了50亩田地和1所空院落,一大家人只好借住在一个本族爷爷家里。

四兄弟的0从十几岁起就在合盛栈当学徒.后来又接替其七叔掌管经营,对该店怀有深厚感情,立志要以这个小小店铺为基础建树他的毕生事业。分家后,0把分得的几十亩水浇地典卖大半,所得款项用以充实台盛栈资金,从而维持了台盛栈的生存。由于食品属于手工经营,又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消费品,因而虽无大的赢利,但也没有什么大风险.加之二叔经营有道,经过几年的努力,店铺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利润也逐年增加。

合盛栈状况的明显好转还是在购买了店铺租用的房产之后。当时的合盛栈坐落在洛阳老城北大街上,坐西向东。门面是座面阔两间的二层木楼,狭长的院落分前、后两院,后围墙紧接今老集幸福街。前院有两间厦房,分别为账房和接待室。过道及两间过厅为糕点作坊。后院较宽广,约阔四间,两边的厦房及敞棚为厨房及酱周作坊;院内空地放满了大缸,为制造酱油等所用原料的晒场。这处房产原归北大街榆树园一寇姓人家所有,每年的租金为500块大洋,大概相当于当时合盛栈全年赢利的一半。寇姓房东坛是一个富家子弟,后因家道中落,遂不断向合盛栈借钱,日积月累,债台高筑。20世纪20年代后期,寇家以房抵债,把这处房产卖给了合盛栈。省了店铺租金,再加上赢利往年递增,合盛栈的资金回旋余地大大拓宽,为此后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后期,合盛栈又购置了集道街的一处院落(即今中州路上合盛栈食品厂所在地),作为酱园作坊。

两间阔的营业大厅正中,是高高的曲尺形玻璃柜台,里面摆着各色精制点心、各种酒类的瓶子。柜台后面的地上,是一排盛器,盛着前营后作、自产自销的各类酱油、米醋,面酱、酱菜、腐乳、料洒、糟蛋等。柜台后面的墙上,有两排抽屉,里面放的是各色南糖,如麻片、皮糖、寸金(麦芽糖做成的糖果,圆柱形,寸把长,里面裹着白糖,外面粘着芝麻)等。靠北的整堵墙上安装着玻璃货架,除自制的糕点外,上面还摆放着从外地批购的糖果、酒类、罐头、火腿、海味、干菜、调味品等。

合盛栈的顾客,除市民外,大部分是附近各县的乡下人。乡下人是最重实惠的,对他们掺不得一点虚假;同时,乡下人也最重信誉,如果你能取得他们的信任,他们任凭跑多远的路也要找到你这里来买东西。在合盛栈,绝少缺斤短两现象。合盛栈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时期为“三节”,即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中秋节制作月饼时,按2个或4个为1斤,卖时不再过秤。有的顾客信不过,要复下秤,结果都在16两到17两之间(旧制16两等于一斤)。在用料方面,掌柜的从来不加限制,要求是“怎样好吃怎样做”,并且要选用上好原料。例如,制作月饼和其他糕点,用的都是芝麻香油、雪白猪油、上好精粉、进口白糖,做枣泥要用精选的一等红枣。制作点心和南糖用的芝麻、酿造酱油用的黄豆等,每年都由专人从南阳、淮阳等地采购。春节前后制售元宵,所用的糯米粉必是用石碾子碾制后,再用细罗精筛。元宵的馅儿,除一般的用料外,还掺有蜂蜜、核桃仁、黑芝麻等,让人食后齿颊留香,做出的元宵经常是供不应求。总之,为了保证质量,合盛栈真正做到了不惜工本,因而常常是顾客盈门,一到“三节”甚至拥挤不堪。

20世纪20年代初,北洋军阀吴佩孚驻节洛阳,市面一度繁荣。合盛栈及其同业酿造的料酒,更是风行一时。料酒用糯米及洛河水制成.故又称“洛河水”,原用作调味作料,但那时的军政界却用以代替绍兴酒,在公私宴会上大量饮用。料酒糟制成的糟蛋,其味鲜美隽永,是佐餐下酒的妙品,也是洛阳名之一,今天市面上已很难买到了。

民国初年以后,0张鼎岑一直在合盛栈任掌柜。他每天站在门口迎接顾客,见到熟人都要寒暄儿句。店里繁忙时,他也帮助店员捆扎点心等。柜台上有两位管账先生,负责营业和外出办事;另有店员2人、学徒2人,除维持营业外,还做些搬运、洒扫、端饭等杂事。糕点作坊有师傅1人、工人2人、学徒工1人。酱菜作坊有师傅1人、学徒2人。另有炊事员1人。这些人员虽有分工,但忙时可前后适当调动,可相帮忙。对于当时店里的工资制度记载不太清楚,大概是管吃住,年薪制,平时需用可借支记账,到年底结账。

张鼎岑兄弟4人,他们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共同为一个大家庭作贡献。张修斋(1893—1973)是老大,毕业于河南省高等商业学校,早年在外做事,曾任职员、科员之类、他对台盛栈的事务一般不多过问,但曾多次拿出薪资节余支援合盛栈的经营。张修斋晚年寓居开封,为当地一知名书画家。老三张叔章(1906-1994),早年就读于洛阳农业学校,抗战前参加过河南省司法人员考试,曾先后被录用为警察局科员、科长。开封沦陷后,他回到洛阳聂湾村的老家务农,兼营台盛恒油坊。当时,全家4门人口的牛活都由老三料理.他可谓是合盛栈的坚强后盾。后来,老三以合盛栈职工的身份退休,1994年病故。老四张纪伦,1910年生,现住新乡市。他1943年毕业于重庆陆军大学特六期,曾任1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办公室少将高参、第三十几军少将参谋长等职,现为洛阳市政协委员。建国前,张纪伦常年在外,对合盛栈的事很少过问;但在旧社会,家里有人在军界做事,对支撑门庭以免遭欺负还是起一定作用的。

建国后,合盛栈参加了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合盛栈由参加全行业联营发展为公私合营,成立了合盛栈食品厂,张鼎岑以私方代表身份出任副厂长;60年代期间,合盛栈食品厂被改为洛阳第一食品厂,并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0十一届三中仝会以后,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洛阳第一食品厂又改名为合盛栈食品厂,恢复了老字号。椐张乃州(洛刚市古香小学校长)说,他当时还作为老台盛栈的代表,应邀参加了恢复合盛栈老宁号的仪式。

八.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黄金瓜

黄金瓜,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香瓜,又名十棱黄金瓜、伊丽莎白厚皮瓜。色泽金黄,外表美观,颜色鲜艳,香气浓郁,内含多种维生素及高糖,汁多味美,甘甜清脆。黄金瓜不仅美味可口,营养丰富,还能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的作用,队中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等,亦有较好的疗效。

黄金瓜花期5-7月,果期7-8月,一般3-4月播种。种子小,千粒重10.1g,根系分布浅,侧根较为发达,主要分布在表土15cm以内,分布范围半径可达1米以上,茎蔓长可达3米以上,总节位22-25挡,分枝性强,茎粗约0.5-0.7cm,子蔓节长约7cm,叶较小,一般13*16cm,心脏形,有缺刻,叶色深绿,雌雄同株异花,子房小,椭圆形,雌花数量较多,结果能力强,每株可结瓜10-15只,雌花着省节位低,一般在子蔓3~5节和孙蔓的第1~2节着生雌花,瓜型小,果高约11.7cm,果宽约7.4cm,从瓜柄到瓜蒂逐渐彭大,单果重250g左右,亩产量一般1500kg,最高可达2000kg左右。

黄金瓜味甘,性寒,无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尿的功效。用于暑热所致的胸膈满闷不舒、食欲不振、烦热口渴,热结膀胱、小便不利等症。

九. 河南省 洛阳 老城区 阎家羊肉汤

阎家羊肉汤,已传四代人,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第二代人阎顺生,对羊肉汤进行了创新,使调料配置适当,汤味更加鲜美,从此,阎家羊肉汤闻名豫西城乡。阎家羊肉汤的特点是:用鲜羊肉,当天用肉,当天宰羊;香料齐全、量大。用胡椒粉而不用辣椒,咸淡适口,汤味鲜美。

制作工艺:将羊肉洗净切成块,羊骨砸断铺在锅底,上面放上羊肉,加水至过肉,旺火烧沸,撇净血沫,将汤滗出不用。另加清水,用旺火烧沸,撇去浮沫。再加上适量清水,沸后再撇去浮沫,随后把羊油放入稍煮片刻,再撇去一次浮沫。将大料用纱布包起成香料包,一同与姜片、葱段、精盐放入锅内煮沸即成。

选用材料:羊肉、花椒、桂皮、陈皮、香菜、草果、姜、葱、精盐、红油等。

特色传说:洛阳阎家羊肉汤已传四代人,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而在第二代人阎顺生的独门创新下,调料配置适当,汤味更加鲜美,使羊肉汤达到了更高的一层境界。从此,阎家羊肉汤名震豫西城乡。

口感指数: ★★☆, 喝之爽而不黏,口感滑、顺、醇。

竞争对手:牛肉汤,相较于羊肉汤略带的膻味,选择味道同样鲜美的牛肉汤,也未尝不可!

风味推荐:洛阳阎家羊肉汤,采用鲜羊肉,当天宰羊,当天用肉;香料齐全、量大。用胡椒粉而不用辣椒,咸淡适口,汤味鲜美。

评语:羊肉汤的关键,其实也是几乎所有汤的关键,一是熬汤要舍得花时间,二是要舍得放佐料,汤锅里都有一个小孩儿枕头般大小的佐料袋,里面据说放有花椒、八角、肉桂、草果之类。三是开始就是切记要把水添够,不能兑水(不然汤可就失去它的奥妙啦),也就是老喝家所说的“原汤”,这也是汤行业中的行规。

十.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白薯干番薯片红薯片

白薯干番薯片红薯片

位于豫东平原大地的沈丘县裕祥专业经济合作社旗下的沈丘县百食特粉制品加工示范基地注册成立于2008年8月份,座落于素有“小上海”之称的沈丘县,是周口市的东大门,也是豫东南和皖西北交流的重要门户和物资集散地。濒临207省道西侧,102国道北侧,与安徽临泉交界,交通十分便利,地理环境位置优越。该基地的是以甘薯及山药淀粉及甘薯片为主导产品的加工产地,因盛产甘薯片而闻名豫东平原大地,每天一大早,都会有不少外地前来订购甘薯片的车辆,社员足不出户,所生产的甘薯片就会销售一空。该地的甘薯片加工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地社员的市场意识越来越浓,甘薯片加工成了一项主要家庭副业。该基地致力于营造“健康、

美味、方便、营养”的食品概念,从研发、生产、包装、品质管理到销售,力求精益求精,提供消费者最佳产品和服务。我们本着“诚信为本,质量第一”的经营宗旨,遵照“科学发展,协作共赢”的企业精神,努力做到客户的需求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超越客户期望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回报社会是我们的最终理想。我们现在为了扩大国内和国际市场,诚邀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盟代理沈邱县农家特许经销商,真诚期待您的加入。甘薯片的做法及营养知识详细介绍(共有1种甘薯片做法)别名:白薯干,番薯片使用提示:每餐50~80克甘薯片知识介绍:薯片是采用红薯切片晒干后,用油炸使其呈膨胀发泡状态。香脆颖人,适应各类消费群体。

甘薯片营养分析:1.

白薯在医疗上也有很大价值。腹泻经久不愈,可热食烤白薯,起“健牌开胃补虚弱”的作用。小儿消瘦,消化不良,每日适当吃些白薯,可滋补和调养身体。2.

薯片味香、质酥脆,独具风味。

甘薯片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推荐特产